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一場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長期跟蹤各大公司新聞的作家Henry Hawksberry發表文章稱,WeWork的運作是一次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在可預見的未來,WeWork永遠不會產生利潤,更別說撐起其470億美元的估值。

Hawksberry在文章中表示,很多人都可以做到WeWork創始人亞當所做的事情,只不過普通大眾並沒有準備好參與一個如此龐大的騙局。

亞當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他是一個騙子,在過去10幾天內,亞當的妻子Rebekah被除去職位、WeWork匆匆忙忙的選舉了第一位女性加入他們的董事會、亞當的投票權被減半、公司債務出現危機、有兩名房東已經開始法律訴訟、公司的主要投資者孫正義公開呼籲推遲IPO等一系列的壞消息接踵而來。

亞當還同意歸還他將「WE」商標賣回給WeWork公司所賺取的600萬美元。如果你想知道他為什麼給公司選擇這個名字。亞當稱,90年代和21世紀初是屬於「I」的幾十年, iPhone、iPad、iPod,一切都與「I」有關係,亞當認為,這給經濟帶來了衰退危機……

Hawksberry指出:

1,WeWork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該公司沒有一項收入來源於銷售高科技產品或提供高科技服務。他們欠下470億美元的租金,聲稱WeWork是一家技術公司是眾多謊言中的一個,是創始人Adam在故意誤導和欺騙現有和潛在的未來投資者。該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容易被複製,任何人都可以參與。

2,當Adam被問及是什麼激勵他創建一個共享的工作空間公司時,他表示,因為他在以色列長大時,曾住在一個集體農場,這段回憶令他記憶深刻,所以他想到了分租辦公室。但這個點子並不是他自己獨創的,在他之前,LEO, Workspace Group, The Office Group, ServCorp, MWB, HQ還有很多其他公司都想到了這個龐氏騙局。

3,想所有騙局一樣,WeWork玩弄財技,想像一下房東同意將房子便宜2500塊租給你,前提是你要用這些錢來裝修這個房子和出租這個房子,而WeWork將這2500塊記錄成營收。他們還向會員收費即使他們這間房子已被房東收回,然後將這些費用返還給這些會員。想要在帳面上增加收入非常簡單,會計收入並不代表你的銀行裡真的收到了那麼多錢。

4,在S1的披露文件中,WeWork所詳述的費用並不準確,他們隱藏了裝修和營銷兩個主要成本。WeWork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會計帳戶,稱之為「社區調整後的EBITA」。如果他們不這樣做,財報中所披露的40億美元損失就會變成60億美元。Adam是一個說一句話要提到兩次社區的人,但他自己為什麼從來不加入到「網絡社區」當中,他從未發過推文,他的Instagram裡面有四張谷歌圖片,他沒有領英帳戶,很明顯他指導自己在掩蓋些什麼。

5,隨便在任何網站上搜索以下,都能看出他們有多麼不在乎他們客戶的想法。在WeWork,新客戶如果籤約6個月,將會得到3個月的免租期,還有一大堆免費的啤酒,免費的一切,支付給經濟100%的佣金,而業內標準是10%,Instagram廣告鋪天蓋地,每天3篇公關文章。沒有一個他們提供的工作場地是滿員的,而新籤約率已經開始下降,他們甚至派團隊走進競爭對手的中心,拍攝租戶目錄的照片。這就是WeWork的絕望程度。他們的競爭對手Regus已經對他們提起了法律訴訟,而Regus並不是唯一這麼做的公司。

6,亞當已經兌現了超過10億美元的貸款,加上他個人的工資,花費在私人飛機和其他奢侈品上,他們每天都在享樂,而花費在公司的時間便越來越少,然後,亞當利用從WeWork中提取的資金,通過私人控制的離岸投資工具將其匯集起來,並且幾乎在一夜之間建立了一個資產豐富的主要商業房地產投資組合。亞當租賃他們私下收購的那些房產給WeWork賺取高租金,然後再用其他房產從摩根大通那裡獲得貸款。

7,直到沙特威脅要將資金從遠景基金中撤出,孫正義重新考慮並決定不再追投WeWork,才讓亞當有了危機感並儘快啟動IPO。如果亞當同意推遲首次公開募股,他將無法在不提供更嚴格的財務狀況下重新提交IPO申請。他也可能擔心如果IPO無法順利進行,公司可能無法生存。WeWork預測2017年的利潤為5.42億美元,2018年為10億美元。而實際上,他們的經「社區調整」後累計損失超過40億美元,實際損失更加多。WeWork曾起訴了一名舉報人,她在2016年時曾警告並透露WeWork是如何將利潤預測削減了76%,當外媒發布這一消息時,WeWork聲稱高估了房東願意承擔的成本。但根據Adam的說法,他表示:「因為我們有40%的利潤率,我們可以選擇何時盈利。」

