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渝北區一燒烤店內,2名外地遊客下單了,特意備註了"微微微微微辣",然而當他們品嘗時,兩人還是同時覺得被辣到,而且自稱胃疼不行,因此,他們向店家提出索賠,要求菜品折扣。
最終,經過與店長的協商,燒烤店還是同意退了部分菜品,不過,燒烤店工作人員表示,既然來到重慶,吃辣是必須的,雖然備註了"微微微微微辣",但實際備菜烤制過程中,難免還是會放少許辣椒,而對於客戶的極端需求,5個"微"的量級太難理解,既然這麼難接受辣度,為何不在點餐的時候,直接備註不要辣的呢?
對此,不少網友也表示,顧客有點故意刁難了,不能吃辣就不要逞能,老闆又沒做錯什麼,為什麼要被這麼"欺負"。此外,也有網友質疑,"為什麼吃不了就要店家給折扣,這個邏輯是不正確的。"
畢竟菜是自己點的,而且菜品也沒有質量問題,所謂"太辣",只是針對顧客的個人飲食習慣問題,即使不能吃,也應該自己掏錢買單,而不能把責任歸結於店家身上,如果每次都這樣"碰瓷",以後隨便去家店點了菜品抱怨太辣、太鹹、太酸、太燙,吃不了,是不是都讓店家買單打折?這樣的消費風氣一旦成行,難免會有一些人乘機耍小聰明,鑽空子逃單。
事實上,關於北方人到南方吃辣遭遇的消費衝突,這些年已經頻繁發生,前不久,還是在重慶,一外地女子報警稱在餐館點回鍋肉時,反覆強調不要麻辣,但端上來卻有青椒。
對此廚師也非常委屈,認為自己連豆瓣都沒放,辣度基本忽略不計,但女顧客依然要求,用四季豆來炒回鍋肉,而廚師表示,自己從來沒這樣做過,在川渝地區根本就沒這個做法,最終經過警察的調解,店家還是將飯錢退給女子,對此很多網友質疑,女顧客有吃"霸王餐"的嫌疑。
如果只是口味上的挑刺,還可以理解,有的時候,一些顧客的無理要求,甚至讓人感到氣憤,比如之前在成都,一男子來到某餐飲店,向店員詢問和他一同就餐的隔壁桌女顧客電話號碼,被工作人員轉述需求後遭到對方拒絕,隨後情緒失落的男子居然和服務員發生口角,甚至拿pos機砸向對方。
在服務行業,一直把"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奉為真理,事實上,這句話更適用於對服務人員的鞭策和警惕,而不適用於對消費者的狂妄與無理,這本來是對工作態度的要求,沒想卻變成了有些人為所欲為、無理取鬧的藉口。
誠然,當顧客提出口感、風味上的特殊需求時,店家儘可能契合和滿足,固然是最好的。但如果需求無法達到,或者在理解上出現偏差,請不要把全部責任都給推店家,換位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否太過苛刻。
另外,我們總說"入鄉隨俗"、"客隨主便",南北飲食差異巨大,肯定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口味,有時候,不合口不代表不合格,抱著'嘗試'的心態即可,切莫大題小做,故意刁難。
來源: 神鳥知訊資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