為何以色列人至今仍要使用古代語言希伯來語

2021-02-08 愛修園

核心提示:對希伯來語稍有了解的人,都會對這種語言居然能夠重新出現在現代日常生活當中,而感到驚奇,因為這種語言是具有古代猶太民族意識的民族語言,也是猶太教的宗教語言。過去的2500年,希伯來語主要用於《聖經》和相關宗教方面的研究。以色列復國後,把希伯來語定為官方語言之一,用希伯來語字母書寫。在20世紀以來的猶太復國運動中,希伯來語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為團結猶太人的關鍵力量。

希伯來語成為團結猶太人的關鍵力量

阿莫斯·奧茲(以色列作家):我夢想著有一天可以變成一本書,並不是作者,而是一本書。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生存方法。

安妮塔·夏畢拉(以色列歷史學家):大屠殺最可怕的一點,在於那種無助的感覺,那種被非人對待的感覺。

希蒙·佩雷斯(以色列總統):猶太教是一種聯繫,一種象徵著一個大家庭的聯繫,一種更勝於精神上的聯繫。

安妮塔·夏畢拉:我們已經準備好去犧牲,為猶太人的尊嚴,為猶太人的獨立,為獲得自己掌握命運的權利。

阮次山(主持人):對希伯來語稍有了解的人,都會對這種語言居然能夠重新出現在現代日常生活當中,而感到驚奇,因為這種語言是具有古代猶太民族意識的民族語言,也是猶太教的宗教語言。過去的2500年,希伯來語主要用於《聖經》和相關宗教方面的研究。

以色列復國後,把希伯來語定為官方語言之一,用希伯來語字母書寫。在20世紀以來的猶太復國運動中,希伯來語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為團結猶太人的關鍵力量。

梅龍·伊澤克森(以色列希伯來語學家):如果《聖經》中的某個人,現在來到這裡的這個房間,我和他用希伯來語交流,他會完全明白我在說什麼。很多詞語都是完全一樣的。

希蒙·佩雷斯:我們是唯一一個國家,還說著古代的語言「希伯來語」,沒有誰還在說著古腔古調了。

梅龍·伊澤克森:現在當祈禱者來祈禱時,所有人用的詞彙都是希伯來語,所以這麼多年以來,無論是在以色列,還是在其他以色列以外的地方,人們一直都是用希伯來語祈禱,宗教的世界就是猶太人的世界。

安妮塔·夏畢拉:我認為猶太人是具有同樣宗教的族群。

奧茲·阿拉莫格(以色列社會學家):它是一個民族,「猶太人」意味著猶太民族,同時代表了宗教和民族。我們是猶太人,這就是令我們與眾不同的原因。

安妮塔·夏畢拉:因為任何一個猶太女人生的孩子,不論其父親是不是猶太人,都被認為是猶太人。另一方面,皈依猶太教的信徒,同樣可以被認為是猶太人。所以這並沒有種族之分,因為猶太教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

希蒙·佩雷斯:所以這是歷史,傳承和前景的結合。

解說:1894年,猶太裔法國陸軍上尉的德雷福斯被指控出賣法國陸軍情報給德國,軍事法庭裁定其叛國罪名成立,判以終身苦役並流放外島,事後雖經證實,純屬誣告。軍事法庭卻因為德雷福斯的猶太人身份而拒絕改判,引起了左拉等知識分子和群眾的抗議,並演變為一場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運動。這就是法國近代史上,轟動一時的「德雷福斯事件」。

希蒙·佩雷斯:19世紀末的時候,發生了「德雷福斯事件」,許多猶太領導人和記者都在那裡,他們就產生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什麼社會輿論和其他人都討厭猶太人呢?他們做錯了什麼,人與人之間不是都應該一樣的嗎?因此就有了兩種答案,第一種是共產主義者的答案,另一種則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的答案。

