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開始賣紙書了 對出版行業有什麼影響?

2020-12-19 環球網

知乎開始直接售賣紙書了。近日,知乎通過自有渠道預售名為《職人覺醒:新手如何快速崛起》的紙質書籍。據了解,此書為中信出版社與知乎獨家合作,精選了50多位作者在知乎分享的優質回答。這些寶貴的職場經驗已經獲得了知友們超過數十萬次贊同,直擊都市人群和職場新鮮人的焦慮和痛點。

熟悉知乎的人對知乎的電子出版業務恐怕不會陌生。自2013年起,知乎一方面維護社區氛圍,進行基礎建設,另一方面則憑藉此前深耕問答所積累的優質內容,開始了圍繞出版領域的一系列布局和嘗試。

從免費的《知乎周刊》開始,到後續衍生付費的《知乎·鹽》系列和《知乎·一小時》等系列內容,知乎的電子書受到了網際網路讀者們的廣泛認同。在2015~2016連續兩年的亞馬遜免費中文電子書排行榜Top10中,知乎出版的電子書均佔據4席。如今,知乎電子書的下載量已超過5000萬冊,而知乎的出版業務為作者帶來的總收益已經超600萬元。

在讀者認可的基礎上,知乎也開始嘗試通過自身平臺所積累的興趣、閱讀維度大數據切入,指導紙書選題。而知乎與中信出版社合作先後出版的三本紙質書——《創業時,我們在知乎聊什麼》、《金錢有術》及《正義女神不睜眼》,每一本都成為中信出版社當年的暢銷書目。知乎利用自身的社群資源優勢為這三本書做了線上營銷,如配合《金錢有術》一書製作了遊戲「財務包子鋪」,讓用戶通過遊戲來測試自己的「財商」,幫助用戶理解《金錢有術》的意義所在。知乎的特色運營為三本書的暢銷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如果說之前兩年只是在電子書及出版方面探索試水的話,這一次的新動作,似乎更加引人遐想。知乎是要切入電商了麼?可能不然。別忘了,知乎書店上線已整整一年,選擇這個時候開始「自營」紙質書可謂水到渠成——先聚起一大批富有求知慾,願意為自我提升買單的用戶,繼而基於這些高知用戶的需求來打造結構化內容。從電子輕閱讀擴展到傳統紙質出版,知乎的這一步伐,可謂明確而穩健。

深入思考一下:紙質書上線知乎書店,知乎又將有哪些新可能?

知識市場是知乎在2017年的關鍵詞。今年5月,知乎的知識市場獨立入口正式上線,包括了知乎書店、知乎Live等所有付費產品。可以想像,作為一個聰明的「市場管理者」,紙質書在知乎書店的開售,意味著知乎上大批高創作用戶將踏上出版社「直通車」,有機會獲得更多收入。

而對知乎來說,《職人覺醒:普通人如何快速崛起》首次上線,意味著其在個人提升類別書籍出版流程的階段性打通,未來這種方式完全可以在它所擅長的各個知識領域中得到複製。

知乎長期積累的作者庫、選題庫和讀者庫對於出版行業來說,可謂一座寶藏。一方面,知乎上有非常多優質領域,比如影視、網際網路、金融等等,超百萬關注的話題接近300個,任何一個領域中都有眾多優秀回答者。另一方面,知乎有著用戶搜索、討論、投票等大數據優勢,可以幫助挖掘主題和優質作者,這些都可以為圖書出版提供選題決策,相關數據還能為出版社提供營銷策略等支持,繼而可以有效去除庫存與成本壓力。

試以2017年上半年《我們如何走到今天》為例,中信出版社就曾圍繞新書與知乎進行獨家合作,通過基礎流量曝光、話題運營、開講知乎Live等線上活動,此書獲得數百萬定向流量曝光,極大地帶動了銷量增長。

近年來各種傳統行業紛紛思變進行網際網路化轉型,知乎也在不斷為傳統出版行業帶來新的啟發。從選題到作者再到分發,知乎在不斷優化出版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聯想到周源曾經提過:知乎會為出版同行提供選題策劃和營銷推廣工具。一旦系列工具問世,再加上這套出版機制,意味著未來出版行業都可以和知乎在B端展開合作,快速出版讀者最關注、對讀者有價值的書籍。

試想,如果知乎紙質書之路徹底通達,並能實際解決實體書物流、倉儲、折扣等問題,那將對知乎商業化帶來多大助力?要知道商業化是知乎未來必經之路。儘管周源曾多次提及,廣告是知乎商業化主要途徑,但並不意味知乎會拒絕其它通路。

