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成功之母,那誰是「成功之父」?從這5個裡面挑1個!

2020-12-13 安哥文史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一個人在取得成功之前,總是需要經歷一些失敗。正如小孩要學會走路,總是會摔倒很多次一樣。

既然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之父」是誰呢?人在失敗的時候,需要哪些因素的配合才能獲得成功?這個重要的配合因素就是「成功之父」了。接下來,我為大家提供五個選項,看看你心目中是哪個。

一、檢討是成功之父

為什麼說「檢討」是成功之父呢?關於這個問題,孔子的學生曾參了標準答案。

曾參,不但勤奮好學,而且非常注重道德修養。他對自己非常嚴格,但還是會時不時犯錯。於是,他就想:「如何讓自己可以少犯錯誤,變得更成功呢?」

曾參想了個辦法就是每天睡覺之前自我反省、自我檢討,看看哪些做得不夠好的就及時改正。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每天都要自我檢討,問問自己為別人辦事是否忠誠,和朋友交往是否講究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溫習。日復一日,他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人。

如果我們在每一次失敗受挫的時候能好好自我檢討,好好思索失敗的原因,從而在下一次做得很好,那麼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二、堅持是成功之父

荀子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一個人如果不能堅持到底,即使是一根腐朽的木頭可能也不能折斷;如果能夠堅持不停地努力雕刻,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美麗的圖案。

當一個人失敗時,只要繼續堅持,就有成功的希望。很多著名人物都是因為堅持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王羲之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從7歲就開始練習書法,從未中斷。他每天堅持練習,就連走路也要在自己的衣服上比劃。時間一長,他的衣服居然被劃破了。

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王羲之終於練就「入木三分」的筆力,影響千古。因此,很多人認為,堅持就是成功之父。

三、學習是成功之父

學習為什麼是成功之父呢?答案很簡單。人為什麼會失敗?可能是技能不夠,可能是知識面不夠,可能是視野不夠。通過學習,讓自己更強大,從而避免重蹈覆轍,進而獲得成功。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一開始並不沒有取得成功。後來痛定思痛,閉關學習,重出江湖,又獲得成功。蘇秦就是其中之一。

蘇秦,是鬼谷子的徒弟,修習的是縱橫之術。學完後,就開始下山闖蕩江湖,多年沒有成果,窮困潦倒,只得回家。儘管回到家中被家人看不起,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於是,他開始刻苦學習姜太公所著的《陰符》。《陰符》也叫《太公陰謀》,是姜子牙的治國謀略。蘇秦潛心修煉,終於學成復出,得到了燕文公的賞識。

他用「合縱」之計聯合六國來抗衡秦國,致使秦國15年不敢出兵函谷關。蘇秦也成為當時縱橫天下的謀略家。

所以,一個人失敗之後,可以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獲得下一次的成功。

四、借力是成功之父

俗話說,借力使力不費力。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們即使失敗再多次,也很難獲取成功的,那就需要借力。說到借力,大家可能就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三國故事:「草船借箭」。

赤壁之戰,孫劉聯盟對抗曹操,可謂精彩紛呈。有一天,周瑜對諸葛亮說:「我們要十萬支箭,請你在3天內造出來。」憑劉備陣營的實力,這麼多箭是很難短時間造出來的。

怎麼辦?於是就出現了「草船借箭」的精彩一幕。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扎滿稻草的船假裝攻打曹操,曹操便派弓箭手瘋狂射擊。結果,那些箭全都插到了稻草人身上。很快,諸葛亮就拿到了10萬支箭。

自己辦不到的事,就要懂得看看有哪裡可以借力辦到,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做法。所以說,借力也是成功之父。

五、合作是成功之父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沒有成功的個人,只有成功的團隊。一個人要獲得大的成功,還是要講究合作。

孫權說:「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孫權認為,一個人若能夠運用好大家的力量,就能夠無敵於天下;能夠集合大家的智慧,也就不比聖人差多少了。

作為東吳之主,孫權善於用人,以張昭為師,以周瑜、程普為帥,打造東吳穩定的局面。在曹軍大舉南下之時,他又能和劉備合作,共同克敵,可謂明智。在與孫權交手之後,曹操不禁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當今社會,同行合作、跨界合作都很常見,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走得更長遠。可以說,合作也是成功之父。

結束語:

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必成功」的公式,只有不斷努力不斷嘗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們要有必勝的信心,正如李白所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只要我們全力以赴無怨無悔,也就不枉此生。

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之父是什麼呢?是檢討、堅持、學習、借力、合作,還是其他?不妨告訴我吧!

