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是魯國人,這是半點兒不差的。自古魯國出巧人,當時魯國的名工巧匠那是天下聞名的。魯班的巧那更是有名得很。後來大家都稱他「巧聖」,木工、瓦工、石工,都尊他為祖師。關於他的故事,城裡、鄉裡,五湖四海都有流傳。
魯國從周公開始,前前後後傳了三十二代,經歷了七百多年。魯國的都城一直是安在曲阜。魯班是生在春秋戰國的時候,那工夫曲阜都城是很大的,方圓上百裡路,十二條街,四十四座城門,城牆寬有三十多尺,那高更是可想而知了。古說:有福之人落城角,無福之人落漫坡。魯班儘管生在都城長在都城,可那陣手藝人一無錢,二無勢,全憑力氣吃飯日月又能好到哪裡去?
有一年,魯國遇上了少有的大旱,莊稼都旱煞了,苦了莊戶人,也傷了耍手藝的。這是明情,鬥米鬥金的,嘴都顧不過,誰還有心修蓋房屋,更不用說做家具了。遇上了這個年景,真是巧媳婦也難做無米的炊。論年紀,魯班那陣正是年富力強的歲數。說手藝,他刻的木鳥能夠飛上天三日不下來。
可是再巧再能,找不著活幹也白搭,看看一家人糊塗沾碗也不能了。正在這時,秦國的差人聞名找到了門上,要魯班去做一種梯子,給他出很高的工錢。雖說去秦國很遠,魯班想想這正是磨扇墜手的工夫,還是答應了。當下就和家裡說好,和差人一起上了路。
快馬加鞭走了不只一天,才到了秦國的都城。接待的那可是真好,吃的頓頓是筵席,先茶後酒,住的是廳堂瓦舍,屋後還有花園。原來秦國要他做的一種梯子,要能爬上四丈高的牆才行,還說只要能做成這種梯子,車載銀、馬馱金,給他送到家門上。
魯班不光是能幹活,還肯動腦子。他想,四丈高的牆,牆頂伸進半天雲裡啦!該叫它雲梯才是。雲梯這麼高,怎麼能有這麼長的木料呢?就是木料能接起來,搬動也不方便。都說娘生身,自生心,魯班很相信那句話:「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要製造雲梯得先畫出個圖樣。打從魯班到了秦國後,朝思暮想,細心琢磨,基本上不吃不睡,一片心思都撲在了造雲梯上,把家鄉的災荒年景也扔在了脖子後頭。
這邊再說魯國的事情,那陣有個和魯班同時的大學問家,叫墨子,也是魯國人。儘管魯班是個工匠,墨子對他卻十分看重。他聽說魯班在秦國造雲梯,急得心裡十分焦急,對他的弟子說道:「好鋼不能讓他用在敵人的刀刃上,我得趕緊去把魯班找回來。」
弟子勸他說:「魯國到秦國遙遠千裡,一無車二無馬,山長水遠的靠步行,有多勞累?弟子年輕,還是讓我去吧。」墨子雖然很相信自己的弟子,可又覺得事關重大,還是親自去好,便對弟子說:「路再遠,只要走就能到達;事情再難,不退縮就能做成,但是遠在天邊,這一次,我也得自己去走上一趟。」
弟子又勸說道秦國是虎狼國,先生去了,萬一有個閃失,那不是掉進了虎狼窩裡?墨子說應該把國家之急放在前頭,為了國泰民安,龍潭虎穴也要跳。
弟子恭恭敬敬把話聽完,雙手一拱說先生的話能裂金石,不光弟子應該銘刻在心,還應輩輩世世傳下去。最後我只有一慮,如今魯國災荒這麼嚴重,空口說白話,能夠把魯班找回來嗎?
墨子一尋思,弟子的話有道理,山上無樹難站鳥,河裡無水留不住魚,要叫魯班回魯國來,得先打動他的心才行。墨子是個大學問家,心眼一動,立即便來了主意:他找來了個竹籃子,裝上魯國出產的地瓜和大蔥,忙忙活活奔上了去秦國的路。
墨子的心比箭還急,他真是恨不能一天就見著魯班的面,要知道先下米的先吃飯,晚去一步萬一魯班把雲梯做成了,接下去讓墨子擔心的事情也許就要發生。他白天走, 黑夜走,著急起來更是飛奔帶跑的。一道又一道的河跨過去了,一重又一重的山被他跺在了腳下,說不上他走了是幾千幾萬裡,只知道他腳下的鞋穿破了一雙又一雙,到他換上第八雙鞋的時候,終於趕到了秦國,見上魯班。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魯班心裡十分高興,墨子心裡又十分焦急,喜的是出門在外,異國千裡看到了家鄉人,急的是不知道魯班這些日子把雲梯做成了沒有?墨子水沒顧上喝一口,飯沒顧上沾沾唇,就叫魯班帶上他到屋後的花園裡啦呱去了。
那後花園裡,綠蔭蓋亭臺,花兒惹人愛。兩個人在一個背靜的地方坐下,墨子勞苦了這些日子,更加覺得陣陣花香風兒清。見景生情,墨子問道:「秦國待你好不好?」魯班照實回答道說都不錯。接著墨子又問了他給的工資高不高,又問他雲梯做好了嗎?
魯班說工資挺高的,又聽到他說雲梯還沒有做好只是畫出圖紙來的時候,墨子鬆了口氣,便不再往下問了。他從竹籃裡拿出了地瓜和大蔥遞給了魯班。魯班啃一口地瓜,又咬一口大蔥,吃的蜜酒甘甜。
看到了這裡,墨子出心撩撥他:「這魯國的地瓜和大蔥比秦國的筵席哪樣好吃?」魯班笑道:「還是地瓜和大蔥好吃!親是故鄉人,美是家鄉水,你遠路風程把它帶了來,這就更好吃了!」 墨子問他想要以支持下去嗎,魯班肯定回答了,後墨子勸說魯班和他一起回去。魯班十分驚奇,不覺睜大了眼睛。
墨子問他知道魯國城牆多高,魯班回答四尺,後他又問道,請過讓做的雲梯多高,魯班回答也是四尺。這一下墨子又接著說,秦國想做雲梯其實就是為了攻打魯國的。秦強魯弱,秦國所以至今還沒有去打魯國,是因為魯國的城池堅固,民心向國。有國才有家!魯國滅了,家能保得住嗎?國破家亡,那根節想吃這些東西也吃不上了。魯班一聽,驚呆了!
原來魯班只想到秦國出工錢,自己出力氣,拿著身子當地種,靠手藝吃飯,明光大道的,沒有什麼不好。墨子的話象支利箭,射中了他的心,真是好人說一句就懂得,好馬加一鞭就明白,魯班心裡很後悔,知道自己錯了,當時便面紅耳赤,差愧難當,再就不用說了。
魯班工錢也不要了,拿上雲梯的圖樣,和墨子一起連夜回了魯國。在自己的國家裡,吃糖咽菜做成了雲梯。從那以後,才有了雲梯。這雲梯能夠一折一折的疊起來,儘管很高,搬動起來卻很方便。不過,魯國從來也沒有用它去攻打別國。
魯班不光手藝好,還有一片愛國的心腸。後來,魯班憑一把斧子週遊天下,到處幫助人,給人家做好事,從來也不做對不起魯國的事情。由此更可見魯班是魯國曲阜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