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記臺北大稻埕文化街區

2020-12-19 網易新聞

新華網臺北9月3日電(記者明金維)在這裡,沒有聲名遐邇的名山大川。在這裡,沒有引人注目的地標建築。但在這裡,卻有一種特殊的臺灣「裡弄」文化。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可以放慢腳步,在看得見的現實和看不見的回憶當中,品味一個百年老街區的歷史,品味她傳承至今的色彩和味道。這裡,就是臺北大稻埕。

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

9月3日,由臺灣「觀光局」重點打造的「大稻埕人文街區」觀光點正式啟動。

為此,「觀光局」專門在臺北火車站一樓展覽大廳內開設了大稻埕人文街區展覽,希望通過推介,使「大稻埕人文街區」與「大安人文漫步」「大北投人文自然」一道,共同成為臺灣「北區國際三大觀光點」。

展覽廳內,八個由帷幕搭建而成的「觀光點小屋」,把「大稻埕人文街區」最富有特色的經典一一展現出來。遊客可以在霞海城隍廟上一炷香,向月下老人求一段姻緣;或者在民藝埕流連忘返,細細觀賞那裡各具特色的手工藝品;然後一不小心,來到林語堂故居前,追憶大師當年走過人間「不亦快哉」的境界……

活動組織者認為,臺灣的旅遊觀光產業已經從「遊山玩水」向「享受生活」轉變。遊客在距今已有161年歷史的大稻埕,恰好可以慢慢體味臺灣的生活方式——從小吃到民俗,從夜市到廟宇,從茶舍到故居。

在這裡,看得見的現實和看不見的回憶交織在一起,給遊客帶來一段獨特的人生體驗。

「賺」錢,更「賺」到生活

大稻埕是臺灣歷史上的「茶葉重鎮」。19世紀後半葉,大稻埕開始引進種植、泡製、銷售福建泉州的「安溪烏龍茶」,這裡一度茶香四溢、洋行林立。

甚至有記載稱,大稻埕的茶葉曾遠銷英倫,深受英國女王喜愛,被稱讚為「東方美人茶」。

時至今日,茶文化仍在大稻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如今,這裡的許多茶社,與其說是在販賣茶葉,更不如說是在推廣一種生活方式。

正如一家名叫「冶堂」的經營者所言,「冶」,就有「陶冶情操」的意思,在這裡做茶葉生意,賺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賺到了「一種生活」。

在大稻埕,生活不僅包括用紫砂壺泡一壺好茶細細品茗,也包括在夜市上尋找自己最愛的小吃,在碼頭散步遙想當年商賈林立、熙熙攘攘的勝景。

最古老和最現代的推介方式

在當天的「大稻埕文化街區」啟動儀式上,主辦者特地為每一位來賓準備了一個沉甸甸的紙袋子,裡面放滿了各種介紹材料,一些製作精美的文字材料,除了中文版,還有英文版和日文版。

主持人特意介紹,「這不是公共資源的浪費」。實際上,他們希望大家在接過這一袋厚厚的材料的同時,也承擔起推廣大稻埕的義務,不僅自己了解到大稻埕的美,更把材料分享給其他遊客,並用「口口相傳」這種最古老的方式向別人介紹大稻埕的美。

