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脫俗的美感,鄭板橋的竹子,為何寫得如此俊俏?
文/風流佳畫
竹子作為清高自潔的象徵,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志士借物抒情的憑藉,成為證明自身品格的利器。
而也有對竹子格外鍾愛的畫家,能夠藉助於竹子的特徵,描繪出精妙的竹子世界,讓後人從中也有所感悟,其一便是鄭板橋。
縱觀其畫作之精妙奇特,不免讓人發出感嘆,他的竹子為何生得如此俊俏?
01仰慕竹之氣,仿效竹之風
鄭板橋對於竹子愛得深沉,曾題畫竹句「屈大夫之清風,衛武公之懿德」。而這種氣節在竹身上得以展現,最終呈現出的竹子氣韻便油然而生,竹身的筆直身軀是志士們所期待的高潔之概。
畫家們的筆中,竹子的形態各異,但是具有的美感形式趨於一致,大都展現出竹子的傲人氣質,加上那種面對勁風烈日毫不動搖的風度,從畫筆中傾瀉而下,呈現出的鋒芒便能凸顯。
02書畫同源,畫面跋扈
在鄭板橋的竹畫中,講究書畫同源。在畫竹的三個階段中,從眼到胸再到手的描繪,利用書法積攢下的遒勁氣息,將竹子通過畫筆演繹得淋漓盡致。
加上其獨到的書法形式,讓畫面變得跋扈,融入了形式多變的姿態,而鄭板橋將自己的書法稱為「六分半書」,不再是原來的八分隸書。
加入了蘭竹的氣韻,可謂是集結高狂之氣,將個人的色彩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03超凡脫俗,筆力瘦勁
在鄭板橋的竹子中,往往會有著超凡脫俗的意蘊,而在旁觀者的眼中也有著獨特的名字,被稱為是「鄭竹」。
而對於竹子的繪畫又講究「胸有成竹」,也因此往往在動筆之前,便已經在心中描繪出竹子的形態,剩下的便以功底為基,技法為章進行描繪,呈現在畫中便是經由畫家所思所悟所畫之景,自有一番清秀氣質。
也難怪在觀賞鄭板橋竹子時,能發出俊俏的感嘆!
—END—
本文系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