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媽媽:放心給娃看電視,是因為我做到了這四件事

2020-12-15 EF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

一提到電視,老父親老母親們總是很糾結。擔心孩子們沒有節制力,一不小心就沉迷下去了

但小E今天請到的這位媽媽,她卻說給娃看電視不一定是壞事,只要你能做到這幾件事……

周小立

資深媒體人

兩個女兒:小宇宙和小西瓜

小宇宙,我的大女兒,剛滿五歲半。CCTV9/10頻道的忠實觀眾,熱愛BBC各種紀錄片,騰訊視頻、B站紀錄片頻道長期追番中。這幾天,她正在重看《藍色星球2》第N遍,因為終於等到了中文版。

很多人會質疑:「你給寶寶天天看電視?」「小孩怎麼能看電視,傷眼睛的!」「自從有了寶,我家電視就再也沒開過。」「為了不給娃看電視,我家連電視機都沒有。」……

類似這樣的話,很多家長肯定都聽(說)過。好像只要給寶寶看電視,家長就是「罪人」,是不負責任。但是,電視對娃來說,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一定是對電視有什麼誤解。

好好看電視,學到的東西更多。

1. 關於看電視的幾個原則

為什麼放心給孩子看電視?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覺得,家長應該自己想明白:不給娃看電視,你到底在擔心啥?是視力下降?耽誤學習時間?沉迷電視節目,無法培養出其它興趣愛好?

想清楚了自己的擔心,就可以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比如,我們和小宇宙對「看電視」的約定有這樣一些

1、每天固定可以看半小時電視(周末可以適當延長);

2、每看15分鐘,休息5分鐘,到窗口遠眺或者閉目休息;

3、具體的電視節目,雙方商量,共同挑選;

4、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

5、以上規定雙方都要嚴格執行。

有了邊界和原則,事情就好辦了。

看電視不是好好吃飯、好好做作業的獎勵,也不是絕對不能碰的「禁區」,它是休閒娛樂的一部分,更是學習知識的一部分。

2. 世界這麼大,紀錄片裡都有

很多人都說,我的孩子只愛看動畫片。你們有沒有想過,是不是只給孩子們看了動畫片?

在動畫片之外,有一種電視節目非常適合孩子,那就是紀錄片

在某次打開電視後,我試探性地給小宇宙選了一部《藍色星球2》。她真的深深愛上了(我也深深愛上了)!

這是真實的海洋世界,和小宇宙之前看過的《海底小縱隊》完全不同(當然《海底小縱隊》也是一部很好的動畫片,裡面關於海洋和海洋動物的知識翔實而生動,很適合三歲左右的寶寶),大海是真的,鯊魚是真的,午夜區真的一片漆黑,偽虎鯨和寬吻海豚真的是好朋友……沒有什麼比真實更震撼的了!

可能還會有人問:五六歲的小孩子能看懂紀錄片嗎?

我倒覺得看得懂看不懂,真的沒什麼關係。世界那麼大,你不先看看,怎麼會懂?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她對了解和探索世界的渴望,對於很多家長的知識儲備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紀錄片裡的知識量大到驚人,而且在精美的聲畫配合下,這些知識很容易裝進孩子的小腦袋。

全英文版的《藍色星球2》我陪小宇宙看了至少三遍。看前兩遍時,我需要一邊看一邊把字幕讀給她聽(很多內容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到了第三遍時,她跟我說:「媽媽你不用翻譯了,我能看懂」。

然後有一天清晨,她跟我說:

"

媽媽,昨天我夢到坐在六腮鯊身上,潛到深海裡,見到了一隻抹香鯨。

然後,我被甩到沙灘上,只能跟海龜做朋友。

然後,我坐在海龜的身上,

又坐在大象身上,又坐在獵豹的身上……

媽媽,我們可以把它寫成一個故事嗎?

