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勞動關係處理難題找到新答案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社...

2020-12-20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魯律師熱線

  電 話:010-84229103

  郵 箱:zhflu@sohu.com

  博 客:hrclub.51job.com/blog/1/9/index.html

  本欄目主持人:魯志峰

  由於勞動法屬於社會法的範疇,並未編纂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內。但是《民法典》中的不少規定,卻與勞動關係產生了交集,很多勞動保障法律問題都可以從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哪些當事人可以成為勞動關係主體

  《勞動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勞動合同。」那麼,哪些自然人屬於勞動者,哪些用工主體可以成為用人單位呢?

  對於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問題,《民法典》第十七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第十八條規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上述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成為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這一規定契合了《勞動法》第十五條關於「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規定。當然,用人單位在使用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時,必須遵循《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

  關於用人單位一方主體資格問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都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民法典》除了肯定上述機構可以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外,還在「特別法人」一節中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根據這一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招用人員具備勞動關係特徵的話,也屬於勞動法的調整範圍,這等於擴大了用人單位主體的適用範圍。

  如何認定破產、解散的時間節點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都將終止。那麼,單位破產、解散的時間以什麼為準?這不但關係到勞動者工作年限的認定和經濟補償的計算,也關係著工資發放以及社會保險費繳納的節點確定。

  《民法典》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一)法人章程規定的存續期間屆滿或者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二)法人的權力機構決議解散;(三)因法人合併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法人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登記證書,被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上述規定不但明確了用人單位的解散情形,同時對不同解散情形的時間節點也作了明確。例如,單位提前解散的,以「權力機構作出決議解散」的時間為準。

  另外,《民法典》第七十條還規定:「法人解散的,除合併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義務人應當及時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法人的董事、理事等執行機構或者決策機構的成員為清算義務人。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清算義務人未及時履行清算義務,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主管機關或者利害關係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根據上述規定,在用人單位因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時,應當對勞動者的工資、經濟補償、社保費等權益進行清算,清算義務人為用人單位的「董事、理事等執行機構或者決策機構的成員」。 

  勞動關係雙方的意思表示怎麼界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所謂明示,是指行為人以口頭、書面或其他可為對方直接了解的方式明確作出的意思表示;默示,是指當事人的真正意思表示不能由直接表示得知,而僅可由間接表示推知的行為。不同的意思表示,其生效時間不同。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在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無論是明示還是默示,行為人都可以撤回,但是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應當在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前或者與意思表示同時到達相對人。

  關於明示的意思表示,在勞動法中有很多對應情形。例如《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辭職作為勞動者發出的意思表示,如果是當面告知用人單位的,以當面告知完畢為生效時間;如果是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的,則以單位收到電子郵件的時間為生效時間。同理,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也是以解除通知送達勞動者為生效時間。因此,無論是勞動者辭職還是用人單位解僱員工,一旦通知到達對方後,發出通知的一方是不能反悔的,除非撤銷辭職或解僱通知的意思表示在通知到達相對人前或者與通知同時到達相對人。

  同樣,關於默示的意思表示,在勞動法中也能找到相應規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但是實踐中,有很多合同變更並未通過書面來確定,而是採取默示的方式來實現勞動合同變更。那麼,什麼樣的默示變更是有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十一條規定:「變更勞動合同未採用書面形式,但已經實際履行了口頭變更的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且變更後的勞動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當事人以未採用書面形式為由主張勞動合同變更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據上述規定,可通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行為間接推定勞動合同發生變更的,人民法院同樣予以支持。 

  因履職給他人造成損失,誰來賠

  《民法典》第六十二條規定:「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進一步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上述規定,無論是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還是一般的工作人員,由於職務原因造成他人損害的,首先由用人單位(或用工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有過錯的,用人單位(或用工單位)賠償損失後,可以向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追償。其中,勞動者個人要被追償的過錯,如果行為人是法定代表人,可以根據公司章程確定過錯的範圍;公司章程未規定法定代表人的過錯範圍或是行為人僅是一般工作人員,則只有構成「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才可追償。

