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比離婚更易致孩子心理問題:6歲娃因父母吵架患上應激障礙

2020-08-15 媽咪Jane黃靜潔

近日有一則令人心痛的新聞,上海6歲的女孩小雨在父母離異後由媽媽顧女士撫養,當爸爸張先生探望她的時候,她非常抗拒,會哭到吐甚至暈過去。在經過鑑定後發現,小雨竟然患上了&34;。

原來在小雨10個月的時候,她父母的感情就出現了裂痕,張先生一走了之後也沒有回家看過孩子。一年半後,夫妻倆辦理了離婚手續,那時小雨才2歲多,張先生也是從那時起才定期去看望她。由於長期的疏離,父女倆本不親密,一次次的探視也並沒有使得他們變得親近。

張先生將原因歸咎在顧女士及其父母身上,認為是顧女士一家的教唆讓女兒不跟自己親近,多次由於想抱走女兒而與顧女士一家發生過肢體衝突。父母間的爭執、推搡給小雨留下了陰影,爸爸每次到來都會鬧得不愉快,讓小雨感到十分恐懼,因此才會對爸爸異常抗拒,甚至產生心理創傷。

在大眾的印象中,&34;一般出現在災難時目睹親人接連離世的倖存者身上,或者是經歷了戰場拼殺的老兵身上,抑或是疫情期間夜不能寐的醫護者身上……誰能想到,一個6歲的孩子會因為目睹了父母的爭吵而出現該病症呢?但事實確實如此。

父母吵架是孩子的噩夢,這早在泰國的一則動畫片《父母吵架是孩子的恐怖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教授進行的關於家庭關係對於孩子心理問題影響的調查中也顯示,爸媽經常吵架的家庭比離婚家庭的孩子問題檢出率還高出2%,這間接說明了父母吵架比離婚更容易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

或許我們都知道在孩子面前爭吵不好,但夫妻之間吵架是難免的,如何科學吵架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這是父母最該考慮的。

首先,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當著孩子的面,會讓孩子親眼目睹最親愛的父母面目猙獰的樣子,也會讓孩子聽到父母雙方對彼此的惡言惡語,兩個最親的人在面前吵架,而自己卻無能為力,這種無助感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雙方可以進行約定,不在孩子面前吵架,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其次,吵架的時候不要反覆提孩子的名字。有些父母會躲起來吵,但孩子也可能會聽到隻言片語。如果孩子聽到父母吵架途中不停提到自己的名字,會以為自己是引起父母爭執的原因,內疚、恐懼,這也將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夢魘。

然後,克制不住在孩子面前吵架了,彌補方法是在孩子面前和好,並向孩子描述吵架的整個過程,包括描述事實、承認錯誤、表達歉意與愛意、處理的最終結果,這能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34;,同時也懂得吵架很正常以及如何處理問題。

最後,家庭成員出現意見分歧是很正常的事,可以用開會來代替爭吵,叫上孩子一起開家庭會議,即表示了對孩子的尊重,同時也能以和平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孩子也能在其中學會為人處世、事務處理的方式方法與技巧。

爸爸和媽媽永遠都是孩子最親最愛的人,孩子也是父母所愛,任何情況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情緒失控的時候,多考慮一下孩子,這也可以成為孩子情緒管理的學習途徑。