"

我們要承認,孩子的世界和我們的不一樣,她關注到的細節,我們可能忽略了

在她眼裡的種種神奇,我們可能早就忘了

3. 建議從自然、動物紀錄片看起

紀錄片那麼多,到底怎麼選?我的經驗是:從自然/動物紀錄片看起

一方面,孩子對自然和動物,有著天生的喜愛,而且小宇宙是特別喜歡小動物的那種小朋友,馬路上看到小貓咪都要擼起袖子去抱的那種。另一方面,這一類紀錄片幾乎不踩雷,尤其是BBC出品的。

整理了一下小宇宙看過的紀錄片片單,發現已經有十多部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值得分享。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Seven Worlds, One Planet

【影片信息】

集數:7

單片時長:60分鐘

豆瓣評分:9.7

【推薦理由】

1500多人去了40多個國家,花了整整4年,才拍出這麼一部7集的紀錄片。每一集對應這個星球上的一個大洲,以地理視角來觀察地球,動物、地貌、人文、氣候,種種自然知識融於一體,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小宇宙最喜歡的是亞洲的部分。其中,蛛尾擬角蝰蛇用酷似「蜘蛛」的尾巴來吸引捕獵鳥類的片段,大概也就看了七八十遍吧。

《藍色星球2》

The Blue Planet

【影片信息】

集數:7

單片時長:60分鐘

豆瓣評分:9.7

【推薦理由】

小宇宙愛上紀錄片的入坑之作。前幾集還集中於講述海洋裡的動物和生命故事,有很多可愛的細節。比如第一集裡,豬齒魚尾了吃到蛤蜊肉,一次次銜起小蛤蜊撞擊珊瑚石,真·吃貨無疑了。

後幾集慢慢把視角轉向了人類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講了很多海洋保護者和海洋科學家的故事。最後一集《我們的藍色星球》中,時年91歲的老爵爺大衛·愛登堡說:「海洋如今受到的威脅在人類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再回想此前所有的震撼畫面,百感交集。

《地球脈動2》

Planet Earth

【影片信息】

集數:6

單片時長:50分鐘

豆瓣評分:9.9

【推薦理由】

還是BBC出品。這次按照島嶼、山脈、叢林、沙漠、草原和城市進行梳理。第一集《島嶼》一開始,就是驚心動魄的生命奇蹟:剛破殼而生的海蜥蜴必須突破無數遊蛇組成的獵殺包圍圈,6分鐘毫無尿點。

小宇宙對以下幾個知識點非常感興趣:樹懶一生中速度最快的時候是在遊泳時;在印度孟買這麼個人口密集的地方,竟然有金錢豹出沒

《王朝》

Dynasties

【影片信息】

集數:5

單片時長:60分鐘

豆瓣評分:9.5

【推薦理由】

和其它一些動物紀錄片不一樣,這一部更像是動物版的《權利的遊戲》。介紹的是地球上瀕危的五種動物,黑猩猩、帝企鵝、獅子、雜色狼和印度虎,用的是充滿了戲劇性的劇情,但又沒有誇張和硬拗。

五大家族,生者為王。大家都不容易。對於小宇宙來說,有點像在看新版《獅子王》的感覺吧。

《大貓》

Big Cats

【影片信息】

集數:3

單片時長:58分鐘

豆瓣評分:9.5

【推薦理由】

對於小宇宙這樣的貓科動物愛好者來說,這部紀錄片簡直是天菜。一個貓科家族,40種喵星人,非洲獅、虎、美洲豹、金錢豹、獵豹、雲豹、雪豹、美洲獅、猞猁、豹貓、虎貓……雲吸貓,喵喵喵。

《荒野間諜》

Spy in The Wild

【影片信息】

集數:4

單片時長:50分鐘

豆瓣評分:9.5

【推薦理由】

所謂「間諜」,其實就是BBC斥了巨資、花費了心力製作出來的仿真動物攝像機,然後再把這些間諜放置於相應的動物群體中進行「偷拍」。

把這些「間諜」賣萌搞笑的片段與拍攝到的動物畫面進行重新剪輯,非常解壓輕鬆。不過呢,如果你看過其它正經的BBC紀錄片,可能會發現這一部裡面的部分內容不太新鮮。

《蔚藍之境》

【影片信息】

集數:6

單片時長:45分鐘

豆瓣評分:9.2

【推薦理由】

《蔚藍之境》是中國的紀錄片團隊拍攝的自然紀錄片,展現的是中國近海的海洋生物。製作水準很高,看得出對標的是與BBC、Discovery的出品水準。真的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中國海域內也有那麼多動物!當時是意外在CCTV-9上看到的,好驚喜。

