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春節習俗:正月十五元宵節看花燈猜謎語

2020-12-14 閩南網

2014年泉州馬年春節專題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古代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據道家的說法,上元乃三官大帝之一的上元天官賜福之日,居「三元」之首,須往三官廟行香。泉俗素稱「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吃「上元丸」、潤餅菜:「上元丸」,古稱「浮元子」,亦稱「元宵丸」,是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此食俗始於宋代,取其圓形,寓有全家人團圓、吉利、美滿之意。 

  泉州的元宵丸聞名遐邇,其製法獨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搗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蔥白的熟豬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餡,沾溼後置於盛有幹糯米粉的盤中,反覆數次滾轉而成,煮熟後食之香甜而不膩嘴。

  上元節當夜有孝敬神祗之俗,然後合家吃潤餅菜,亦寓團圓美滿、包金包銀之嘉兆。

  祭春是日以元宵丸湯供祀祖先、神明,謂之祭春,並作家人早餐。

鬧元宵

  以社會活動過節,俗稱「鬧元宵」,出門遊上元,看花燈、焰火、猜謎語、攻炮城,舉辦文藝踩節:化裝遊行有宋江陣、踩高蹺、迎閣、騎馬隊,樂隊有南音、十音、車鼓陣、籠吹,舞蹈有舞龍、舞獅、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劍舞、扇舞等。

  《泉州府志》引明晉江人何喬遠的《閩書》云:「泉中上元後數日,大賽神像,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震鍧,一國若狂。」又引《溫陵舊事》云:「吾溫陵以正月謂之朝拜,亦曰「會」。蓋合閭裡之精虔以祈年降福,亦遵古儺遺意,相沿已久。」「董其事者鳩金定期設醮,然後迎神周其境內。人家置幾櫝焚香楮甚恭。」神皆四舁,惟通淮關大帝、花橋吳真人、南門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玄壇元帥,則八抬。」「神之前為道士,又前為鼓吹,又前為巡逆……鑼聲震天地。」

  鬧花燈,亦稱「燈節」,家家張燈,戶戶結彩,鬧花燈。唐代士族南下,將鬧花燈習俗帶到泉州。宋代泉州花燈之盛,冠絕天下。宋《五雜俎》:「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明代時連杭州點燈,也要請泉州燈匠精製。

  掛燈:元宵前夕,多數人家在居家、店鋪門口懸掛花燈或大紅燈,烘託喜慶氣氛。生男孩之家,製作或購買花燈,掛到寺廟、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還要宰殺一隻公雞、加一籃白果(米字旁)敬祖。

