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桑寄生

2021-01-09 瀟湘晨報

桑寄生(圖片來源於中國植物圖像庫)

中藥桑寄生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乾燥帶葉莖枝。《本草綱目》記載桑寄生:性平,味苦、甘;歸肝、腎經,其功能主治則主要在祛除因肝腎不足而引起的風溼痺痛、腰膝酸軟等症,以達到充盈血氣,強壯筋骨之功效。《神農本草經》就有「主腰痛……充肌膚,堅發、齒,長鬚眉。」等相關記載,《日華子本草》也記載桑寄生可助筋骨,益血脈。此外《藥性論》中也著述了桑寄生在婦人安胎方面的作用。

桑寄生又名廣寄生、寄生茶,其入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名「桑上寄生」,列入上品,是普羅大眾熟悉的一味平民補肝腎、強筋骨的藥材。

【性味與歸經】苦,甘、平。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用於風溼痺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頭暈目眩。

桑寄生的飲片特徵

外表皮紅褐色或灰褐色,具細縱紋,並有細小突起的棕色皮孔。斷麵皮部紅棕色,木部色較。葉多捲曲或破碎,革質。氣微,味澀。

各家論述

①《本草蒙筌》:"凡風溼作痛之症,古方每用獨活寄生湯煎調。川續斷與桑寄生氣味略異,主治頗同,不得寄生,即加續斷。"

②《本草經疏》:"桑寄生,其味苦甘,其氣平和,不寒不熱,固應無毒。詳其主治,一本於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勝。腰痛及小兒背強,皆血不足之候,癰腫多由於營氣熱。肌膚不充,由於血虛。齒者,骨之餘也,發者,血之餘也,益血則發華,腎氣足則齒堅而發眉長。血盛則胎自安。女子崩中及內傷不足,皆血虛內熱之故。產後餘疾,皆由血分,乳汁不下,亦由血虛。金瘡則全傷於血。上來種種疾病,莫不悉由血虛有熱所發,此藥性能益血,故並主之也。兼能祛溼,故亦療痺。"

③《本經逢原》:"寄生得桑之餘氣而生,性專祛風逐溼,通調血脈,故《本經》取治婦人腰痛,小兒背強等病,血脈通調而肌膚眉須皆受其蔭,即有癰腫,亦得消散矣。"

④《本草求真》:"桑寄生,號為補腎補血要劑。緣腎主骨,發主血,苦入腎,腎得補則筋骨有力,不致痿痺而酸痛矣。甘補血,血得補則發受其灌蔭而不枯脫落矣。故凡內而腰痛、筋骨篤疾、胎墮,外而金瘡、肌膚風溼,何一不惜此以為主治乎。"

