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希伯來語Hebrew,猶太民族的語言

2021-02-19 以中文化商業促進中心

希伯來語: עִבְרִית ;是猶太民族的語言,以色列國通用語言,為世界上較為古老的語言之一「希伯來」意為「渡河而來」,屬於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的一個分支,沒有元音字母,只有22個輔音字母,其文字從右往左書寫。許多以色列文學作品和文獻都是用希伯來語寫出來的,主要文獻保留在《死海古卷》和大量宗教法典及文獻之中。

希伯來語(עִבְרִית Ivrit,讀音:[iv'ri:t])。

希伯來語屬於亞非語系閃米特語族,為猶太教的宗教語言。過去的二千五百年,「希伯來語」主要用於《聖經》與相關宗教方面的研究。古代希伯來語是撒瑪利亞人的禮儀性語言,自從20世紀特別是以色列復國以來,「希伯來語」作為口語在猶太人中重新復活,漸漸取代阿拉伯語、猶太西班牙語和意第緒語,以色列建國後將希伯來語定為官方語言之一,2004年使用人口約510萬,另一種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復活後的現代希伯來語主要由猶太人,研究猶太教和以色列的學者,以中東及其文明為研究方向的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還有神學家在基督教神學院中使用。

猶太人原來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島的一個遊牧民族,最初被稱為希伯來人,意思是「渡河而來的人」。根據聖經記載,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原來居住在蘇美爾人的烏爾帝國附近,後來遷移到巴勒斯坦,他的後代分為兩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古蘭經中也承認亞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猶太人到世界各地後,語言、風俗逐漸和當地居民同化,但他們堅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維持民族的獨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來字母書寫文字,在義大利、西班牙的猶太人,語言被同化,用希伯來字母書寫的叫「拉丁諾文」;在德國、波蘭的猶太人語言為「依地文」。因為他們信仰不同,在基督教國家受到歧視,不得擁有土地,只好經商,逐漸積累商業經驗,基督教徒不允許放高利貸,而猶太人的信仰不禁止,可以從事信貸活動,逐漸成為歐洲的著名商人和銀行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大量移居美國和巴勒斯坦,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國,重新人為恢復希伯來語言,導致和當地定居已久的阿拉伯人的矛盾鬥爭,使中東成為世界的熱點地區。

公元70年,羅馬人毀掉了猶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猶太人被逐出家園流落世界各地。他們使用寄居國的語言,致使希伯來語作為口語逐漸消失(但作為書面語繼續存在)。

19世紀後半葉,有一個猶太人決心復活希伯來語。他是立陶宛猶太青年埃裡澤·本·耶胡達(本·耶胡達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就是「猶太人之子」)。1879年,耶胡達發表論文《事關大局的問題》,認為在現代世俗世界同化的壓力下,猶太民族作為一個民族而生存面臨大問題,而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家園,是猶太民族存在的必要條件。為了保證民族延續和民族復興,猶太人必須重說希伯來語。

耶胡達決心在與其他猶太人交往時只說希伯來語。他的第一個孩子成了近2000年來第一個把希伯來語當做母語來說的孩子。1884年,他開始編輯一份周報,進一步宣傳他的思想;同時,為了證明古語能夠新生,供現代社會使用,他著手編纂一部字典,並積極擴展詞彙量。1890年12月,他組建了一個希伯來語委員會(即今希伯來語研究院)以發展這項事業。

後來,耶胡達找到了一些願意實踐他語言思想的志同道合之士。他不僅要求他們積極使用希伯來語,還堅持要這批拓荒者的子女把它當做母語來學。不錯,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學校都講授希伯來語,但是僅作為一種了解宗教和經書的古語來講授。所以,耶胡達的要求對於祖居聖地的猶太人和定居多年的拓荒者來說,影響甚微。不過,年輕的移民們急於開創一種嶄新的生活,許多人樂於讓孩子去學這種未曾實踐過的語言。

在這個萌芽的教育體系中,建立希伯來語的嘗試所遇到的困難不難想像,正如當時的老師所言:「氣氛濃重壓抑。難以想像和描述第一顆種子是怎麼種下去的。我們像啞巴,結結巴巴的,要手和眼來幫忙。」

經過艱苦的摸索,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巴勒斯坦地區全部使用希伯來語的幼兒園、中小學和專業學校已達64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的猶太人慈善機構出資在海法市籌建一所技術學院 (即後來的海法理工大學)。規劃者認為,由於德語是國際公認的語言,新學院中講課要用德語。消息披露後,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舉行了一系列的示威、罷工、罷課和抗議集會,開學典禮被迫推遲。同樣,其他學校也開始用希伯來語講授全部課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技術學院以希伯來語為唯一授課語言;第一代說希伯來語的家庭也出現了。1925年,希伯來大學的創辦成了全民族的大事。

據1916-1917年間統計,巴勒斯坦地區8.5萬猶太人中有3.4萬人把希伯來語當做第一用語或日常用語。有意義的是,其中農業定居村和特拉維夫市75%的兒童及33%的成年人說希伯來語。希伯來語的延續得到了保證。1923年9月29日,英國託管當局承認了希伯來語的地位:「阿拉伯語、英語和希伯來語為該地區的官方語言。」雖然希伯來語在1948年5月以色列國建立前後還經受了多次挑戰,移民數往往超過了原有居民數,然而希伯來語作為存活語言的地位從未動搖。

