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順豐重貨,順豐為何還要投資順心捷達?

2020-12-25 中國物流與採購網

「我們的對手永遠是客戶。」今年5月,在順心捷達的加盟會間隙,順心捷達總經理楊永川接受《運聯傳媒》採訪時,吐出了這樣一句話。這話聽起來,不管業務融合多少,這家公司在說話口氣上,已經像極了順豐。

 

在順心正式對外亮相之前,順豐早已在俗稱的零擔貨運市場有所布局。順豐重貨業務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立項(另一說是2014年),所以外界自然也關心,順心業務與順豐重貨之間的關係。

 

在外界看來,此時的順豐本應處在高處不勝寒的階段,為何還要一頭扎入他們不熟悉的零擔領域?如果順心和順豐重貨之間,再有左右手互搏的意思,那無疑是值得商榷的布局。一方面,是依靠快遞領域積累出來極高的民間口碑,以及資本對其的加持;另一方面,則是群狼環飼的競爭環境。至少從媒體角度,從順豐身上挑刺並不困難。

 

或許這才是外界解讀順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由於順豐業務線繁複交錯,很少有人能站在王衛的角度,從全局去理解順豐的布局和思考。對於順豐重貨和順心業務也是如此。

 

在剛剛發布的順豐2018年半年報中,順豐包括重貨業務在內的各項新業務表現搶眼。順豐新業務佔比,從2017年上半年的12.30%提升到2018年上半年的16.20%,佔比提升近4%;同時,較2017年度新業務佔比的13.49%也提升了2.71%。其中,重貨業務增速高達95.82%;冷運業務增速近50%;同城配業務增幅158.79%;國際業務增幅也超40%。順豐重貨是增速僅次於同城業務的板塊。

 

這裡不包括剛剛出生不久的順心,那麼順豐重貨加上順心,究竟是什麼?這兩者的關係又將如何?簡言之,「這是一個全新的三角形。」順豐集團高管日前對《運聯傳媒》表示,「我們希望以此重構整個行業市場,因為下面的體量足夠巨大。」

 

這句話如果放在貨運市場的角度去聽,或許你會覺得這是一句大話。但是別忘了,外界尊敬順豐很大程度上是尊敬王衛,外界懼怕順豐很大程度上是敬畏王衛,雖然最近出現在招商局合作儀式上的王衛依然笑得很佛系。理解這一切的基礎,在於理解王衛給出的順豐戰略棋盤,以及重貨業務的角色。《運聯傳媒》根據最近順豐集團高層的表態,為您獨家揭秘順豐重貨的業務邏輯,以及其在順豐戰略棋盤中的棋子價值。

 

1、重貨的增量價值

 

在順豐2017年的年報裡,留下了一張業務全景圖。從這張圖裡可以看出,從業務產品的角度,順豐科技的業務邏輯大致可以分為「一老帶四新」:一老是指基礎的速運快遞業務;四個新業務則是同城、重貨、冷鏈、國際。

 

重貨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一定要做?除了快遞快運融合,大勢所趨這類套話之外,順豐高層表示:「作為一家獨立公司,我們是配合公司的供應鏈管理整體方案的一個重要補充。」順豐認為,在供應鏈解決方案中,幹線運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為一家具備供應鏈服務能力的綜合物流服務商,一直是順豐的戰略願景。

 

現實中,順豐與客戶之間,也在雙向地彼此同步開發著各自的需求與能力。順豐在財報中公布的客戶名單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和企業,其中10大手機品牌有9個是順豐的客戶。在非常考驗供應鏈能力的服裝領域,外界已知的是順豐和李寧有供應鏈的合作,但是順豐的野心不止於此,正在與一些國際知名快時尚品牌談合作。

 

外界的印象中,順豐的服務能力邊界確實是在不斷拓寬。但是這種拓寬,更多的也是與順豐高貨值、快時效的印象相關,那就是順豐的配送能力越來越精細,標的越來越小。

 

