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梧桐:秋天的梧桐,是詩人藏在心底深沉的情愫

2020-12-19 好書天天伴

每到深秋,梧桐成了城市中最靚麗的風景。片片金黃的落葉,像一個個精靈與世界作別,輕輕地從高大的梧桐樹上悄然飄落,為鋼筋水泥的城市增添了些許詩意。

梧桐又名青桐、碧梧、青玉、庭梧,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現在中國的城市所栽種的梧桐樹,大多數是法國梧桐,與古代的梧桐並不一樣。

梧桐,被認為是樹中翹楚,由於其觀賞性與實用性俱佳,古人喜歡將其種在庭院中。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梧桐出現頻率很高,尤其受到詩人的青睞,他們給賦予了梧桐豐富而深刻的意蘊,使其成為了極具審美內涵的樹木。

象徵愛情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浪漫的古人,常藉助一些動植物來表達愛情,常見的有鴛鴦、鳳凰、大雁、紅豆、梧桐等。

為什麼梧桐會成為愛情的象徵呢?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梧桐雌雄異株,其中「梧」為雄株,「桐」為雌株,因此古人看見梧桐樹,便聯想到比翼雙飛的愛情。

另外一個原因,梧桐樹高大茂密,常引來一些鳥兒共築愛巢,故常言道:「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傳說中,黃帝即位後,鳳凰聚集在東園的梧桐樹上,梧桐便成為了祥瑞的象徵。

因此,古詩文中,梧桐常與鴛鴦、鳳凰等代表愛情的鳥類一起使用,象徵著雙宿雙飛、白頭偕老、堅貞不渝的美好愛情,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詩經 ·大雅》:「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孔雀東南飛》:「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悲劇,讓梧桐成為了愛情的代名詞。

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詩人用「春風」對「秋雨」,「桃李」對「梧桐」,感情從喜悅到悲傷,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楊李之間的愛情悲劇。失去了楊貴妃的李隆基,就像悽清秋雨中的落葉梧桐。

賀鑄《鷓鴣天》:「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結伴飛。」這是一首悼亡詞,詞人在蘇州故地重遊,看到打霜後半死的梧桐樹,想起與亡妻曾經花前月下的美好歲月,含淚寫下了這首詞,感人肺腑。

表達悲傷、憂愁、失落等情緒

說到梧桐樹,它又總是與一個「悲」字聯繫在一起,古詩文中,用梧桐來表達悲傷意象的詩詞很多。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到了深秋,梧桐就會落葉,而古人又習慣在自家院落裡種植梧桐這種吉祥之樹。所以,每當看到滿目的梧桐葉從樹上飄落,善感的人們就會悲從心中起。

因此,梧桐的悲傷意象,總是和秋天形影不離,秋風秋雨中的梧桐,更增傷感落寞。

漂泊在外的遊子,看到梧桐葉落,心中常會泛起思鄉之情。唐代詩人孟郊,聽到梧桐葉落的聲音,鄉愁油然而生:「梧桐枯崢嶸 ,聲聲如哀彈。」

在一個秋天清冷寂寥之夜,憂傷的南唐後主李煜,獨自在小院中徘徊,看見院中滿地的梧桐葉,聯想到國破家亡,寫出了一首《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這種亡國之痛,是痛徹心扉的,因此李後主的情緒,就像秋天光禿禿的梧桐樹,只剩下寂寞與悲涼。

李清照《聲聲慢》結尾說:「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大家十分熟悉,但是筆者每次都不忍卒讀,原因是它太過悲傷了。人到晚景,山河破碎,丈夫逝世,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幾種複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融合到悽冷的深秋的背景中,如泣如訴,能不讓人哀傷嗎?