  《民法典》關於職務行為造成損失賠償的規定,很好地解決了關於勞動者賠償損失的問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但是這裡的「勞動者本人原因」如何理解,勞動法並未作出相應解釋,因此在實踐中出現了審判標準不一致的問題。但是,結合《民法典》的規定,「勞動者本人原因」應當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過錯行為。 

  電子勞動合同是否屬於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何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並未作出具體規定。

  今年,為了助力抗擊疫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採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和上述要求的電子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電子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據此,電子勞動合同也可以認定為書面勞動合同。

  但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的依據是法律和行政法規,部門頒發的規範性性文件法律約束力相對較低。而《民法典》的頒布肯定了上述文件的法律效力。《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根據上述規定,電子勞動合同屬於書面合同已經成為不爭的法律事實。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探討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社...
    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就業問題是人民群眾的基本問題,是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必須始終做好就業創業工作,不斷提高就業質量,努力實現充分就業。
  • 湖南湘潭全力構築欠薪「防火牆」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社...
    11月30日上午,在湘潭市新天名府住宅小區項目工地,農民工陳林「刷臉」進門,開始一天的工作。他的出勤記錄實時上傳至湘潭市建築領域實名制管理平臺,月底核算工資後,銀行直接將錢發到工資卡。如今,在湘潭市,像陳林這樣的農民工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憂酬煩薪」了,農民工工資發放得到了有效保證。
  • 關於我們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社系統新聞門戶網站 clssn
    中國勞動保障報社由一報、三刊、一網組成,分別介紹如下:   《中國勞動保障報》   《中國勞動保障報》創辦於198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中國勞動保障報社主辦的以反映就業、社會保障、勞動關係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及廣大讀者關心的經濟、社會、民生問題為主要內容的全國綜合性報紙
  • 社會發展的營養師: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勞保不同於會計、金融等老牌專業深入人心,它的發展在以往的制度下無法孕育出來,直到建國後才有了生長的土壤,改革開放後特別是步入新世紀以來,勞動與社會保障制度專業的開設才如雨後春筍般紛紛露頭。 勞保專業的發展歷程和社會發展現狀也進一步影響了它的就業。
  • 停薪留職、內退與新單位爭議按勞動關係處理
    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楊維漢)「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係處理。」  這是於9月14日施行的《》中作出的規定。
  • 把握核心問題加強醫保基金監管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社...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確定了醫保部門、定點醫藥機構、參保人員等的權責,規定按照便民原則,強化醫療保障服務,及時結算和撥付醫保基金,提高服務質量,要求加強監管和社會監督,管好用好醫保資金,維護群眾醫療保障合法權益。
  • 平等主體之間籤訂的兼職協議能否認定為勞動關係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
    2012年5月馬某與B公司籤訂《兼職協議》,該協議約定雙方籤訂兼職協議根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及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協議約定馬某與A公司存在勞動關係並繳納社會保險為前提;馬某兼職期間從事「銷售」工作;勞動報酬部分約定支付的為勞務費;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部分約定馬某的社會保險已由A公司繳納,B公司不再另行繳納,若馬某發生工傷,根據國家規定處理。
  • 2020年第三批拖欠勞動報酬典型案件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
    2020年1月,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接到投訴,反映該公司存在拖欠勞動報酬問題。  經查,該公司在承建南昌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力公園壹號項目中,拖欠126名勞動者報酬486萬元。1月15日,南昌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依法向該公司作出《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整改指令書》,該公司逾期未履行。
  • 福建鴻燕化工有限公司 _福建頻道-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福建鴻燕化工有限公司來源: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日期:2020-11-30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公辦普通高等學校,由全總和教育部共建。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949年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為普通本科院校,並更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校具有60多年辦學歷史,是一所多科性、教學型、應用型大學,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六大學科。
