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成媽媽 3歲開始照顧病重媽媽10歲扛起一個家

2020-12-27 北晚新視覺網

今年10歲的婧婧(化名),現住高新區團山鎮餘崗社區祥龍·泰然居小區12棟8樓5單元。婧婧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在她1歲8個月時父親李飛外出做工意外觸電身亡,不幸便接二連三地向她襲來:3歲那年,母親袁永紅被查處尿毒症晚期,從那時起,為媽媽升降床,與病友一起買飯,給媽媽服藥……

她很堅強

3歲開始照顧病重媽媽

一大早,人們還沉浸在夢鄉,但10歲的婧婧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6點左右她就要起床,看看旁邊的母親,然後去廚房為母親做早餐,再收拾好書包徒步到500米外的襄陽市四十二中小學部上學。放學後又急忙趕回家裡,寫作業、洗衣服、給母親擦洗身體,直到深夜……很難想像這是一個10歲孩子的日常生活。

而這樣的生活,婧婧從3歲就已經開始了。

婧婧是樊城牛首人,2008年9月21日,一場飛來橫禍徹底改變了婧婧的命運:父親李飛不幸觸電身亡。

從此,婧婧與母親袁永紅相依為命。

2010年,厄運再次襲來,2010年,母親袁永紅被診斷出尿毒症晚期,多器官衰竭。需要住院治療。

袁永紅說,從那時起,她一周要做2-3次透析。她說,不然自己早就死了,「七年都不排一滴尿,全靠透析」。

自己病重,苦了女兒,「三天兩頭病危被搶救,每次住院,都是女兒在病友的幫助下照顧我」。

袁永紅對楚天快報記者說,記得第一次住院時,女兒才3歲,自己透析動不了,婧婧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任務,一天24小時和媽媽一起吃住在病房。給媽媽洗臉、擦身子、端茶、遞藥,還要時刻關注媽媽的病情。

在床上時間久了,婧婧還會搖床,給媽媽換個姿勢,儘可能地讓媽媽舒服些。每次吃飯的時候,婧婧都會跟著其他病友的家屬一起到樓下買飯。

鄰床的一位老太太看著這麼小的孩子這麼可憐,心疼至極。「伺候一個病重的人,就是一個成年人都沒法從容面對,何況這個3歲的孩子啊!」

她很孝順

怕失憶記不起媽媽不願做手術

3月4日,春雨霏霏,記者來到了婧婧的家。兩居室內除了各自擺放的一張床鋪之外,其他空無一物,客廳和陽臺上到處都是沒有清洗的衣服,地上的垃圾到處都是,飄窗窗臺上,散亂地放著剩菜、水杯和其他雜物。

婧婧說,洗衣機是別人送的舊的,在春節前就壞了,一直沒修好。

病懨懨的袁永紅從床上坐了起來,尷尬地說:「屋裡有點亂,我下不來床,弄不了。」

在這個一貧如洗的家裡,陪同採訪的襄陽物業公司項目部經理杜宇民心情沉重:「3歲開始到現在7年了,本來應該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小姑娘卻要給媽媽做『媽媽』,照顧病重母親的吃喝拉撒,一雙小手撐起相依為命的兩人之家,讓人既感動又心酸。」

儘管命運多舛,但老天並沒有眷顧這個可憐的女童。

去年9月,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時,婧婧突然感覺到頭疼,到醫院一檢查,大腦內有一個拳頭大的囊腫。在武漢協和醫院治療時,專家說,這種病如果手術不順利可能會傷及大腦而使患者的記憶能力喪失。

聽完醫生的講解,婧婧說什麼也不同意做手術。病房內,婧婧抱著媽媽痛哭:「我失憶了就想不起來媽媽了。」

她很不幸盼更多好心人援手

2017年春節前,按照政策,袁永紅和女兒搬進了祥龍·泰然居廉租房。

婧婧的故事也很快在社區內傳開。「搬家時,鄰居送了半壇煤氣,用到正月初二沒氣了,我們娘倆抱頭痛哭。」袁永紅說,過年時,母女倆只剩下90塊錢,啥年貨都沒有買。

小區一位好心的清潔工師傅聽說後,送給我們一個電炒鍋,一直用到現在。

十幾天前,一位在小區安裝熱水器的師傅得知袁永紅的遭遇後,到家中一看,說「太可憐了,我給你安裝一套熱水器、煙機、灶具,你啥時間有錢啥時間給,沒錢就先欠著。」從此,袁永紅的女兒改用灶具炒菜。

