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養生有哪些「野路子」?營養師直乎:「高手在民間」
老年人,退休後非常閒暇,而且大多身體還非常硬朗,越是到了老年之後,自知身體的衰老,因此大多非常注意養生,老年人是龐大養生隊伍中的中堅力量,當然也是養生謠言,各種保健品瞄準的重點對象。
其實很多老人都有自己的養生方略,加上老人一生見多識廣,因此大部分都不會受到商家的蠱惑。在民間還流傳了很多養生的「野路子」,比如說傳言有人說「只要對自己夠狠,衰老就追不上;猛灌水、狂走路,口服液吃空一瓶又一瓶……」。以下3項當代老年人沉迷的養生方式,如果方式不對或影響健康,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老年人養生有哪些「野路子」?營養師直乎:「高手在民間」
1、晨練
有這樣一群老年人,每天雷打不動地晨練,不分季節不分天氣,說走就走。凌晨四五點雄踞在廣場、公園、一展十八般武藝。
這裡我提醒的是,晨練雖然好,但是要注意趕遲不趕早,特別是在樹林裡晨練的時候,最好趕上太陽升起時最佳。因為在夜間植物會進行呼吸作用,吸取大量氧氣而釋放更多二氧化碳。因此,太早空氣是不太好的。等太陽逐漸升起後,植物便開始釋放氧氣,空氣便會好轉。
晨練應在太陽初升後;並注意保暖,霧霾、颳風下雨天應取消晨練。晨練前少量飲水,能降低運動引起的脫水、血液黏稠的風險,晨練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為最佳,注意進行一些協調性和柔韌性的有氧運動最好,如慢走、做操、打太極等。
2、吃保健品
老年人平時省吃儉用的,買起保健品卻非常大方。其實大部分保健品都言過其實,打著專家講座的幌子、施以小恩小惠贈送禮品給老人「洗腦」,很多老人對此深信不疑。
保健品功效到底如何?這是有問號的。我想對於老人而言,養生更主要的注重營養,同時注意適當的運動鍛鍊,合理的睡眠,以及戒菸酒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就非常不錯了。注意每年定期體檢,如果發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注意補給,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沒事多運動鍛鍊,少聽些「專家講座」或更健康。
宣稱有以下5種功效的保健食品,毫無疑問是騙人的:①抗癌;②徹底治癒某種慢性病;③調節身體酸鹼度;④淨化血液;⑤增高。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種類,而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物。如果你真的有病,趕緊去醫院認真治療。
補充營養的最好方式——好好吃飯
人體所必須的七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水和纖維素等,其中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及組織的基礎物質,是人體自我修復必須物質,通常在肉類食品,以及奶類、雞蛋、豆類、魚類食品中含量即為豐富,而脂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糖類分很多種,通常對老年人來說要少吃甜味食品,而多吃些穀類食物來補充能量。糖類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之源。無機鹽就是我們常說鈣、鐵、鋅……多種礦物質,特別是鈣質,對老年人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通常在奶類、蛋、魚類食材種也是含量非常豐富。
維生素、與纖維素等主要是水果、蔬菜以及根莖類食物中就非常充足,可供大家參考。水就不用我說了。因此好好吃飯,注意食材搭配基本上可以不用任何保健品。實際上,能夠做到正常飲食的人,營養成分基本都能處於正常狀態,再額外補充並不會有什麼用。
3、走路
朋友圈流行曬步數,是很多人日常鍛鍊的目標,甚至還有人日行幾萬步,就為了拼運動排名。
我想說的是,走路別貪多,過度反傷身。很多老年人腿腳不好,問題大多出在膝蓋的部位,因為習慣需要承受全身的重力,而且沒有肌肉的包裹,走路太多則容易磨損。特別是對老年人來說,運動要多樣化些,選方位增加運動量,而不是單一重複某一個動作。走路健身雖然好,但不適宜貪圖多。老人一般每天不超過6000步。
其實很多老人的運動方式都是合理的,比如打太極,跳廣場舞、爬山、健步走、登上後大聲喊叫、甚至有人用背部撞樹,可以說花樣百出,真可謂是高手在民間。在我看來只要積極地動起來一般都不錯,如果在運動過程中能讓自己感覺身心愉悅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