  • 停薪留職、內退人員與新單位發生爭議的按勞動關係處理
    停薪留職、內退人員與新單位發生爭議的按勞動關係處理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簡介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總和教育部共建。學校前身是1946年4月從華北聯合大學分離建校的晉察冀邊區行政幹部學校,與中國人民大學同根同源。1949年初,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幹部學校。1949年9月,根據劉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1984年,更名為中國工運學院,面向全國工會系統和社會開展成人學歷教育。
  • 「加減乘除」多措並舉穩就業 _福建頻道-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福建省人社廳會同有關部門接連出臺政策,綜合運用「加減乘除」法,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穩就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人社力量。  政策疊加做加法  強化穩企穩崗政策疊加。提出「六穩」24條、復工復產21條、支持企業恢復發展16條的相關政策意見,會同有關部門提出階段性降低社保費實施辦法,出臺勞動保障5條、復工穩崗12條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綜合運用一次性穩就業和用工服務獎補、失業保險援企穩崗等政策工具,並對春節期間為防控疫情提供緊缺急需物資保障的生產企業、保障民生的商貿配送企業給予傾斜。強化待遇保障政策疊加。
  • 疫情防控期間這5種勞動關係如何處理?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裁判規則勞動者患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梁介樹訴南京樂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案例要旨:患有癌症、精神病等難以治療的特殊疾病的勞動者
  • [中國勞動保障報]曾湘泉:勞動力市場的新挑戰與新對策
    曾湘泉:近年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三新」經濟帶來了直接和間接的就業創造效應,吸納了大量勞動力就業。據統計,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新」經濟帶來的總就業規模分別為15148萬人、15752萬人和16566萬人。與此同時,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大幅上升,製造業從業人員比重有所下降。
  • 兼職佔家庭總收入40% 就業新形態勞動關係如何認定
    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看來,新就業形態與網際網路等新科技息息相關,是有別於標準就業和傳統靈活就業的平臺化組織用工和勞動者就業新形態。「隨著網絡數字平臺的大量湧現,原本招用1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被拆分成10個、100個甚至更多的工序和任務,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分包,讓很多勞動者一起來承擔這些任務,從而造就一批新的就業形態。」莫榮說。
  • 勞動糾紛處理流程
    中國目前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為在處理勞動爭議的時候,勞動關係當事人可以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程序進行申訴,依靠法律途徑得到解決。無論通過哪種方式解決勞動糾紛,都需要了解勞動糾紛處理流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申請勞動爭議訴訟程序勞動爭議訴訟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規的程序,以勞動法規為依據,按照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審理的活動。1、依照現行法律規定,勞動者主要的法定維權渠道有: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勞動保障監察程序。
  • 勞動關係教育應成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重要內容
    具體到高校勞動教育的實施層面,應著力加強勞動科學領域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教育,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正確認識勞動的現象與本質,正確理解勞動與社會的關係,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勞動關係,真正懂得勞動創造價值、勞動關乎幸福人生的道理,為他們走入職場順利就業奠定基礎。一是在勞動教育課程中融入勞動關係教育。
  • 尹蔚民:全力以赴做好就業這篇大文章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就業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就業是永恆的課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任何時候都要抓好,如果就業問題處理不好,就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新時期就業領域的重大改革任務,為做好新形勢下的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證。其次,經濟發展對就業的拉動能力不斷增強。
  • 勞動保障監察行政處理決定書
    安人社監決字〔2020〕1號勞動保障監察行政處理決定書被行政處理人:安化縣龍塘鄉柏梅磚廠(普通合夥)地址:安化縣龍塘鄉柏西村五組>執行事務合伙人:劉飛躍合伙人:王躍平根據調查和審理,被行政處理人在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中,存在以下違法行為:拖欠蔣安巖等30名勞動者工資共計271275元,在我局作出《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安人社監令字〔2020〕1號)後,仍未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