食療藥膳

桑寄生大棗(紅棗)雞蛋茶

材料:桑寄生15克、大棗30克、雞蛋一個。

做法:將桑寄生、大棗(去核)、雞蛋分別清洗乾淨後,一起放入鍋中(瓦鍋、砂鍋較宜,不建議用鐵、鋁鍋),加水沒過雞蛋為宜。文火煮約30分鐘即可喝湯吃蛋。

本茶飲中桑寄生與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大棗相使為用,可補肝腎,益氣養血,對於女性月經後調理飲用尤宜。■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寄生於其他植物上剝削寄主的桑寄生,有什麼獨特之處?
    前四個還說得過去,不過桑寄生,雖然姓桑,但它與桑的寄生關聯並不是必然。因為,桑寄生不僅可以寄生在桑樹上,還可以寄生在桃樹、苦楝樹、李樹、楊桃、油茶、木棉、馬尾松等多種植物上。所以,它還有別名,叫做廣寄生、苦楝寄生、桃樹寄生、松寄生等。
  • 本品補肝腎,行血脈,續筋骨 | 中藥
    【功效】補肝腎,行血脈,續筋骨。 【應用】 1、用於腰痛腳弱、遺精、崩漏。 本品既能補肝腎,又能行血脈,有補而不滯的優點。如《扶壽精方》續斷丸,以本品配杜仲、牛膝、萆薢治腰痛腳弱;《婦人良方》續斷丸,以本品配伍黃芪、熟地、赤石脂治崩漏經多。 2、用於胎漏下血、胎動欲墜。
  • 桑寄生是什麼 這些你不知道的功效
    有益肝腎,安胎,強筋骨,祛風溼,的功效。桑寄生的功效1.治療肝炎2.抗心律失常3.降壓作用4.降低心肌耗氧5.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冠脈循環、增強心臟收縮力。6.抗腫瘤作用7.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
  • 家常糖水食譜-桑寄生蓮子蛋茶,枝葉如柴益肝腎滋潤安神
    每次個心想吃糖水,個肚卻有點抗拒,這時總會點選「桑寄生蓮子蛋茶」。把雞蛋搗爛糊混其中,喝點甜而不膩的糖水,挑一些蓮子桂圓來吃,感覺舒暢,且寧神安眠、對肝腎有益,比起芝麻糊、紅豆沙、燉蛋白……似乎都輕盈得多,簡單得多。
  • 鱸魚,益筋骨、補肝腎
    其實,鱸魚除了非常好吃之外,從養生方面來講,還具有益脾胃、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這對肝腎不足的人來說,是一個福音。羅大爺半年前到醫院診治。據兒子形容,老爺子在家本來好好的,誰知道剛剛吃過午飯,就躺在地上了,不住地抽搐,手腳也不聽使喚。家人懷疑是中風了,等那陣過了之後,趕緊送醫院給看看。
  • 【本周靚湯】強筋骨,補肝腎,心心念念的羊肉暖身湯來啦
    當氣溫下降 起居方面應早睡晚起,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飲食方面可以繼續調補, 以補腎固精、補中益氣為要。 對於風溼痺痛、肝腎陽虛的人群 更應抓緊這最佳的進補時節, 多選用補肝腎、強筋骨的中藥材 男女都能喝的補腎湯 ▼▼▼
  • 桑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桑寄生能泡水喝嗎孕婦能吃桑寄生嗎
    什麼是桑寄生桑寄生又叫做槲寄生,是一種帶葉子的莖葉植物,也是一種很好的中藥藥材,有許多的治療功效。主要可以用來去風溼,健肝腎,還能夠強筋健骨,能夠有效緩解腰膝酸軟,四肢無力的情況,能夠去風溼骨痛,還能夠對高血壓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醫學上會把桑寄生用來煎藥,能夠有效抵抗骨髓灰質炎病毒,還有一定的鎮靜作用,也能夠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 黑豆煲湯,補肝腎,強筋骨,腿好全身好!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中醫師李欣認為,如果人體受寒出現腎陽虧虛,就會出現一系列腰酸腿痛乏力等腎虛的現象,因此在冬季「三九天」,即便在南方如此的暖冬,依舊要注重養腎補虛,增強人體抵禦寒冷的能力。黑豆杜仲豬尾湯推薦食療方黑豆杜仲煲豬尾材料:(3-4人份)黑豆100克、杜仲15克、豬尾一條、瘦肉150克、生薑3片。
  • 桑寄生是一種藥材,快來了解它的功效和做法吧!
    桑寄生又稱為寄生樹、寄生草,它是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乾燥帶葉莖枝,桑寄生被列為上品,桑寄生功效非凡,既能去風溼,又能養血益肝腎、強筋骨。常與獨活、秦艽、桂枝以及杜仲、當歸等藥同用,如獨活寄生湯,桑寄生性平,味苦、甘,歸肝、腎經。
  • 一味溫養腎陽、祛風溼的中藥,補命門而養陽氣,益精氣而強筋骨