希伯來語是以色列國的正式語言,使用人數750萬人(包括在西岸等地的使用者),195,375美國使用者。

隨著猶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希伯來語滅亡了兩千多年,但以色列建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像是學外語一樣學習希伯來語並使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希伯來語奇蹟地復活了,這在世界語言歷史上是屬於絕無僅有的奇蹟。今天的希伯來語,和兩千多年前的希伯來語是相通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到古以色列大衛王的年代。現代的以色列人基本可以聽得懂兩千多年前人們的對話。現代的言語能夠做到與兩千多年前的語言相通,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奇蹟。

推薦閱讀:猶太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比較研究

以中文化商業促進中心 Israel China Culture Business Promotion Center,從以色列的歷史文化、科技創新出發,促進全球化的文化、商業、投資合作,歡迎聯繫我們  info@israelchina.com.cn 。

相關焦點

  • 為何以色列人至今仍要使用古代語言希伯來語
  • 以色列通過「猶太民族國家」法案引爭議
    《環球》雜誌記者/王博聞(發自耶路撒冷)  7月19日,經過近8小時的激烈辯論,以色列議會在凌晨4點以62票贊成、55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勉強通過一項頗有爭議的「猶太民族國家」法案。這部基本法從法律上明確了以色列的國家屬性,將進一步加強並鞏固以色列的猶太民族性,遭到了國內外的廣泛批評。
  • 希伯來語的奇蹟
    過去的二千五百年,「希伯來語」主要用於《聖經》與相關宗教方面的研究,自從20世紀特別是以色列復國以來,「希伯來語」作為口語在猶太人中重新復活,漸漸取代取代阿拉伯語、猶太西班牙語和意第緒語(或稱為「依地語」,猶太人使用的國際交流語),以色列建國後將「希伯來語」定為官方語言之一,採用希伯來語字母書寫;另一種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中世紀和18世紀之間,希伯來語除了引進某些依地語成分外,變化不大
  • 猶太復國主義的起源:戰後世界的以色列是如何建立的?
    與猶太民族主義一同興起的,是希伯來語作為口語的復興,這是猶太民族在現代取得的傑出的集體文化成就。希伯來語作為口語早在公元1世紀就已沒人再講,但在猶太歷史上仍作為書面語言廣泛使用。與基督教世界的拉丁語不同,對希伯來語的了解並不限於神職人員或富裕的精英階層。
  • 舌尖上的政治——以色列的阿拉伯語現狀以及語言斷裂背後的社會鴻溝
    語言政策的差異化,正體現了民族政策的差異化。以色列在其1948年《獨立宣言》中強調了自己國家的猶太屬性;然而,它在設定官方語言時,卻同時保留了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這樣的選擇值得深思。從擁有猶太人口的數量看, 根據 2013 年年初的統計數據, 特拉維夫已超越紐約成為世界上猶太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在世界猶太人口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 以色列佔據四席 (特拉維夫、 耶路撒冷、 海法、 貝爾謝巴), 其中耶路撒冷與海法分別位居第三、第四。 這些數據印證了以色列的猶太屬性。
  • 以色列右翼政治:「猶太民族國家」與「猶太民主國家」的悖論
    今年7月19日,以色列議會通過了所謂「猶太民族國家」法案(Nation-state Bill)。這項以色列基本法宣稱「以色列是猶太人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 of the Jewish People),就像法案的名稱所交代的那樣,其目的在於保障猶太人在以色列的諸多權利,例如猶太人在以色列的「自決權」,並支持設立更多的猶太人定居點等等;而以色列境內通用的阿拉伯語則不再是一門官方語言,轉而降格為一門具有特殊地位的常用語言。
  • 【希伯來語課堂】網上希伯來語開課了!
    希伯來語是世界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也被認為是神聖的語言(Holy language),因為聖經最初由希伯來語寫就,而且希伯來語蘊含著非常深奧的文化與智慧,比如אדמה是土地,土壤的意思,但這個詞的組成包含了土壤adama,人adam,血dam,紅色adom四個意思,再比如 הריון是懷孕的意思,這個詞的每一個字母分別代表了ה5,ר 200,י 10,ו 6, ן50
  • 希伯來語創造了那些奇蹟?
    他是立陶宛猶太青年埃裡澤·本·耶胡達。(本·耶胡達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就是:「猶太人之子」)1879年,耶胡達發表論文《事關大局的問題》,認為在現代世俗世界同化的壓力下,猶太民族作為一個民族而生存面臨大問題,而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家園,是猶太民族存在的必要條件。為了保證民族延續和民族復興,猶太人必須重說希伯來語。耶胡達決心在與其他猶太人交往時只說希伯來語。
  • 阿哈龍·阿佩爾菲爾德 在希伯來語森林外
    圖為二戰時期德國境內的猶太隔離區,《黑暗之花》中的胡戈便來自這一區域。阿哈龍·阿佩爾菲爾德,(1932-2018),原名歐文·阿佩爾菲爾德,「阿哈龍」為其名字的希伯來語發音,他曾明確地表示自己討厭這個稱呼,但無奈在一個強調猶太文化正統性的國家,他已經習慣了這件事。二戰時期,他曾逃往烏克蘭的森林並在其中生活了兩年。