與「口口相傳」這種古老推介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活動的組織者也利用了一切現代的技術手段,方便潛在的遊客了解和認識大稻埕,從網站,到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客戶端,再到時下非常流行的二維碼,各種最現代的渠道應有盡有。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臺北大稻埕:街區滿滿的煙火氣(寶島紀行)
    淡水河緩緩流過,客船靜靜地泊在碼頭,一隻飛鳥懶懶地在模型船上落足,三三兩兩的遊客騎著腳踏車穿過……這是臺北大稻埕碼頭的日常風景。   大稻埕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因早年大片曬稻穀得名,在臺北建城前就已眾商雲集。據記載,1851年,泉州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從基隆遷至大稻埕開店,成為大稻埕商貿的發端。
  • 寶島紀行:臺北大稻埕 街區滿滿的煙火氣
    淡水河緩緩流過,客船靜靜地泊在碼頭,一隻飛鳥懶懶地在模型船上落足,三三兩兩的遊客騎著腳踏車穿過……這是臺北大稻埕碼頭的日常風景。   大稻埕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因早年大片曬稻穀得名,在臺北建城前就已眾商雲集。據記載,1851年,泉州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從基隆遷至大稻埕開店,成為大稻埕商貿的發端。
  • 臺北大稻埕
    他對大稻埕的邊邊角角都熟記於心:建於1856年的霞海城隍廟仍然香火鼎盛;開設於1934年的第一家西餐廳「波麗路」曾是臺灣年輕人相親約會的「勝地」,至今仍在營業。不過,大稻埕最多的是藥行、南北貨店和茶行。  淡水河濤聲如舊,河面寬廣,大稻埕碼頭有遊船,卻不見運茶船。
  • 臺北大稻埕:繁華褪去 煙火依舊
    大稻埕位於臺北市大同區,早年因大片曬稻穀的空地得名,在臺北建城前就已眾商雲集。據記載,1851年,泉州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從基隆遷至大稻埕開店,成為大稻埕商貿的發端。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碼頭桅杆林立、舳艫相接,成為茶葉、中藥材、布料的集散中心。臺北建城後,大稻埕位於北門之外。北門是進出臺北的交通要道,大稻埕也因此更加熱鬧。
  • 城市旅遊|從文化旅遊轉型為創意旅遊,臺北大稻埕做了這些......
    在還沒去臺灣作為交換生的時候,我對這個概念只是泛泛了解,創意旅遊是一種逐漸取代過去文化旅遊的新形式。而去了臺灣後,我才對創意旅遊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以臺北市而言,它能夠成為一個創意城市,和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有很大聯繫。政府落實文化創意產業,進行文創發展空間來打造。這次我就以臺北大稻埕歷史街區為例,和大家說說,文化旅遊怎麼轉型為創意旅遊的呢?
  • 臺北小調 | 在河一方:大稻埕裡的街市情懷
    日治時代中期,全球因一戰結束出現各種新興藝術與文化,臺灣的知識分子受到新思潮的衝擊,在大稻埕發起臺灣新文化運動,後向全島各地擴散。發行《臺灣青年》,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舉辦文化講座,設置方便民眾閱讀的讀報社……而「淡水戲館」、「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等文化基地,均是當時盛極一時的文化活動地點。
  • 讓我們重返時光,走近臺北百年街區
    說起臺北,很多人都會聯想到101大樓、國父紀念館、故宮等景點,但若想感受老臺灣昔日風華的話,一定不能錯過大稻埕和迪化老街。清朝末期,由於艋胛一帶水域河沙淤積嚴重,許多往來的商船改為停泊大稻埕,久而久之大稻埕便逐漸接替艋胛,成為臺北最繁華的地方。如今這裡還完整地保留了許多古老的中藥房、南北乾貨鋪、茶葉、布匹店等等,是個購買乾貨的好地方。老店復古味道才是王道。
  • 尋味大稻埕,這裡狠臺北
    看一段預告片,有助於我們了解大稻埕的歷史大稻埕的字面意思,就是曬稻穀的場地。淡水流經臺北,貨物貿易繁忙,漸漸地就有人在這一帶聚居,形成熱鬧的市集和生活區,這一片區域,就叫大稻埕。清末的大稻埕,是臺北最繁華的地方。臺北城大飯店製作的大稻埕旅遊地圖
  • 臺北市原副市長:如何以社造和文創復興歷史街區
    於是,我全部重新學習,比如建築和規劃的課程。擔任文化局長的頭一兩年,我除了做好本職工作——看公文、做決定、與民眾溝通,還要學習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從社造入手,以文創為魂文創是一種新型城市發展的頂層設計及戰略思路,而不是要做出多少文創產業的產值。我在擔任臺北市副市長時,做了涉及城市文旅的很多工作,其實根本沒想做旅遊觀光。
  • 見證了臺北百年變遷的大稻埕,如今是新潮文創聚集地