據中國出版協會主辦的《北京開卷2016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701億元,而《2016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同年數字閱讀市場總規模為120億元。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因此,當知乎開始從個人提升類型圖書發力,當紙質書在全民閱讀時代中爆發出更強的生命力,且伴隨消費升級帶來的圖書價格敏感度進一步降低,是否意味著知乎可能通過紙質書的「自營」、「合營」為出版行業帶來發展的新模式、新機遇?就其積累與產業大環境來看,這一切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知乎首次嘗試眾籌出版,限量1000本十分鐘搶光
    近日,知乎發起了一場出版眾籌,在美團網上招募1000位聯合出版人,每個參與者需要支付99元的眾籌款,而回報則是這本明年正式出版的書上將會印有自己的名字。
  • 「恰到飯」的知乎,對於內容付費行業有什麼借鑑意義?
    今年1 月,由中國出版協會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新聞出版業網際網路發展大會上,就發布了一份《 2019 年全國新聞出版業網際網路發展報告》,其中便指出:「 2019 年知識付費行業,風力衰減,風口紅利越來越少。用戶購買課程後打開率下降,完課率下降,復購率下降。再加上線上課程嚴重同質化,一些急功近利快速開發的產品,遠遠滿足不了用戶需求。」
  • 這是中國最值錢的書,一頁紙能賣一兩黃金,看看你家裡有沒有?
    宋朝出版的書籍,被稱為宋版書,中國的宋版書也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昂貴的書籍。宋版書是按頁論價的,而不是按本論價的,一頁宋版書值多少錢呢?早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已經有「一頁紙,一兩黃金」的說法了。那麼,宋版書現在又值多少錢呢?在現在的收藏界,宋版書一頁最高能賣到4到5萬元,一本50頁的宋版書至少價值200多萬。
  • 想要自費出書,出版哪種類型的書好賣
    由於自費出書需要作者本人支付出版和印刷的全部費用。因此,很多人在出版前都會考慮再三。書出版了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收回成本?新書能不能大賣,一舉成名?有這些考慮都是正常的,因為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通過才華和辛勤付出來獲得名利雙收,也是無可厚非。
  • 知乎書店上線 中國第一家電子閱讀閉環形成
    同時,電子書的動態還將通過社區內社交關係傳播:電子書作者的出版動態,用戶對電子書的點讚將出現在其關注者的首頁。此外,知乎書店還支持用戶圍繞電子書直接進行討論,以及一鍵分享到站外,為用戶提供流暢的閱讀與交流體驗。與此同時,知乎書店還提供了閱讀的新可能:讓書真正成為知乎社區知識交流的新節點。
  • 詳解印刷紙的規格與計量 供剛進入出版行業的同仁參考
    用於出版印刷的新聞紙、凸版紙、膠版紙、銅版紙等十幾個品種,有的以捲筒紙形式供貨,有的以平板紙形式供貨,有的既以平板紙形式供貨、又以捲筒紙形式供貨。掌握各種印刷紙的規格和計量方法,對出版印刷業的人員尤為重要。 (一)印刷紙的規格 尺寸 平板印刷紙的大小和形狀是由長、寬尺寸決定的。
  • 全國21家出版單位「現代紙書」融合產品在武漢路演參評
    新華社武漢5月7日電(記者 喻珮)「第一屆出版運營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項目路演會」近日在武漢舉行,全國21家出版單位攜帶其內容豐富、構思精巧的「現代紙書」融合項目參評,獲得了現場專家們的認可與好評。這也是我國首次對出版融合項目的現場路演與集體評議。
  • 從一張紙到一本教材 雲南出版印刷集團做了什麼
    教材品種多、批量大、生產周期短,日前,記者走進雲南省最大的中小學教材教輔定點印刷企業: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了解一張紙是如何成為一本教材的。教材的印刷基本都是通過平版膠印方式,承印物基本都是紙張,並分為捲筒紙和平張紙印刷兩種形式。印刷所用的紙張通常為對開大小,一張對開紙可裁切成8張通常所說的A4或16開大小的紙。目前中小學教材基本都是16開本,一張紙完成兩面印刷後,每一面共有8個頁碼的內容,正反兩面就是16個頁碼的內容。
  • 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童書出版將迎來什麼?
    論壇關於中國童書市場現狀、問題以及未來走向的討論,不僅是當下中國童書創造者和出版人所關注的焦點,也是吸引眾多國際兒童讀物出版機構到場參與的原因,特別是隨著新科學技術、新閱讀場景、新體驗方式的出現,童書發展的「語境」正在發生變化。   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童書出版的機遇和變革同時到來了。
  • 知乎付費用戶漲4倍,給內容行業帶來什麼啟示?