要知道在共產主義的旗幟下,有著許多的猶太人。包括馬克思本人,還有託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還有蘇維埃俄國的第一人主席,斯維爾德洛夫。他們認為猶太人之前所受苦受難,是因為世界被分裂了,世界在危機中分裂,也因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而分裂,所以我們要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沒有階級、沒有神靈、沒有國籍,那樣猶太人就不再會受苦,我們當然不會再讓他們受苦。就這樣,其中一大部分猶太人,加入了共產主義陣營,也有一部分則成了猶太復國主義者。

其次,我們的夢想就是,回到我們的故土上來,不管這個國家是富還是窮,不管這片突然是貧瘠還是肥沃,這總是我們自己的土地。這是我們的先知們開始活動的地方,這是我們的祈禱所指向的地方,因此就湊到了一起。

解說:猶太裔奧地利人西奧多·赫茨爾,在1896年出版了一個叫做《猶太國》的小冊子,並在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爾召開了,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者大會。這次大會成立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組織」,並推選赫茨爾為這個組織的第一任主席。

安妮塔·夏畢拉:在這個組織1897年在巴塞爾成立後,赫茨爾在他的日記裡寫道,「在巴塞爾,我已經建立了一個猶太國,儘管現在預言可能沒有人會相信我,但在5年內或者20年內,或者50年內這將會成真」,而事實上,在50年後這一切成真了。

從無到有,他突然變成了猶太人民族運動的代表,當時什麼都沒有,他開始去拜會回教君主,去拜會德國君主,還有羅馬教宗等等。從無到有,他建立了猶太復國主義的政治力量,這是一個天才之舉。

解說:而能夠將四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聯合起來的方式,就是猶太教,和作為猶太教祈禱語言保存下來的希伯來語。

梅龍·伊澤克森:這個想法就是如果我們回到以色列,我們就得重新使用希伯來語,使用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僅僅是在祈禱的時候,並不僅僅是在學習的時候,同時也在我們喊叫的時候,詛咒的時候,戀愛的時候,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我們都必須使用自己的語言。所以他們重新開始使用希伯來語,如果我們和這裡的土地、語言、信仰都沒有聯繫,那為何我們還要留在如此小的土地上。

以色列非常的小,看看地圖上,甚至沒有足夠的空間寫上「以色列」,只能寫在地中海上面,我們是如此的小,有時候我們聽到外界胡說八道,說以色列大舉進攻侵佔了大片土地,可是我們擁有的土地這麼小,所以我們唯一的聯繫,就是精神上的聯繫。

為什麼我父親的祖父,要在1880年就來到這裡,他是一個天才,是一個醫生,是一個猶太拉比,也是一位工程師。他可以去世界上任何的地方,他可以去美國,為什麼他要回到以色列,因為他認為這是屬於猶太人的土地。

重新使用希伯來語作為日常用語,雖然實際上它從沒有消失過,只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而已,就好像猶太人以前對女士說「我愛你」,他們會用其他的語言代勞,而不會使用希伯來語。但是從那之後,人們已經越來越多用希伯來語說「我愛你」。

猶太人的傳統生活方式

奧茲·阿拉莫格:我們有100萬阿拉伯人,有10萬德魯茲人,但是社會的絕大多數仍然是猶太人,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猶太的社會。在以色列有很多傳統和特徵,都來自於猶太世界。所以宗教的地位在我們的國家,仍然是非常主流的,非常重要的。

艾維·所羅門(以色列考古學家):猶太人是不被允許吃豬肉的,都是來自於《聖經》。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根據,但主要都是記載在《聖經》中。

我們還有很多的規則需要遵守,進食時要分開兩套餐具,同時也不能同時吃肉和牛奶,我們還需要分開不同的菜式。還不被允許去觸摸不是自己妻子的女人。

「大衛星」從中世紀開始,成為了猶太人的標誌,當我們看到大衛星,我們就知道是猶太人的象徵,在非常早期的穆斯林時期,也是非常特別的穆斯林象徵。「上帝之手」也是猶太教的象徵,用來保佑以色列的人民。

奧茲·阿拉莫格:如果你不戴「卡巴」猶太帽,那就意味著你不是宗教人士。我們也有派別,這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慶祝節假日。

