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殺馬特創始人"嗎?他現在成了髮廊小哥,流浪多年終於回家吃...

2020-12-15 中國青年網

  羅福興

  年前一天,按照梅州老家的風俗,羅福興用柚子葉燒水洗了澡。2018年,他的新年願望是離理想更近點,而他的理想就是自己開的理髮店能夠越做越大,把母親和妹妹接到深圳來一起過日子。

  羅福興,殺馬特創始人,曾經做過網紅,如今只想賺錢養家,過平凡的生活。今年春節,在外流浪多年的他終於敢回家了,如願吃上了久違的年夜飯。

  曾經的「殺馬特」創始人

  羅福興這個名字大家不一定熟悉,但有張照片你們卻一定看過。爆炸的紅髮、鬼魅的妝容、白色的唇環,他就是「殺馬特教父」。這一裝扮曾引發無數嘲諷,也觸發無數效仿,催生出了所謂「殺馬特文化」。

  殺馬特是什麼?據說這個詞源於英文單詞smart,或許是取其「時尚」之意。而在網絡語境中,殺馬特則是奇裝異服、奇怪髮型、奇特妝容的怪異混合,以另類甚至怪誕的風格,挑戰著公眾的審美。羅福興的照片就是典型代表。

  如今的髮廊小哥

  不過,這位殺馬特的鼻祖,近日卻被發現剪去一頭長髮,在深圳龍崗白石塘村開了家理髮店安心度日。

  當初最最叛逆的人,選擇與青春一刀兩斷,這也被人視為殺馬特文化走向消亡的標誌。

  久違的年夜飯

  牛肉丸、魚、豬肉、蘿蔔,外加一壺黃酒,剛剛過去的這個除夕夜,羅福興回到了梅州五華縣轉水鎮家裡,和媽媽、兩個妹妹以及本家的幾個大伯聚在一起,一頓豐盛的大餐讓他體會到久違的年味兒。

  飯後,他仰望天空璀璨的煙花,心中特別欣慰。因為過去的一年,他的人生軌跡改變了好多。之前幾年的除夕,他都是一個人在網吧泡一整天,年夜飯就是一碗無滋無味的泡麵。

  因為家境不好,父親常年在外面遊蕩,羅福興無法像眾多同齡人一樣感受到家的溫暖。又因為留著不主流的殺馬特髮型且不願意在流水線上打工,羅福興很難被社會所認同。

  雖然在網絡世界裡,他有著「殺馬特創始人」的稱呼,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羅福興都像個社會小混混一樣,渾渾噩噩過日子,漂泊著,流浪著。

  「我都想不起上一次在家過年的情景了,至少是五年前的事兒了。」手裡沒錢,和村裡人崇尚的衣錦還鄉的差距很大,羅福興之前不想也不敢回家。但這兩年,父親突然離世讓他一下子長大了,將責任二字放在腦海中,有了賺錢養家的意識。

  去年,他找了一個合伙人,在深圳坪鄉開了一家理髮店,希望有一天門店做大,把媽媽和兩個妹妹接過來住。

  「我現在還是很窮,但我的目標很清晰,有了努力的方向,腳已經踏出了一步。」羅福興今年之所以回家過年,主要是他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如今,他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相關焦點