比如順豐可以得意地說,現在大熱的「小藍杯」瑞幸咖啡這麼火,有我的功勞。前不久順豐請40萬員工吃麥當勞的新聞也在朋友圈刷屏了,又暗示了順豐的一種能力,餐食冷鏈能力(與夏暉合作)。

 

這兩件事的共同點,是對時效有極致要求;不同點是瑞幸咖啡的配送要點在於不能灑杯,要求員工動作標準細緻;麥、肯配送的難點主要在於保溫,當然在現有的設備條件下也不是難事。

 

說白了,這兩件事都是精細活。問題是,外界印象中能幹精細活的順豐, 能不能一樣幹好重活、粗活,還能有性價比?這要拿順豐的重貨來說事了。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做,佔領用戶心智。對於順豐來講,再熟的客戶,也未必能知道「物流綜合服務商」、「物流超市」、「物流管家」這幾個詞其實是同一個意思的不同文字遊戲。客戶只關心一件事,從小到大,從輕到重,從B2B到B2B2C到B2C,順豐是不是能夠全包了?

 

用戶的一個期望,換成一家企業的能力,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像拼圖一樣,一塊一塊地把自己的能力拼上去。不止是重貨要做,冷鏈要做,醫療物流也要做,因為這些都是一個「綜合物流服務商」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人問,順豐定下這樣的戰略願景,國際上有對標嗎?坦白說沒有。因為國際上的綜合物流服務商比如UPS,實際上是靠併購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但是,順豐希望自己是能夠像一棵大樹一樣原生態地長成這個樣子。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物流領域,誘惑很多,困難更多。這時就要說王衛的作用。王衛不僅是畫出這張大圖的人,更重要的是,王衛是那個指揮幾十萬人的順豐無論多大困難、無論外界怎麼看都一定要堅定走到終點的人。

 

其實,提出這樣願景的公司並不是只有順豐一家,《運聯傳媒》以為,王衛真正值得尊敬和敬畏的,不在於他為快遞小哥出頭,而是這個人具有很多老闆不具備的戰略堅定性。

 

可能有的業務一直虧損,可能有的業務交了學費,但是在戰略選擇上,王衛始終沒有動搖過。招商局三度牽手王衛的順豐,難道看中的是現在40元上下的順豐股票?他們看中的,是王衛的戰略眼光。

 

理解了順豐的戰略篤定的基礎上,我們再來看重貨的表現。有一句話可以放在前面,別說現在重貨的同比增長是96%,就算是6%,相信這個業務也會做下去。指望順豐對零擔知難而退,那是不用想了。


2、順豐重貨的業務邏輯

 

在順豐高層看來,順豐重貨的業務邏輯和打法,與別家從快運到快遞一樣,也是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做業務布局。

 

「順豐重貨不是從0到1。」順豐高管強調。順豐重貨目前是主打20-100公斤段,託運大件包裹類和倉店調撥類貨物。

 

首先,順豐認為,行業內所說的快運快遞化,本質上是從點對點的物流,進化到門對門的物流,而門對門能力,是順豐的基礎能力。

 

順豐方面認為,順豐基於門對門的服務能力,有幾個好處:第一是服務品質,這個是順豐的基礎;第二是成本,以人為節點去收貨、派貨比門店節點的成本更低;第三,順豐會藉助科技的力量來運營。

 

對於順豐來說,無論是人工投入還是自動化操作,都不是孤立的、全新的投入,而是以集團的資源為基礎的。目前,順豐集團的科技人員大約有4000人左右,其中聚焦重貨研發的會達到百人規模。在服務人員方面,有專門的順豐重貨小哥,大約在15000人左右。

 

其次,在產品類型上,順豐重貨的產品線由於擁有遙遙領先的國內自有機隊,而擁有時效優勢。

 