相關焦點

  • 父母吵架致4歲孩子墜亡:爭吵不斷的家庭,到底要毀掉多少孩子?
    為什麼都說,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激烈爭吵,媽媽一時賭氣想跳樓,爸爸想拉住,雙方拉扯間不慎撞向一旁的4歲孩子,致其從14樓墮亡。1、面對父母衝突而產生的畏懼、害怕,就是孩子心理世界的第一次塌陷。,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
  • 父母老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的心理,會產生多大的陰影?
    那是因為,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的次數越多,孩子的心理就會越扭曲,從而導致孩子長大後患心理疾病的機率大大增加。小騅的人生經歷就是一個例子。小騅是一名大學生,在外人看來,她是個挺可愛、生活得挺幸福的女孩子。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並不幸福。在她印象中,童年時是灰色的、是有陰影的,也正是這一層陰影,導致現在的她很難真正開心起來了。你可能會好奇,她的童年陰影是什麼呢?
  • 心理學:父母吵架、離婚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答案在這裡
    最近一個多年不聯繫的同學突然聯繫到我,說他最近在和妻子鬧離婚,4歲的女兒每天悶悶不樂,他問我,這種父母吵架、離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沒有影響,是怎麼影響的,如何才能避免呢?那今天我就「借這個機會」把這個思考過程整理一下,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給家裡有孩子的父母,以及不得不面臨如我同學這般問題的父母做一個參考。
  • 父母「吵架」對娃影響有多大?四階段看清「不和諧」家庭的危害
    長路漫漫,執手到老,夫妻兩人難免會有生活上的摩擦,看似無關緊要的爭吵,其實對於孩子的世界來說卻是一場「災難」。經調查發現大多數家庭中每當父母因瑣事爭吵的時候,孩子都會表現得異常恐懼與不安,並且在外不願與人合群,性格逐漸孤僻自卑。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巨大!比離婚還大
    他父母特別著急,問我們在派出所有沒有認識的人,急的眼淚都快出來了。他們到處打電話,張榜貼告示,甚至都想上電視尋找了。幾天後,孩子終於在網吧找到了。警察問他,為什麼要離家出走呢。才知道他從小家裡就硝煙瀰漫,爸媽感情不好,老是吵架,一吵起來就說狠話,「離婚!」「不過啦!」是常有的事情。
  • 「我25歲,想起父母吵架,還是會哭得停不下來」
    作 者:晨 曦圖片來源:網 絡· 正 · 文 · 來 · 啦 ·記得看過這樣一則新聞:在江蘇省沭陽縣,24歲的華陽因父母吵架不僅對父親破口大罵,還用隨身攜帶的匕首捅向其父的腹部
  • 因父母吵架鬧離婚 都不願承擔女兒學費 16歲女孩喝下農藥
    家庭幸福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太重要了,父母經常吵架,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可能是一輩子。前幾天在四川資陽一名11歲的女孩因勸阻爭吵父母無果,從29樓墜樓,一個家庭瞬間分崩瓦解,夫妻倆即便是離婚了,一定是在痛苦中度過。
  • 父母吵架時,孩子的內心獨白是什麼?看完,一陣心酸湧上心頭
    因為孩子對父母情緒變化的感知度十分敏感,科學研究表明:嬰幼兒從1歲開始,就具有分辨父母情緒和感知衝突的能力。由於不同時期的孩子心理成熟度不一樣,面對父母吵架時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二、對於兒童期的孩子而言兒童期的孩子可以聽懂父母吵架的原因,可是他們卻不懂為什麼要以爭吵作為解決問題的辦法,曾經看到一則新聞,一個6歲的小男孩因為父母吵架報了警,警察趕來後,他用既崩潰又成熟地語氣、條理清晰地交代事情經過。
  • 在線心理諮詢師: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嗎?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樣的家庭狀態往往比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更大。尤其是父母吵架打架,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和心理創傷,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帶著這樣的陰影和創傷長大,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或恐懼心態,無法正確地面對感情和婚姻。作為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在幫助青少年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中、在幫助成年來訪者調整夫妻關係或情感狀態的案例中,深切體會到這一點。
  • 女子因受男同事驚嚇致身體不適 患上應激障礙
    男子嚇女同事視頻截屏  新京報快訊(記者程媛媛 實習生宋奇波)在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李豔華,因男同事在耳邊的一次驚嚇而出現身體不適,醫院診斷她患上了應激急障。目前,李豔華家屬和公司都已無法聯繫上肇事男同事。警方表示,因無法確定驚嚇與患病的因果關係,不予立案,建議雙方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李豔華就職的公司提供的監控視頻顯示,8月10日17時50分許,李豔華坐在其工位上看手機,一名男同事從其身後上前,在其右耳旁大喊。隨後,李豔華將手機丟到一旁,並用手扶住頭部。