塔瑪·耶胡達·科亨(以色列聰明試管發明者):「安息日」會在星期五下午開始,我們並不希望趕得很緊,所以一般會在日落前20分鐘,開始進入「安息日」,當星星出來的時候便結束,那就是25小時,每周一次。所以對其他人來說的星期六,便是我們的「安息日」。

梅龍·伊澤克森:我可以在「安息日」把很重的桌子,從一個房間搬到另一個房間,但是我不被允許像這樣「點火」因為這相當於創造了新的事務,這個概念是來自於,世界是上帝在6天內創造的,而在「安息日」這一天停了下來。

塔瑪·耶胡達·科亨:「安息日」來自於「休息」這個詞根,但並不是睡覺的那種休息,而是從創造中休息下來。我用洗涮、不用洗漱,我非常喜歡這一點,我不需要去修理壞了的東西,因為我不被允許去做。所以基本上,你嘗試在「安息日」前使世界儘量完整,包括你可以事先準備食物,因為我們在那一天不會煮飯。然後你就可以認為,你已經達到你所設的目標了。有人每天會冥想幾分鐘,但我們每星期會冥想25個小時。

記者:我們發現在「安息日」,有些電梯會在每層都停,您能解釋這一點嗎?是因為你們不能去按那個按鈕?

塔瑪·耶胡達·科亨:這一點非常難以向你解釋清楚,我想要抱歉地說,傳統有時候是很深奧的。一旦它成為了一種傳統,儘管你有各種各樣的疑問,也無濟於事。

梅龍·伊澤克森:保持「安息日」這種傳統,能夠為其餘的6天帶來很多能量,就像讓你充電,在「安息日」之後,你就會精力充沛,可以在屋子跑來跑去充滿活力。

我自己來說,我並沒有出生在一個宗教家庭,我來自以色列一個傳統家庭,我決定更加嚴肅認真地生活,因為我的想法是不讓我的生活過得很安逸,如果我相信就會去做,我會全情投入,不會半途而廢。因為對我們來說,萬物的起源是上帝,上帝製造了世界,上帝創造了萬物之理,上帝創造了《聖經》。

奧茲·阿拉莫格:傳統上來說,這裡有一個尺度,虔誠,比較虔誠,到非常虔誠。猶太人的傳統和宗教信仰之間,是有一些淵源的,儘管大多數人並不是宗教人士,他們奉行的是世俗的日常生活。

梅龍·伊澤克森:某種程度上,忠誠度是個人的事情,我們不能強求,也不想強求。一旦你將它變成強制的,或者一旦和政治扯上關係,將會變得很危險,而且也變得不好了。

以色列的第二聖殿西牆遺址為何被稱為哭牆

艾維·所羅門:在猶太人的傳統裡被稱為「基石」,在猶太教的傳統中這裡變得神聖化,因為先知亞伯拉罕要獻祭兒子以薩,他選擇了其中一座山來完成儀式,這時上帝在他面前顯靈,而他所在的那座山就是「摩利亞山」。

解說:這裡是猶太教中的最神聖的一塊土地,猶太人稱它為「聖殿山」。但這裡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阿拉伯稱它為「尊貴的聖堂」。

艾維·所羅門:根據猶太的傳統,在塵土和灰塵下面,是一個特別的石頭,上帝就是用這裡的泥土和灰塵,創造了人類,就是猶太教傳統中最基本的解釋。為什麼這片土地在猶太教中如此神聖。

解說:猶太教傳說中,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在這裡領受上帝的旨意,祭獻兒子,而他的孫子雅各在這裡和天使摔跤,所以這塊土地被命名為「以色列」,意思是與神角力。而上帝就是用這些泥土,創造了第一個人「亞當」。

艾維·所羅門:這邊是一塊高地,是摩利亞山,猶太聖殿的所在地,第一聖殿期和第二聖殿期都是在這裡。

解說:聖殿是由古以色列的所羅門王修建,但在西元前586年,巴比倫殺到這裡,他摧毀了聖殿,趕走了猶太人。直到西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魯士滅了巴比倫後,猶太人才被允許返回,並得到了歸還的5000多件聖殿物品。