潘明英大姐是小區裡的清潔工,一直在默默地幫著袁永紅母女。「米、油、雞蛋、水果,家中有的,我都給她們送點過去,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每周我安排兩個人過來幫袁大姐做衛生,再想辦法給她家弄兩套柜子和電風扇等物。」當天下午,潘明英所屬的襄無憂保潔公司負責人張義磊聽說後,買來大米、雞蛋和食用油,前來看望袁永紅,並表示今後將竭盡所能幫扶袁永紅。「杜經理也在想辦法幫助我們。感謝大家的幫助,但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娃子。」袁永紅說,「我一口氣上不來就走了,可女兒咋辦?」

袁永紅的話,讓在場的人都沉默了。特別是杜經理,看著跟女兒玩得正歡的婧婧,背過身去擦眼淚。

低收入家庭標準的設定:

目前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從全國來看,大致有:

1、按照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設定。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按照統計部門公布的當地上年度城鎮居民人月均可支配收入的40%~50%確定。

2、參照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設定。如長沙市低收入家庭具體標準為當地、當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2倍。3、按家庭比例確定,如《江蘇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辦法》規定,各地確定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原則上要覆蓋20%以上的城市家庭。

4、多項指標綜合考慮。如《河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辦法》規定,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的確定應當根據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統籌考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最低工資標準以及住房保障和其他社會救助的關係,以滿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為原則,按照不同救助項目需求和家庭支付能力確定。

低收入家庭申請材料

1.書面申請報告;

2.身份證及複印件;

3.家庭成員收入證明;

4.婚姻狀況證明;

5.家庭成員關係證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6,居委會或者村委會出具的家庭真實收入證明。

相關新聞

英國少女14歲當媽媽 31歲母親榮升祖母(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1日報導,英國考文垂市的少女海米· 斯塔爾(Jaymee Starr)於2013年8月14歲時生下女兒,當時其正孕育第6個孩子的31歲母親託比· 雷亞· 斯塔爾(Tobii Rhea Starr)因此成為英國最年輕的外祖母。

海米對自己「少女媽媽」的身份感到自豪,因為在14歲生下女兒意味著現在她可以專注於自己的事業並激勵其他青少年。目前,海米已回到學校學習企業管理,並且在照顧自己2歲孩子的同時,幫助她的媽媽照顧兄弟姐妹。海米現在決定自己支付開銷,她想向所有人證明,她的少女早孕階段將會是一段積極的經歷。

海米說:「我知道一些懷孕少女靠孕婦津貼生活,但我不會!我的孩子最重要,其次就是我的教育,下一步我會去大學讀書。我母親16歲時生下我,之後又生了5個孩子,並且一直堅持工作。母親在如此小的年紀懷孕,還能夠冷靜地應對並且負責任地撫養我們長大,我十分敬佩她。母親照顧孩子,工作並且在『臉譜』上經營減肥主題的網頁。她激勵著我,我也想向她學習去激勵別人。」

海米決定繼續讀書後轉學到Whitmore Park Baby Unit。這是一所由政府資助的為懷孕女孩提供教育的特殊學校,孩子出生後由託兒所的嬰兒護理人員幫助照顧,所以海米可以繼續她的學業。

雖然作為一位「少女媽媽」很辛苦,但海米想展示給人們看,只要目標明確、意志堅定並為之做出努力,「少女媽媽」也可以在撫養孩子的同時繼續學業。她會努力贏得人們的尊重。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相關焦點