順豐高層對《運聯傳媒》表示:「我們重貨不僅僅是依託順豐的文化沉澱,還有許多現實的東西,比如飛機。我們可以做航空重貨,那些高時效、高價值的產品,這部分我們今年也可以做到十幾個億。」對於部分企業急用配件、超大尺寸貨物,一般公司如果走航空需要佔用企業腹倉,有時候還要把貨物進行拆分才能進艙,順豐由於是自有全貨機,打開艙門就可以很快裝卸。

 

目前,順豐重貨的產品主要對象是一些小B客戶,以及小有規模的個體戶。珠三角地區,這樣的客戶不在少數。順豐還注意到,有的淘寶店主,大量囤貨時是順豐的快運客戶,發貨時又變成TO C的用戶。這種用戶的切換與共享,恰恰也是順豐所體會到的需求變化。

 

興業證券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對於順豐的業務模式給出了詳盡的分析。其中有幾個觀點,興業證券認為,在新業務拓展時,有兩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一個是品牌溢價,一個是科技底盤。由於不同維度的業務拓展,使得順豐已經具備了超級平臺的特徵,而這種超級平臺的端倪一旦出現,就會帶來平臺的紅利,表現在擴張新業務時,「已厚積的流量與資本,能夠助力超級平臺在更多場景進行延伸與嘗試,即使試錯失敗對整個公司的影響也較小。」也就是說,順豐的平臺戰略會降低順豐的試錯成本。

 

另一方面,興業證券認為,目前科技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公司各環節、各產品,科技底盤的作用在於「不同業務相似操作流程,使得每一個環節應用到的科技可以推廣至時效、經濟、重貨、冷運、同城、國際等產品。」

 

值得注意的不僅是96%的增幅,順豐在重貨領域也堅持高端、高價值的定位,並尋求品牌溢價。目前單價高於同行。顯然,順豐是想在重貨領域複製快遞的一幕。

 

從網絡上看,早期順豐重貨與快遞網絡是重合併網操作,現在正在逐步剝離,北上廣這些貨量大的地區已經剝離得比較徹底,目前正在向中西部地區剝離。順豐重貨上半年開通了660條重貨幹線,18個核心中轉場站。興業證券則認為,就重貨網點而論,順豐在網點廣度上還有待加強與完善,但是在直營體系基礎上的網點,其覆蓋深度則有自己的優勢。


3、順豐重貨與順心

 

對於順豐重貨與順心的關係,順豐高層表示,首先,兩家的定位是要區分開。順豐重貨做高價值、高標準、高附加值的業務;而順心快運,要做和「三通一達」的快運、安能、百世這些企業的客戶群體。不同定位的客戶群,對於時效、服務品質、性價比有不同的要求。「中國還有很多日用消費品的需求,比如運水、運紙、毛巾日用品等,單價不高,利潤有限。」順豐高管舉例說。

 

但是定位之間重合的部分怎麼辦?順豐高層表示,不否認兩者之間會有一定的競爭關係。

 

這是一種有些微妙的關係。「我們會做一些管理上的協同,資源上的共享,底盤上的融合。當面向客戶的時候,是兩家獨立的公司,面向市場時有競爭,但是在集中採購等可以降低成本的地方,會做一些工作。」順豐高管甚至這樣表示,「看得到的地方是兩個人,看不到的地方是一個人。」

 

對於順豐集團來說,處理這樣的關係也很特別。每年高管開集團會,像順心這樣的被投資企業高管都會來,但是在市場層面,又各不幹涉。同時,順豐多年積累下來的管理、資源、財務、人力資源,又會對順心進行賦能。

 

聽起來,這有點像歐洲足球體系中的衛星俱樂部,現在一些超級俱樂部都有通過股權關係形成自己的衛星俱樂部體系。這些衛星俱樂部有梯隊的性質,可以將自己有潛質但是暫時不能上場的年輕球員,租借給衛星俱樂部。但是如果母隊與衛星俱樂部在洲際賽場相遇,照踢不誤。

 

而從順豐的層面看,則願意把順豐重貨與順心的關係,理解為一個全新的「三角形」關係。這個三角形,實際上是一個金字塔市場,順豐重貨還是上面那個塔尖部分,而順心則是下面那個梯形的塔基部分。他們合作在一起,就是順豐的零擔市場。