    在歷代眾多中醫藥書籍中,都記在有一味溫養腎陽、祛風溼的中藥,它不僅能夠補命門而養陽氣,還能夠益精氣而強筋骨,就是中藥仙靈脾。[仙靈脾的中醫理解]在眾多的古代中醫典籍中,有很多對仙靈脾的論述,如:「補命門,益精氣,堅筋骨」;「補火助陽,補腰膝」等眾多說法,但其具體的分析只要是以下3類。
  • 中老年人強筋骨、治腰膝酸痛,不妨喝一碗這種湯!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現代人由於生活的壓力和各方面的原因,不少朋友人到中年就開始出現了腰酸背痛的毛病,而且這些慢性疾病很難短時間內根治,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那麼用什麼方法才能使中老年人強筋健骨,大家不妨喝一些下面提到的這種湯,或許對您會有幫助。
  • 強筋骨、驅疼痛,治腰膝酸痛,不妨喝一碗這種湯!
    既活血祛瘀,又補肝腎,強筋骨,故常用於腰膝疼痛、腳膝痿弱等證。凡肝腎不足,腰腿酸痛,軟弱無力者,可與杜仲、續斷、桑寄生等配伍,以增強補肝腎強筋骨作用。本品味苦善洩,能引血下行,導熱下洩,以降上炎之火,故常用於吐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逆之證。
  • 補肝腎、強筋骨!這碗湯一定要喝,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
    功效是補肝腎,強筋骨,可以治療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筋骨無力、頭暈目眩等症。杜仲枸杞豬骨湯--配料--杜仲20g,核桃仁9g,枸杞子9g,黑豆一把,大棗三枚,豬脊骨300g。這是足夠2~3人的量--做法--❶ 把藥材清洗乾淨,黑豆提前兩小時泡發,紅棗和杜仲泡半個小時,枸杞子泡五分鐘。泡發後瀝乾備用。
  • 考研中醫綜合中藥學(補虛藥)模擬試卷3
    8.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崩漏下血,宜炒用的藥物是(分數:2.00) A.續斷 √ B.菟絲子 C.補骨脂 D.益智仁解析:解析:續斷能補益肝腎,調理衝任,有固本安胎之功,可用於肝腎不足之崩漏下血、胎動不安等症。崩漏下血宜炒用。
  • 五加皮,既祛風溼、強筋骨,又利尿消腫,用於小便不利等男科問題
    那對於那種風溼日久,用實證轉為虛證的;或者本身就肝腎虧虛,感受風溼邪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什麼中藥材呢?不用擔心,有臨床需求就會促進藥物的發展與發現,先人已經給我總結了一類祛風溼強筋骨的中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個,五加皮。
  • 五種生烏髮的中藥泡水,還能補肝腎、調理氣血不足,中醫養生知識
    制何首烏補肝腎生烏髮強筋骨何首烏泡水喝養生知識何首烏大家都知道它的好處,我為什麼放在第一個去說呢?一般中醫書籍或者網上說的何首烏都是「制何首烏」,只有它有補肝腎、益精血、生烏髮、強筋骨、化濁降脂、調理氣血不足的作用;而從野外直接找到的何首烏沒有經過中醫炮製都稱「生何首烏」,它的作用與制何首烏完全不同。
  • 養肝補脾的食物要多吃哪些
    那麼養肝補脾的食物有哪些?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1、養肝補脾食物盤點:1.1、大豆及豆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磷、維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對肝臟修復非常有益。2、養肝補脾喝什麼湯?2.1、桑寄生首烏瘦肉湯材料:桑寄生、首烏、紅棗、豬瘦肉、生薑做法:桑寄生、首烏稍浸泡;所有材料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煲兩個小時,下鹽便可。功效:桑寄生為南方地道藥材,有養血、滋肝腎、祛風溼、健筋骨及安胎豐胸等功效。
  • 【每日一膳】杜仲黑豆排骨湯: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平素腰背酸軟、骨質疏鬆的人群
    排骨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餘瀝,陰下溼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味甘、性微溫,入腎經;滋補腎陰,填補精髓;用於腎虛耳鳴、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煩熱、貧血等。 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