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展翅欲高飛———慶城縣轉型促經濟發展紀實

2020-12-20 網易新聞

春夏時節,草長鶯飛。走進慶城縣的山山塬塬,高的是樹,矮的是草,白的是溫室,紅的是井架。雨後的田野上,勤勞的慶城農民忙得熱火朝天,有的在給蔬菜打藥,有的正給羊羔餵料……好一幅五彩斑斕的鄉村畫卷!慶城縣「調結構、促轉型」已初見成效。

其實當初提出「轉型」,對於慶城這樣一個目前仍擁有石油資源,煤炭、煤層氣資源開發利用潛力也非常巨大的資源型城市來說,似乎早了一些。但隨著長慶油田布局結構的調整和經營機制的轉變,在被稱為本世紀最為困難的2009年的前幾年,慶城縣便嘗到了困難的滋味。正因如此,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慶城縣還是果斷提出了「轉型發展」的戰略布局,在攻堅克難中謀求轉型升級。前所未有的困難並不僅僅是「傷筋動骨」,而是凸顯「深刻矛盾」。慶城縣90%以上的稅收來自於油田企業。近10萬人的油田職工、家屬在慶城縣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當地許多群眾靠著打零工、跑運輸、搞餐飲服務,早早地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

2004年以來,長慶油田開始布局大調整,馬嶺煉廠、油建公司等38戶油田三產企業相繼註銷、搬遷或撤併。目前,留在慶城縣的只有採油二廠、服務二處等6個油田二級單位。

仿佛是一夜之間,慶城縣曾有的經濟優勢沒了。油田單位搬了,財政收人不斷滑坡,2009年一年減少稅收過億元。百姓謀生成了最大的問題。

水不夠吃。全縣目前有14.5萬人吃水困難或飲水不安全,特別是老油區鄉鎮和西北部山區7.8萬人的飲水問題亟待解決。

電不夠用。困難最為突出的是馬嶺、翟家河兩個鄉鎮,共涉及8個行政村、77個自然村、1455戶、6460人。這些群眾用電原來由區域內的油田作業區轉供,作業區停產關閉後群眾無電可用。一些山區群眾由於居住分散,線路過長,供電質量普遍不高,且電價居高不下,有的每千瓦時高達5—6元。

路不夠好。老油區大部分通村油路和砂路屬於石油代建路,長年超負荷承載油田大噸位作業車輛和運輸車輛,損毀嚴重,晴通雨阻、通而復斷的現象較為突出。

有病沒處看。原來位於縣城的長慶職工總院和地處馬嶺礦區的鑽二醫院,設備和技術相對較好,群眾有重大疾病都在這裡診治,現在則不得不跑到西峰,甚至西安、蘭州去就醫。

群眾生活因變出現返貧現象。油田在開發中共佔用耕地5萬多畝,老油區的部分村組人均耕地由開發前的3畝左右減少到了目前的半畝左右,油田單位駐在時,群眾主要依靠打零工、跑運輸、搞餐飲服務等維持生計;油田單位搬遷後,這些群眾種田沒土地,經商無市場,打工沒出路,部分群眾收人銳減,甚至返貧。

面對困難,新一屆慶城縣委、縣政府班子深刻認識到,這看起來是由於石油機關搬遷帶來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新問題,而是長期影響慶城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矛盾。只不過,這一事件的發生,使慶城縣單一依賴石油資源的不合理經濟結構,以及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得到了更集中、更充分的暴露。

從被動的「騰籠換鳥」中負重起跳,實現「擴籠壯鳥」危機永遠和契機同在。

慶城縣委書記閆曉峰說,在面對困難,只有加快調結構、促轉變,慶城經濟才能走出困境,才會有後勁,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慶城縣在謀劃中形成了轉型發展的新理念;以人為本、科學轉型;其思路是:以經濟轉型為根本,帶動社會、生態、文化全面轉型;其戰略目標是:到「十一五」末,全縣大口徑生產總值達到78億元,地方生產總值達到18億元,財政收人突破5億元;「十二五」末,大口徑生產總值達到126億元,地方生產總值達到29億元,財政收人突破7億元;「十三五」末,大口徑生產總值達到46億元,財政收人突破10億元;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進人全市前列。

慶城人認識到,儘管要推進戰略轉型,石油仍是慶城發展的根基。在省委、省政府「兩翼齊飛」的區域發展戰略中,慶陽是其中一翼,擔負著打造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的重任。在慶城,長慶油田將實施「馬嶺下面馬嶺」的油田二次開發,以及天然氣的綜合利用。

在這一重大機遇面前,慶城縣一方面積極爭取兩噸區超低滲透油田開發;一方面努力推進油田生產服務非核心部分的屬地化和本地化,發展服務油田生產的配件製造、機械加工和聚丙烯等石油後續產品生產加工,填補油田單位相繼搬遷後造成的空缺。

