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在河南義馬石門村史家溝一座農家飯店裡,今年57歲的史保峽正在給顧客做清燉雞,這道菜是他店裡的招牌菜,一年下來要賣出去1000隻左右,這些雞都是他自己利用自然條件散養的,所以許多顧客很樂意到他這裡吃這道菜,因為食材很放心。
史師傅做的清燉雞,用的雞都是飼養一年以上的,當天吃的時候,他先拿網子去園裡逮,公雞跑得飛快,他費了好大功夫才逮到一隻。來他這裡吃燉雞的,一般都要提前預約,這樣他可以一大早就開始準備。
據史師傅介紹,這座農家樂他開了12年,最早的時候是因為他家有魚塘,很多人來釣魚,然後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和老伴就應要求給客人做一些家常飯,沒想到客人評價都還不錯,然後就慢慢擴大規模。
經過宰殺、燙水、拔毛、開膛、清洗等幾道工序,這隻雞已經處理乾淨了,史師傅說散養的雞一般體型精瘦,估計是活動量比較大的原因,這隻雞他估計有三斤半的淨肉,因為是論只而不是論斤賣,所以他現在也很少去稱。
農家樂是史師傅和老伴一起經營,也沒有請幫手,遇上比較忙的時候,他們的三個孩子會回來搭把手。史師傅的老伴正在切薑片,她說他們做這道菜除了薑片、蔥段和鹽,其他什麼都不放,偶爾顧客會要求放點料酒才放上一點。
做法雖然簡單,但耗費的時間可不短,史師傅說需要熬兩個半到三個小時才能出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來他飯店吃飯的顧客基本都是預訂的,要不讓客人等兩三個小時也是個問題。
雞肉在鍋裡燉著,史師傅擓上籃子去地裡摘菜,在他家周圍的菜園裡,種了很多種時令蔬菜,平常他也不上街買菜,都是地裡有啥菜就做啥菜,客人慢慢也都習慣了這種方式。
剛剛衝洗過的一籃子蔬菜,中午就會端上客人的餐桌,這也許就是很多人願意開著車走山路來吃一頓飯的原因,畢竟這食材的新鮮程度,城市裡沒有哪個飯店能做得到。史師傅家周圍不但種蔬菜,還種有蘋果、石榴、梨等水果,這樣客人在等待的過程中,可以隨意摘著吃。
經過三個小時的熬燉,這鍋清燉雞就做成了,史師傅說這一隻做好的價格是一百元,顧客可以清燉也可以一雞兩吃,兩吃就是把雞塊燉完之後再和土豆一起熬炒,這樣雞湯和菜都有了。
只放了薑片、蔥段和鹽的清燉雞,吃的就是一個鮮味,史師傅說市面上普通的白條雞不能這樣做,他曾經專門買了一隻按這種方法試做,結果味道差了很遠。「我這雞兒肉筋道,湯鮮美,百元一隻其實不算貴,現在城裡買只真正的散養雞也得二三十元一斤。」史師傅說到。攝影記錄|張春光(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