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專利已到位,VR手套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12-16 騰訊網

近日,蘋果申請的一項專利顯示,除了眼鏡和耳機,蘋果還在為其VR(虛擬實境)戰略研發一款專用手套。專利中提到,該手套支持檢測各種手勢動作,適用於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等多個場景,還可應用到全息投影模組、聯動PC和印表機等設備的場景,讓用戶在虛擬中體驗真實的觸感。

隨著VR技術的不斷提高,用戶對VR交互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作為人們最常用的信息輸出器官之一,手如何在VR世界中實現交互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點擊播放 GIF 3.9M

手柄、手套和手勢實現手部VR交互

VR產品的核心是通過構建虛擬的世界,讓用戶擁有沉浸式體驗。除三維圖像外,VR與人手部的交互也是沉浸式體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北京凌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張道寧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目前手部VR的交互可通過VR手柄或VR手套這種非裸手的方式實現,也可通過手勢識別這種裸手的方式實現。

張道寧向記者介紹,利用VR手柄實現VR手部交互是當前市場的主流,這種方式具備明顯優勢。第一,VR手柄可實現標準化生產;第二,VR手柄成本較低;第三,VR手柄有較高的可靠性,人手部的每個動作幾乎都可通過手柄實現交互;第四,VR手柄可通過振動實現物理反饋,給予用戶一定的沉浸式體驗。

張道寧指出,使用VR手套也是現階段VR領域比較重要的一種手部交互方式。VR手套上布滿傳感器,對人手部動作的捕捉非常精細,同時也能夠給予用戶力反饋。當用戶握住虛擬物體時,手套的系統會自動創建接觸對象的形狀,以確保用戶在接觸虛擬物體時也能有真實的觸感。在手指力方面,VR手套會在手指位置配備力傳感器,實現對不同握力和壓力的即時反饋。

那麼目前我們有沒有可能在VR的世界中「解放雙手」,無需外部設備,裸手實現交互呢?對此,張道寧表示,現階段的裸手交互主要通過視覺、紅外和超聲波這三種方式實現,無需設備即可實現VR交互,能給用戶帶來極大便利。

uSens凌感科技有限公司CEO何安莉告訴記者,裸手交互是通過計算機視覺實現的。「計算機視覺就是模擬人的視覺,攝像頭模組就好像人的眼睛看周圍的一切,得到圖像。算法就像人的大腦處理眼睛攝取的圖像,以此告訴自己:『我看到了手,手在做什麼動作。』」何安莉對記者說。

深圳岱仕科技有限公司的CEO谷逍馳則以Leap Motion推出的裸手交互引擎為例,向記者詳細介紹了裸手交互這種手部VR交互形式。谷逍馳表示,該引擎提供真實手部尺寸大小的全手追蹤與連續的手指彎曲跟蹤,且擁有較高的精度和自由度,包括手指展開的自由度和拇指的靈活度。

我們能通過觸摸實物來感受物體的形象和質地,用手與現實世界交互。同樣,我們也能通過手與VR世界建立聯繫,用手「觸碰」VR世界。張道寧告訴記者,當前VR手柄已在遊戲、教育、工業和醫療等領域得到應用。

谷逍馳也告訴記者,目前其公司推出的力反饋手套已應用於飛行模擬、汽車裝配培訓和康復訓練等場景,以增加虛擬場景的沉浸感。

何安莉則分別介紹了手柄、手套和手勢三種手部交互形式在不同VR場景中的應用。她表示,手柄適合VR裡的槍戰遊戲,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和快捷。VR手套作為穿戴設備,上面帶著多個傳感器,不受視覺限制,適合大型的VR運動,如打高爾夫等運動。視覺手勢則更適合用手部做實驗、在空中或虛擬平面寫作等活動,因為視覺識別無需穿戴,雙手自由。何安莉還提到,手勢識別有非常廣泛的應用,目前該公司的手勢識別已用於AR和VR頭顯、手機、車載、電梯和智能生產等多種設備和使用場景裡。

三種手部VR交互方式各有技術瓶頸

以手部交互為中心的VR設計存在巨大的可能性,手部交互也在VR世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據目前已有的消息,我們的雙手在VR世界裡能做的事情還比較有限。

谷逍馳向記者分析了目前通過VR手柄實現交互的難點。他指出,手柄路徑試圖將手指追蹤添加到硬體中,但硬體尺寸和所選的追蹤方式使其追蹤精度和力反饋能力受到限制。

以Valve公司生產的Knuckles(Index控制器)為例,他具體分析了VR手柄面臨的難題。儘管該產品是目前最完善的操控手柄,它的手指跟蹤仍受限制,只有不到30度的連續彎曲檢測,對於超過30度的手指彎曲幅度只能檢測為張開或握緊,並且只有有限的5個自由度,不能將大拇指的旋轉自由度和四根手指的展開自由度輸入到VR中。