相關焦點

  • 勵志好文,失敗乃成功之母,而成功乃失敗之父
    失敗都帶著成功的種子,你害怕失敗嗎?若真的失敗了,你在壓力下面是拼搏進取呢,還還是意志消沉?是把它看成是絆腳石,還是把它看成是墊腳石?人們常說:失敗乃成功之母,而成功乃失敗之父。也就是說,所有的失敗都帶著成功的種子,所有的成功也帶著失敗的種子。
  • 成功是成功之母,不要再拿「失敗是成功之母」當藉口了
    有一句大家很熟悉的話叫做:失敗是成功之母;我並不完全贊成這句話,我認為:成功是成功之母才更正確。「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只是成功人士的一句謙詞罷了,因為他們成功了,比別人高了那麼一截,比別人生活要好很多;要知道人有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嫉妒,現在很多人仇富,就是忌妒心在作祟;成功的人腦瓜子都很聰明,他們都知道面對公眾天天炫富,那是找死;說一說自己失敗的遭遇,說得越慘效果越好,嫉妒他的人一聽他苦逼的奮鬥史,心裡一下子平衡了,不但不嫉妒了反而會敬佩、崇拜這個人。
  • 失敗是成功之母,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造成孩子厭學的原因,很多是孩子在學習上或生活上出現了問題,問題發展到厭學層面,那就意味著孩子已經遭遇了很多的挫折或「打擊」,「失敗」吧。現在流行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孩子怎麼這麼玻璃心,不能從失敗中總結教訓,而更好地獲得成功嗎?有那麼多的人從失敗中站起來了,那愛迪生為了找到更適合做燈泡的鎢絲,實驗失敗了幾千次……。
  • 洛克菲勒:我從來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
    只要相信我們能夠成功,我們就會贏得成功。我從來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最實用的成功智慧早已寫在《聖經》之中,那就是「堅定不移的信心足可移山」。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失敗者呢?我想那是因為真正相信自己能夠移出的人不多,結果,真正做到的人也不多。絕大多數的人都視那句聖言為荒謬的想法,認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 失敗(成功)是成功之母?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不可更改的真理。因為從失敗中可以總結教訓,避免自己再犯,這樣來促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實際上,這也未必是一個絕對的真理,因為真的也有無數的人在失敗面前倒下,從此一蹶不振。
  • 失敗是成功之母,當失敗難產時,誰來孕育成功呢?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來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失敗和成功之間有沒有必然聯繫,是不是失敗之後緊跟著就會成功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前一篇文章(人人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為什麼?當然,這個夢也有實現的可能,但是不可能一步跨越,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一步一步,從頭做起才行。老人經常勸我們,步子不要邁的太大,否則,容易扯著蛋。這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卻有時候會難產的原因,孩子太大,失敗太小,小媽孕育不了巨人娃。
  • 成功是成功之母,不是失敗之母
    「成功是成功之母」。哦,沒錯吧?不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嗎?是的,沒有錯。「成功是成功之母」,是《墨菲定律》所講的。「 成功是成功之母」,才是,更普遍,更符合規律的。大多數的成功,都是從一個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他們的成功沒有勵志感,所以沒有,廣泛傳播。失敗確實可以磨鍊人的意志,能讓人清醒,能激起人更大的鬥志。經驗、能力、財富是不斷積累,是一個滾雪球不斷發展的過程,一個人會從強大變的不斷更強大。
  •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個謊言
    在面對不確定給我們帶來的困境,我們又如何脫困而出走向成功?有人認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傳統的方法,也就是現在經常被提及的網際網路思維——小步試錯,快速迭代。為什麼大多數人相信這個辦法會幫助我們擺脫困境?因為他們大多都相信這背後的一個大道理,失敗是成功之母。
  • 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
    劉一凡(授權)許多人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略看不少成功人士的成長曆程,似乎總有不少艱難坎坷。但失敗一定是成功之母嗎?我看未必。首先,失敗可能使人喪失自信,難以重振旗鼓。的確,有不少人能直面失敗,承受挫折,但我們無法否認,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難以以一顆平靜的心去對待成敗,況且,人非一生下來就足夠堅強,總有一部分人因失敗的經歷而丟掉了未來成功的可能。失敗者如項羽,最終沒有選擇渡江而選擇了自刎江邊。我們難以預計如果他渡江能否重振旗鼓,但我們可以看見垓下之戰的戰敗對他的打擊——他已經不再是那個豪氣英發的霸王了,他已被失敗徹底擊垮,唯有空嘆「時不利兮奈若何」了。