8,兩個最賺錢的服務式辦公室集團,最大的IWG (Regus & Spaces) 以及最豪華的LEO,他們共同管理超過3500多個中心,已上市近兩年半,還並沒有人願意為他們投入超1.25倍營收的投資。軟銀為WeWork支付的120億美元已經可以買下超過四個Regus。Facebook在首次公開募股前籌集了22億美元。谷歌上市前籌集了1.3億美元,Ebay籌集了69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WeWork已經籌集了140億美元,是Facebook在IPO之前所需要的7倍,是Google需要的140倍,他們甚至不是一家科技公司。這140億美元去了哪裡?與之相比,Airbnb是一家科技公司,已經籌集了40億美元,去年的營收為9300萬美元,收入為24億美元。沒有任何錢被騙出Airbnb,他們在財政上負責並花時間等待正確的IPO時刻。

9,業內任何人都會告訴你,服務式辦公室產生的收益幾乎與傳統商業房東一樣多,服務式辦公室曾經是非常有利可圖的,但今天它們無處不在。服務式辦公室就像酒店業,只不過還要簡單。WeWork是怎麼被炒作起來的,它的最早期的股東之一,Mortimer Zuckerman,不僅僅是是WeWork種子投資者,還是WeWork的房東,而他還擁有兩家媒體集團,這有助於對WeWork宣傳。

Hawksberry表示,這種大型騙局最讓人不安的地方是,長時間的欺詐,使得媒體機構現在邀請這些騙子參加所謂的領導力活動,來教我們如何成為有遠見的人,而真正的企業家和技術公司在籌集資金時變得更加困難。