VR數據手套是另一種精確手部追蹤的技術路徑。谷逍馳告訴記者,大多數VR手套使用基於彎曲傳感器或慣性測量單元(IMU)的解決方案,並根據使用的傳感器數量追蹤5~10自由度的手部運動,以捕捉連續的手指彎曲。然而,彎曲傳感器根據其物理形變來改變電阻會使其使用壽命受限,基於IMU的解決方案雖然沒有損耗,但其可靠性易受金屬、磁體和周圍磁場的影響,基於慣性的性質會導致「數據漂移」,需頻繁地重新校準。

張道寧也表示,目前VR手套很難實現標準化生產,人手的大小不一導致VR手套不能被製作成通用工具,VR手套上裝載的大量電子元器件也會降低其延展性,使其不如普通手套那樣親膚和舒適。

針對如何完善VR數據手套的反饋系統、捕獲連續手指運動,谷逍馳的公司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將力反饋添加到了可攜式手套中。他指出,外骨骼設計是VR人機互動革命的良好起點。機械外骨骼隨用戶手指一起運動,可將其運動傳至內置角度傳感器,並在每個指尖產生力反饋。「它可以捕獲11自由度的手部運動,重建真實的手部模型。力反饋功能能在物理上組織用戶的手穿透虛擬物體,讓用戶感受其形狀、大小和剛度。」谷逍馳說。但同時,他也表示,費勁穿戴VR數據手套會阻礙其易用性,真正能平衡各方面問題且易於使用的解決方案尚待挖掘。

針對裸手交互,何安莉告訴記者,純視覺的手勢識別是沒有觸摸感的,操作虛擬物體缺乏觸摸真實物體的力反饋。

在張道寧看來,裸手交互最明顯的劣勢是沒有真正適合或需要這種交互方式的場景。他指出,裸手交互無法適應複雜的場景,但在相對簡單的場景中,人們更偏向於使用手柄這類準確性和可靠性更高的設備。

谷逍馳指出了Leap Motion裸手交互引擎的弊端。他表示,該引擎沒有提供任何反饋方案,跟蹤的可靠性也很成問題。對此,何安莉以自己公司的技術為例,表示除了基於三維骨骼的手勢和肢體識別,SLAM的位置跟蹤和識別也可以成為VR領域重要的突破方向。

何安莉還指出了目前阻礙所有電子產品發展的科技瓶頸—電池的蓄電能力和重量。「電池的蓄電能力和重量不僅阻礙了AR和VR的技術發展,也阻礙了所有電子產品的發展。期待材料科學的發展能讓眼鏡和頭顯越來越輕,蓄電時間越來越長。」何安莉說。

手部VR交互有望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現階段,手部交互是VR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交互方式。隨著5G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在未來的VR世界,手部交互有望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何安莉表示,人最自然的交互方式是語言和手,手勢自然交互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人類的理想。「最近幾十年來,人類的生活主要在和電子數字世界交互。從最早的電腦,到智慧型手機,到AR和VR技術,再到機器人和智能汽車,數字世界也從一維發展到二維,再到立體的三維。同樣,人類的交互方式也由單行輸入變為視窗滑鼠,再發展為空中手勢。這是人類的理想,也是科技發展的趨勢。」何安莉說。基於此,她認為,除了AR和VR領域,手勢識別還可用於疲勞監控和智能生產監控等領域。

人工智慧和5G的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助力VR技術的發展,也能夠讓手部VR交互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何安莉告訴記者,人工智慧是讓電腦有人的智慧,它能夠識別語言,識別人的面部,同樣也能識別人的手部和手部的動作。5G網絡傳輸和雲處理也能夠給VR技術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很多攝像頭攝取的圖像數據都可以實時傳輸,雲端處理監控圖像和信息,大量的數據會產生巨大的信息和決策價值,也讓機器不斷地增加智能。」何安莉告訴記者。同時,她還表示,近幾年光學和顯示晶片技術的發展使得圖像處理在內的各種晶片處理能力提高了很多,深度學習讓魯棒高速的識別變成可能,促進了計算機視覺和攝像頭的緊密結合。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袁鈺告訴記者,當前,最符合人體學和用戶習慣的交互方式是交互手套。交互手套通過動作捕捉和觸碰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進行交互,配合5G通信網絡,能夠精準識別用戶動作,與終端設備實現良好的交互。袁鈺向記者表示,未來部分覆蓋式交互手套或是產品主流。

同時,袁鈺還指出,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能夠推動手部VR交互的進步,「解放雙手」是實現VR大規模普及的必然趨勢。「良好的手部VR交互會提高用戶體驗,加快產品普及,也會拓展更多應用場景。目前VR主要應用於遊戲、視頻等消費端,以及教育、醫療等企業端。隨著交互方式的改善,手部VR交互有望加快社交、製造、設計等多場景的拓展。」袁鈺對記者說。