  • 最後的殺馬特教父:15歲時創造「潮流」,現在他怎麼樣了?
    他還記得,電玩城最中央放著龐大的捕魚達人機器,廉價的塑料外殼全是劃痕,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圍了一圈又一圈,只盯著眼前等級分明的世界。這讓他慢慢弄明白了一個規則,誰也不想要價值兩分的燈籠魚和烏龜,儘管它們緩慢而龐大,人人都想要大白鯊。那時,羅福興個頭太小,揪住縫就能遊進去,能賺,也會賠。
  • 還記得殺馬特嗎?它又「活」過來了
    還記得殺馬特嗎?該片導演李一凡自2017年起開始拍攝相關主題,他沿途走訪深圳、廣州、中山以及雲貴地區,完成了67個殺馬特人士採訪,並匯總購買到的影像資料,剪輯成一部120分鐘的紀錄片。而有的則將愛情成敗歸咎於髮型身上,有受訪者表示他因被劈腿而轉變成殺馬特
  • 還記得紅遍大江南北的「殺馬特」創始人組合嗎?如今他們過得怎樣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現在冒出了好多新型職業,就比如網絡直播現在成了很普遍的一種職業,做這門職業的不需要高學歷等,只需要你有才能、有趣,可以吸引到粉絲的關注,有些主播會直播買貨,有的主播會直播吃美食,有的主播會直播展示自己的才能,也有的主播會直播跟粉絲一起聊天談人生哲理的……所以只要是你有本事能吸引到粉絲的關注
  • 回到家鄉的殺馬特:失去的不僅是怒放的頭髮
    彼時,殺馬特風潮已經在昆明消失殆盡。位於五華區南屏街的這家髮廊,幾個月都沒人來做殺馬特髮型了。那晚,給大雪剪完頭髮後,師兄和師父也相互剪掉了彼此的頭髮。這家殺馬特髮廊裡,三個造型師都成了寸頭。從此,南屏街再無殺馬特。01. 正名殺馬特重回江湖是在六年後。
  • 為什麼殺馬特的頭髮顏色那麼鮮豔?
    十多年後,一位導演用一部紀錄片,以幾乎為殺馬特「平反」的姿態,把這個被遺忘的群體又重新帶回到大眾面前。這部叫作《殺馬特我愛你》的紀錄片,講述了 70 餘段殺馬特個人史。片中最大的殺馬特現在 30 多歲,已經不立頭髮,但他懷念家族的溫暖,一心希望殺馬特復興。
  • 被誤解的殺馬特:誇張髮型是流水線青年的避風港
    紀錄片導演、藝術家李一凡2017年開始拍攝殺馬特,輾轉深圳、廣州等地,完成了70多位殺馬特的採訪。拍攝期間,他通過直接購買手機視頻的方式,收集了900多段工廠流水線和工人生活視頻,完成了《殺馬特我愛你》。一個被誤解、被遮蔽的群體逐漸浮出水面,他們有的已經剪去長發,有的還固執地留著紫色、橘色的頭髮。
  • 當年的殺馬特「葬愛家族」網紅,他們目前境況如何
    導語:當年殺馬特「葬愛宗族」各大網紅,13年過去了,他們怎麼樣了?殺馬特文明,我想提到這個姓名的時候,咱們腦海裡就會顯現當年的畫面。尤其是關於90後來說,或許很多人都曾經是殺馬特中的一員,亦或者是弄過殺馬特髮型。
  • 中國殺馬特簡史:引起殺馬特潮流的那些人,現在怎麼樣了?
    原標題:中國殺馬特簡史:引起殺馬特潮流的那些人,現在怎麼樣了?隨後的幾年,隨著文化基礎設施的鋪設完畢,殺馬特快速風行,並成型成一種青年亞文化。不過要說到這種成型文化的創始人,算得上網際網路的一大懸案了。在百度輸入「殺馬特創始人」,搜索界面底部的「相關搜索」,你至少可以看到四個名字,他們分別是安子軒,羅福興,李小凱,楊子浩。
  • 《殺馬特,我愛你》:導演買了915條視頻,探尋殺馬特的根源
    他感到很興奮,覺得中國終於出現了自主抵抗消費主義的群體。他錯把模仿視覺系服飾和化妝的殺馬特,當成了中國自產的、擁有審美自覺能力的、抵抗社會現實的朋克和嬉皮士。而這些詞彙,對於殺馬特家族的創始人羅福興來說,是何等的陌生。
  • 「殺馬特」創始人在深圳開理髮店:想當社會學家
    2006年,16歲的他去村裡的理髮店搗鼓了一個爆炸頭,染成粉紅色,抹了口紅,戴上白色耳環,塗上紋身,同時,建立的「殺馬特家族」QQ群,從幾十人發展到幾萬人,從一個群到幾十個群他也是中國最早發起洗剪吹髮型的人之一,由此90年出生的他被貼上「殺馬特」創始人的標籤,江湖尊稱他為「殺馬特」的「教父」。但隨著年齡的增大、父親的去世,羅福興身上的叛逆逐漸褪去。他開始回歸主流,希望通過一技之長擔起養家的重任。
  • 14年前的網紅「葬愛家族」,告別「殺馬特」後,素顏卻活成這樣!
    不知道你是否記得在90後殺馬特的「葬愛家族」的故事,殺馬特曾一度炙手可熱。當時作為非主流時代的代表,這些人曾以歐韓風和殺馬特的髮型在網上走紅,展現了當時90後最生動、最誇張的性格。然而現在看這些行為真的很有趣。14年後這些殺害馬特的代表網紅們卻過著這樣的生活!