    1860年, 淡水 正式開港, 英國 人杜德自 臺灣 引進了味道甘美的 泉州 安溪 烏龍茶,英女王 維多利亞 品嘗之後大讚Oriental Beauty,從此「東方美人茶」的聲名遠播 歐洲 ,吸引了世界各國的外商來此設立公司,做起了茶葉和布料的買賣,不僅為大稻埕地區帶來了空前的繁榮,也帶來了異國風情的建築風格和宗教文化。
  • 下一站, 大稻埕 藏著曾經臺北繁華歷史的古早味老街
    你可能以為這是個尋常的碼頭而我眼中的他曾經是臺北從清末到日治最繁華時最有才氣和文化的青年大稻埕是全臺灣"洋化"最早的地方在臺北,只要聽說這人出身大稻埕絕大多數的人反應都是「這人身家底子一定不凡!」儘管隨著商業中心東移大稻埕的繁華地位被取代但他依然是散發著懷舊而老派臺北風情的翩翩公子
  • 舊街變身 臺北市大稻埕百年老店變潮了(圖)
    大稻埕向來被認為是臺北文化薈萃、時有新血注入卻不失傳統魅力的街區,由於今年許多老品牌以新門面重新出發,造訪時大稻埕時,不妨順遊其他特色店家,感受新意。    漫步大稻埕,腳步掠過騎樓拱門,回身或抬頭之際,總會為此地新舊交融的人文氛圍所著迷,且不乏老店玩新意,今年就有兩間傳承至第五代的百年店家,不約而同地做出了改變。
  • 臺北大稻埕煙火 音樂煙火搶先看
    臺北河岸音樂季的重頭戲「大稻埕情人日」將於8月6日下午3時至晚間9時在延平河濱公園、大稻埕碼頭周邊盛大舉行,除了有文創市集、懷舊攤位及美食區外,舞臺區還有陳昇、董事長樂團、馬修連恩等重量級歌手精彩演出。而最受期待的10分鐘煙火秀於晚間8時施放,並首度以搖滾、電音舞曲音樂結合。
  • 城市案例|臺北是怎麼保護歷史街區的
    容積移轉的機制澎湃新聞:臺北進行歷史街區保護,採取了怎樣的措施?魏孝宇:在文化建築保護方面,臺灣地區有清楚的法規,會在特定街區劃設歷史街區特定專用區。這裡主要牽涉兩個議題。經過大家廣泛關注奔走,臺北市政府在2000年左右制定了《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法規。       既是老城,就面臨更新改建的議題。相關法規規定,大稻埕整個區域,分為歷史街區,以及其他特定專用區。屋主對歷史街區內的歷史建築物進行修護,相關部門會對其以原基地可建築容積「容積移轉」的方式進行補助,以保障原所有權人的財產權益。否則,無法加蓋樓面,對所有權人是不太公平的。
  • 春風又佛大稻埕——臺北迪化街年貨市場
    2020年1月22日,臺北天氣依然暖如春日,20多度的氣溫下,天空雖有片片烏雲,但仍無法遮擋熾熱的陽光,中午時分,路人紛紛"丟盔卸甲『』,短衣者也間或可見。臺北迪化街年貨市場裡,摩肩接踵的人流,伴隨著商家的叫賣聲,更使溫度上升了八分,這就是每年春節前臺北迪化街的"年景"了。春節是中國人傳統佳節,也是最重要的節日,大陸各地也因此產生了大小不一的年貨市場,或長久或臨時,都是當地節前最熱鬧之處。而臺北的年貨市場就是位於大稻埕的迪化街了。
  • 歐洲部落客遊臺北 大稻埕找茶趣
    歐洲人氣部落客赴臺北進行七天六夜踩線之旅,觀傳局局長劉奕霆(右一)親手泡茶招待部落客。(觀傳局提供/張薷臺北傳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歐洲人氣部落客赴臺北展開七天六夜踩線之旅,昨參訪大稻埕體驗茶道文化,臺北市觀傳局長劉奕霆化身關主進行QA遊戲,部落客更是卯勁全力拚過關拿大禮,而通過不同的平臺,提升臺北在歐洲旅遊市場的知名度,創造觀光經濟新商機。
  • 先有大稻埕,後有臺北城,跟我一起走進臺北的故事
    人家常在說一府二鹿三艋胛,但是臺北城的歷史除了艋胛之外不得不提到【大稻埕】,大稻埕才是奠定臺北城繁華的前身。,一人一事幾乎都記載著臺北城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痕跡。這裡從事著各種不同的貿易,從最初的南北貨和茶行,後來的布行、中藥行,這是一個海納千川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文化出現在這裡。
  • 歡迎來到大稻埕!30處老鋪新店探秘散步地圖
    ◎大稻埕散步地圖以目前的地理位置來看,大稻埕的範圍大約是環河北路以東、民權西路以南、重慶北路以西、忠孝西路以北,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古老街區中,擁有深厚歷史傳承的百年老鋪與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創意小店比鄰安居。
  • 臺北舉辦大稻埕音樂情人節迎中秋
    原標題:臺北舉辦大稻埕音樂情人節迎中秋  新華網臺北9月26日電(記者孟昭麗 陳鍵興)中秋節前夜,「2015臺北大稻埕音樂情人節」26日晚登場,精彩紛呈的煙花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觀看。   臺北市觀光傳播局表示,大稻埕音樂情人節已經走過11年。
  • 大稻埕 ,北竿一
    這次來臺灣之前,參加了一個介紹臺灣老街的講座,其中就提到了臺北的大稻埋,到了臺灣之後,跟民宿主人聊臺北好玩的地方,提到大稻埕,她也強烈推薦我去看看。大稻埕在捷運雙連站西側,以迪化街為中心的一片區域,西鄰淡水河。「埕」是指廣場、空地之意,大稻埕的本意是「曬稻子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