  • 面試官: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成功是失敗的什麼?女生機智回答被錄取
    面試官: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成功是失敗的什麼?面試是單獨面試,但是面試官所問的問題和流程都是一樣的,面試開始面試官要求他們做一個英文的自我介紹,由於這都是百裡挑一的高材生,英語自我介紹都非常流利,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差距,但是面試終究還是要製造一些難度,面試官這次提出的問題是: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是失敗的什麼?
  •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個謊言-虎嗅網
    在面對不確定給我們帶來的困境,我們又如何脫困而出走向成功?有人認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傳統的方法,也就是現在經常被提及的網際網路思維——小步試錯,快速迭代。為什麼大多數人相信這個辦法會幫助我們擺脫困境?因為他們大多都相信這背後的一個大道理,失敗是成功之母。
  • 你們都錯了,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更重要的成功之母。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中國的一句古話,用來激勵暫時遇到困難的人,只要努力下去就能夠獲得成功。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失敗確實是成功之母,因為很多人是先有的失敗,然後才有反省和努力,最後才會成功。但是對於想要培養優秀兒童的父母而言,成功才是更重要的成功之母。
  • 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作文(精選三篇)
    我又找了四根釘子釘在船的另一端,這次果然成功了。  只要找出問題的所在,然後再解決它,你就一定能成功。  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作文2  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在人生中是個未知數,但這句話並不空虛,一個人只有經歷失敗,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
    小時候就聽過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但總感覺哪裡不對,這個世界上失敗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說無數次失敗才孕育出成功,那麼這個孵化率也太低了吧。那麼,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呢?說起成功這種爛大街的話題,如果筆者不提出一些建設性實質性的建議,都是在浪費讀者的生命。
  • 失敗是成功之母?未必!大多數情形反而是:成功才是失敗之母
    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都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好像只要經歷了失敗,你就能獲得成功似的;好像經歷了失敗,你就可以拿到成功的入場券似的。可惜經過20多年的打拼,經過20多年從事品牌營銷工作中看到的林林總總,我終於發覺,成功才是失敗之母。
  • 《微習慣》:「失敗是成功之母?」——No,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這本來是很好的事情。可是,結果卻同她的四級考試一樣,無疾而終了。她最開始的時候,報了鋼琴培訓班,每天下班後都會去琴行練琴,可是學了2個月就沒消息了!後來她覺得烘焙很有趣,她到蛋糕店學習,最開始,我還時不時地收到她親手做的糕點。後來就沒下文了!再後來,她覺得工作後越來越胖了,她意識到減肥,辦了一張健身卡。
  •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並不適用與投資領域
    來源:老虎財富每一個自己摸索投資策略的人,肯定都經歷過失敗。即使是一個已經擁有成熟有效的投資策略的投資者,也有可能會犯錯誤。每當失敗的時候,腦海裡就回想起那句至理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1.失敗真的是成功之母嗎?
  •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是毒雞湯還是至理名言?
    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某個公司銷售團隊,在月底核算業績的時候,一些業績沒有完成的人,在大庭廣眾之下跪地爬行,而且他們還是心甘情願的。就是這樣的毒雞湯使那些人,因為自己業績沒有達標,就可以不要尊嚴的,大白天的在大庭廣眾之下跪地爬行。
  • 失敗是成功之母(作文素材)
    失敗是成功之母(作文素材) 2013-09-09 12:0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這位老師卻說「成功是成功之母」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卻在教學中發現了成功是成功之母。對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成功」的陽光照耀興趣的種子,更需要「成功」的力量點燃心中自信的明燈。   馮同學思維活躍,上課回答問題特別積極,喜歡閱讀,學習成績也不錯,可是書寫是個老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