相關焦點

  • 專利:蘋果智能眼鏡或VR頭顯可搭配雷射反射和智能手套
    蘋果正在研究其傳聞已久的虛擬實境頭顯或增強現實智能眼鏡,其中將實施更多創意,包括使用雷射在用戶眼中創建圖像的顯示技術,以及帶有磁鐵的手套,為用戶提供手指級別控制的虛擬世界。蘋果公司研發VR或AR硬體的謠言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 但是除了為iOS設備實施的Arkit和在Mac上演示虛擬實境內容之外,還沒有公開可訪問的內容,但仍有證據表明蘋果正在研發VR頭顯,並且與市面上的產品大不相同。在周四由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名為「掃描鏡顯示設備」的專利申請中,Apple設想用包括雷射器和鏡子的替代系統替換VR頭顯內的通常顯示面板。
  • 在蘋果、谷歌之後,微軟的智能耳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認為可能是智能耳機。下面一起來看看,有關智能耳機,蘋果、谷歌以及微軟,這三家處於網際網路行業頭部位置的公司做了什麼。除了這些我們能夠看的見摸得著的地方,AirPods 最為核心的地方,其實在於其接入了蘋果自家的 Siri 語音助手。它的到來,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手機,很多時候,你可以不必掏出手機就能完成諸如查詢天氣等等事情。
  • 設備與內容的「內卷」鎖死VR,VR平民化離我們還有多遠?
    設備與內容的「內卷」鎖死VR,VR平民化離我們還有多遠?在索尼和阿里巴巴的一場會議上,索尼高管質疑:我們的遊戲設備(PlayStation)俘獲了全球玩家的心,卻唯獨佔領不了中國玩家的客廳。馬雲笑答,那是因為你們的目標群體,年輕人沒有屬於自己的客廳。
  • 蘋果獲懸浮手勢操控專利 比「手套模式」更準確
    【TechWeb報導】2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剛剛獲得一項新專利,通過近距離感應硬體檢測非接觸性手勢,允許用戶對手機進行懸空操作。蘋果獲懸浮手勢操控專利 比「手套模式」更準確專利文件顯示,近距離感應硬體為紅外線LED和光電二極體,LED照射在用戶手指上會折射回光線,光電二極體能捕獲這些用戶手指上返回的光
  • 「無水印染」時代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無水印染」時代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東升科技:數碼印花實現無水印花位於陶堰鎮的紹興東升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無水印花工藝研究,並先後申報了1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其中,GBPM(Ⅰ)-180型紡織品無水印花機通過了省級新產品鑑定。
  • 我們離現代化還有多遠
    原標題:我們離現代化還有多遠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綜合國力大幅提升。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1979年到2012年,我國GDP年均增長9.8%,而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
  • 我們離實現財務自由還有多遠?
    堅持原創第125篇做一個|炙熱的|擺渡人數據,從數據中看出機遇,從數據中看到我們距離實現財務自由還有哪些路徑可走?讓數字變成數據,讓數據可視化;這在技術層面能夠實現。也就是說非勞動性收入能夠滿足你日常的開支,如果還有盈餘,你就可以稱為一個財務自由的人。財務自由不是你非要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才算得上財務自由。一場疫情給我們了很深刻的感受,不能出去工作,收入直接為零,生活變得緊縮,有些人負債開始上升,他們都不能被稱為財務自由的人。
  • 蘋果觸覺反饋手套專利公布;Oculus Go暫不支持USB擴容功能
    北京七維視覺科技完成數千萬人民幣B輪融資近日,北京七維視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獲得數千萬人民幣B輪融資,由廣東南方媒體融合發展投資基金和青島巨峰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蘋果VR遊戲觸覺反饋手套專利公布近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正式公布了蘋果最新獲得的52項專利。其中一項為觸覺反饋手套專利,該專利手套可搭載VR頭顯運行VR遊戲。
  • 平均速率達到100Mbps 5G離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5G離我們還有多遠   今年10月,國際電聯(ITU)將在國際全權代表大會上制定2020年ICT發展目標。   這個聯合國信息通信技術事務主導機構,在過去二十年裡主導定義了3G、4G國際技術標準,並將在未來6年闡釋和定義下一代5G目標和技術標準。
  • Oculus VR手套新專利曝光 玩家可同步感受VR內容觸覺反饋
    近日,三大VR頭顯公司之一的Oculus兩項虛擬實境(VR)手套專利在網上曝光,讓我們看到VR更真實發展的可能。據悉,兩項專利都與觸覺反饋VR手套有關。OculusRift手柄專利顯示,觸覺反饋手套將所謂的「Tendons」(跟人類肌肉的肌鍵有些相似)植入加重器,在VR世界內模擬觸感。
  • 護理專科化,國內高級實踐護士APN離我們還有多遠?
