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聯學堂】向蔣維崧先生求證「將進酒」的「將」字的讀音

2021-02-07 嶽麓詩韻

《詩·衛風·氓》:「將子無怒,秋以為期。」這裡的「將」讀「qiāng」,歷來古籍注音和老輩口頭念誦都如此。柳宗元用《詩經》句式作碑銘文「將子無讙,神聽鐘鼓」二句,這裡的「將」讀「qiāng」,也沒問題。《漢語大詞典》將「將進酒」的「將」注音為「qiāng」,應該是把古詞「將進酒,乘大白」理解為:「請喝酒,用大杯。」但這個理解對不對呢?

羅竹風主編的《漢語大詞典》是1970至90年代新編纂的一部集古今漢語詞彙量最大的辭書,是華東五省一市 1000 多名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一部大詞典。因為是後出的最新辭書成果,它比此前各種漢語詞典、比較權威的如《辭源》,在義項分析、釋義和列舉書證等方面,固然有顯著的提高。但此書的規模之大、參與編寫者之多,又必然難以保證編寫水平和質量審定的絕無問題。其實我在查閱參考《漢語大詞典》時,已經不止一次對其注音、釋義等持有懷疑或確認其有誤的。現在,對於《漢語大詞典》「將進酒」的注音,我也感覺未必穩妥。我旋即查閱《辭源》,商務印書館 1985 年修訂本《辭源》 (四卷本第二冊)第874頁,「將」字也依次列了三個讀音:1. jiāng即良切,平,陽韻,精。2. jiàng子亮切,去,漾韻,精。3. qiāng《集韻》千羊切,平,陽韻。而在第 876 頁左欄的「將進酒」一詞,「將」字卻未標註讀第 3 個「千羊切」的qiāng音。也就是說《辭源》編纂者並沒有認為「將進酒」應讀「qiāng 進酒」,而是確定讀「jiāng進酒」的。那麼是不是可以認為《漢語大詞典》 後出轉精,修正了《辭源》這個注音的失誤呢?我認為未可如此簡單定論。我的看法是,對於多音字在詞語中讀音的確認,一要看其讀音取義是否穩妥,二還應求證於老輩歷來口頭傳承的讀音。從讀音取義來說,將「將進酒,乘大白」理解為「請喝酒,用大杯」,似不如理解為「且喝酒,用大杯」,語意和語氣都更自然。如果是這樣,「將」字用的是副詞性的「且」字義,讀音就該是jiāng,而不是qiāng。既然《漢語大詞典》和《辭源》注音已不相同,要判斷正誤,最好還是去問老輩人是怎樣讀的,我自然又想到了蔣維崧先生。

何況蔣先生還是這部《漢語大詞典》的副主編之一,我對《大詞典》注音或釋義的質疑,找蔣先生討教,就是直接找《大詞典》的負責人討論問題呢。我到蔣先生家專門去問「將進酒」的「將」字是讀jiāng還是讀qiāng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先沒說《漢語大詞典》和《辭源》的注音不同的問題,我徑直問道:

「蔣先生,李白的《將進酒》,是讀『jiāng進酒』,還是讀 『qiāng進酒』呢?從前您在中大讀書,那時候的老輩先生和朋友們,還有您的老朋友比如潘伯鷹先生,據說他特愛吟誦,吟誦起來聲如洪鐘,腔調特好聽(蔣先生此時笑了一笑,點點頭)。老輩們總讀到過、或說到過李白的《將進酒》吧。那是讀『jiāng進酒』呢,還是讀『qiāng進酒』呢?」