  • 10歲女孩成媽媽:料理家務 替亡父照顧病母
    今年10歲的婧婧(化名),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在她1歲8個月時父親李飛外出做工意外觸電身亡,不幸便接二連三地向她襲來:3歲那年,母親袁永紅被查出尿毒症晚期,從那時起,10歲女孩成「媽媽」,料理家務,替亡父照顧病母。
  • 聾啞母親肺癌住院 10歲女孩請假當"翻譯"照顧媽媽
    ■楊淑婷來自漢中一個特殊的四口之家■父母、姥爺都是聾啞人,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她相信只要照顧好媽媽,樂觀面對生活,會出現奇蹟已經開學了,10歲的楊淑婷卻無法上學:聾啞父親外出打工,聾啞母親肺癌住院,家中還有77歲的聾啞姥爺。她只好在醫院邊照顧媽媽,邊擔任起媽媽和醫生之間的「翻譯。」
  • 12歲女孩為家撐起半邊天
    「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跟媽媽要零食吃,當時媽媽流著淚跟我說『孩子,對不起』……我知道,媽媽不是不想給我買,而是因為家裡沒有錢,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跟媽媽要過東西……」陳燕的父親患精神疾病,母親勞累成疾,她從7歲起就開始操持起家務,撐起了半個家。3月4日,12歲的陳燕當選2007年度「感動李滄」十佳人物。
  • 10歲女孩幫孕媽做胎教,平時還主動照顧媽媽,網友:別人家的姐姐
    近日,廣州一哺乳科普講座上,10歲的陳同學陪懷孕的媽媽參加。現場更是積極回答哺乳知識點的問題,贏取了很多禮品。為什麼這位陳同學小小年紀知道這麼多呢?原來是因為她平時經常閱讀育兒書籍。跟一般不贊同媽媽生二胎的孩子不同的是,陳同學一直希望有個弟弟或妹妹。得知媽媽有了二寶後,很開心,也是表示很想多關心媽媽肚子裡的寶寶,幫媽媽分擔些,讓媽媽不要那麼操心。據媽媽介紹,平時陳同學會主動幫她泡一些藥和奶粉,經常閱讀育兒書籍,上網搜集胎教故事和童話故事,給寶寶做胎教。
  • 「媽媽,我流血了」10歲女孩來「月經」,原因讓媽媽自責不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媽媽的我們每天都在為孩子操心,這不張媽媽最近有件事求助網友,她說她女兒今年才10歲,按我們正常人的是未來說現在的年齡階段還不可能來月經的呀,但是有一天女兒哭著跑來跟張媽媽說她流血了,一開始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因為孩子去玩耍的時候磕著碰著了但是後來一看應該是來月經了。
  • 6歲女孩突然發育,3個月胖10斤!媽媽不敢相信:這樣是害了孩子
    6歲女孩琪琪宅家3個月,身高沒怎麼長,體重卻增加了快10斤。「孩子有點提前發育了,她媽媽說,疫情期間,為了增加抵抗力,女孩跟著大人吃了不少海參、蟲草等保健品。」圖源:視覺中國6歲女孩3個月增重10斤,胸部出現腫痛「女兒宅家3個多月,沒看她怎麼長高,體重卻增加不少,這幾天出現胸部腫痛,長了什麼東西,還是……」琪琪(化名)媽媽一到診室就焦急地問吳美珍主任。
  • 上海書店10歲男孩對5歲女孩侵害,強脫其內褲:男孩媽媽稱是自願
    文章:橙果媽媽有些孩子在天真爛漫的年齡,就已經開始惡魔了。看到這段新聞,我只能說,這個男孩的行為可恥,但這個男孩的媽說出來的話才讓人感到徹底的憤怒。男孩媽媽還振振有詞替自己兒子辯解:你家孩子是自願的。我自認遇到這種情況,特別是監控擺在眼前,聽到這個回答,自己很難像女孩的媽媽這麼有素質,預計當時就火大了,不把這一家人給收拾一頓,真是解不了心頭的怒火。
  • 深夜街頭,10歲女孩騎電動車十多公裡,後面還有個3歲娃……
    6月3日晚,一個10歲小女孩騎著電動車在南京街頭穿梭座椅後面還有個3歲的娃可怕的是,10歲女孩還一邊看手機導航,一邊騎車到達南京鳳臺南路時被民警攔下而背後的真相讓人感到又意外又暖……10歲的曉曉是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家住南京市西善橋一小區。
  • 女孩照顧病重母親欲放棄上學,暨南大學回應來了
    為了照顧病重的母親00後女生楊飄曾想放棄上大學9月18日,暨南大學發出深情邀請約楊飄來報到!↓↓↓農村女孩幼年喪父母親一人將她和姐姐拉扯大據滄州晚報報導,18歲的河北滄州獻縣農村女孩楊飄幼年喪父。父親去世後,堅強的母親一個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擔,辛苦拉扯楊飄和姐姐長大。「今年高考,我考了636分,順利被暨南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錄取。」楊飄說,拿到錄取通知書,媽媽比她還激動。
  • 10歲女孩洗澡來例假,告訴媽媽被嘲諷,性教育缺失是一種現象
    每個孩子出生以來,都要接觸不同的事物,從中汲取經驗和認知,慢慢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驗和技能。父母會帶給他們很大的影響,唯獨一項不願提及,或者乾脆編一個故事糊弄過去。比如「媽媽,我從哪裡來的?」或多或少給童年帶來一些陰影:原來我是一個外人。01洗澡時來例假我10歲上的六年級,有天晚上洗澡發現內褲變成紅色,看著像是血跡。一下子慌了,太害怕了,以為是生病,非常可怕的那種。
  • 6歲女孩長胖10斤,突然發育了!媽媽不敢相信:這樣是害孩子?
