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語: עִבְרִית ;是猶太民族的語言,以色列國通用語言,為世界上較為古老的語言之一「希伯來」意為「渡河而來」,屬於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的一個分支,沒有元音字母,只有22個輔音字母,其文字從右往左書寫。許多以色列文學作品和文獻都是用希伯來語寫出來的,主要文獻保留在《死海古卷》和大量宗教法典及文獻之中。
希伯來語(עִבְרִית Ivrit,讀音:[iv'ri:t])。
希伯來語屬於亞非語系閃米特語族,為猶太教的宗教語言。過去的二千五百年,「希伯來語」主要用於《聖經》與相關宗教方面的研究。古代希伯來語是撒瑪利亞人的禮儀性語言,自從20世紀特別是以色列復國以來,「希伯來語」作為口語在猶太人中重新復活,漸漸取代阿拉伯語、猶太西班牙語和意第緒語,以色列建國後將希伯來語定為官方語言之一,2004年使用人口約510萬,另一種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復活後的現代希伯來語主要由猶太人,研究猶太教和以色列的學者,以中東及其文明為研究方向的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還有神學家在基督教神學院中使用。
猶太人原來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島的一個遊牧民族,最初被稱為希伯來人,意思是「渡河而來的人」。根據聖經記載,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原來居住在蘇美爾人的烏爾帝國附近,後來遷移到巴勒斯坦,他的後代分為兩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古蘭經中也承認亞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猶太人到世界各地後,語言、風俗逐漸和當地居民同化,但他們堅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維持民族的獨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來字母書寫文字,在義大利、西班牙的猶太人,語言被同化,用希伯來字母書寫的叫「拉丁諾文」;在德國、波蘭的猶太人語言為「依地文」。因為他們信仰不同,在基督教國家受到歧視,不得擁有土地,只好經商,逐漸積累商業經驗,基督教徒不允許放高利貸,而猶太人的信仰不禁止,可以從事信貸活動,逐漸成為歐洲的著名商人和銀行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大量移居美國和巴勒斯坦,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國,重新人為恢復希伯來語言,導致和當地定居已久的阿拉伯人的矛盾鬥爭,使中東成為世界的熱點地區。
公元70年,羅馬人毀掉了猶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猶太人被逐出家園流落世界各地。他們使用寄居國的語言,致使希伯來語作為口語逐漸消失(但作為書面語繼續存在)。
19世紀後半葉,有一個猶太人決心復活希伯來語。他是立陶宛猶太青年埃裡澤·本·耶胡達(本·耶胡達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就是「猶太人之子」)。1879年,耶胡達發表論文《事關大局的問題》,認為在現代世俗世界同化的壓力下,猶太民族作為一個民族而生存面臨大問題,而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家園,是猶太民族存在的必要條件。為了保證民族延續和民族復興,猶太人必須重說希伯來語。
耶胡達決心在與其他猶太人交往時只說希伯來語。他的第一個孩子成了近2000年來第一個把希伯來語當做母語來說的孩子。1884年,他開始編輯一份周報,進一步宣傳他的思想;同時,為了證明古語能夠新生,供現代社會使用,他著手編纂一部字典,並積極擴展詞彙量。1890年12月,他組建了一個希伯來語委員會(即今希伯來語研究院)以發展這項事業。
後來,耶胡達找到了一些願意實踐他語言思想的志同道合之士。他不僅要求他們積極使用希伯來語,還堅持要這批拓荒者的子女把它當做母語來學。不錯,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學校都講授希伯來語,但是僅作為一種了解宗教和經書的古語來講授。所以,耶胡達的要求對於祖居聖地的猶太人和定居多年的拓荒者來說,影響甚微。不過,年輕的移民們急於開創一種嶄新的生活,許多人樂於讓孩子去學這種未曾實踐過的語言。
在這個萌芽的教育體系中,建立希伯來語的嘗試所遇到的困難不難想像,正如當時的老師所言:「氣氛濃重壓抑。難以想像和描述第一顆種子是怎麼種下去的。我們像啞巴,結結巴巴的,要手和眼來幫忙。」
經過艱苦的摸索,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巴勒斯坦地區全部使用希伯來語的幼兒園、中小學和專業學校已達64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的猶太人慈善機構出資在海法市籌建一所技術學院 (即後來的海法理工大學)。規劃者認為,由於德語是國際公認的語言,新學院中講課要用德語。消息披露後,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舉行了一系列的示威、罷工、罷課和抗議集會,開學典禮被迫推遲。同樣,其他學校也開始用希伯來語講授全部課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技術學院以希伯來語為唯一授課語言;第一代說希伯來語的家庭也出現了。1925年,希伯來大學的創辦成了全民族的大事。
據1916-1917年間統計,巴勒斯坦地區8.5萬猶太人中有3.4萬人把希伯來語當做第一用語或日常用語。有意義的是,其中農業定居村和特拉維夫市75%的兒童及33%的成年人說希伯來語。希伯來語的延續得到了保證。1923年9月29日,英國託管當局承認了希伯來語的地位:「阿拉伯語、英語和希伯來語為該地區的官方語言。」雖然希伯來語在1948年5月以色列國建立前後還經受了多次挑戰,移民數往往超過了原有居民數,然而希伯來語作為存活語言的地位從未動搖。
希伯來語是以色列國的正式語言,使用人數750萬人(包括在西岸等地的使用者),195,375美國使用者。
隨著猶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希伯來語滅亡了兩千多年,但以色列建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像是學外語一樣學習希伯來語並使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希伯來語奇蹟地復活了,這在世界語言歷史上是屬於絕無僅有的奇蹟。今天的希伯來語,和兩千多年前的希伯來語是相通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到古以色列大衛王的年代。現代的以色列人基本可以聽得懂兩千多年前人們的對話。現代的言語能夠做到與兩千多年前的語言相通,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奇蹟。
推薦閱讀:猶太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比較研究
以中文化商業促進中心 Israel China Culture Business Promotion Center,從以色列的歷史文化、科技創新出發,促進全球化的文化、商業、投資合作,歡迎聯繫我們 info@israel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