4. 看完紀錄片後,還要做這幾件事

1 復盤

「復盤」不用急於在關掉電視的那一刻開始。

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越是正兒八經地問她些事,她越是會說:「我不記得了」,反而是自然放鬆的時候,會蹦出一些火花。比如有一次她跑著跑著跟我說:「媽媽,我跑得是不是比銀蟻還要快?」,銀蟻是我們之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裡出現的動物,這是一種生活在沙漠裡的螞蟻,因為沙子太燙了,它們跑得特別快。

孩子到底喜歡嗎?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什麼?她是被哪些東西吸引了?是畫面,音樂,還是某一種動物,某一個細節?

2 找到孩子更感興趣的題材

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從各種題材的紀錄片中,找到孩子更感興趣的那一類,尋找更多相關的內容,來培養她的興趣。

小宇宙本來就很喜歡動物和海洋,通過紀錄片,她對貓科動物產生了很大的好奇。我就會找更多相關相關的紀錄片、書籍、遊戲、玩具,試著讓這種一時的喜好慢慢變成她長期的興趣。

3 拓展片庫,養成習慣

最後一件,就是從單一題材的紀錄片,慢慢拓展到更多題材,把看紀錄片變成一種日常習慣,讓孩子的片庫不再只有動畫片。小宇宙現在也對考古、歷史、軍事題材很感興趣,最近看的是《修復巴黎聖母院》。

最後不得不誇一下CCTV-9和紀實頻道,幾乎每次打開都能看到比較優秀的紀錄片。另外,騰訊TV的紀錄片頻道可以關注,BBC的高分紀錄片幾乎都能找到。B站現在也有很多紀錄片汁源,還有一些混剪版,可以從迷你版開始給孩子嘗試看起來。

知識是由點到線再到面的,當各個維度的知識慢慢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能交織成一個立體的知識庫。紀錄片裡藏著一個個知識點,也許能在小宇宙知識寶庫裡閃閃發光呢。