    6歲女孩琪琪宅家三3個月,身高沒怎麼長,體重卻增加了快10斤。「孩子有點提前發育了,她媽媽說,疫情期間,為了增加體抗力,女孩跟著大人吃了不少海參、蟲草等保健品。」資料圖 王金輝 製圖6歲女孩3個月增重10斤,胸部出現腫痛「女兒宅家3個多月,沒看她怎麼長高,體重卻增加不少,這幾天出現胸部腫痛,長了什麼東西,還是……」琪琪(化名)媽媽一到診室就焦急地問吳美珍主任。吳美珍詳細檢查了琪琪身體、骨齡、B超、性激素等,告訴琪琪媽媽,琪琪確實有點發育了。
  • 母親智力如小孩 13歲女孩邊學習邊照顧:媽在家就在
    原標題:母親智力如小孩 13歲女孩邊學習邊照顧:媽在家就在 13歲,一個多麼青春靚麗的年紀。   但對台州臨海梅硯村的女孩史晶紅來說,她的青春太過沉重。   2011年,一次車禍導致她的媽媽大腦出現萎縮,如今智力只有幾歲小孩的程度。   屋漏偏逢連夜雨。   今年4月,史晶紅的爸爸外出打工,之後就再也聯繫不上了。接踵而來的噩耗,讓這個家風雨飄搖。   只有13歲的史晶紅不得不扛起照顧母親的重任。她說,母親把她養大,現在她要反哺母親一輩子!   這個堅強少女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 12歲女孩一邊上學,一邊當「媽媽」
    張玉環入獄後,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四歲。兄弟倆打七八歲起,經常要凌晨三四點起床跟姥姥下地幹活,按時令種水稻、芝麻、花生、玉米,田裡的水沒到大腿。兄弟倆幾乎沒穿過新衣服,褲子是撿來的,掛著補丁。餓肚子時靠紅薯黃瓜和野果子充飢。學校組織打疫苗,需要交錢的那些,他們一針都沒打過。
  • 10歲女孩洗澡內褲變紅,告訴媽媽被嘲諷,性教育缺失是一種現象
    比如「媽媽,我從哪裡來的?」你會聽到不同家庭編出不同的版本,有的說是垃圾桶裡撿來的(那時候垃圾還沒有分類);有的是從野外遇到抱回家的等。或多或少給童年帶來一些陰影:原來我是一個外人。如果你家寶寶還小,那麼你就應該有這個意識了。
  • 10歲女孩媽媽把老師打成小便失禁: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教育編輯部近日,一個女孩母親毒打老師的視頻發出來後,全網譁然。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10歲小女孩丟了錢,很是氣憤,就在教室門口貼了一張紙,上面寫著:「誰敢進來就讓你少一條腿;「不是我們班的人不能進入;「誰進來一秒鐘就會死。」
  • 女孩教育,3歲不早,10歲不晚!
    她問:「先生,您覺得我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偉大的人,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教育呢?」達爾文反問:「你的孩子多大了?」母親回答:「她還小呢,才兩歲半。」這時達爾文惋惜地回答:「夫人,你已經遲了兩年半了。」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為了傳遞一個觀點:從你打算要孩子的那天開始,你就應該做好教育孩子的準備。也就是說,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你就要著手對她進行教育。
  • 一段母女緣 一生守護情——21歲女孩照顧癱瘓養母12年
    9歲前,她還可以在媽媽懷裡撒嬌,有時間看卡通片,與小區裡的夥伴玩耍。  9歲後,她開始了這樣的生活:早晨5時多起床準備早飯,幫媽媽洗漱,翻身,然後再餵媽媽吃早飯;中午帶盒飯回家,餵了媽媽後,自己吃幾口,再去上學;晚上先安頓好媽媽後再做作業……  身處十來平方米的老房子,年幼的她學著燒飯、洗衣服、倒馬桶。
  • 「弟弟一哭,我就挨罵」,10歲女孩的作文,道出二胎家庭的無奈
    新聞上不斷爆出二胎家庭孩子爭寵事件,讓父母操碎了心:2020年5月,江西一10歲女孩因與姐姐鬧矛盾欲跳樓;2019年,廣東一8歲男孩遇害,施暴者是18歲的親哥哥;2015年,河南一家具廠起火,4歲男孩不幸遇難,
  • 5歲女孩每天翻跟鬥100個走紅背後:3歲寒假去嵩山習武,單親媽媽希望...
    5歲女孩小豆芽最近火了,她乾淨利索地側空翻、鏗鏘有力地大喊「我最棒」,每天能翻100個跟鬥,乖萌又英姿颯爽的樣子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網友為她加油點讚,同時也有人提醒她注意身體和安全,還有人認為她應該被選入體操隊……一個年僅5歲的小女孩,為何要努力練習側空翻?
  • 父親白血病母親智力障礙,7歲女孩卻多出10幾位媽媽護她成長
    早晨吃飯在宿遷泗洪有一位7歲的女孩叫張明星,在開學之際因為自己母親智力障礙、父親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沒有人能夠照顧到她,但是卻有十幾位媽媽伸出援手成為張明星的「媽媽「,她們都是來自愛心媽媽團的。每一位「媽媽「輪流照顧女孩,在早上8點,在宿遷泗洪韓文潔媽媽家中,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一起吃著早餐。韓文潔是媽媽團的一員,自己的兒子7歲。兒子即將上一年級,張明星上幼兒園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