  • 《殺馬特我愛你》,被誤解的殺馬特文化,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2年,紀錄片導演李一凡第一次看到殺馬特,那時候殺馬特文化已經過了鼎盛期,受過高水平教育的文人導演,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上世紀的嬉皮士運動及朋克文化,他說這叫審美自覺,咱們國內有這個特別了不起。後來李一凡嘗試與殺馬特聯繫,直到2016年,終於通過關係網撈到一條大魚,殺馬特教主羅福興。
  • 殺馬特滅絕了,被口水淹死的?
    對於許多人來說,殺馬特滅絕似乎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這麼多年我們吐的口水、翻的白眼、罵的髒話,終於把那些「土low青年」拍死在歷史的垃圾場裡了。而往後的2013年,殺馬特又被打成三俗。為了活下去,最後她還問路人討了十個饅頭,和堂姐一人五個,吃了一周。但即便如此,她還是堅持繼續漂泊,「能玩一天是一天,還活著,能多堅持一會是一會。」
  • 那些年扎堆勁舞團的殺馬特們,現在怎麼樣了?| 領客專欄 · Game On
    在剛剛接觸非主流時,他是一個視覺系,因為視覺系從外表看來更加誇張,現在他成為了唯美系,這是「向主流審美靠攏」的結果。「憂傷」成了非主流跟殺馬特的模仿對象,最終,在殺馬特裡形成了一個最憂傷的群體:葬愛家族。他們從網絡上出現,又在網絡裡消亡。百度指數提供了葬愛家族 2011 年至今的搜索狀況,在 2016 年 3 月 6 號以前,這個詞語的搜索量是 0。
  • 90後「殺馬特們」不再狂少,誰還會記得他們?
    1月27日,廣州日報一則採訪《「殺馬特」創始人:我剪去長發,不想再做網紅》在網絡走紅。「殺馬特」這個充滿回憶殺的詞彙,重出江湖。(打開音樂一起搖擺)文中的「殺馬特」創始人羅福興,被家族成員尊稱為「教父」,曾在龐大的殺馬特江湖叱吒風雲。
  • 還記得用英語發簡訊的外賣小哥嗎?他真的要去四川外國語大學讀書啦!
    還記得那個用英文簡訊提醒川外學生取餐的送餐小哥毛召木嗎?他一直說自己想去四川外國語大學讀書,學英語。時隔5個月,小哥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他拿到了川外成人自考本科英語專業的入學通知書!8月14日,毛召木再次回到了自己送餐的老地方——川外。
  • 真正的殺馬特,可能從頭至尾都被誤解了
    儘管「殺馬特」的確切誕生節點及創始人長期存在爭議,但作為最早將意為「時尚」的英文單詞「smart」音譯為「殺馬特」的人,羅福興無疑是這場挑戰中國人外形審美底線的青年亞文化運動中最重要的弄潮兒,也因此被貼上「殺馬特教父」標籤。
  • 不要嘲笑髮廊小哥,緊身褲才是男性的未來
    當男生的細腿,套在緊身牛仔褲裡,配上碎花襯衫和尖頭皮鞋,柳腰款擺,玉腿生風,一種濃濃的殺馬特氣息穿越了城郊結合部的廣袤田野,迎面撲來,那感覺比吃了10頭大蒜都要刺激。 而生活中的普通男性(並不止髮廊小哥),也開始加入緊身褲的行列。
  • 我是20萬人的殺馬特教父,髮型不誇張不準進群
    他還記得,電玩城最中央放著龐大的捕魚達人機器,廉價的塑料外殼全是劃痕,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圍了一圈又一圈,只盯著眼前等級分明的世界。這讓他慢慢弄明白了一個規則,誰也不想要價值兩分的燈籠魚和烏龜,儘管它們緩慢而龐大,人人都想要大白鯊。那時,羅福興個頭太小,揪住縫就能遊進去,能賺,也會賠。
  • 他因為兩顆糖被拐賣,四十多年後終於回到家鄉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有著許多的愛心團體,所以當楚永喜再一次尋親的時候,終於有好心人幫助他,最終他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家鄉貴州,找到了自己的親人。然而幸福中的不幸是,楚永喜的親生母親在半年前就已經抱著深深的遺憾離世了,回到家鄉的楚永喜。未能來得及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沒能儘儘孝心。他一想到自己的悲慘經歷就忍不住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