世界那麼大,可以帶孩子去紀錄片裡看看。

相關焦點

  • 資深媒體人媽媽表示,沒那麼簡單!
    還記得之前我們分享過的《資深媒體人媽媽:放心給娃看電視,是因為我做到了這四件事》,這位資深媒體人媽媽也經歷過同樣的困惑,小E邀請她總結了下她通過英文原版動畫片幫助零基礎的寶寶進行英語啟蒙的經驗,文末還有她的片單推薦奉上哦~ 正文分割線 周小立資深媒體人兩個女兒:小宇宙和小西瓜為什麼要做英語啟蒙,我是有血淚教訓的。
  • 沒錯,我就是那個讓孩子看電視的媽媽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看電視呢?果仁媽今天的文章,分享一個媽媽的觀點和做法,也許會讓你對這件事,有新的思考。——那我呢?——你拿著這個紅色的球,你當火星。你上面有很多火山,能噴射火焰。......這知識面可以呀,要不是親耳聽到,真不相信是從一個 4 歲多的娃嘴裡蹦出來的,什麼宇宙爆炸、星球大戰......連隔壁的媽媽都被吸引過來,忍不住向我請教:「你給他報的啥班呀,他怎麼知道這麼多?「「沒報啥班,就是在家裡看的電視。」
  • 創業邦方浩:資深媒體人給創業者的四個建議
    【騰訊開放三周年·資深媒體人】騰訊開放三周年,騰訊開放平臺聚攏百萬開發者;《創業邦》雜誌執行主編方浩,8年砥礪求索,以一個網際網路創業媒體人的視角為創業者解讀成功創業團隊所具備的四種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聰明的創業者可以結合大環境對創業方向進行調整和把控,這一點也非常考驗創業者的應變能力。「上遊互動」《塔防三國志》這款遊戲在2012年上線騰訊開放平臺後徹底火了一把,三個月總收入就達到了1000萬。2012年底開始布局手遊,並根據現實條件分配好手遊、頁遊的開發比例,僅僅一年「上遊互動」就從0做到了13億,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前瞻性布局。
  • 不雞娃的爸爸,被雞娃的媽媽氣哭了?
    當內捲成為必然,雞娃成了大勢所趨的事;但即使如此,雞娃的聲浪下,仍然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這些聲音如果只是在不同家庭間還好,畢竟關起門來都是自己的事;但有些是家庭內部觀念產生了分歧,比如妻子主張雞娃,丈夫主張佛系,這樣的結果,估計就悲劇了。最近就有一條衝上熱搜的新聞。
  • 媽媽,不要為難我,不要讓我做不可能做到的事,這件事別提了
    孩子放學後,我跟孩子表達了我的想法,想讓孩子幫我把書送出。孩子給我的回答是:媽媽都六年了,你還不了解我嗎?我在公眾場合根本不敢說話,你不要難為我了好嗎?不要讓我做不可能做到的事,這件事別提了!讓我回答問題還可以,你今天太過分了,你讓我在很多人面前喊,我喊不出來。說實話,我認為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是問一問的問題,沒什麼難的,但兒子居然說做不到,不可能。
  • 家長帶娃「投機取巧」,給孩子看電視覺得帶娃輕鬆,其實害了孩子
    寶寶能一起玩的只有媽媽,所以媽媽就是經常被寶寶騷擾的對象,有些媽媽為了自己的清靜,想盡各種辦法只為讓寶寶安靜一會。媽媽帶娃偷懶,讓孩子安安靜靜看電視朋友小可朋友圈發了一條視頻,自己悠悠閒閒的看手機吃水果,快一歲的寶寶自己坐在地毯上看電視。兩人明面上互不幹擾,我吃我的,你看你的,一片歲月靜好。娃也不用帶,讓她自己安安靜靜看電視,能看小半天。
  • 懷孕生娃後,這四件事如果婆婆能做到三件,說明你嫁得人家不錯
    尤其是那些婚後需要跟公婆同住的女人,婚後的生活是否幸福,除了要有一個知冷知熱的丈夫,還要看婆婆是否真心對待自己,這一點從懷孕後的態度就能知曉懷孕生娃後,這四件事如果婆婆能做到三件,說明你嫁得人家不錯。1、捨得給你花錢閨蜜和老公的一直在做試管嬰兒,前後花銷約15萬,做試管的時候婆婆給了兒媳兩萬,懷孕期間老人家手頭緊給了五千,女兒出生後又給她一萬作為營養費,一萬填補家用。
  • 這3件事男人對你不放心,是因為太在乎你!
    因為太在乎,所以捨不得對方受委屈,想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給她,對她的事不放心。也許,就是這種愛護,太在意,所以才讓不善於言辭的男人,有了很多默默在乎女人的方式。所以,不要誤會,這3件事男人對你不放心,是因為太在乎你。他不是覺得你傻、你笨,而是在他看來,你就是他想守護的那個人,他很在乎你。
  • 爸爸在家帶娃,媽媽不放心臨時查崗,看到這個畫面氣到倒仰
    當初我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喜歡趴在人身上睡覺,出生後頭一個月是媽媽幫忙帶娃,一個月之後媽媽走了,老公才有機會上手帶娃,也才敢讓他帶娃。寶寶趴在他身上幾分鐘,還當新鮮,時間長了就各種抱怨,這一天洗澡之後回到臥室他正在悠然自得玩手機,寶寶竟然趴在玩偶大象上,睡得怡然自得,這個畫面讓我笑了好久。