碩大的梧桐葉,承載的不是滴雨水,而是一顆沉重的心,的確不是一個「愁」字能概括的。

代表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比德之物

梧桐,由於其高大挺拔,蒼翠繁茂,木質優良,常被用來象徵高尚的人格,成為君子的比德之物。

孤桐是古詩詞中常出現的一個意象。詩人常用其表達自己不被眾人理解,但是仍然堅守志向,孤直清高的處世姿態。

王安石變法,遭到重重阻力,在困境中他寫下了一首《孤桐》

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願斫五弦琴。

越是蒼老,越是環境惡劣,孤桐越是枝繁葉茂,生命力更加旺盛。通過「孤桐」這一意象,王安石表達了自己為國為民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決心,同時也表明了自己孤獨無助的心態。

梧桐木常用來製作古琴,神農氏「削桐為琴,繩絲為弦」 被人們繼承並發揚光大。古琴是一種高雅的樂器,聲音渾厚沉靜,常與隱士聯繫在一起。

唐代王昌齡《琴》中說:「孤桐秘虛鳴,樸素傳幽真。」桐木製成的古琴,樸素幽雅,但是無人欣賞,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情。

貶謫黃州的蘇軾,在一個深秋的夜晚,獨自來到水邊,看到一隻孤獨的大雁棲息在沙洲,一輪殘月掛在梧桐樹上,想到自己的處境,寫下了《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沙洲上孤寂卻不願離開的鴻雁,葉子稀疏但仍傲然挺立的孤桐,不正是蘇軾不隨波逐流的品性,不正是他高潔人格的寫照嗎?

結語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梧桐,在詩人們的心中,早已不是一種樹,而是美麗與憂傷情感的象徵。在秋風秋雨中,片片飄飛的梧桐葉,像一首悽美動人的樂曲,飛過滄桑的歲月,飛過萬水千山,來到詩人們的身邊,觸動著那些藏在心底最深沉的情愫。

