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果味童年時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發現孩子總是喜歡反覆做同一件事,家長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一個問題一天內問好幾遍:「媽媽你幾歲了?你叫什麼名字?」
衣服扣子反覆解下來再扣上去;
反覆地自言自語的說:「爸爸媽媽愛寶寶,爸爸媽媽喜歡寶寶。」
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有時會同一個問題、同一件事不厭其煩地反覆做。如果遇到你心情不好,控制不好脾氣時,可能還會生氣。其實孩子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我們要正確的態度來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
學習過程的一種表現
當孩子問完的問題,又重新問一遍要你回答,其實這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孩子通過反覆詢問並要求你回答,也是一種刺激大腦加深記憶的表現。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給孩子反覆讀一首童謠,重複念一首詩的情況。當你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讀書後,很快你就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可以自己背出來了。
當孩子反覆問你問題的時候,你想一想是不是你也教過孩子回答類似的問題?孩子問:「媽媽你幾歲了?你叫什麼名字?」時我記得,前不久我剛教孩子,別人問你幾歲了?你叫什麼名字?應該怎麼回答。沒想到她不但學會了回答,更學會了反問問題。所以,你要多一些耐心、細心,抓住孩子想學習的機會,正確引導孩子會更聰明哦!
尋求安全感
孩子可能不會太多的表達,很多時候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可能你無意中的一些言語或生氣的表情,都會讓孩子焦慮不安,只能反覆做一些動作來尋求安慰。
記得我和寶爸對寶寶說:「爸爸媽媽愛寶寶。」時,她並沒有太多的反應,可是卻在不久後的時候,反覆地出現在孩子的口中。當我抱過孩子,與她對視時重複她說的話:「爸爸媽媽愛寶寶。」,她開心地笑了,並不再重複這句話。
當孩子想要尋求安全感,可能會反覆一句話或重複她認為有安全感的動作。例如:吃手指等。這時我們就要給孩子適當的安慰,讓孩子有安全感。
認知事物
孩子以前玩球的時候,喜歡拿在手中不鬆手,不小心掉落也會馬上撿回來。現在孩子喜歡把球扔出去,再撿回來。有時還會把東西扔過自己的頭頂,落在頭上,看到扔出去的東西回到自己身邊,會很開心地笑起來。即使已經這樣玩過好幾遍了,每次再重新玩,仍然是那麼開心。
其實,孩子對於物品能重新回來感到很好奇,所以反覆體會東西離開自己後,又重新回來的樂趣。這也是對事物的一種學習認知,不會再像小時候,怕物體丟失就不會回來了。讓孩子了解到,短暫的離開並不是失去,還是會回來的過程。
家長不要制止或忽略孩子的這種行為,孩子通過反覆地做一件事,通常是在學習、在認知周圍的一切事物,只要你做好心理準備,有足夠的耐心,善加引導,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果味童年時光,與你一起分享生活中實用的育兒的知識。喜歡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