  • 層次低的父母,總愛當著孩子做這四件事,導致娃將來很難出人頭地
    導讀:層次低的父母,總愛當著孩子做這四件事,導致娃將來很難出人頭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層次低的父母,總愛當著孩子做這四件事,導致娃將來很難出人頭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聰明媽媽懷孕時,安排9件事讓準爸爸做,娃出生後媽媽不再抑鬱
    第二件事:媽媽菜譜的製作一般懷孕早期時孕媽媽的胃口不太好,可能還會有孕吐的情況,而在聞到油煙味的時候就更想吐了,這時候準爸爸就要承擔起做菜的工作了。第三件事:家務承包起來想到當時去做抗疫支援時,四川的一個護士去湖北支援,而她的老公送行時追著車子說:你回來後我承包一年的家務活。後來聽說這個護士的老公自己去買了洗碗機,掃地機器人,不過也說明有做家務的認識了。
  • 媽媽24小時已經被榨乾,為母則剛來試試「放人,放心,放手」
    有的姐妹會擔心:我的老公你如果不管他,他打遊戲可以打到凌晨2點!親愛的,試試讓他打到凌晨兩點,一天兩天三天,我不信他不早上起來上班,我不信他能天天睡到中午!給男人責任,也是給男人機會!每個頂天立地的男人如果當不好老公,當不好爸爸,當不好兒子,你有權去幫他,但是有限度,不要把自己的24小時或一輩子都搭上!
  • 新手媽媽 快樂帶娃(中)-父母是永遠的支柱
    上一次,我分享給大家一篇關於如何讓產後媽媽快樂帶娃,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受益?上一篇請戳:新手媽媽 快樂帶娃(上)-學會與自己和解當了媽媽以後,你會發現,除了娃那點事讓你焦慮吧,還有更多讓你焦慮的事,比如婆媳那點兒事或者身邊的隊友不給力啊等等,老一輩帶娃你看著怎麼都覺得不對勁,豬隊友讓你怎麼看都不順眼,你的世界每天就圍繞著這些事焦慮不完,卻又不知道如何理清頭緒~~中招了嗎?
  • 這4件事媽媽別管,讓爸爸來4件事
    這4件事媽媽別管,讓爸爸來4件事,媽媽別管,如下:1.讓爸爸來b讓爸爸帶洗澡,男寶寶脾氣好2.爸爸帶娃去遊樂園,寶寶社交能力強3.讓爸爸講故事,寶寶學的更多4.爸爸陪孩子吃飯,寶寶協調能力強
  • 剛出生的寶寶最喜歡做這四件事,最後一件,只有「媽媽」才能滿足
    經過了漫長的孕育時光,媽媽終於和肚子裡的小傢伙見面了,這一刻媽媽雖然很疲憊,但內心是激動的!很多人會認為寶寶出生後,要呼呼大睡一場,畢竟也跟著媽媽折騰了好久。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第四件事會通過味道來尋找媽媽哦~我們不難發現,小寶寶不管誰抱都會哭,但唯獨媽媽抱的時候,寶寶就會很乖,這是因為媽媽給了寶寶安全哦,只有媽媽才能滿足寶寶。
  • 6幅漫畫提醒你:孩子經常發脾氣,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到這件事
    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出於「我這是為你好」的考慮,爸爸媽媽習慣性地包辦、代替孩子做了很多事。
  • 這件事媽媽每年只做一次,孩子卻能感動一輩子
    作者簡介:三表妹,跨界早教的媒體人,五歲男娃的職場媽媽寶寶最難忘的童年記憶,留在了3歲那年的聖誕節。我們一家去參加爸爸公司的聖誕派對。這下算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娃想要的東西太多了,別說聖誕老人的馴鹿雪橇,聖誕老人改行快遞都裝不下。
  • 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
    導讀: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得了近視,寶媽生氣禁止娃看電視,專家:不僅沒用還坑了娃
    ,經常是粘在電視機跟前幾個小時都不動窩,今年他上小學2年級,結果體檢就查出了輕度近視,寶媽知道之後禁止慶慶再看電視,結果這孩子自己偷偷看電視,暑假過後,他近視加重看不清東西,醫生說需要配眼鏡了。自家娃小學2年級就要戴眼鏡,這件事讓慶慶媽非常生氣,畢竟孩子以後上學那麼重的課業,他還要讀將近20年的書,這麼早就近視了,以後可怎麼辦啊!所以憤怒的慶慶媽這才打了孩子。
  • 資深月嫂:坐月子時不能做這四件事情,會影響寶媽一輩子
    不久前,做了十年資深月嫂的張阿姨跟朋友聚會,期間談起坐月子的問題。她感慨道:許多寶媽不注意保養,在坐月子期間不注意,會影響一輩子!生完孩子,坐月子時一定不要做這四件事,一定要牢牢記住!一、產後兩周不能隨便走動,起碼休養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