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這句溫馨的話語是出自沈復的《浮生六記》。描寫的是沈復與妻子的日常生活場景,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字字透著溫馨,勾勒出一幅攜手相伴、平凡真實的畫卷。
簡潔的語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與妻子婚姻生活的閒適、恩愛與相敬如賓的美好。
《浮生六記》是清代文學家沈復的自傳體散文,被稱為「晚清小紅樓夢」。在《浮生六記》中,沈復以純樸的文筆,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歡愉處與愁苦處兩相對照,真切動人。
並且他以較長的篇幅記述了夫婦間的家庭生活,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實屬稀見。
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矣。雪夜裡,生暖爐,促足相依偎,靜聞雪落無痕。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不會再錯過。
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若布衣身暖,菜飯溫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如滄浪亭中,蕭爽樓上,真成煙火神仙之處境。
芸則拔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識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態等於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於三四分。
舞衫歌扇,轉眼皆非。紅粉青樓,當場即幻。秉靈燭以照迷情,持慧劍以割愛欲,殆非大勇不能也。餘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何時黃鶴重來,且共倒金樽,澆洲渚千年芳草。但見白雲飛去,更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浮生六記》的書名出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的詩句:「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六記」就是六個章節,分別是:
《閨房記樂》,講述了自己和妻子的相識、相戀以及婚姻生活;
《閒情記趣》,講述了和妻子在生活中的興趣及愛好;
《坎坷記愁》,講述了日後生活窮困潦倒,自己和妻子顛沛流離,以及妻子去世帶來的沉痛和感傷;
第五記《中山記歷》、第六記《養生記道》,據考證並不是沈復的親筆。
而《浮生六記》現存的只有四篇,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和《浪遊記快》。
沈復,他是幸福的,他的前半生,在父母物質的支撐下,過著詩意生活,擁有甜蜜的愛情。
他也是不幸的,被逐出家門後,生活拮据,因為沒錢買藥,芸娘血疾頻發,最終去世,他和芸娘所生的一子也夭折了,往日美好的生活,只能存在回憶裡。
在清朝那個婚姻不得自主的時代,沈復與妻子芸的愛情故事顯得更為動人,「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古語有云:「知足常樂」,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正如書中芸所說「布衣菜飯可樂終身」。
在東方衛視的閱文超級IP盛典上,作家和明星雲集。其中有一個環節,是讓演員向大家推薦自己最愛的書籍。
當主持人曹可凡問到胡歌時,他只說了一本:《浮生六記》。
胡歌說,選擇這本書,是源於《大江大河》裡非常感人的一場戲:在劇裡,雷東寶成功收購了電線廠之後,第一時間去自己心愛妻子宋運萍的墓前,告訴她這個好消息。而大部分的時間,雷東寶都在回憶他與妻子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樣真摯的情感,讓他想起了《浮生六記》裡的沈復與芸娘。
胡歌認為,在成功學和心靈雞湯之外,我們也可以多去尋找一些生活的小確幸,因為真正的幸福,其實藏在我們點點滴滴的生活之中。
不僅僅是胡歌,在2016年,汪涵也曾表示《浮生六記》是他首推的一部經典文學作品。
其實,打動汪涵和胡歌的,除了《浮生六記》中點滴的生活細節,還有超越了物質的生活美學,和那段平淡卻真摯的愛情。
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
對於我們每一個喜歡記錄生活點滴瞬間的人,都一定非常珍惜現世每一刻對快樂的擁有,時時刻刻在叩問著生活的意義,我們為什麼出發?
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擁有當下的每一刻快樂,即是擁有永恆,這與我們人生意義的初衷有著最短的距離。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下面的圖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