相關焦點

  • 花燈開樂元宵!申城正月十五去哪?按照這份攻略走起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2月15日報導:春節長假雖然結束了,但最有趣的元宵節還未過。正月十五鬧元宵,上海將舉辦豐富多彩的元宵主題活動。去豫園燈會、莘莊燈會看花燈,來一場投壺比賽,親手扎兔子燈,邊吃邊逛遊園會,一大波民俗展示、互動體驗活動,供市民遊客選擇。  豫園燈會看花燈,莘莊燈會看亮燈
  • 今日元宵,和孩子一起重溫這些美好的詩詞和習俗!(內附元宵花燈DIY攻略)
    今日元宵。在古代,元宵節是和春節同樣重要的節日,人們要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其實這也是一個和孩子講講傳統文化習俗的最好時機!小編為您整理了和元宵相關的古詩詞和習俗,也為爸爸媽媽們送上元宵花燈DIY攻略。值此佳節,「第一教育」恭祝大家闔家幸福,如意美滿!
  • 正月十五好熱鬧,舞獅舞龍看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在古代各國使用著各自的曆法,有「黃帝歷」、「顓項歷」、「夏曆」、「股歷」、「周曆」和「魯歷」等六種曆法。這些曆法都把一年定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但「歲首」,卻各有不同,有定為一月的,有定為十月的等等。
  • 正月習俗大全,在中國臺灣潮汕閩南春節這麼過更有味~嗨翻春節
    炎黃子孫都把春節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來過。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看了之後有沒有內心一種形象間潔地描繪出南部沿海地區過年的習俗對年的盼望和人們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的美好願望
  • ​2020元宵節放假嗎 元宵節放幾天假
    最近人們都在家中預防新型肺炎,而春節假期也得到了適當的延長。目前,預計會在2月10日的時候各地區開始復工。那麼,面對即將到來的元宵節,今年的元宵節是否會放假呢?一起來看看吧!2020元宵節放假嗎元宵節是很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但不屬於國家法定節假日,因此元宵節是不會放假的。但是,2020年元宵節是在2020年2月8日這天,屬於周末。
  • 正月十五鬧元宵,福州人的元宵節,可不止是吃元宵!
    福州元宵風俗嚴肅而活潑,浪漫而美妙。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含有詼諧的幽默感和濃濃的「蝦油味」。俗話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正月十五鬧元宵,福州人的元宵節,可不止是吃元宵!舊時,福州元宵鬧花燈,成為春節的重頭戲。福州人的元宵節很熱鬧。
  • 2021元宵節放假嗎?是法定節假日麼?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那2021年元宵節放假嗎?它是法定節假日麼?一、2021元宵節放假嗎?是法定節假日麼?2021年元宵節是2月26日(星期五),這天屬於工作日,而且元宵節並不屬於法定節假日,因此這天是不會放假。
  • 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正月十五如何過?當然是邊吃邊玩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啦,新年馬上就過完了,舞龍舞獅,掛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元宵節這個喜慶團圓的日子最適合全家人一起熱鬧慶祝。大家都準備如何過元宵節呢?在小編看來當然是邊吃邊玩最是歡樂。說到吃方面,元宵佳節不論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各地的習俗雖有所不同,但都會吃的一種食物就是元宵,當然北方多稱其為元宵,而且是「滾」出來的,而在南方則多被稱為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為實心的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還有甜鹹之分。
  • 正月十五為啥要「鬧」元宵?老北京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正月十五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是以熱烈喜慶的方式慶祝的,這已成為民間習俗,所以也就有了「鬧」元宵的說法。宋代辛棄疾在詩詞《青玉案·元夕》中,就十分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元宵節鬧花燈的熱鬧場面:「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扎花燈迎元宵 古猗園親子元宵花燈DIY開始招募
    原標題:扎花燈迎元宵 古猗園親子元宵花燈DIY開始招募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為了喜迎佳節,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都是元宵節的重要民間習俗。  花燈,又名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
  • 【民俗】正月十五鬧元宵,慶團圓!(附:元宵燈會活動指南)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01鬧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 正月十五,吃元宵還是吃湯圓?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人們慶祝元宵節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但與家人一起吃元宵、猜燈謎、賞花燈等傳統項目依然受到人們的追捧。 【小資料】 元宵節由來及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過了正月十五,意味著農曆新年就算真正的過完了。元宵節從何而來,除了吃元宵,還有哪些習俗呢?
  • 閩南農村地區的元宵花燈節是這樣過的,會場上的花燈形狀千奇百怪
    在中國版圖東南一隅的閩南農村地區把元宵節也稱作「花燈節」或者「上元節」,怎麼說呢,閩南地區農村的元宵節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小編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閩南農村人,對於這個節日可以說是了解得很深得,就讓小編來個你們介紹一下這個熱鬧的節日吧。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也就是年後的第十五天,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 閱讀:正月十五賞花燈
    正月十五賞花燈在我國有著由來已久的傳統,據說這個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之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起來,並沿襲傳於後世,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正月十五日夜月中就有「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的賞花燈的千古絕句。如今,正月十五賞花燈的習俗仍舊在延續著。
  • 走,正月十五,帶上家人,相約習水土城,看四路花燈鬧元宵!
    東路花燈「施秉縣代表隊」、西路花燈「黔西縣代表隊」、南路花燈「福泉市代表隊」、北路花燈「習水代表隊」四路花燈將齊聚千年古鎮遵義習水土城,共同演繹元宵精彩。四路花燈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燈為主要表現形式,融入現代元素,以脫貧攻堅、全域旅遊、同步小康等為主題,集中展現貴州省今天的風採和明天的精彩。同時還將舉行燈謎遊園、火龍競技、元宵美食等內容,為群眾呈上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大餐。
  • 盤點福建元宵節習俗!除了吃湯圓看花燈,還有這些!
    「正月裡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花燈」,元宵賞燈吃湯圓大家都知道,但福建許多地方除了元宵標配,還有許多別具一格的習俗。泉州高甲戲、布袋木偶戲、火鼎公婆、拍胸舞等"鬧春"民俗是晉江的元宵特色。正月十五前後三天,當地每晚會舉行「遊燈活動」,活動形式有舞香龍、燒火把、酒盞燈、燒火鼎……看得人大呼過癮。
  • 元宵節習俗的發展歷程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元宵節習俗的發展歷程,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元宵節習俗的發展歷程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 夜讀|閩南的「新正」
    閩南的「新正」來源:《閩南文化系列——閩南民俗》你知道閩南的春節是怎麼過的嗎?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講,閩南過年的時候有哪一些習俗。很早很早的時候,在閩南,初一子時一到,大家就把大門打開放鞭炮,這個叫做「開正」(也可以叫做「開春」)。天早早還沒光的時候,家裡大大小小就起床洗身體、換新衣、穿新鞋。家裡人分大小輩分順序,給長輩拜年,然後出門去鄰居親友家拜訪。人們見面時笑嘻嘻,大家互相拜拜說「恭喜」,這就是「賀正」啦。
  • 港城又是一年花燈明 可惜傳統花燈手藝面臨失傳
    中國江蘇網3月2日訊 年夜飯的「團圓味」還未完全散去,轉眼間元宵佳節已迎面而來。國人過春節,到正月十五鬧完花燈才算結束。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過節的方式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但在老百姓的心中,花燈才是元宵節的「標配」。
  • 2017元宵節燈謎大全(附答案)及各地習俗大盤點
    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元宵節猜燈謎一直是傳統習俗也是元宵節活動之一,2017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2017年元宵節就要到了,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到,全國有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等習俗,但元宵各地習俗也不盡相同,那麼你知道元宵各地習俗有哪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