 

這對於順豐多年的直營基因來說,確實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順豐高層也知道,大家都是衝著「順豐」的品牌而來。順心開了十幾場招募大會,招募了三四千家加盟商,現在卻在主動清退一部分。「加盟商提出申請後,我們會派網管去核實,有沒有車輛設備,有沒有門店。我們做的這些工作,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順豐高層表示。

 

一切最終都是要用市場表現說話,順豐方面提供的數字稱,「比如從廣州到上海,在36個小時內,其他公司可以兌現75到80票,順豐可以兌現90到95票,我們交付的穩定性和時效性,比行業最領先的公司要高。」

 

對於今天的順豐而言,業務邊界、業務模式不斷被拓寬,而這一切的原點,仍舊是順豐過去的品牌積累。這種積累有時候帶來的也是壓力。

 

對於順豐重貨以及順豐的零擔業務而言,他們始終是順豐大棋盤的一部分。對於外界不停追問的利潤和盈利等細節問題,這些新業務板塊操盤者更關心的,其實是自己有沒有跑偏戰略。「所以,我們現在更重視能力的提升,場地、線路等基礎的提升。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還是要滿足順豐大的戰略需求。」順豐方面表示。

 

相關焦點

  • 開啟加盟模式 順豐聯手新邦進軍重貨快運
    5月5日,微信公眾號「順心捷達」發布消息稱,即將在5月12日在廣州召開快運合伙人招募大會。騰訊《一線》獲悉,「順心捷達」系廣東順心快運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而該公司是由快遞巨頭順豐與新邦物流等三家公司聯合成立的重貨快運公司。這意味著,順豐正聯合新邦物流這一快運公司,成立獨立運作平臺,試圖擴大自身在重貨市場的份額。
  • 順豐投資的加盟快運品牌落地 德邦舊日勁敵參與
    5月12日,順豐投資的快運品牌「順心捷達」並對外開放加盟。順心捷達負責人稱:「計劃通過兩年的時間,搭建一張國內零擔快運網絡。在2020年將實現12000家網點規模,使服務網絡縱深覆蓋全國」。順心捷達的經營主體為廣東順心快運有限公司(下稱順心快運),啟信寶查詢顯示,順心快運成立於2018年3月14日,由上海尚廣投資、深圳順路物流、萬安華創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分別持股37.23%、32.35%、30.43%。
  • 對重貨快運市場不放心,順豐就花2000多萬投了個「順心」
    快遞企業已經按耐不住買買買和投投投的節奏了,上周圓通先是投了教育AI共享平臺,又傳出投資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今天億歐又發現傳聞已久的順豐成立「順心」的消息,已經坐實。其中深圳順路物流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則為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的企業。而上海尚廣投資有限公司佔股37.23%,順心快運的大股東。而尚廣投資為泰瑞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上海)有限公司100%控股,而泰瑞國際則又是ASL HOLDING LTD.100%控股企業。
  • 順豐斥資5000萬元設立快運公司,順心捷達怎麼辦?
    記者|楊霞繼去年投資建立快運業務品牌「順心捷達」後,順豐在快運業務方面又有大動作。近日,深圳市順豐快運有限公司在深圳登記註冊。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由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並發起,黃贇擔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伍瑋婷任董事。公開數據顯示,黃贇為順豐集團助理CEO,同時還擔任順豐同城控股有限公司等幾家順豐旗下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伍瑋婷則自2013年起加入順豐,現為順豐控股董事、財務長。