艾維·所羅門:以色列人被流放到古巴比倫,差不多70年之後,他們回來了。

解說:於是猶太人在西元前516年,動手在第一聖殿的原址上,補建第二聖殿。但在西元70年,羅馬王鎮壓猶太人起義,竟將重建的聖殿徹底焚毀,只留下了西牆的牆基的一段,後人收集殘石,在牆基上壘出了一堵牆,在羅馬時期,每年的11月9日聖殿毀滅日這天,才允許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到聖殿的西牆遺址祈禱。

而飽受苦難的猶太人,面對聖殿的殘垣斷壁,總忍不住唏噓哀哭,「哭牆」因此得名。

同是猶太教伊斯蘭教聖地 耶路撒冷衝突頻發

山謬·拉寶諾維奇(耶路撒冷西牆管理區首席猶太拉比):上帝應許這個地方建立,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並且應許了所羅門王,它的眼睛和心將永遠留在這裡。在《聖經》中,在所羅門王和上帝之間有一段對話,你可以在這裡的石頭中,聽到這段對話。所羅門王問上帝,每一個人在這裡祈禱,上帝將會聽到祈禱,並回應。

我負責這裡的管理,場所在聖年每天24小時開放,這是一個聖地,人們需要行為舉止適當。「塔夫林」這意味著你交出你的右臂,交出你部分的身體給上帝。

手代表我們的行為,頭代表我們的思維,當開始一天祈禱的時候就說,我的行為和我的思維,都與上帝聯繫在一起。每一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不同,一些人可以哭泣,一些人可以唱歌,這都是宗教的一部分。

解說:西牆前的祈禱區,男人和女人被分隔開,許多人在祈禱完成後,倒著走出祈禱區,以示對牆的敬意。

山謬·拉寶諾維奇:所羅門王向上帝祈求,當它建立這個神殿,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許願或者提出請求,不管是否是猶太人,上帝將會聽到他的祈禱並回應他。

解說:在這塊聖地上,同時存在的還有伊斯蘭教最早的清真寺,「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穆斯林相信,「圓頂清真寺」中間的巖石,就是他們的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和天使加百列一起,到天堂見到真主的地方。一個地方,同時成為兩大宗教最重要的聖地,宗教歸屬問題,讓這裡成為易爆的「火藥桶」。

2002年,以色列為了將「哭牆」與「苦路」連接起來,同時挖掘猶太教古蹟,於是穿過兩大清真寺的底部,開通聖殿山地下隧道。而同一年,時任以色列總理的沙龍,踏進聖殿山清真寺,這兩件事情都曾引發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之間的暴力衝突。

山謬·拉寶諾維奇:真正的宗教信仰從來沒有帶來戰爭,拒絕宗教的人才會導致戰爭,西牆是代表和平的一面牆,是一面真正宗教的牆,它不會帶來戰爭。因為我們相信,對於每一個人來說,聖殿都是神聖的場所,猶太是被上帝選中的民族。但是沒有人可以獨自佔有上帝,上帝屬於每一個人,它創造了每一個人,這就意味著每一個人都可以向上帝祈禱。上帝是和平的上帝,並不是恐怖和殘害的上帝。

宗教的自由,並不是去傷害他人的,感覺這與西牆無關。問題是在於一個群體的和另一個群體各自的「安息日」。你必須要聰明,要明智地管理這座聖城,不僅僅是在猶太人之中,也在其他的國家和民族之中,這是個非常敏感的城市,包含很多不同的宗教的想法,你需要保持明智。

奧茲·阿拉莫格:你變得越世俗,就越講道理。以色列人,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個人身份。大多數以色列人,並沒有恪守宗規條,也沒有執行所有不同的信奉承諾。在700萬或600萬的猶太人中,只有150萬非常虔誠。