眼下,虹洋管業、軍星混凝土、長榮機械、鑫昕石油機械維修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項目落戶慶城,這些利用油田閒置資產和圍繞油田服務的三產項目年可實現利稅1000多萬元。

依託資源,但決不能依賴資源。「再不能走『一油獨大』的老路了。」縣長解平說,轉型要靠新興接替產業支撐,這就要利用好油田閒置資產,孵化多元化的產業增長點,這是轉型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思路一變天地寬。油田滯留了一大批閒置資產,既有廠房車間,又有生活區和辦公場所,各區塊相對獨立完整,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這也為發展經濟提供了一個平臺。

關鍵在於主動出擊、招商引資。

2009年,慶城縣開始運用財政槓桿撬動,通過重新給每個鄉鎮下達財政任務,建立全新的工作考評機制,把各鄉鎮、各部門領導幹部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都逼到了抓項目建設和投資上,從而帶動了工作作風的徹底轉變。

在此激勵下,在馬嶺、卅鋪等老油區,慶城人引來了黑龍江客商,利用原長慶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設工程公司的3個廠房,投資5000萬元,建起了慶陽地區首家大型節能建材企業慶城縣伊佳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趙亞晶告訴筆者,公司去年9月22日開業後,產品銷路一直不錯,預計年產值將達1000多萬元。

被動的「騰籠換鳥」變成慶城縣的「擴籠壯鳥」。現在,利用油田閒置資產辦起的北強鋁業、鑫昕機械製造維修公司等,不僅填補了慶城縣市場空白,當地農民在家門口也有了新的打工去處。

截至今年3月底,全縣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億元,同比增長4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25萬元,增長21.9%;大口徑財政收人1.0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3275元,增長16.5%;農民人均純收人649元,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億元,增長21.6%。

看市場、抓機遇,調結構、惠民生,著力構建立體轉型框架。

慶城縣決策者意識到,轉型不僅僅是圍繞著石油產業的轉型,而是需要構建一個立體轉型框架。

長期靠油田的輻射帶動,使得慶城縣一些農民「連菜都不會種」。蘋果、草畜、瓜菜等特色主導產業在慶城發展了多年,卻沒有做大做強,更談不上做特做優。

問題是,要是農業不強,農民不富,慶城經濟就走不快,也走不遠。

慶城縣開始著力打造「南部塬區蘋果,東西二川瓜菜,山區種草養畜」全新格局。以前,慶城人吃的菜,全是外地銷來的。2009年,慶城縣在玄馬川建起了2000多畝的設施瓜菜示範園,培訓起了新農民。

交通滯後、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是慶城轉型發展的最大瓶頸制約。縣城建設繼續按照構建「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的戰略定位,強力推進中心極化、軸線帶動、據點突破、網絡發展「四大戰略」,堅持建設、管理、經營並重,盤活城市資產,激活城市商貿,增強縣城的產業集聚、開發集約、能量集合功能,鞏固和提升慶城的投資潛力,爭創全國衛生文明縣城。小城鎮建設緊緊圍繞提高產業支撐力、經濟輻射力、文化影響力、社會管理力和要素聚集力,加快村鎮規劃體系編制,整合易地扶貧搬遷、災後恢復重建、小康示範點建設和「萬村千鄉」工程等項目,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農村商貿向城鎮靠攏,新型農宅向城鎮擺布,打造一批產業大鎮和企業強鎮,建成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人口相對集中的重點村鎮,發揮集群效應,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農村基礎建設堅持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並重的原則,採取水、電、路、田、林同步推進的辦法,做到多還舊帳、堅決不欠新帳,深人實施安全飲水、環境修復、土地復墾、生態優化「四大民心工程」,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基本條件,使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實現良性循環。

在發展中不斷改善民生,是社會轉型的重點,也是經濟轉型的動力源泉。慶城縣加快推進民生工程「五個全覆蓋」進程。一是推進「科技人戶」工程全覆蓋。按照「戶戶有科技明白人、村村有星火帶頭人、企業有科技創新人」的總體目標,堅持引進、推廣、消化、再創新並舉,加快科技新技術向生產環節滲透,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二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工程全覆蓋。加大教育布局調整力度,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到「十二五」末,全縣寄宿制學校布點達到全覆蓋,完成小學向中心村集中,初中向中心鄉鎮集中,高中向縣城集中目標。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把產業農民技術培訓、務工人員創業培訓、下崗人員再就業培訓結合起來,擴大招生規模,創新辦學模式,促進教育與就業的同步均衡發展,努力建設學習型社會。三是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工程全覆蓋。按照「突出城鎮、傾斜農村、覆蓋全縣」的思路,加大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範各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擴大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醫療保險參保率,進一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四是推進城鄉文化服務體系全覆蓋。多方籌資,多元投人,籌建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改擴建鄉鎮文化站,增設村級文化室和農家書屋,滿足城鄉群眾文化需求。加快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繁榮,壯大特色文化產業,打造文化軟實力,塑造慶城新形象。五是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全覆蓋。加快建立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優撫、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力爭達到「四個100%」,即:零就業家庭安置率100%、城鄉低保覆蓋率100%、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100%、農村計生對象救助率100%。