  • 順豐快運上線,重貨業務增速直逼德邦,王衛密集收購轉型綜合物流
    據介紹,該品牌與此前的加盟制快運品牌順心捷達在場站與線路等資源方面共享並互補,助力彼此在相應的市場裡擁有更具競爭力的運營網絡和服務品質。順豐快運將依託順豐集團的網絡及資源優勢,專注以物流為核心的產品及方案,解決具體業務場景下的實際挑戰,提升品牌表現高效應對市場需求。
  • 順豐用飛機運送大包裹,快運行業競爭加劇
    從順豐的官網可以看出,順豐目前與"重貨"相關的業務包括物流普運、重貨快運、重貨專運、重貨包裹以及小票零擔;並且在2018年5月份,順豐還投資了順心捷達,後者是一個主打快運業務的企業。那麼,順豐既手握順豐重貨業務,又控股快運集團,為什麼還要進軍大包裹領域呢?
  • 新一屆大包裹運輸 順豐快運品牌的發布
    順豐快運是順豐集團旗下的物流業務,是更專注於高效解決客戶廠倉、倉倉、倉店、電商及日常生活大包裹等具體物流業務場景問題的子品牌。選擇順豐快運的產品服務重貨包裹針對20-100KG大件包裹,提供高品質、超省心的一站式宅配服務。
  • 順豐超級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嶄露崢嶸,重貨異軍突起後勁強大
    以重貨、冷鏈、同城、國際業務群等為代表的新業務,發展突飛猛進佔比快速提升,更是可圈可點。重貨出擊升級為門對門實際上,順豐在新業務尤其是重貨與同城配送方面的布局,一直動作不斷。這次半年報數據顯示,順豐新業務佔比從2017年上半年的12.3%提升到2018年上半年的16.19%,佔比提升近4%,較2017年末的新業務佔比13.49%也提升2.7%。其中,重貨業務增速高達95.86%、冷運業務增速近50%;同城配業務l、國際業務增加也超40%。順豐重貨的快速突起,使得原本在重貨領域的其他服務商倍感壓力。
  • 爆料:順豐注資17億,收購新邦71%股份,成立新公司「順心」
    [億歐導讀] 據爆料,順豐收購新邦71%股份,成立新公司「順心」。順豐將通過收購的方式,快速的方式布局零擔市場。順豐專遞應為官網上的重貨專運產品,是順豐為滿足客戶在相對固定地址發運整車貨物的運輸需求而定製的重貨專運產品,並根據線路運行時長承諾時效。這兩個產品的票均重量和業務模式與新邦原有業務的吻合度很高。早在2013年順豐推出重貨業務之初,就有人預判,順豐要做中國的聯邦快遞,快運會是必走之路。
  • 順豐快運、安能、壹米……2021年第二家零擔上市公司是誰?
    從整車直達、大票直送到標準零擔、重貨包裹,主要深耕大件電商及傳統快運業務,四項產品貫穿全供應鏈全環節,可以滿足從原材料到商品的採購、生產、分銷、零售供應鏈鏈條中各個不同用戶的物流需求。順豐旗下快運加盟體系順心捷達,今年7月初,順心捷達西北的起網,代表著其已完成全國網絡版圖的覆蓋。
  • 順豐的重貨快運,價格竟然這麼低!
    都說,做快遞,不怕別家漲價,就怕順豐降價。而今年,順豐真的...真的...就降價了...orz...順豐推出物流普運業務,官網明確表示,價格經濟實惠,部分線路低至1元/kg。除了在小包裹商務件上精益求精,2018年順豐也在「大包裹」上加速布局。
  • 成立快運公司後,順豐的快運業務能否駛上快車道?
    去年,順豐斥資17億元收購老牌快運企業新邦71%的股權,並以名為「順心捷達」的新品牌運營新邦原有業務,這意味著順豐正在慢慢承接一直以來以「填倉貨」形式存在的重貨業務,以二線快運為起點正式進入快運領域。2018年順心全網營收12.18億元,相較合併前的新邦提升了 32.4%。
  • 大件快遞明爭暗戰正酣,順豐中通德邦優速誰能笑到最後?