蔣先生沒有猶豫地說:「『jiāng進酒』啊!怎麼讀『qiāng進酒』呢?」

我這才說明問題的來由是我在講唐詩的課,我讀「jiāng進酒」,有學生舉手說中學《語文》課本注音是「qiāng進酒」。我查了《漢語大詞典》,居然也是「qiāng進酒」。可是查《辭源》,卻是「jiāng進酒」。我不能判斷誰對誰錯了,所以要問問先生老輩人是怎麼讀的。我說我覺得《辭源》本來沒錯,《大詞典》是根據《詩經》的例句「qiāng 什麼」(我說到這裡時想不起例句了,蔣先生接口即道:「將子無怒,秋以為期。」這是先生熟記《詩經》的一例。我敬佩而尷尬的點點頭說:「對,對!將子無怒。」)的讀音,以為「將進酒」也該讀「qiāng進酒」,但這是不對的。我覺得把「將進酒,乘大白」理解為「請喝酒,用大杯」,雖然好像也講得通,但不如理解為「且喝酒,用大杯」,更符合原語境,語氣更自然。

蔣先生點頭贊同。他說從來沒有人讀「qiāng 進酒」,這樣讀是不對的。怎麼會這樣注音呢?

我說:其實不僅《辭源》沒有把「將進酒」的「將」注音為qiāng,我還查了清代王琦注釋的《李太白全集》,王琦的注釋有一個特別有價值的內容就是,他為許多恐怕讀者難識或誤讀的字都注了音,比如《梁甫吟》:「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註:「準,音拙。」有的還在注音後附加指出「今人」存在的誤讀(例如《擬恨賦》:「想遊女於峴北」,王註:「峴,胡典切,賢上聲。今人作硯音讀者非。」)但是,對於《將進酒》 的「將」字,王琦卻未加注,我覺得這說明王琦沒有認為這個「將」應讀如「將子無怒」的「qiāng」,而是就照通常讀「jiāng」的。我說到這裡,蔣先生點點頭。

我說:現在有些人對於多音字在詞語中的讀音選擇,每每有好違離眾口流傳的通常讀法而取別音,似乎因此就顯得他們比常人知道的多些,多了點「學問」。其實這種炫弄只表現出「學問」的不足,就如俗話所說的「半瓶子水逛蕩」,而不是學問博通。例如:賀知章的絕句《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就有人說「鬢毛衰」的「衰」應該讀cuī,不讀 shuāi。而且說讀cuī才與首句的「回」字押韻。 這種說法不僅不顧詞義,而且顧前不顧後,用現在普通話的讀音來判斷cuī與 「回」押韻,那麼不是與末句的「來」就不押韻了嗎?而如果讀shuāi,不是恰恰與「來」押韻的嗎?其實「回」和「來」都在平水韻的「十灰」部,與 「回」押韻,當然也是與「來」押韻的。「衰」字讀 cuī 時,有差別、次第、遞減,以及古代喪服等義,而讀shuāi時為衰微、衰老、枯萎等義。老人鬢髮斑白,也就是衰老了,頭髮「枯萎」了。李白《古風五十九首》有:「春容舍我去,秋發已衰改。」(其十一),還有:「華鬢不耐秋,颯然成衰蓬。」(其二十八),「衰」都讀shuāi,與賀知章詩中的「鬢毛衰」說的是一個意思。所以「鬢毛衰」只能是讀shuāi,而不可以讀cuī。我說我在課堂上也已經這樣給學生解釋過為什麼應該讀「鬢毛shuāi」而不應讀「鬢毛cuī」了。蔣先生也點點頭。

大概蔣先生也想到自己是《大詞典》副主編之一,所以他向我說了些《大詞典》組織編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知道因此《大詞典》存在錯誤也是難免的。蔣先生對於我對《大詞典》能提出質疑很垂賞,他說,你可以把查閱《大詞典》遇到的問題都記下來,搞清楚對錯。以後《大詞典》要修訂的時候,這些意見可以提供修訂參考。從那時起,我既查閱參考《大詞典》,卻也總對《大詞典》的注音、釋義等多一份審視的眼光。我記錄積累的《大詞典》的問題還真不少。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查詞典,總是遇到了費解的詞語,相信詞典可以提供答案的。但詞典也不是就能保證絕對無錯的書,所以查詞典,也不可盡信之。