  • 基礎教育——以色列民族中興的基石
    開設的普通課程包括語言、數學、科學、歷史和公民教育等,另外還包括聖經研讀指導. 教育傳統對以色列基礎教育的影響 猶太民族被稱為「書的民族」,猶太人歷來具有重視教育首先,學習是猶太傳統的核心。其次,猶太文化崇尚變通、挑戰權威、強調創新、提倡反思,反叛精神、鼓勵求異思維和異端思想。再次,猶太傳統尤為重視道德教育。在猶太傳統中,道德的養成優先於知識的學習。這些重視學習與實踐、鼓勵創新和注重德行培養的特徵體現在以色列當前的基礎教育中,形成了以色列基礎教育的鮮明特點。
  • 國際思想周報|「雙重否定」川普;「猶太民族國家」以色列
    以色列成為「猶太民族國家」7月19日,以色列議會以62票贊成、55票反對以及2票棄權,通過了「猶太民族國家」法案(Nation-state Bill)。作為一項基本法,法案宣稱「以色列是猶太人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 of the Jewish people),規定及保障了猶太人在以色列的諸多權利,例如猶太人在以色列將享有「自決權」,並支持設立更多的猶太人定居點等等;相應地,阿拉伯語則失去了官方語言的地位,降格為一門具有特殊地位的常用語言。
  • 以色列的猶太節日和紀念日
    猶太節日起源於古代,在以色列得到多種形式的廣泛慶賀。這些節日有許多傳統和非傳統的習俗,對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猶太節日是以色列人紀念失去的歲月的「標誌」。它們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大街上、在學校體系和全國的猶太教會堂和家庭裡。
  • 魯迅《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將在以色列出版
    魯迅《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翻譯出版籤約儀式在特拉維夫大學舉行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伶俐):近日,以色列獨立文學出版社九條命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特拉維夫大學籤署協議,將在以色列出版魯迅經典作品《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由《
  • 以色列通過民族國家法案 被批「民主已死」
    法案凸顯猶太屬性7月19日,經過近8小時的激烈辯論和來自阿拉伯議員的嚴厲批評後,以色列議會以62票贊成、55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一項頗有爭議的民族國家法案。內塔尼亞胡稱之為「猶太復國主義和以色列國家歷史上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 希伯來語復活:一個「瘋子」創造的奇蹟
    希伯來語是猶太人的民族語言。由於《聖經》最初是用希伯來語寫成的,所以它又被稱為「聖語」。 公元70年,羅馬人攻克耶路撒冷,猶太人被迫流亡到世界各地。為適應當地生活,他們講起了當地語言。希伯來語逐漸只停留在宗教活動之中,作為日常用語的希伯來語則死亡了。
  • 新增希伯來語、泰語!成都這所公辦學校已開設8門小語種,免費學
    希伯來語班正式落地,北二外集齊8門小語種希伯來語是猶太民族的語言,以色列國官方語言之一,為世界上較為古老的語言之一。公元70年,由於都城被毀,猶太人被迫流浪到世界各地,希伯來語滅亡了兩千多年,但在以色列建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將希伯來語植根到日常生活中去使用,於是希伯來語奇蹟般地復活了,這門稀有的語言,未來北二外成都附中的學生將可以免費學!
  • 兒童0基礎如何在家自學希伯來語?
    兒童零基礎如何學習希伯來語? 一、前言: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這麼冷門的語言呢?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學會希伯來語,也就能更深入得了解猶太文化,更加深入了解以色列,從而對猶太的信仰,以及聖經有更深的了解。
  • 歷史:以色列國歌,現代猶太教最重要的歌曲之一!
    歷史:以色列國歌,現代猶太教最重要的歌曲之一!」Hatikvah」(希望)如何成為以色列的國歌,現代猶太教最重要的歌曲之一的歷史。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的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大會上,代表們加入了對歌曲「Hatikvah」的激動人心的演繹。
  • 以色列國的起源:猶太復國主義是如何轉變成國際運動的?
    本文出處:《猶太人三千年簡史》,[美]雷蒙德·P.謝德林著,張鋆良譯,宋立宏校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版與猶太民族主義一同興起的,是希伯來語作為口語的復興,這是猶太民族在現代取得的傑出的集體文化成就。希伯來語作為口語早在公元1世紀就已沒人再講,但在猶太歷史上仍作為書面語言廣泛使用。
  • 以色列教育探秘
    這其中,無疑猶太民族是非常出色的一個。這個民族儘管人口很少,可在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哲學家的比例卻異常的高。他們不僅為世界貢獻了一部流傳千古的《聖經》,而且還為人類貢獻了孟德爾頌、馬克思、海涅、玻爾、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許許多多的文化巨人。他們對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是任何一個民族難以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