我經常和阿拉伯人學者交談,我也曾去過開羅和他們交流,多數以色列人並不在乎領土的問題。我們在乎的是最基本的東西,家庭、愛情、事業。

艾維·所羅門:所有的人都可以進入「西牆隧道」,對於想要來此的人沒有任何差別,「西牆隧道」對所有的國家,所有的宗教開放。

奧茲·阿拉莫格:是的,安全從個人角度來看是基本的。但是談到領土的問題,我們也有自己的瘋狂派。每個社會都有其自己的瘋狂派,他們有一些神秘的,不理性的,不能被包容的看法,但這只是少數人,不是領導者。

希蒙·佩雷斯:有兩點,首先民主制度是我們的意識形態,而其他問題也不可忽視。

奧茲·阿拉莫格:如果你是一個自由社會,真正的民主社會,你最終會提升自己的,這就是民主的含義。

希蒙·佩雷斯:我們已經有了關於國家形式的草案,早在以色列國家建立以前,成立國家之前的考驗就在於如何去制定推行法律。而最後的結果是聯合政治,所以任何問題都需要,一致同意才能夠通過。

奧茲·阿拉莫格:因為只要你有自由思想、自由科學、法律,你可以為壞人鋪下障礙,你可以懲罰他們,我們從一開始就有民主自由。

希蒙·佩雷斯:所以每個政黨都可以,舉著他自己的旗幟,堅持他自己的理念,但是我們把他們集合在一起,從而建立起一個獨立的國家。

阮次山:在60年前的以色列獨立宣言當中,「以色列國」被稱為一個建立在自由、公正與和平基礎上的現代化民主國家,在這個國家裡面任何人,不分性別、宗族和宗教,都享有同等的社會政治權利。不過因為以色列是一個移民國家,社會構成極為複雜。

因此,以色列建國初期形成了,代表不同利益的三大政治陣營,那就是社會民主黨的陣營、中產階級陣營和宗教陣營,由於他們在立國思想和國家疆界上面,存在著嚴重的分歧無法統一,導致以色列至今還沒有一部成文憲法。而是依賴一系列的重要法律,構成了它們的「基本法體系」。

它發揮憲法的作用,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猶太教的宗教和文化特性,早已經融入猶太民族當中,這也就是它和外族的衝突,總被看成是宗教衝突一個重要的原因。

