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出身清苦,此人生閱歷對其後來的文風與繪畫的風格均有些影響。他的竹子與蘭花享譽後世,特別是竹子為後人倍加推崇。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鄭板橋的竹子,其竹子的構圖風格疏朗空靈,其主杆柔韌,有風扶楊柳的韻致,竹葉的生長多成簇怒張。多與畫家的性格類似,竹葉筆墨多以側峰皴擦,墨色由筆鋒至筆肚變淡。這樣畫出的竹葉有了空間感的變化。呈現了竹葉在三維方向上的指向。這種竹葉表現出非常靈動有人性化的氣質。在空間關係上使用淡墨來勾畫出遠處的竹子,讓這個畫面很有層次感,豐富了畫面的形式感。
山石的勾畫也是用淡墨若隱若現的勾出輪廓,產生薄霧氤氳的效果,呼應了前面的竹子的形態,產生輕重緩急的視覺張力。鄭板橋的竹子基本上都有風雨之後的飄搖之態,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悽苦風雨的情緒與心境。
在同一株竹子上其墨色也有濃淡的變化。由竹根到竹杪形成了竹子的新舊變化。這裡的新舊指的是新生的竹葉與茁壯的竹葉。這在同一竹子上也產生了層次的變化。與現實的竹子的生長非常的契合,說明畫家有很深的生活體驗與對竹子的洞察力。
鄭板橋的蘭花業餘他的竹子一樣,疏朗而空靈,給人很高古的感覺,蘭花的葉子同樣細而柔韌,繼承了畫竹子的一貫的風骨,用山石來襯託蘭花的靈性,其蘭花的造型有風雨不屈的氣質。展現了畫家的人格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