    所以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就在想:護理專科化發展的大環境下,國內高級實踐護士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國內高級實踐護士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我們拭目以待!或許你會覺得這篇文章過於理想化,現階段其實很難達到國外護理專業發展的高度。也不論你是選擇原地堅守相信花開,還是準備離開去探索無限的人生,都願你可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我想這就是護理的多元吧!昨晚在22歲的何同學與蘋果CEO庫克的對話中談到了如何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
  • 我們離教育有多遠
    我們離教育有多遠水落坡鎮福和希望小學劉樹信為期一周的浙大培訓已畫上了句號,她為「三名」人2018年暑假帶來了不同尋常的經歷。王鶯、繆水娟、孫元濤等教授擲地有聲的報告仍在耳邊迴響。紫陽小學龐科軍校長的睿智與執著還歷歷在目……與名師為伍,與大師對話,捫心自問,我們離真正的教育還有多遠呢?一、教育需要「私人訂製」,因材施教1.
  •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離我們還有多遠?
    針對網友提出的「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全國補辦結婚證」等建議,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近日在民政部門戶網站答覆稱,「在後續工作中,我們會予以參考。」民政部的積極回應也引起了社會對婚姻登記全國通辦的關注與期待。那麼,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 小米離萬億市值還有多遠?
    摘要 【小米離萬億市值還有多遠?】中信預計,AIoT(萬物智能互聯)將是下一輪科技紅利最主要驅動力。而這恰恰是小米的核心競爭力,擁有較強先發優勢,大概率會成為國內兩個重要玩家之一,未來3-5年收入規模有望成長至千億元量級。
  • 施一公、顏寧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國內媒體動不動就喊「諾獎級」成果的今天,到底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對冷凍電鏡技術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國內兩位學術明星施一公和顏寧的工作離不開冷凍電鏡,他們也曾被媒體讚美做出了「諾獎級」的工作,他們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呢?施一公和顏寧這對師徒同為結構生物學家,他們在CNS(Cell、Nature、Science)上發表了數十篇論文。
  • 聯想離世界級公司還有多遠?
    這是2013年1月24日我寫的「聯想全球化」的原文,聯想問鼎全球PC之巔後,離世界級公司還有多遠? 清晨6點15分,天色微微泛白,我在前往紐約的飛機上俯瞰羅利,身下40萬人口的城市燈火輝煌。往返羅利與紐約的飛機,機身寬約2.3米,每排三個座位,能容納的乘客不足100人。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穿梭於北京與羅利之間,都要經紐約轉機,乘坐這種空間狹窄的小飛機。
  • 國產保險套品牌離杜蕾斯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史凱 「超薄」「更薄」「致薄」…在人們的印象裡,如此標榜自己的商品除了蘋果電腦以外,還有保險套。從產量方面的比較來看,數據顯示,岡本幾年前在中國本土的年產量已達到1.44億個。一家屈臣氏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一年以來,聚氨酯保險套的購買量明顯增多,但杜蕾斯等知名品牌的天然乳膠保險套依然是店裡銷量最多的。
  • 央媒再談「房地產稅」:「房地產稅」離落地還有多遠?
    俺家也住樓房 關注我,你也會成為房產專家 今天(1月7日)早間時分,央媒報導:上海和重慶試點10年,房地產稅離落地還有多遠?
  • 張貼小偷照片,我們離法治社會還有多遠?
    不過道德的歸道德,古時我國就有把罪犯「遊街示眾」警示民眾的法律和風尚,相信在今天民眾仍然對犯罪嫌疑人、罪犯進行「張榜示眾」具有強烈偏好,同時我們也相信,有些人可能是觸犯法律而不自知的。可見,我們的社會離真正的法治社會還有距離。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應該具有成熟的法治精神,法治社會需要公民對法律至上的地位具有普遍認同和堅決的支持,養成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並且通過法律或司法程序解決政治、經濟、社會和民事等方面糾紛的習慣和意識。在此事件中,相較於批判民眾們張貼小偷照片做法如何,我們不如著力在民眾中培養敬畏法律、信靠法律、信仰法律的法治觀念。
  • 腦洞大開的蘋果專利盤點:iPhone當護照、光場VR眼鏡、人肉遊戲手柄
    上個月的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20)展示出的「iPhone開寶馬」「空間音頻環繞音效」的專利可謂讓我們大開眼界,而蘋果有趣的專利遠不止於此。 蘋果專利的腦洞總是讓人意想不到,而這些專利也在不斷充實著蘋果公司的各大產品,在iPhone、Mac甚至即將到來的AR/VR頭顯上都有大量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