    爭食大件快遞市場的,不止德邦和優速,僅就快遞企業而言,順豐、中通等也不斷「增兵」。為何布局?大包裹緣何讓各家趨之若鶩?在掌鏈看來,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市場的誘惑。順豐急於布局重貨業務的另一證據是,今年3月,順豐收購新邦物流的快運業務,並建立「順心捷達」這一獨立品牌。順豐2018年半年報稱,「此舉為公司快速擴展快運業務布局奠定了網絡基礎和能力優勢」。順豐預計,順心捷達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展開業務。(2)重貨產品覆蓋低中高市場。今年年初推出兩款新品後,順豐重貨產品體系愈加完善,包括重貨包裹、小票零擔、重貨快運、物流普運、重貨專運。
  • 順豐控股在2018年:突破重貨業務
    作為這個行業跑在前列的選手,聚焦在順豐身上的視線很難移開。從順豐目前的業務板塊來看,時效產品、經濟產品是順豐一直以來的優勢業務,約佔總營收的6成以上,而新業務包括重貨、冷運、同城配送和國際在去年上半年增長明顯,尤其是重貨方面成為順豐新業務中營收最高的項目。重貨業務之外,就是順豐的海外戰略。
  • 溫州順豐快遞沒停運!只是溫州地區順豐重貨部分產品暫時限制...
    溫州網訊(記者 溫婉)2月3日,「順豐快運」推送的一條《2020年2月順豐快運服務調整通知》引發市民廣泛關注。  通知顯示:2020年2月3日起恢復「重貨包裹」「大票零擔」「重貨專運」服務,其餘產品暫停服務。順豐快遞要暫停收派件了嗎?
  • 激戰大件快遞:順豐被指在德邦網點門前「攔截」客戶
    德邦人士對騰訊《一線》表示,在江蘇、浙江、廣東等網點,已經出現順豐快遞員前往德邦網點攬客的情況,「快遞老大(順豐)不去挑戰行業老二、老三,來挑戰我們一家新的快遞品牌。」這位德邦人士感慨。騰訊《一線》獲得的一份標有「順豐速運」的PPT文件顯示,順豐計劃在全網的34個地區,設置465個衛星點試點,這些試點主要針對同行上門客戶,就近設置收件點攔截散客。該文件顯示,目前順豐已經設置152個衛星點(以開始收穫為準)。
  • 順豐斥資收購新邦71%股份,快運與快遞融合之風日盛?
    據最新消息,順豐速運斥資17億元收購新邦71%股份,以「順心」為全新品牌開始運營新邦原有業務。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前有申通入股快捷起網快運的先例,但順豐如此大手筆的投資仍引起行業內熱議,快遞與快運互相融合之風日盛。
  • 順豐國際涉足「重貨」市場,這次盯上不只是海外倉頭程!
    順豐國際推「重貨」服務,全程可追蹤兼專業清關 今年7月份,順豐國際正式對外發布新產品「國際重貨」,以滿足中國大陸地區客戶寄送100公斤及以上大重量段物品至海外的物流需求。報價相較於市場同類產品更加優惠。目前已開通廣東和華東(江浙滬)至美國的國際重貨服務。 據了解,順豐國際此次重磅打造「國際重貨」產品,已開通地區的二三線城市可全部覆蓋實現攬收。
  • 2019營收破千億:順豐控股加速打造 綜合物流服務商
    2018年3月,順豐控股收購廣東新幫物流有限公司,並建立加盟制「順心捷達」快運品牌,起網以來一直專注全網型中端快運市場,近年來隨著網速快速擴張,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目前在全網型加盟平臺中暫居第六。截至2019年12月31日,順心捷達擁有加盟網點6000多個,直營場站171個,面積41萬平方米,網絡覆蓋全國294個城市、1851個區縣,初步建成全國性的網絡布局。2019年下半年累計貨量同比增長229%,單日貨量最高1.1萬噸。
  • 周報精選:順豐成立電商公司、阿里增持圓通12%、中通香港二次上市...
    08.31~09.06,第236期物流行業事件速遞: 這一周物流行業消息頻出,現在,就來小編一起看看這一周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 順豐投資100萬成立長沙順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據企查查官網信息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