為了構建立體轉型框架,文化產業也成了慶城一個新的著力點。「南有黃帝陵,北有周祖陵」,深厚的歷史底蘊帶來的特色旅遊產業,開始讓遊客紛至沓來,去年景點收人突破千萬元。

自古,慶城就是周先祖築就的一座古城,因其形似鳳,又名「鳳城」。

如今,慶城這隻千年的鳳凰,已然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正展翅欲飛!

本文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奏響項目發展最強音——慶城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工作紀實
    奏響項目發展最強音——慶城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工作紀實 記者 王博雅 柳瑋 通訊員 馮琰?時下,走進慶城縣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運料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幹勁十足,處處呈現出一派聚力攻堅、快速推動項目建設的火熱場面。
  • 慶陽市慶城縣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16年底,慶陽市慶城縣交出了脫貧成績單,減貧4.02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57%,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慶城正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第一方陣。  然而,在三年前,在慶城縣還有5.31萬貧困人口,也就意味著每5個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貧困發生率高達22.16%。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正是慶城必須直面的特殊縣情,更成為全面小康的最短板。
  • 學校風採丨湘潭鳳凰中學:鳳凰高飛,笑傲蒼穹
    學校始終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的辦學宗旨,堅持「四位一體」發展戰略,即弘揚一種精神: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明確兩個目標: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辦學品位;發展三條主線: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的持續發展;夯實四大特色:高效課堂、激情課間、多彩活動、有味生活,把學校辦成真正讓學生認可、家長認同、社會讚譽、政府嘉獎的三湘名校。
  • 巧做加法促發展——慶陽慶城縣白馬鋪鎮「三變」改革見聞(圖)
    原標題:巧做加法促發展  ——慶城縣白馬鋪鎮「三變」改革見聞慶城縣白馬鋪鎮近年來因地制宜,巧做加法,走出了一條「三變+」多元產業的發展路子,成倍地放大了整體收益。  「三變」+主導產業  蘋果產業是白馬鋪鎮的優勢主導產業。為進一步推動這一產業高質量發展,白馬鋪鎮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支部」的方式,依託慶城縣金誠果蔬有限公司,加快以蘋果產業為主導的「三變」改革步伐。
  • 抖音鳳凰向南飛彩雲在跟隨是什麼歌 鳳凰展翅dj版在哪聽歌詞介紹
    抖音鳳凰向南飛彩雲在跟隨是什麼歌?鳳凰展翅dj版在哪聽?  鳳凰展翅,是最近在抖音上聽到的一首歌曲,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一首歌曲。抖音鳳凰向南飛彩雲在跟隨是什麼歌?鳳凰展翅dj版在哪聽?抖音鳳凰向南飛彩雲在跟隨是什麼歌:  這首歌曲的歌名叫做《鳳凰展翅》,是由張珊作詞、作曲,司徒蘭芳演唱的一首歌曲。
  • 控房育新促轉型 經濟結構更優化
    重點產業園區對我省經濟穩中有進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圖為海南生態軟體園信息產業辦公樓群。房地產投資佔比從50%以上調整到40%以下,服務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達70%以上……一如當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凸顯」,「十三五」期間,海南主動進行房地產調控,全力推動經濟轉型,非房地產投資大幅增加,社會消費規模逐步擴大,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逐步提高,為「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為何轉型?
  • 【愛•管理】「鳳凰」展翅 ——解剖「麻雀」,看吉州區鳳凰小學之變
    鳳凰小學,地處市中心城區城南核心區,幾年來如「鳳凰涅槃」,磨礪中蛻變,初綻光芒。她是吉州區乃至我市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個真實寫照。經歷三次改建和搬遷,1972年在天華山腳下建校,原名軍民小學,1985年在教育局關懷下,禾埠鄉鳳凰洲村委會劃地十畝建新校,更名鳳凰洲小學,成為一所村完小,2003年升為禾埠鄉中心小學,2013年隨著吉安市城南的開發和建設,該校因地處規劃路上,再次拆遷至現地址,更名為吉安市鳳凰小學。2014年8月14日市教育局與吉州區教育局籤約,吉安市鳳凰小學正式由吉安師範附屬小學接管。
  •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慶城樣板」——慶城縣以品牌引領打造新時代...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慶城樣板」——慶城縣以品牌引領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紀實隴東報記者 吳樹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項重大舉措。慶城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資源陣地優勢和融媒體中心人才技術優勢,將基層黨建、鄉村振興、文明創建、移風易俗、群團組織活動等融為一體,互促互補,融合發展,打造了縣、鄉、村、組全覆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五級網絡」服務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甘肅慶城縣領導一行考察720穿越飛船 探索科技文旅融合發展新方向