接下來心蘭也會帶您看,猶太文化如何在以色列建國過程當中產生了重要影響,怎樣使猶太人,成為外族人眼中的精明人。請持續關注【愛修園】

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分享給好友。

微信公眾號:愛修園

愛修園微信號: aixiuren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希伯來語Hebrew,猶太民族的語言
    古代希伯來語是撒瑪利亞人的禮儀性語言,自從20世紀特別是以色列復國以來,「希伯來語」作為口語在猶太人中重新復活,漸漸取代阿拉伯語、猶太西班牙語和意第緒語,以色列建國後將希伯來語定為官方語言之一,2004年使用人口約510萬,另一種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復活後的現代希伯來語主要由猶太人,研究猶太教和以色列的學者,以中東及其文明為研究方向的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還有神學家在基督教神學院中使用。
  • 希伯來語的奇蹟
    過去的二千五百年,「希伯來語」主要用於《聖經》與相關宗教方面的研究,自從20世紀特別是以色列復國以來,「希伯來語」作為口語在猶太人中重新復活,漸漸取代取代阿拉伯語、猶太西班牙語和意第緒語(或稱為「依地語」,猶太人使用的國際交流語),以色列建國後將「希伯來語」定為官方語言之一,採用希伯來語字母書寫;另一種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中世紀和18世紀之間,希伯來語除了引進某些依地語成分外,變化不大
  • 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使用什麼語言?
    位於亞洲西部的以色列,全稱以色列國。以色列的官方語言為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通用語言為英語。希伯來語屬於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以色列主體民族是猶太人,屬歐羅巴人種,屬閃米特--含米特亞種。佔以色列總人口的75%以上。以色列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眾多,以希伯來語作為母語的佔49%,以阿拉伯語作為母語的佔18%,以俄語作為母語的佔15%,以法語作為母語佔2%,以英語作為母語的佔2%,以意第緒語作為母語的佔2%,以西班牙語作為母語的佔1.6%。
  • 起死回生一門語言有多難?對以色列人來說,那都不叫事兒
    歷史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種叫希伯來語的語言,被古代猶太人廣泛應用——《舊約·聖經》就是用古希伯來語寫成的。到中世紀,希伯來語逐漸成為了猶太教宗教活動和祈禱時才使用的書面語言。那時候,已經沒人再說希伯來語了。小希希就這樣被打入了冷宮。 現代希伯來語之父 說到希伯來語的重生,不得不提一個人——希伯來語的真愛粉,埃利澤·本·耶胡達。
  • 魯迅《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將在以色列出版
    魯迅《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翻譯出版籤約儀式在特拉維夫大學舉行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伶俐):近日,以色列獨立文學出版社九條命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特拉維夫大學籤署協議,將在以色列出版魯迅經典作品《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由《
  • 希伯來語創造了那些奇蹟?
    1884年,他開始編輯一份周報,進一步宣傳他的思想;同時,為了證明古語能夠新生,供現代社會使用,他著手編纂一部字典,並積極擴展詞彙量。1890年12月,他組建了一個希伯來語委員會(即今希伯來語研究院)以發展這項事業。後來,耶胡達找到了一些願意實踐他語言思想的志同道合之士。他不僅要求他們積極使用希伯來語,還堅持要這批拓荒者的子女把它當做母語來學。
  • 兒童0基礎如何在家自學希伯來語?
    兒童零基礎如何學習希伯來語? 一、前言: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這麼冷門的語言呢?,更加深入了解以色列,從而對猶太的信仰,以及聖經有更深的了解。古希伯來語和現代希伯來語的區別相對來說很小,雖然現在語言中為適應當代發展而產生了大量新詞,但是不少日常用語仍然保留著《聖經》所使用的古代詞彙和語法。
  • 阿哈龍·阿佩爾菲爾德 在希伯來語森林外
    家裡的女傭說烏克蘭語……我們在家不常使用,但在街上隨處可聽到的語言是羅馬尼亞語……如果你正在說德語,想要說一個單詞、短語或諺語卻想不起來,這時,你會用對應的意第緒語或魯塞尼亞語來代替……這四種語言融合成一種語言,這種語言有著細微的詞義差別,形成巨大的反差,充滿幽默和嘲諷。」
  • 【希伯來語課堂】網上希伯來語開課了!
    希伯來語是世界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也被認為是神聖的語言(Holy language),因為聖經最初由希伯來語寫就,而且希伯來語蘊含著非常深奧的文化與智慧,比如אדמה是土地,土壤的意思,但這個詞的組成包含了土壤adama,人adam,血dam,紅色adom四個意思,再比如 הריון是懷孕的意思,這個詞的每一個字母分別代表了ה5,ר 200,י 10,ו 6, ן50
  • 舌尖上的政治——以色列的阿拉伯語現狀以及語言斷裂背後的社會鴻溝