  • 從父母吵架聲中成長的孩子—心靈上的創傷,甚至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長得模樣很是可愛,卻被幼兒園懷疑有智力上的問題,所以男孩的母親決定帶男孩去看醫生。原來是因為男孩兩歲時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幼兒時的孩子心靈是脆弱的,當他目睹了自己最親的家人因為一件事情而大打出手,給了孩子心靈上的直面暴擊,長此以往,孩子便會形成有話不敢對自己的家人說,還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
  • 父母「吵架」與「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在大人面前,所有的孩子都是不懂事的。當父母產生矛盾時,他們便會無所顧及孩子的感受而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情況嚴重者便會提出離婚。 可是孩子卻不這樣認為,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在兒童時期都是缺乏安全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當父母吵架,孩子容易出現恐懼心理,他們會表現暴躁、悲傷等情緒。
  • 父母吵架離婚,都不願承擔女兒學費,16歲女孩吃下乾粉農藥
    導語:父母吵架離婚,都不願承擔女兒學費,16歲女孩吃下乾粉農藥一個好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父母總是吵架,會給孩子帶來陰影,而且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事一輩子的事情。當父母吵架的時候,孩子都會勸父母不要吵架了,但是基本上沒有用。
  • 父母可以「床頭吵架,床尾和」,但給到孩子的卻是永久的傷害
    3-7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獲得自主感的時期,但由於孩子認知水平比較低,所以不能理解父母為什麼會像仇人一樣互相攻擊,更無法辨別誰是誰非。如果經常看見父母吵架,會十分恐懼害怕,甚至會有內疚感和懷疑感,並認為父母的爭吵是因為自己沒做好而導致的,在強烈的愧疚心理之下,孩子會變得缺乏信心和安全感,畏首畏尾,懷疑自己的能力。
  • 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吵架並非不可,關鍵得是「建設性爭吵」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之間所產生的破壞性的衝突與爭吵,會對孩子子們的成長以及未來的心理有著深刻的影響。為了要許多家長了解當父母爭吵的時候,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麼嚴重,所以現在給各位家長介紹一部泰國短片動畫名字叫《吵架的父母》。
  • 父母吵架對孩子傷害有多大?可以這樣修復對孩子的心理創傷。
    每個家庭都希望能夠生活美滿如意,特別是孩子出生之後,我想每一個父母都是希望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幸福的家庭環境。但是生活難免有不如意的事情,育兒問題,工作問題,感情問題,生活問題等無一不是在時刻考驗著每一個人。
  • 父母經常吵架,卻承包了我的笑點!吵架本身不是錯
    俊少是一個單親家庭,從小跟著父母長大,有些事經歷過吵架和離別,最好不要吵架,如果有什麼事,心平氣和地去解決,別在孩子跟前爭吵,避免給其蒙上心理陰影,更別輕言離婚,尤其是當著孩子的面。2、心理變化小時候特別怕黑,但最害怕父母吵架,他們吵起來摔東西與地面撞擊聲真的好大,兒時的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捂上耳朵讓自己聽不到,眼睛裡吧啦不停掉眼淚。所以,這真的是我從小的陰影吧!
  • 父母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為什麼孩子還是擔心爸媽離婚?冷戰的影響
    3、孩子容易焦慮,喜歡逃避問題,不敢直面問題父母用冷戰的方式處理矛盾,會讓孩子認為出現問題只有這樣的方式去解決,但是孩子內心是不想這樣的,可是對於他來說,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這樣矛盾的心理讓孩子很焦慮。
  • 夫妻吵架,彼此「針鋒相對」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心理?
    導讀:夫妻之間為什麼要讓簡單的溝通變成吵架的悲劇,你是不是該反思自己的行為,多為孩子考慮考慮?01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安徽肥東縣一小區,夫妻二人吵架拉扯之間,意外致4歲兒子從14樓墜下身亡。有人怨孩子是碎鈔機,有人罵孩子是拖累,有人把自己不能離婚的原因歸咎到孩子上,有人因為孩子的性別抱怨生活的不公……請父母認真看清楚,孩子是你們帶到這個世界的,他的眼裡只有天真,沒有大人那些複雜的情緒。當父母的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最倒黴的莫過於孩子了。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不亞於離婚,父母要及時補救
    如果家長總是通過吵架解決問題,那麼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多的,經常的吵架的家長要注意了,不要因為吵架,而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家長吵架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十分害怕的,同時還會產生懊悔、以及深深的自責。那些爭吵的畫面也會在孩子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恐懼的感覺會包圍在孩子的身邊,這會讓孩子變得多疑敏感自卑,更嚴重的是孩子會變得不願與人交往,性格不太開朗,甚至傾向暴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