    為推進慶城縣文旅融合發展,探索一個呈現慶城獨特文化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旅融合發展道路。2020年12月4日下午,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縣委書記葛宏率黨政代表團一行參觀考察首望體驗科技文化有限公司高沉浸數字文化文娛體驗項目——720穿越飛船。
  • 山西省盂縣市場監管局以標準化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紀實
    標準化讓這裡變了樣 ——山西省盂縣市場監管局以標準化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紀實□ 鄭寶紅 本報記者 秦海峰「處處規範統一、事事有章可循!」「凝聚共識」「務實進取」……這是社會各界對山西省陽泉市盂縣市場監管部門的積極評價和廣泛讚許。
  • 高飛造句和解釋_高飛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高飛有關的成語:1、翔鸞翥鳳(xiáng luán zhù fèng):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翥:飛舉。鳳凰展翅高飛。比喻富麗的文辭2、鴻儔鶴侶(hóng chóu hè lǚ):鴻、鶴皆為群居高飛之鳥,因用以比喻高潔、傑出之輩。
  • 甘肅慶城挖掘「四色」資源 「點面」串聯促旅遊發展
    老豆腐、釀皮、羊肉、老酸奶等美食香味瀰漫在空氣中,走進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藥王洞養生小鎮,遊客絡繹不絕,雖已入冬,小鎮景點、小吃店裡,圍滿遊人。  來自西安的遊客王朔體驗了「網紅橋」玻璃棧道。他說,沒想到人還挺多,小吃不錯,價格不貴,味道也好。和別的地方旅遊小鎮還是有很大不同,很有當地特色。
  • 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網際網路轉型 傳統媒體剛起步
    原標題:網際網路轉型 傳統媒體剛起步   本報烏鎮12月15日電 (浙江在線記者 曾楊希 劉子瑜) 離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還有一天,各路大咖紛紛烏鎮報到。在東柵嘉賓註冊區,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正在等待接駁車,和偶遇的老友熱絡地聊著天。   在進入西柵景區會場前,他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六大兩岸文創園區助力江蘇經濟轉型升級發展
    (圖片來源:江蘇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月28日南京消息 近年來,江蘇省南京、蘇州、南通、鹽城和鎮江等市,陸續創立和啟動了六個海峽兩岸文化創意園區,一批臺灣文創領軍企業快速融入,兩岸合作文創園區為蘇臺經貿合作提檔升級創新發展再添新動能。
  • 唐山:遷安轉型發展紀實
    朝著資源型城市轉型的中國範例邁進——遷安市轉型發展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胡林泊 陳儒)金秋時節捷報傳:10月8日  「我們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擺脫速度情結,打破路徑依賴,咬定轉型不放鬆,逐步擺脫資源束縛,走出一條精深、新興、清新的發展道路,使這座曾經的鋼鐵大市變身為經濟蓬勃發展的產業新城、繁榮興旺的品質名城、山水秀美的生態綠城、人人嚮往的幸福之城。」遷安市委書記張淑雲說。
  • 科技助力文化高飛——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紀實之三
    湖南日報記者 左丹 「藝術藉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飛。」這是達·文西的名言。 文化與科技融合,是文化產業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也是文化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敢為人先的文化湘軍,讓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劇目,在三湘大地越演越精彩。
  • 濟寧地圖像一隻展翅的鳳凰?濟寧這三個地方都是鳳凰文化的代表
    最近有網友發現濟寧市的地圖像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經過一番勾畫之後,發現確實不無道理。其實,說起濟寧的鳳凰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在濟寧轄區內的任城、鄒城、嘉祥,都可以找到鳳凰文化的蹤跡,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慶城縣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揭牌運行
    慶城縣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揭牌運行 2020-12-02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展翅的雄鷹——衡東建縣53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走筆
    陳鴻飛 劉運仕 羅 華 章焱平 周 健「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在八百裡洞庭之南,在南嶽衡山之東,有一塊神奇的版圖,如展翅翱翔的雄鷹,這就是衡東」。西部以湘江與衡山為界,東部以鳳凰、蓬源白罩坳等山與株洲、攸縣、安仁為鄰,洣水貫穿其間,面積1926平方公裡。
  • 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 盤錦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近年來,盤錦市依託遼河油田油氣資源尚處穩產期,立足自身實際科學謀劃經濟轉型,在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以重點領域改革為突破,加速打造體制機制新優勢;以沿海開發開放為突破,推動經濟發展全面轉型;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以平臺建設為突破,積極融入重大戰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