    內容行業許久的沉寂,被知乎「鹽選會員」公布的年度數據徹底打破。此前,知乎曾多次表示,將會員業務視為長期項目,不急於追求一時效益。知乎這份遠超業界預測的成績單,釋放了什麼信號,給內容行業帶來怎樣的啟示?孵化出付費板塊後,知乎隱約有了一種擰巴的感覺:一邊是免費大眾開放社區,一邊是付費會員專屬場所,他們都在知乎 App 裡,但缺少關聯,甚至相互牴觸。這有點像,原本免費的健身房裡,隔離出一塊地方,添置了高級設備,變成了付費會員專用。非會員覺得有種距離甚至撕裂感,會員則偶爾感受到周遭投來的白眼。
  • 出版、音頻、音箱,全都要!
    我們把目光放回國內出版業,人民文學出版社是中國出版業更老牌的品牌,它有必要在數字出版轉型層面展開探索。1、探索更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內容聯合製作分潤,這也是當下知乎等網際網路公司擁抱的新興數字出版合作形式。要知道,知乎與一些版權內容提供方在用戶付費層面的分潤已經達到了50%。
  • 如果書從世界上消失了,生活將變成怎樣?
    作為一家數字出版社的CEO,Ridout總是優先向受訪者展示紙書,偶爾會不順利,比如開頭那一幕。在她和她的Head of Zeus看來,電子書賣得好的,紙書同樣也會賣得好。現在,紙書銷量依舊是Head of Zeus的核心收入。有更多事例在支撐這種觀點。
  • 「出版+X」創意新模式,兒童文學還能混搭出什麼味兒?
    2018年開始,開卷推出品牌「閱讀X」,今年「閱讀X」以行業「新」勢力為主題,「X」是探索未知,是年輕群體帶給我們的無限可能。活動開始前,我們邀約和聯手行業的年輕創業者、作家、編輯、媒體人、書店從業者等,記錄他們在這一領域的觀察、體驗及所得,用文字反映當下書業年輕群體最真實的一面。
  • 周源:創造「知乎」是一種什麼體驗?
    如果一些有價值的事兒,你能跟它產生直接的關係,能去影響它,我覺得很好,哪怕這個事情不一定是我直接做的。我去媒體行業做IT記者,是因為在第一份工作裡,我作為程式設計師沒有強烈感受到創造價值的成就感;在我做記者的階段,我看到大量科技公司生生死死的變化,在其中會形成自己很多判斷,覺得換作是我,應該怎麼弄;但我當時只是一個旁觀者和記錄者,我做不了這些事。
  • 電子書出版發行知識:什麼是書號?什麼是ISBN?ISBN有什麼用?怎麼...
    但是這些ISBN號碼甚至從哪裡開始的,為什麼我們有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軍方來回發送消息,同盟國需要破解其複雜的編號系統,以在戰爭中佔優勢並扭轉局勢。幾十年後,當圖書行業需要一個標準化的跟蹤程序來協調每年出版的越來越多的書名時,英國零售商WH Smith向Gordon Foster 提出了有關如何創建這樣一個系統的報告。
  • 知乎付費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4 倍多,知乎只做了兩件事
    知乎曾多次公開表示,視會員業務為長期項目,不急於追求一時效益。但「鹽選會員」一周年的最新數據,還是讓業界刮目相看——截至2020年2月底,知乎付費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4 倍多。驚人增速的背後,知乎到底做了什麼?其實,知乎只做了兩件事。
  • 利用電紙書技術為中小學生減負
    一、項目背景:電紙書基於電子墨水最新顯示技術,就像閱讀紙書一樣閱讀電子書,舒適環保、不傷眼睛,同時還擁有大容量和便攜性的特性。市場在售的電紙書大小基本位於6寸到10寸之間,已經具備簡單書寫和做標記的功能。中小學生負擔過重是很複雜的問題,當前形勢下雖歷經多次教育改革,學生負擔卻似乎越來越重。解決這個問題是大事。依託電紙書技術,可以逐步解決部分問題。
  • 書多讀者少,靠情懷的出版和閱讀還能走多遠? | 追問2020 - 新京報...
    直播也因此興起,繼而改變著包括出版在內的文化行業,且持續至今。從直播介紹書、直播賣書到直播做新書發布會,這些都是出版行業此前涉獵既不深、也不多的領域。在此情形之下,作為一門傳統行業,圖書出版在今年也面臨加速變革的壓力。一方面,直播帶來了業務挑戰,使編輯不得不快速掌握視頻技術、要領,跟上潮流;另一方面,直播也推動著整個行業重塑「編-讀」關係。
  • 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碰瓷式出版幾時休
    這種「潛規則」危害著當前的出版生態,對整個社會的功利化閱讀產生了推波助瀾的惡劣影響。而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法律的完善,雖然盜版現象似乎減少了,但卻有了更「高級」、更隱晦的模仿。我們能想到的工商界著名人物,像李開復、馬雲、史玉柱、柳傳志等,還有卡耐基、賈伯斯之類,都有一串同名山寨書。提到「盜版書」,不得不提及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這幾乎是我國盜版史上的世界級事件和文學史現象,在正式授權之前,《百年孤獨》的盜版影響了中國一代作家。但這是極為少見的正面例子,大多數的盜版書還是令人感到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