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素有「彩雲之南,萬綠之宗」的美譽。
雲南,山河壯麗、風光優美,擁有終年積雪的高山、茂密的原始森林、險而峻的山谷、喀斯特巖溶地貌、眾多的歷史古蹟、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神秘的宗教歷史文化,這一切得天獨厚的資源,為雲南的旅遊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雲南,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氣候條件,森林覆蓋率處全國前列,是我國兩大林區之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尤其是脊椎動物,佔全國之首;長年盛開鮮花,像「春城」昆明,不管什麼季節,都能觀賞各種各樣的鮮花,美麗至極。因此,雲南被譽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花卉王國」。
早在1994年,雲南省委、省政府就把旅遊業作為雲南省的支柱產業來發展。
雲南,在眾多的旅遊資源中,有「三林」這一說法。而「三林」中,除了石林較為聞名,其餘兩林也很獨特,風光美麗、壯觀無比。
「三林」
石林
石林位於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區域面積達到400平方公裡,這裡是一個以巖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為主題的風景名勝區。這裡的石頭都是經過了海水的衝刷、烈日灼烤、風化,才形成了這樣的奇觀。這裡遍布著上百個巨石群,有的獨立成景,有的縱橫交錯,連成一片,石柱、石峰、石壁千姿百態,有的石柱高達40—50米,咋一看,很有一柱沖天的感覺。景區內,最為著名的一片叫李子營石林,這裡的奇石拔地而起、千姿百態、參差峰巒、鬼斧神工,完全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藝術寶庫,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石林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譽。
土林
土林位於雲南省楚雄州元謀縣境內。元謀土林是一種土狀堆積物、成群而又具有柱狀形體,因遠望如林而得名,這些土柱見證了60萬年歷史的滄桑巨變,總面積達42.9平方公裡,規模可謂宏大、壯觀。這裡的土柱形象怪異、造型獨特,有的像人,有的像物,仔細一看,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這裡的土柱,按形態被分為四類:
一、土芽型。土柱高度與直徑比小於一米,相對高度小於一米的,是發展形成土林的雛形,故稱為土芽型。
二、古堡型。因長年水流在土芽型石柱間侵蝕、切割,形成了拱硐、平硐、豎井等形狀,人們遊於其中時,感覺像是在古堡內一般,故稱為古堡型。
三、尖筍型。土林的主要組成組織是沙和粘土,受雨水的衝刷後,形成了圓錐形的土柱,頂部尖銳,形態像雨後的春筍一般。故稱為尖筍型。
四、鐵帽型。因土質中含有鐵、矽、鈣等組織,經過水的溶解,空氣的氧化,而形成了氧化鐵、矽質或鈣質的帽子,扣在石柱的頂端,成為了下部份土柱的保護傘。有的像老翁、有的像戰士、有的像空中飛的飛鳥、有的像地上跑的動物,故稱為鐵帽型。
成林的石柱風姿各異、高大挺拔,給人一種鬼斧神工的感覺,人們不得不嘆為觀止。因景色獨特,很多攝影家都來這裡攝影,電影《無極》、《千裡走單騎》等電影都來這裡取景。
屬於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世界第一大土林。
彩色沙林
彩色沙林風景區位於曲靖市陸良縣馬街鎮杜旗堡村,總面積達180公頃。這裡是綠洲中的沙漠,除了沙,沒有任何植物,據考古記載、這一片沙林形成於3億4千萬年以前,因風化剝蝕而成。有沙柱、沙崖、沙峰,為層戀壘峰狀,這裡的沙五顏六色,以金黃、白、紅、灰為主色調,中間夾雜著黑、青、綠、藍等其他顏色,五彩繽紛,琳琅滿目。整個沙林,會因季節、氣候、日照等原因,產生不同的、絢麗多彩的色調,所以不同的季節,你會看到不同的景色。
這裡是七彩沙子凝聚而成的沙柱、沙峰、沙屏、沙皺的集中體,每座沙峰或獨矗空中,或相連一片,參差有致,遠看成林,近看成峰,身置其中,仿佛在一個五彩斑斕、千姿百態的夢幻世界裡。
彩色沙林是大自然奉獻給人類的一塊寶玉。
屬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地質旅遊景區。
雲南「三林」,各有各地的風景,各有各地特色,各有各地奇觀景象。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看到不同的美景,體會到不同的大自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