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難教,是老師方法太少」魏書生的這句話,鄉村教師不敢苟同

2020-12-22 騰訊網

魏書生說:埋怨學生難教,往往是因為教師的方法太少。作為一線鄉村教師實在是不全認同他這樣的說法。

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意思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了。對於老師也是如此,專家之所以是專家,因為他們有一套理論,這套理論對於最頂尖的學生來說適用,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學生,特別是對於鄉村學生不適用。所以,老師應該放對地方,專家也走不進鄉村課堂。

不可否認,魏書生教學有一套,知識豐富,興趣廣泛,熱愛事業,熱愛學生,三十多歲還未婚,住校和學生一起吃住。全身心投入,全國有幾人能做到?即便能做出成績,做法沒有實用性,只能做名人,推廣不開。百分之九十八的教師做不到。沒什麼現實意義。

學生確實存在個性差異,鄉村教師教不好大城市的學生,大城市的教師同樣教不好鄉村的學生。因為學生不同,教師的理念不同。也許大城市的學生,老師講一遍,學生就能舉一反三;而農村的學生,老師講三遍,學生還未必能聽得懂。

"埋怨學生難教,往往懸因為教師的方法太少"。其實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樣,只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成立,在一些情況是不成立的。就後面一句話,我們可以這樣說「沒有看不好的病,只有不會看病的醫生」,「沒有抓不到的賊,只有不盡心的警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也知道,有的病真的是藥石無力!

學校其實就是社會上的縮影,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社會上有什麼樣的人,學校裡就能找到這些人的雛形。社會上的罪犯,也許從小就有一些壞毛病,老師也是多次教育,無果。記得我身邊有一個老教師曾經時候過這樣一句話:這個孩子將來可能會要坐「班房」,後來果不其然。

老師只能幫學生防微杜漸,可是老師的能力畢竟有限。以前,我們班就有個學生愛偷東西,別說他偷東西是老師教的,任何老師都會告訴學生偷東西是不對的,如果不改,將來就會後悔莫及。誰知道,他後來偷了老師的手機,老師的手機在辦公室放著,他趁著辦公室無人的時候,去偷偷的拿出來,然後藏到了村裡的乾柴堆裡。後來調出學校監控才找出他,原本他死活不承認。學校如果沒有監控,恐怕他還不承認。後來老師讓他把家長叫來,對他只進行了批評教育。

只有12歲的未成年人偷兩千元的手機只是叫來家長批評教育。學校的當事老師也並未報警,學生把手機歸還給了老師。真的為這個學生的未來擔憂。我們老百姓有句話,「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不改掉惡習,將來定會釀成惡果。

學生難教,有的時候老師真的是無能為力。有的學生,老師用各種辦法都教不好他。「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木;佛門雖廣,不渡無緣之人。」老師能力有限,只能把有限的精力分給那些懂事的孩子。沒有誰會逼你家孩子懂事,犯了錯,總會受到懲罰,而老師,對於懲罰二字真的不好把握。

老師會告訴學生:同學,你這樣做不對,希望你改正。可是學生是否改正呢,這個沒有懲罰的年代,學生真的很難改。「積重難返」,老師請盡力而為吧!