後來我就把查閱《漢語大詞典》和《辭源》,以及向蔣先生問得的答案,在課上給學生們講了。有學生對我說,他們因此而感覺到大學與中學確實有不同啊。一直到 2002 年我調離山大前,我都在中文系講唐代文學,每年我都 要告訴學生們中學時學來的「qiāng進酒」是不對的,應該讀「jiāng進酒」。

但是,直到近年重印的《漢語大詞典》好像也都沒有作修訂,我特地查閱了手邊新版的《大詞典》「將進酒」的注音,仍然是「將3進酒」(即讀「qiāng 進酒」),沒有訂正。有時在電視詩歌朗誦節目裡也會聽到表演者大聲誦讀「qiāng 進酒」。

眼前更令我難釋憂慮的是,我在電腦上打字寫這篇文章,用的是「搜狗拼音輸入法」,每當我打了「將進酒」這個詞,「將」字後邊就出現括注拼音「qiāng」,這是電腦提醒打字出錯了。這個設定的提醒,當然也是依據例如中學《語文》課本或《漢語大詞典》的注音的。如果李白的《將進酒》的 讀音就這樣被中學的語文課教學、《大詞典》和電腦提醒固定下來,傳播下去,豈不是太荒唐了嗎?而且這種誤讀不僅在延續,還有延伸。如楊絳著《將飲茶》, 書名應是套用《將進酒》,當然也應該讀「jiāng飲茶」。但網絡上有人提問:「《將飲茶》將的讀音是什麼?」有答案是:「qiāng,一聲,跟《將進酒》一個讀音。」這豈不是以訛傳訛、將要積非成是了嗎?

後來我在查閱參考《漢語大詞典》時,也總留心記錄其中錯誤,這是蔣先生囑咐我做的一件事情。我已記錄了不少,但都沒有整理發表過。杜澤遜兄主編《國學茶座》期刊,約我供稿。我就先將關於李白《將進酒》的「將」字讀音的問題寫出來,希望通過《國學茶座》的發表,使愛好李白詩歌的讀者知道《將進酒》正確的讀法,甚至還希望因此能提醒中學《語文》課本和《漢語大詞典》的及時修訂,不要繼續貽誤一屆屆學生和唐詩讀者。