相關焦點

  • 龐氏騙局:新馬甲!——探店測評師
    開篇先講結論——「探店測評師」是個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是詐騙!為什麼著急說結論呢?就會點進去看文章一看,哇哦,真的能賺錢,入坑了這正是騙子想要篩選出的韭菜所以說這騙子推廣是個高手懂得「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這個道理好了,二八說人家是龐氏騙局
  • 比特幣是龐氏騙局嗎?
    什麼是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是由一個叫查爾斯龐茲的美國義大利移民創造的一個騙局創造出的一個名詞。龐氏騙局的目的是為創造這個騙局的人斂財,通過新人的錢來支付老人的利息和回報,製造賺錢假象來騙取更多人投資。由此我們可以肯定它不是一個龐氏騙局,不過目前的價格是一個泡沫。風險提示:本信息僅供知識分享,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你已深陷其中還渾然不覺的龐氏騙局
    中國人的化學是從餐桌上學來的,而像PM2.5,可懸浮顆粒物這些氣象名詞,更加痛徹心扉,這是在每一次的呼吸中強化著記憶。但我們似乎有個信念,努力工作努力賺錢,錢賺多了就幸福了。當我們手頭上有點零花錢的時候,又不得不體會龐氏騙局的各種殘酷。
  • 蔣雯麗一出《龐氏騙局》,宋丹丹她們都被徵服了
    2012年,以龐茲生平為藍本的音樂戲劇《龐氏騙局》席捲法國,成為法國當代音樂戲劇重要的典型標誌。今年是龐氏騙局發生的第100年,查爾斯· 龐茲在100年前用「 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段精心打造的龐氏騙局迅速影響整個西方世界。2019年,央華戲劇邀請原版導演大衛· 萊斯高,集合中國頂級音樂戲劇演員陣容,打造了《龐氏騙局》的中文版本。
  • 牛市正反饋和龐氏騙局
    當時,龐氏如實的按照機期票上的約定,按期支付了所有的利息。與此同時,《波士頓環球時報》繼續深入追擊,他們發現的新聞是真正具有爆炸性的,這篇文章在8月2日登出,他指出龐氏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解決此問題,而且他還有犯罪的前科。當這個消息被爆出來之後呢?旁氏公司很快就倒閉了。最後,龐氏背叛判聯邦監獄服刑5年,三年半後又被麻薩諸塞州地方當局判定有罪入獄服刑7~9年。
  • 龐氏騙局一百年-虎嗅網
    這也就造出一個類似龐氏的局。 所謂拖延問題到一定境界,其實就是解決問題。胡佛曾反諷地說:年輕人有福了,他們將繼承下政府的天量債務。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年輕的龐茲來到了翻滾中的美利堅。而1919年作為龐氏騙局的元年,將載入史冊。
  • 百年騙局回顧:龐氏已死 韭菜還在
    龐氏騙局這個詞每個人幾乎都聽過,細算一下,自從1919年查爾斯·龐茲發明「龐氏騙局」,距今為止有100年左右的歷史了。今天,帶大家好好地掰扯一下,這個龐氏騙局為什麼經過了100年還是玩不膩,每次都能夠吸引到無數的人蜂擁而至。
  • Scalers:你是怎麼在「龐氏騙局」中被玩死的?
    我們今天的「龐氏騙局」就以此人命名。 (龐老闆)那最後問題怎麼暴露的呢?有一名《波士頓環球郵報》記者對龐氏的問題進行了調查,但是第一次質疑文章發表後,並沒有產生實質影響,因為龐氏在繼續按時、按點兌現期票。
  • 中文域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的騙局
    總結成一句話:中文域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新知客》雜誌八月約稿,實際稿件可能有刪改。
  • 樂視控股本應是互聯行業的標杆,卻被大家以為是一個龐氏騙局?
    樂視控股是一個龐氏騙局嗎?我認為不是的。為什麼呢?這是有本質區別的。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是金字塔騙局(Pyramid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
  • 小心,這可能也是一種龐氏騙局
    實際上,龐氏騙局可以偽裝成多種不同的形式,這使得騙局很難被察覺,也很難與正常的商業行為區分開,因此也就難以實施明確的監管和法律措施。我在研究中,已經開始關注一種很難被辨識的騙局,這種騙局至少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開展真正的商業行為,一直保持一種「偽裝的龐氏騙局」的姿態,並且不會觸犯任何法律,但可以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 給孩子的商業周刊:有些企業的擴張手段,是「龐氏騙局」嗎?
    給孩子的商業周刊:有些企業的擴張手段,是「龐氏騙局」嗎?30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灰鴿叔叔 灰鴿叔叔導讀《是「龐氏騙局
  • 以太坊網絡遭遇嚴重擁堵,疑似龐氏騙局導致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區塊律動BlockBeats律動 BlockBeats 消息,以太坊網絡上正有數以千計的交易湧向同一個地址,該地址現在擁有超 500 萬美元的 PAX 代幣,網友質疑似乎是因為一個龐氏騙局而導致以太坊嚴重擁堵。
  • 【觀影娜】看破產姐妹,學英語之「龐氏騙局」怎麼說?
    我們是錢寧騙局的受害者。 其中劇情我們就不深究了,得仔細研究下「旁氏騙局」的英語翻譯。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 在這個短語中,「scheme」的意思是「詭計、陰謀」。這樣細想,如此翻譯完全OK啦。 都說到「龐氏騙局」了,自然少不了「傳銷」類的字眼。
  • 從一場資本主義金融騙局,每個人看到了什麼
    【文化譚】2012年,以龐茲生平為藍本的音樂戲劇《龐氏騙局》席捲法國,成為法國當代音樂戲劇重要的典型標誌。今年是龐氏騙局發生的第100年,查爾斯·龐茲在100年前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段精心打造的龐氏騙局迅速影響整個西方世界。
  • 貨幣自治與龐氏騙局:一枚比特幣的正反面
    比特幣的隱藏第三面:龐氏騙局?說到這裡,是不是就有了一絲「龐氏騙局」的味道了呢?目前尚不清楚比特幣的產生速度遞減和容量有限是源於系統設計缺陷還是設計者有意為之(估計是後者,因為防止「通貨膨脹」的「理由」很充足)尚不得而知。
  • 股壇長毛Webb:比特幣是全球首個非中央化龐氏騙局
    新浪港股訊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比特幣(Bitcoin)價格近期飆升,惹起全球瘋炒,有「股壇長毛」之稱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則質疑比特幣的升勢,更形容比特幣是全球首個分布式、非中央化龐氏騙局(Ponzi scheme
  • 起底「手遊龐氏騙局」的運作套路,受騙玩家是「愚蠢」還是「貪婪」?
    根據已曝光手遊龐氏騙局的涉案金額統計,單單是今年已經有超過50萬玩家入局,被套牢超5億元人民幣。但,或許還只是騙局的冰山一角。今天,手遊那點事將在此揭開「手遊龐氏騙局」的神秘面紗!一、2萬入手一款手遊,3個月可淨賺百萬在講手遊龐氏騙局之前,先再回顧一下什麼是龐氏騙局:
  • 「焦耳盤」崩盤 圈錢數百億 龐氏騙局為什麼能長盛不衰?
    其實稍微了解過一些金融知識就會知道"焦耳盤"的套路就是打著去中心化名義宣傳的龐氏騙局資金盤而已。 龐氏騙局這個詞,在中國流傳已經十幾年了,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焦耳盤"在中國發展歷史很久了,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一種老鼠會,在南方地區出現,現在叫傳銷,後來逐漸延伸出非法集資。
  • 「龐氏騙局」和「傳銷」到底是什麼?這些專業詞彙你要懂!
    1什麼是龐氏?什麼是傳銷?【龐氏騙局】和【傳銷】的最大特點就是主要套路亙古不變,但馬甲繁多數不勝數。咱二哥很早前就說過一個真理:不管別人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只要從常識出發,就能辨別90%的騙局(傳銷類99%)。【龐氏】:運作邏輯是不斷用新加入的會員交的「入會費」去補貼老會員,順利運行的話,早期加入的老會員可以拿回本金並繼續吸走後來人的錢。然而這樣的邏輯缺陷也十分明顯——就是老會員必然會越來越多,而新會員遲早是會枯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