「學生難教,是老師方法太少」魏書生的這句話,鄉村教師不敢苟同。你覺接魏書生說的是否有道理呢?說出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學習魏書生:教給學生尋找真理的能力
    近代大學者梁啓超也指出:「教員不是拿所得的結果教人,最要緊的是拿怎樣得著結果的方法教人。」在當今中國教壇上,繼承和發展葉老這一光輝思想並成功地實踐了的,當數魏書生。筆者發現,在魏書生那裡,教師「不教」,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 魏書生老師堅持多年的「六步教學法」和「激發學生興趣十法」
    分享魏書生老師的「抓教學質量的四大絕招」後,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歡。人民德育後臺也收到很多的留言,表示期待更多關於魏書生老師教書育人方面的內容,所以本周再次為廣大讀者帶來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以及「激發學生興趣十法」。
  • 魏書生,是當代教育家還是大忽悠?
    魏書生講的是德育問題。儘管這似乎是一個又老又舊的話題,難出新意,難獲共鳴,但在小組裡卻受到了一致的好評。他也沒想到,被大家一致推舉為第二天全體會上的發言代表。第二天,魏書生的發言一下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每個人在大會的發言時間是有限制的,最多只能講20分鐘,連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也不能違規破例。
  • 學習魏書生:教給學生尋找真理的能力(續)
    縱的方面,給學生介紹古羅馬殘酷的奴隸學習,講孔夫子的啟發式,講誇美紐斯一個教師可以教300名學生的主張,講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等;橫的方面,則從前蘇聯的贊可夫、蘇霍姆林斯基講到瑞士的皮亞傑、不僅激發了學生自學的興趣,更是教書育人的卓有遠見之舉。——採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以激發自學興趣。魏書生潛心探索教學規律,改革教學方法。他採取的「六步教學法」,不留作業,取消考試,自測自評,在講述中儘量變換語速、音量、音調、感情,提出「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的要求等,不僅極其新穎,也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興趣的需要。——創設競賽情境以激發自學興趣。
  • 「教師要做的 就是教會學生做事」
    閩南網6月5日訊 「教育是什麼,身為一個老師,應該是教會學生怎麼學,教授的是方式方法,而不是僅僅灌輸知識。」日前,全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作客泉州科技中學,給全市300多位教師「傳經授道」。  「懶老師才能培養出勤學生。」
  • 與魏書生同題:我為什麼願意教書
    魏書生,中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國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是我的偶像。魏書生16歲那年,正是渴望讀書的日子,「文/革」開始了,念完初三的魏書生下鄉到了遼寧盤錦。19歲,魏書生當上了一名民辦教師,忽然發現學生心靈世界的廣闊,孩子們真誠、質樸、勤勞的品質深深地感染了他。在接下的日子,師生互相交流,讓魏書生精神得到了滿足,心靈得到了安寧。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怎麼看這句話?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怎麼看這句話?現在的老師不過是一種稱呼或許換另外一種稱呼更合適應該叫做看護,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現在的老師大多數不過是照本宣。這兩句話對人的差異性視而不見,過分誇大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 魏書生老師培養學生良好自學習慣做的那些事
    我們不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為例:魏書生經過與學生討論,最後制定了每個學生必須做的6大類、34件事。這34件事學生做沒做?做的怎麼樣?魏書生與學生討論後,制定了五種檢查方式:學生自檢、學生互檢、班幹部檢查、班集體檢查、教師抽檢;實行四種反饋:個別討論反饋、班幹部反饋、班集體反饋、家長反饋;在反饋基礎上,魏書生認真分析反饋信息,最後對自學習慣的培養實行調整控制,使實施沿著正確的方向運行,從而收到最佳培養效果。
  •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作為教師,你怎麼看這句話
    據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出自教育界老前輩陳鶴琴先生,如果把這句話當做對教師教書育人的一種責任擔當或者一種自我激勵,也無不可,反而能夠強化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讓教師明白自己不能懈怠、應當努力鑽研,把握學生特點,盡心竭力去教育自己的學生。但是如果一個外行人或者學校領導經常說這句話,那無疑就是甩鍋的言論了,天底下沒有比這句更「政治正確」卻大而無當的言論了。
  • 引進 融合 創新 發展——再談魏書生教育思想的認識與運用
    教師過生日,學校都要為教師送去鮮花,送去生日蛋糕,送去校長書寫的校長寄語生日賀卡,這一小小的舉動,校長的殷切之語,感動了教師,贏得了民心。現在,五中這支教師隊伍工作有思路、有方法,這是我們學習魏書生教育思想最得益的工作。
  • 魏書生堅持多年的「六步教學法」和「激發學生興趣十法」