相關焦點

  • 《將進酒》:「qiāng進酒」還是「jiāng進酒」到底該怎麼讀?
    李白一生所作詩篇無數,其詩大氣磅礴、浪漫無比。可是各位小夥伴們,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這首《將進酒》?雖然我們在課本上學的時候,這首詩讀作將(qiāng)進酒,可是這裡真的讀qiāng嗎?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聊聊,這個字到底讀作什麼?
  • 我們欠李白一個讀音,《將進酒》的「將」我們念錯了
    我們欠李白一個讀音,《將進酒》的「將」我們念錯了李白的《將進酒》豪邁大氣。標題中的「將」一字今天通常被理解為「qiāng」。前段時間,微信公眾帳號發布了葉嘉瑩先生關於「將」發音的演講錄像,對這已經達成共識的事情提出了質疑。
  • 也談《將進酒》之「將」的讀音問題——兼與魏學寶教授商榷
    上面僅作一個必要的背景介紹,下面咱們言歸正傳,回到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上。李白生活在唐天寶年間。由此可以推斷,最遲在李白作《將進酒》那個年代,「將」字是有「清母陽韻」(對應現代漢語中「qiāng」)這個讀音的。   魏教授的結論可能有點武斷了!
  • 「將進酒」的正確讀音
    小編記得初中時老師教我們「將進酒」的「將」讀「qiāng」,而且很多同學也曾像我一樣質疑過,但在老師的威嚴下不得不屈服。那麼「將」到底該讀什麼呢?小編接下來談談曾經被「鎮壓」的「jiāng」。「將」字有三種讀法:一讀「jiāng」;二讀「jiàng」;三讀「qiāng」。下面是我整理的材料,希望能供部分朋友交流、學習。
  • 《將進酒》的「將」究竟怎麼讀
    作者:魏學寶(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副教授)  李白的《將進酒》膾炙人口,題目中的「將」字今天普遍讀為「qiāng」。前段時間,有微信公眾號發表了葉嘉瑩先生談「將」字讀音的視頻,對這一似乎已經達成共識的問題提出了疑問。
  • 「jiāng」VS「qiāng」,《將進酒》的「將」究竟怎麼讀?
    李白的《將進酒》膾炙人口,題目中的「將」字今天普遍讀為「qiāng」。前段時間,有微信公眾號發表了葉嘉瑩先生談「將」字讀音的視頻,對這一似乎已經達成共識的問題提出了疑問。葉先生認為,《詩經》中「將仲子兮」(《詩經·鄭風·將仲子》)、「將子無怒」(《詩經·衛風·氓》)中的「將」字因是表示柔婉的語氣詞,故讀作「qiāng」,而「將進酒」之「將」不是女子對男子,不表示柔婉之意,故應讀作「jiāng」。葉先生聲望甚高,所以影響很大,具體到「將進酒」之「將」,筆者認同葉先生的結論,但論證有所不同,粗陳鄙見如下,求教方家。
  • 我們欠李白一個讀音,這個字我們都念錯了,你念對了嗎?
    相信很多人在上學期間都曾經背誦過很多的李白的詩。其中有一首李白的詩是很多的人中學時期曾經學習過的,很多的人都說這首詩我們一直讀錯了。這是那首詩呢?這首詩就是我們所學過的《將進酒》。不過在《將進酒》這首詩中的「將」到底怎麼讀呢?其實到目前為止,對於這個字的讀音,還是有著非常大的爭議的,其實這個字的讀音,我們需要從他的意思上開始探索。
  • 《將進酒》到底該怎麼讀?據說90後都讀錯啦!
    壹想弄清楚「將」的讀音孰是孰非首先得捋一捋這倆讀音都是怎麼出現的很多人以為「qiāng」是「將」的古音這個字還能有辨清讀音的一天嗎?《將進酒》的思想內容紛紛倒向——懷才不遇發發牢騷,逍遙忘憂酗酗酒至於古樂府的《將進酒》在講啥?
  • 背了這麼多年的《將進酒》,竟然是一首「假詩」!?
    說到詩仙李白,大家最大的印象就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渲染了唐宋詩壇的同時,也背慘了無數中小學生,比如那首氣勢磅礴的《將進酒》。文 | 詩詞天地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原文首發於2019年5月27日,標題為《詩詞 | 背了這麼多年的《將進酒》,竟然是一首「假詩」!?》,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哪怕已經放下了課本,離開了學校,左手手機,右手擼串,但如果再問你「天生我才必有用」下一句,相信你也能下意識答出來。
  • 【將進酒】詩仙李白的詩與酒
    李白的一生,都與酒有著不解之緣,酒是他創造的靈感,賦予他詩中的仙氣,酒也是他的靈魂慰藉,在失意時一銷千愁。「酒仙」是眾人給他的稱謂,他的飲酒詩篇便將其個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將進酒》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作。
  • 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和」字有7個讀音,竟然只能排第二