相關焦點

  • 秋天的梧桐葉的作文(精選五篇)
    秋天的梧桐葉的作文(二)  秋天的旋律輕輕的撥動大自然的琴弦,梧桐葉在秋日的映照下悄悄得換了一套金黃的外衣,為秋天增添了一筆濃重的色彩。  清晨,我漫步在公園梧桐樹兩側,放眼望去,高大挺拔的梧桐樹猶如哨兵一樣筆直健壯,樹葉一叢潤綠一叢金黃。
  • 秋深漸寒話梧桐
    秋天讓人體味最直接的是落葉,而落葉又以梧桐葉為最先和最為吸引眼球。中國人一直視梧桐為吉祥嘉木,不僅僅民間喜歡,文人更是喜歡,其中皆有其豐厚的文化意蘊。首先,梧桐落葉是季節已秋至、秋深的見證,也更是離愁的象徵。「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 詩人尋找秋天的詩意,半夜睡不著寫了7個字,乃是秋日最美之景
    每個人眼中對秋天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宋代詩人的筆下有最為詩意的秋天。我們看前三句都是平淡無奇,但最後七個字卻讓我們眼前一亮,因為寫出了秋天獨有夜晚的美麗。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 一葉知秋的梧桐
    梧桐是我國一種古典而風雅的樹木,其「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妍雅華淨,賞心悅目,人家齋閣多種之」。《詩經·大雅·卷阿》云:「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莊子·秋水》云:「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意梧桐向陽而生,長勢繁茂,具有德輝光耀的表徵,引得鳳凰啼鳴。
  • 梧桐歷史淵源與人文情懷
    讓我們不妨沿著華夏文明的歷史足跡,探尋梧桐的歷史淵源與人文情愫。一、梧桐與鳳凰的歷史淵源據相關文獻資料記載:樹,是木本植物的總稱,一般將高大的喬木稱為樹。梧桐也是樹的一種,屬落葉大喬木,其別名「青桐」等十多種,也有說是「懸玲木」的,或是「法國梧桐」「中國梧桐」。眾說紛紜,不一而語。梧桐就是梧桐樹,其生長期長達百年以上。梧桐樹反覆吟念,三字皆木,頗有詩意。對於梧桐而言,它也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點綴於庭園、宅前,也作為行道樹。
  • 為什麼詩詞大師都喜歡寫梧桐?乾貨來了!探析梧桐的五種意象!
    在中國的詩詞名家中,最喜歡用「梧桐」入詩入詞。好玩的國學就這一有趣的現象,進行了一番探究,並精心選擇了古詩詞中「梧桐」所代表的不同的意象內涵和經典詩詞,獻給讀者朋友。第一種:是引得鳳凰來的高貴樹種,是高潔的象徵。代表作:蟬唐代: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 古詩《詠梧桐》梧桐樹上可否有鳳凰來過,詩中的梧桐隱約傳來鳳鳴
    很多詩詞中,詩人也會將自己比作梧桐,將鳳凰比作伯樂,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高梧百尺夜蒼蒼,亂掃秋星落曉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掛綠毛么鳳皇。」《詠梧桐》高大的梧桐樹在暮色下能夠掃動天上的寒星,拂去清晨的寒霜。
  • 梧桐時代 | 鳳棲梧桐,梧桐時代
    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自古梧桐棲鳳凰,「梧桐時代」之名便來源於此。他,是一個平臺,是以傳統建築行業為基礎的建築業網際網路+和二次分包的綜合性集中信息採購平臺。他,就是梧桐時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梧桐時代作為建築行業二次招標分包+信息集採平臺,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整合履約能力強的上下遊公司,通過技術開發整合行業信息海量信息項目資源,技術對接上下遊實現項目的時效性。
  • 古詩詞意象分享:有梧桐的地方,有愁也有情
    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君子之車,既庶且多。君子之馬,既閒且馳。矢詩不多,維以遂歌。在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裡,你看,梧桐出現的地方,一片繁茂和喧鬧。可如今,我們一提起關於梧桐的古詩詞,恐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沒錯,有梧桐的地方,就有愁。是不是很驚訝?
  • 秋品蓮城丨法國梧桐的「詠嘆調」
    近期,我們將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的形式,記錄蓮城的秋天,帶您品味秋天的蓮城。圖文、視頻/謝文禮深秋來臨,法桐葉落。作為一種落葉大喬木,法國梧桐的葉子,與樹相伴一春一夏。它們是一種依戀的纏綿,卻終究要在秋天揮手告別。