    在1948年,以色列做出決策,從官方語言中刪掉了被以色列人認為是殖民者語言的英語。(然而對於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來講,謀求在這片土地上重建猶太國的以色列猶太人也是殖民者。)當然,由於後期的猶太移民來自全球各地,在這些移民接受希伯來語教學,掌握流利的希伯來語之前,英語在以色列社會有著較高的通用度。
  • 古代以色列失蹤的「十支派」才是中國人的祖先?
    正如以色列學者Yeirah Amit指出,儘管《歷代志》本身的史學價值往往受到懷疑,但這種說法或許不無根據。因為,亞述方面的資料顯示被擄走的以色列人大約兩萬多人,而當時北國以色列是地區內較大的國家,人口很可能遠多於此。何況古代資料本身可能有誇大之嫌,真正留在故地的遺民或許更多。
  • 這種語言「死亡」了2000多年,又成功復活,近千萬人使用
    以色列猶太人到世界各地後,語言、風俗逐漸和當地居民同化,猶太人適應環境能力極強,他們為了生存,開始使用所在國的語言。希伯來語,迦南地區的通用語言,希伯來口語逐漸「死亡」,沒有人再說這種語言。但是希伯來書面文字卻被保留了下來,為猶太教的宗教語言,過去的2500年,「希伯來文字」主要用於《聖經》與相關宗教方面的研究。
  • 你認為,希伯來語會不會對古希臘語造成影響呢?
    因為根據希伯來人的傳統,這一天是安息日的預備日。希臘語的主流並沒有受到希伯來語的很大影響。在古希臘人看來,希伯來人只是另一個野蠻的部落,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落。從波斯希臘確實得到一些單詞,但是波斯人有一個帝國:他們是希臘人注意到的野蠻人。
  • 講英語的以色列猶太人
    以色列是美國長期以來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盟友,也是整個中東地區英語普及程度最高的國家;同時,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最大貿易夥伴。不論在政治層面還是經濟層面,以色列人都有很強的說英語的需求。劉學  在以色列,主要生活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以色列的官方語言原本是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英語也是通用語言。
  • 耶和華立於諸神前:古代以色列的多神崇拜與一神信仰的起源
    -古代以色列人信奉的是「一神教」嗎?-人類早期文明皆為多神信仰,一神信仰從何而來?今天受邀來簡單談談古代以色列的宗教,可談的內容很多,也許需要分成兩次,我儘量摘重點。過去150年,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我們已經破譯了古代以色列和周邊地區的絕大多數語言和文字,從而能夠識讀這些一手的碑銘文獻。碑銘文獻不但包括了聖經時代(以色列王國時期)的希伯來語銘文,還有更早的、青銅時代的各種迦南語銘文,以及以色列周邊各個鄰邦的銘文。正是從銘文中,我們確定了早期以色列和它的鄰居一樣,除了崇拜耶和華外,還崇拜埃爾、巴力、亞舍拉等西北閃語族群共有的神。
  • 漲姿勢貼 | 小哥告訴你意第緒語和希伯來語區別
    其實語言就是一門工具,一把打開世界的鑰匙。只要你每天堅持讀,說,看。就像學習希伯來語一樣。希伯來沙龍旨在推廣希伯來語及猶太文化,讓更多中國人學會希伯來語,以此加強中國人與以色列人間的相互交流及關係。目前已經在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啟動!跟經驗豐富的以色列老師學習希伯來語,課堂上除了希伯來語語言本身,還能了解以色列和猶太人的迷人文化、歷史。
  • 秦升又解鎖希伯來語
    秦升又解鎖希伯來語?球員秦升為何被叫秦教授,他真的會八國語言嗎?我們出生在中國的小孩,老一輩的人在學校裡會統一教授俄語。而從1980年開始,隨著時間進程,英語開始逐步進入到我們義務教育中來。所以說在中國的小孩一般能夠掌握2門語言,就是我們的漢語和英語。一般我們能夠在平常生活裡見到能夠流利地跟別人進行英語交流的人來說都已經很覺得他很厲害了。我們都知道學習一門語言的困難,更不用說2門甚至8門語言了。而在這一輪中超的比賽裡,大連隊的運動員秦升與以色列的球員扎哈維進行了一番交流。
  • 我的希伯來大學同學(留學以色列)
    去年10月底,我來到以色列做交換生,學校是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參與建設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 獨家:在以色列英語是重要技能
    《參考消息》駐耶路撒冷記者孟博報導 但凡是對以色列的簡介,在語言一項都會寫道:官方語言為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通行英語。到過以色列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英語普及程度確實很高,可以稱得上「通行」:超市的營業員、市場的商販、計程車司機基本上都能說幾句英語,甚至不了解的人還會以為以色列人的母語就是英語。
  • 為了學好英語,以色列人都做了什麼? 以色列黑科技
    全球有超過20億人口使用英語世界上96%的科學文章與50%的網絡內容都以英語呈現能說流利英語的成年員工薪水平均要高25%-40%去過以色列的童鞋都知道,通曉英語基本能在當地做到通行無阻,一旦遇到問題時所以我們會看到當地書店英文書的數量基本跟希伯來語書扯平;電視臺與電影院都播放的原聲節目/電影;《耶路撒冷郵報》、《國土報》等英文媒體無論在國內國外都有較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