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田家炳實驗中在前期教師全員參與的「課業輔導+社團活動」為主的課後服務基礎上,充分挖掘社會力量,利用家長與各行各業志願者的專業特長,邀請他們參與到課後服務工作中來,開創了內容更豐富、形式更活潑、更有溫度和情懷的2.0版課後服務新局面。
學校面向學生家長及社會熱心人士徵集「德育與習慣培養」「傳統文化藝術」「生活知識與技能」三大類課程資源,邀請志願者到校開展課後服務特色課程。倡議發出後得到眾多家長和社會熱心人士的熱情響應,學校把周三課後服務時間確立為家長課堂。周三當天,多位來自不同行業的「老師」,經過精心備課,帶著圖片、視頻、課件等資料走進課堂。講課的內容涉及硬筆書法、剪紙、健康衛生知識、插花藝術、法制宣傳、科普知識、手工製作……
普法教育課。魯南監獄的時磊、潘潔兩位警官是青少年普法宣傳志願者,他們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普法教育課。課上首先為同學們播放了幾個精選的短視頻,視頻中犯人對自己罪行的深刻懺悔,以及他們的親人的痛苦與期盼深深觸動了同學們。不少同學觀看時眼含淚水,犯罪對別人和自己家庭造成的危害深深震撼了同學們的心靈。警官們還結合幾個鮮活的案例,給同學們講解生活中怎樣遵紀守法,怎樣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權利。整堂課孩子們精神飽滿、積極專注,與「老師」互動踴躍,教育效果顯著。
民間藝術課。七年級一班、十一班葛炎果的媽媽為班裡的孩子帶來了「剪紙」這一民間藝術課,她們提前精心準備相關材料,課堂上有聲有色地講述將同學們帶入神奇的剪紙藝術世界。她們現場耐心地手把手的教同學們剪紙方法,剪刀隨著她們的指導靈巧翻飛,一個個精美的圖案,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形象在同學們手中變幻出來。藝術的美感和成功的喜悅充溢在孩子們眼裡和心裡。
硬筆書法輔導課。七年級十一班陳塏森的媽媽、七年級十四班陳軒琳的爸爸為同學們準備的是硬筆書法輔導課,從漢字基本筆畫寫法到間架結構安排,每一筆每一畫都細緻指導。同學聽得專注,練得認真。
家長和社會志願者走進學校參與課後服務工作,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增強了孩子對社會的了解,也提高了生活的必備技能。向自己的「爸爸媽媽」學習,孩子們感到即自豪又親切,學得格外認真。此項舉措同時也給家長提供了展示自我價值的舞臺,促進了社會參與教育的熱情,真可謂是多方共贏。家長課堂的開發,社會力量的加入,使課後服務這項暖心工程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