  • 梧桐山主要看點是大梧桐和小梧桐兩座主峰,大梧桐是深圳第一高峰
    小梧桐位於梧桐山北麓的鳳谷鳴琴景區內,沿著山脊有一條觀景走廊,這裡山勢不高而且比較好走,適合各個年齡層的遊客來此登高望遠。梧桐山最美的景色就要數這些從海上飄來的雲霧,由山頂常常雲霧繚繞,因此又有「霧鎖梧桐」的稱呼。
  • 南京印記,細雨梧桐
    不要擔心,那可能是風正經過梧桐樹,無數片梧桐葉隨風顫動,用細密的聲音給燥熱的季節和心境降溫。同理,當你看到窗外萬裡無雲的同時,記得低頭看看地面,也許一場大雨正在藍天的掩護下悄然進行。南京和梧桐,二者早已密不可分,梧桐為南京帶來了美麗的故事,南京也賦予了梧桐人文的情懷。
  • 看過那麼多秋天,你喜歡哪一處,藏在青州郊外的紅葉林等你來
    詩人把紅葉描繪得勝於「二月花」是一點兒也不過分的。春天的紅花雖然色彩鮮豔,但不如秋天的紅叫色澤深沉、透徹,而紅葉谷的紅葉除了深沉、透徹之外,還擁有一種飄逸的美。一入秋,整個山坡被紅葉覆蓋著,火紅火紅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團團的火焰在燃燒,又如「飛焰欲橫天」。
  • 梧桐花:拆桐花爛漫
    梧桐自來高貴,鳳棲之花又怎可泯然眾人矣。杜甫在送別賈閣老出汝州時便引用梧桐之典,一闕五言大氣磅礴,離別之意都融進了桀驁裡:西掖梧桐樹,空留一院陰。艱難歸故裡,去住損春心。 宮殿青門隔,雲山紫邏深。(《下江南文》)天子氣魄,尚寄心於梧桐。以那良木作比,恢弘一統天下之心。「鳳棲梧桐,幽幽木香。」大抵為那梧桐,做了最高貴的吟誦。卻不料,生來尊貴的花木,竟也承載著歷來文人的落寞。高處不勝寒,自然有孤獨存在。帝王覺它尊貴,文人只覺聽它滴雨天明,又是另一番悽清。
  • 立秋:為什麼都說梧桐報秋,不是楓葉或者其他?
    說起秋天的植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楓葉,畢竟杜牧寫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從小學起就會背了;也可能是桂花,寫作文時,形容秋天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一個成語,「丹桂飄香」。那為什麼不是丹桂報秋,紅楓報秋,偏偏是梧桐報秋呢?
  • 梧桐山列傳 | 梧桐山山名的由來(下)
    由此可見,從古至今,梧桐樹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何為梧櫚樹?在我國,有多種植物被稱為梧桐樹。比較典型的有:梧桐、懸鈴木(法國梧桐)、泡桐、油桐。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進行過多次梧桐山植物資源調查,既沒有發現有天然的梧桐,也沒有發現人工栽培的梧桐。至於其他三種梧桐樹,也沒有在梧桐山發現。梧桐山現在有沒有梧桐?回答是肯定的。1999年,為了填補梧桐山沒有梧桐這個空白,筆者從湖南長沙烈士公園採回一批梧桐的種子,在五畝地苗圃播種育苗,成功培育出苗木一百多棵。
  • 老農說鳳凰非梧桐不棲,你知道是哪種梧桐嗎?
    梧桐也是有靈性的,所以後來有說法是鳳凰非梧桐不棲!那麼朋友們都見過哪些梧桐樹?鳳凰棲息的又是哪一種呢?現在城市裡大街小巷最常見的是法國梧桐,農村裡最常見的是泡桐,這兩種都不是鳳凰棲息的梧桐,鳳凰棲息的梧桐是我們中國梧桐,一般高8到20米,樹幹挺直,樹皮綠色,平滑,種子可以榨油食用,梧桐樹葉呈心形,木材輕軟,是製作樂器的良材,梧桐春天發芽晚,秋天落葉早,所以有梧桐落葉,便知秋來的說法。
  • 陳允平一首詞描寫閨怨,斜陽帶徵鴻, 新月掛梧桐
    但秋天也同樣也瀰漫著蕭瑟的氣氛,秋雨霏霏,秋風肅殺,還有那心上人在天涯,縱有小橋流水人家,又如何能讓閨怨遣發。宋代一位詞人深有感觸,一首閨怨詞抒發了強烈的情感。 唐多令·秋暮有感 宋代:陳允平休去採芙蓉,秋江煙水空。帶斜陽、一片徵鴻。欲頓閒愁無頓處,都著在兩眉峰。
  • 《梧桐》偶思
    梧桐我,打從小就知道你是一種美麗是一種沒有瑕疵的沒有理由的美麗後來,我知道這美麗是出自鳳凰的終身陪襯梧桐,你並無所有的偉岸與賈府一樣的華貴為何如此地眷戀你我,在《詩經》裡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我,在《尚書》裡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我問過卓文君可至今依舊是智慧中的迷梧桐
  • 南京金陵美景鑑賞—梧桐大道薈萃
    湖邊色彩斑斕的梧桐樹梧桐,早已經作為南京的一張名片。因為有了梧桐,南京則有著與其他城市不同的記憶;因為有了梧桐,我們的城市道路多了一份神秘浪漫的色彩。01 紫金山梧桐項鍊說起南京的梧桐,最出名的莫過於紫金山上的梧桐項鍊,這個可是有著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的。被稱為「蔣介石的心機——是他送給宋美齡的項鍊是梧桐樹做的!」這條項鍊包圍著美齡宮,每當深秋的梧桐曲折綿延,串成一條金色的「項鍊」,美齡宮深綠色的琉璃屋頂,就是項鍊包裹的寶石,在秋陽下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