    漢字的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象形上,也體現在讀音上,比如多音字。所謂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用以區分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詞性、不同詞意或者不同用法。以漢字「將」為例說明如下。【jiàng】:詞性為名詞,詞意為「將帥、軍官」,官銜名,比如:將士。【jiāng】:詞性為動詞,詞意為「帶領」,比如:將幼弟而歸;詞性為副詞,詞意為「將要」,比如:天將下雨;詞性為介詞,詞意為「把」,比如將功贖罪。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李白的這首詩,是在天寶年間的時候離開京城以後,周遊列國,他在路上遇見了很多的舊友,肯定也喝了很多的酒,寫下的。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應以原讀音為準 標準預計很快公布
    對於這一改變,網友紛紛質疑讀音改變會破壞韻律,且不尊重傳統文化。2月19日,主管漢字讀音審定的教育部有關部門就此回應稱,讀音改變主要是考慮便於推廣應用,也考慮了多數人的意見,但目前改編後審音表尚未正式公布,對於古漢語生僻音,還應以原讀音為準。近日,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 泰州學派王艮「艮」字讀音的考證
    《陽明年譜》對於王銀到南昌見王陽明的場景描述得比《明史》更詳細、生動:  (正德十五年九月)泰州王銀服古冠服,執木簡,以二詩為贄,請見。先生異其人,降階迎之。既上坐,問:「何冠?」曰:「有虞氏冠。」問:「何服?」曰:「老萊子服。」曰:「學老萊子乎?」曰:「然。」曰:「將止學服其服,未學上堂詐跌掩面啼哭也?」銀色動,坐漸側。及論致知格物,悟曰:「吾人之學,飾情抗節,矯諸外。
  • 再說「曝」字的讀音
    從14日連續播了三集的《揭密我國首座核電站》,其中第二集《舉步維艱》在介紹我國第一座核電站選址時,提出了曾任秦山核電廠副廠長的陳曝之先生。陳先生是最初一批參加我國首座核電站設計建造的科學家之一,是為我國的核電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1992年曾「五一勞動獎章」。節目自始至終都是將先生的名字念作「Chén Bàozhī」,但我認為這樣讀是不妥的,正確的讀音應當是「Chén Pùzhī」。
  • 一個字的讀音決定了一個戰隊命運,好詩詞賽場清華大學隊慘遭淘汰
    這兩次失誤給人的教訓太深刻了,一次是將「盧照鄰」寫成了「盧照齡」,這個錯誤非常明顯,因此選手對此無話可說。第二次是要求選手寫出《將進酒》一詩中帶有「yuè」(實際是「月」字)字的一句,這一句正確答案是「莫將金樽空對月」。但是清華大學隊選手寫的是「陳王昔時宴平樂」,他們的理由是既然要求寫出帶「yuè」字的一句,並沒有明確是「月」字,所以,「樂」在這裡也讀「yuè」,因此是正確的。
  • 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還未通過審議,應以原讀音為準
    對於這一改變,網友紛紛質疑讀音改變會破壞韻律,且不尊重傳統文化。2月19日,主管漢字讀音審定的教育部有關部門就此回應稱,讀音改變主要是考慮便於推廣應用,也考慮了多數人的意見,但目前改編後審音表尚未正式公布,對於古漢語生僻音,還應以原讀音為準。近日,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 「每日詩詞」將進酒,範閒醉酒鬥詩百首,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注釋將進酒:勸酒歌,屬樂府舊題。將(qiāng):請。君不見:樂府中常用的一種誇語。天上來:黃河發源於青海,因那裡地勢極高,故稱。高堂:房屋的正室廳堂。一說指父母。一作「床頭」。青絲:喻柔軟的黑髮。一作「青雲」。成雪:一作「如雪」。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 夜溫《將進酒》:詩中神曲、酒中仙歌——卻是人間李白
    「詩仙」李白的飲酒詩眾多,《將進酒》便是其中才氣千古無雙的一首,這首「神作」背後,李白所展現出來的豪情和頹廢並存、積極與消極相交的矛盾,導致其意義和形象一直以來為千古讀者所爭議。在《將進酒》這一腔豪情中,又夾雜大寂寞、大愁苦、大悲傷,無疑讓我們觸摸到哪個更真實、更多維的李白,也讓我們每當美酒在杯中,就能望見生活那夾雜豪放和悲傷的複雜真相。
  • 他改變一個字的讀音,讓已婚女性罵了三年,如今這個字人人都在用
    發展到現在,有些字可能是同一個字但是卻有好幾個讀音,比如說尾、了等字,也有一個讀音但是意思卻不相同的,比如說他、她、它,這三個字現在分別是第三人稱用來表示男性、女性以及人以外的事物。但在很久之前「她」其實並不是表示女性的,是一個叫劉半農的人將「她」改了讀音的,當時還轟動了全國並被反對攻擊。很早以前古人是不區分人與物,他這個字是男女和一切事物都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