    葉聖陶曾說:「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魏書生老師非常贊同這一說法,他自己也強調:「我從來不計算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我考慮的是如何培養他們獲得知識的能力。」 多年來,魏書生始終遵循這條「教育原理」,按照知、情、行、恆的規律,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有完整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即「六步教學法」,還提煉了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看似尋常,實則不易。 今天,我們將其分享給您,希望能對您的教育教學有所助益。
  • 學用魏書生秘訣:請假要寫400字請假條,家長:刁難學生!
    魏書生來做了一場報告,不少老師都覺得很多方法確實用得上,效果也好,於是紛紛把這些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過,雜音也不少,比如有個老師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業,就被家長告了,斥責她年紀輕輕就學會偷懶。幸虧遇到支持老師的校長,把家長給懟了回去。
  • 鄉村教師彭永翥:一位教數學的體育老師
    「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這話多少有些調侃色彩。但對今年23歲的鄉村教師彭永翥來說,他把這句話過成了真實的人生,他上師範學的是體育,實習教學也是體育,正式上崗主要教的卻是數學。這是一所1941年就已經存在的鄉村小學,有漫長的歷史,隸屬於大福鎮中心學校,目前在校生共有5個年級,650個學生。由於學校採用包班教學,作為班主任,彭永翥需承擔不止一個科目的教學任務,其中最重要的學科語文和數學,「至少要選一個」。彭永翥選擇了數學。而在此之前,他一直學的是體育,實習時擔任的也是體育教師。拿著粉筆正式站在黑板前講數學,這是第一次。
  • 魏書生:我的「六步教學法」和「激發學生興趣十法」
    葉聖陶曾說:「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魏書生老師非常贊同這一說法,他自己也強調: 「我從來不計算教給學生多少知識 多年來,魏書生始終遵循這條「教育原理」,按照知、情、行、恆的規律,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有完整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即「六步教學法」。 魏書生還提煉了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的十則方法。看似尋常,實則不易。
  • 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另類的教育方法,教出很多優秀學生,值得借鑑
    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先生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工作者,他用一種另類的教育方法教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這種教育方法應該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借鑑。很多人不理解,說魏老師當教育局局長研究的首先不是分數,不是考試不是升學率,怎麼就加入勞動了呢?我認為,頭等大事是承擔家庭責任(此處聲音高亢洪亮),一個人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但他如果不愛自己的父母,你說他愛祖國愛人民?放心吧,百分之百是騙人的,用不著論證。愛父母掛在嘴邊上,說空話能騙人嗎?
  • 魏書生做班主任時,班級兩個英語6分、8分的學生,高考都考了80分
    90年代,與上海的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被尊稱為「南錢北魏」。這兩位大師級教師的課我都有幸聆聽過。錢夢龍老師儒雅,魏書生老師精幹;錢夢龍老師精於語文學科教學,魏書生老師對語文教學崇尚「不教而學」,但更鍾情於班主任管理。魏書生在擔任盤錦教育局長時,依然不減對班主任工作的熱情,還兼任了兩個班級班主任工作,兩個班的語文教學。
  • 魏書生教育打架的學生,學生心服口服,他是怎麼做到的?
    魏書生剛開始也是非常惱火,立刻叫吵架的兩位男同學進辦公室想教訓他們一下。兩位同學進辦公室,一見到魏書生就害怕起來。魏書生見他們害怕的樣子,氣也消了一半。於是,他想,面對犯錯誤的學生,一位教師可以扮演還有十幾種或者幾十種不同的角色。
  • 魏書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識
    直到1978年2月,魏書生才被安排到當時的盤山縣第三中學,重新站上講臺,成了他期望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㈡1981年8月,《中國教育學會通訊》發表了魏書生的一篇文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是魏書生第一次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文章。
  • 【學高為師】解讀魏書生
    談話實錄二:有個學生與他聊天時問「老師,以後我一不當官,二不當科學家,要那麼高的能力素質有什麼用?」魏書生不說建設祖國實現四化那樣冠冕堂皇的話,而是著眼於「人活一生有多不易」這一現實課題,他說:「以後你要真能當大官,當那種有大能耐的什麼什麼家,有些方面缺點啥差點啥,我或許就不讓你改了」魏書生這麼一說,學生很奇怪,為什麼當大人物反倒可以有毛病呢?
  • 魏書生「育人」核心理念:「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過一些待解難題:如教師隊伍質量仍待提高,城鄉教育差距等。曾經,在不少教師還習慣於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時,魏書生的教學方法、教育主張獨樹一幟,為混沌初開的教學改革帶來一股令人驚喜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