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的打狗棍
1947年秋,我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黨中央、毛主席命令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中原
,以大別山為依託,在蔣介石統治的心臟地區作戰。劉伯承是晉冀魯豫野戰軍首長中年齡最大的一位,體質較差,眼睛高度近視,行路有些困難。進入大別山後,山陡,林密,路險,很多地方馬都不能騎。鄧小平見劉伯承走路很吃力,叫警衛班綁了一副擔架讓他坐。劉伯承堅決不坐擔架,連同志們攙扶他也不讓,鄧小平只好叫警衛員小彭砍了一根竹子讓他拄著。由於竹子砍得比人還高,鄧小平對小彭風趣地說:「你把竹子砍短些,你看他拄這麼長的棍子像個要飯的」劉伯承聽了詼諧地說:「要飯的棍就是要長些,這樣才不會受狗欺。我要拿著這根打狗棍,把中國頭號帝國主義走狗蔣介石打倒」說得大家捧腹大笑。
廟小乾坤大 山高日月長
有一次,劉鄧大軍在金家寨和湖北邊境行軍,部隊走到一座高山上看見一座廟宇,鄧小平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還是一座名山哩」這時,廟裡走出一個老和尚,穿得很破,看到這麼多軍人,有些恐懼。他看到劉伯承年歲大,就朝他合掌問安,劉伯承很高興,走上去還禮,和他握手。老和尚十分恭敬地說:「歡迎長官和貴軍到寺廟休息喝茶」劉伯承說:「請長老引路」說罷,他和鄧小平隨老和尚就進了廟裡。這是一座關帝廟,只有一個和尚,一切陳設都比較破舊。老和尚特意衝了一壺茶,又拿出一小碟玉米餅,請劉伯承、鄧小平吃。鄧小平詢問了老和尚的身世,又向他講了一些共產黨的政策和當前形勢。老和尚連連稱讚,並拿出筆墨紙硯,請鄧小平題字。鄧小平揮筆寫了「廟小乾坤大,山高日月長」十個大字,下面落款是「紅軍戰士」。老和尚又請劉伯承題字,劉伯承看看關羽塑像,揮筆寫了「忠為其本,義字當先」,下款是「拜謁關羽大將軍神像敬題一個老紅軍戰士」。老和尚對鄧小平和劉伯承的書法讚嘆不已,說:「過去認為紅軍都是大老粗,沒文化,二位的文才和墨寶要是在科舉時代,一定會金榜題名,我要好好裝裱珍藏。」說罷從屋裡提出一隻小木箱,從箱底翻出一張國民黨報紙,指出一段給鄧小平、劉伯承看。他說:「這是我上月從信陽化緣時帶回來的,這上面講共產黨殺人放火,共產共妻,劉鄧十萬大軍被國軍擊潰,餘部逃進大別山,全是胡扯。我雖不懂天下大事,但見過的世面多了。國民黨的部隊每來一次,我都要有些破費,可是,前日貴軍在敝寺做午飯,連燒柴都是自己在山上揀的,臨走時還把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水缸也挑滿了。一位長官看我咳嗽,還叫醫生給我看病。自古以來,哪有這樣好的部隊﹖」鄧小平說:「感謝長老對我軍的誇獎。」臨走時,老和尚送了好一陣。鄧小平從警衛員挎包裡掏出兩塊銀元給老和尚,老和尚推辭再三。鄧小平說:「一件藍衫之助,略表心意,長老一定要收下」和老和尚告別後,警衛員埋怨說:「政委,我剛給你領來的兩個月夥食津貼,你都給了這個鬼神宣傳員了」鄧小平安慰他說:「你看那和尚是個窮和尚,他是被逼出家的。」警衛員說:「就是給,只能給茶錢,哪能給他那麼多﹖你身子這麼弱,一分錢補貼都沒有了怎麼辦﹖」劉伯承拍著警衛員肩膀說:「不怕的,大別山人民還能少了咱們吃的,你要知道,叫宣傳鬼神的人宣傳我們人民解放軍的好處,那意義就更大了」
一籃雞蛋
一連幾天陰雨,鄧小平和其他首長都住在斑竹園七裡衝紅軍家屬吳大娘家裡,每到開飯時,吳大娘看到鄧小平和大家吃的都是一些稀飯和青菜,心裡很過意不去。一天晚上,吳大娘聽說部隊要走了,便把準備留給女兒做月子吃的一籃雞蛋煮熟,叫警衛員拿去給首長吃。當警衛員把雞蛋拿來時,鄧小平說:「這怎麼行﹖一個雞蛋能換一兩鹽,這些雞蛋換鹽,夠她們吃好長時間呢」說罷,叫警衛員送一塊銀元給吳大娘。
吳大娘見警衛員送來一塊銀元,很生氣地說:「我要用錢,雞蛋不早賣了﹖」她堅決不收,警衛員沒辦法,只得如實向鄧小平回報。鄧小平說:「那就把雞蛋再送給吳大娘。」警衛員只得把雞蛋退了回去。吳大娘這回真生氣了,她對警衛員說:「跟你們首長說,我兒子也是紅軍,你們住在這裡,就是住在自己家裡,難道吃幾個雞蛋還要錢﹖你把雞蛋拿回去,哪個首長說不要,叫他自己送給我,我跟他說說理」警衛員只得把雞蛋拿了回來,鄧小平提著那籃雞蛋來到吳大娘房裡,對吳大娘說:「大娘,你關心我們,我們領情了。革命軍人吃老百姓的東西要給錢,這是紀律。聽說你兒子也是紅軍,他吃老百姓的東西也一樣要付錢的呀」吳大娘說:「你們的政策我懂,這和別人家的東西不一樣。你們住在紅軍家屬的家裡,吃自家東西,不算違反紀律」說著,把雞蛋接過來提到鄧小平的房裡,倒在床上,轉身走了。
這時劉伯承進來了,聽鄧小平說了吳大娘送雞蛋不收錢的事,也很為難,他想了想說:「還是老辦法,我們臨走時,把錢留下」鄧小平說:「好」劉伯承說:「好了,今晚我們行軍有夜餐吃了」
要堅決把老百姓的耕牛找回來
一天晚上,鄧小平和李達參謀長與漆店區委書記江川同志在一起研究土地改革問題,警衛員來報告說:「有一位姓漆的老人來告狀,說他的耕牛被解放軍牽走了」。鄧小平親自接見了漆老頭,詳細詢問了他丟失耕牛情況,並說:「要真是解放軍牽了你的牛,一定會還給你的。」他心想這一定是誤會,就叫江川和區武裝工作隊好好查查。第二天中午,江川回來向鄧小平同志報告說,前天夜晚,二縱十三團在黑河村和搶劫老百姓財物的土匪打了一仗,耕牛是民團搶去又被十三團同志搶回來的,因當時不知耕牛是誰家的,所以仍在十三團養著,他們準備開個群眾會,要群眾來認領被土匪搶劫的財物。鄧小平聽了十分高興地說:「十三團考慮的很好,要他們在群眾會上好好地宣傳一下人民軍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歡迎人民群眾監督人民軍隊。」當天晚上,那位丟失耕牛姓漆的老人提了一籃餈巴和一袋紅芋來到鄧小平住處,一定要見昨天接見他的那位首長。當他見到鄧小平同志時連聲說:「我是來請罪的,你們軍隊這麼關心老百姓,我卻冤枉說你們軍隊牽了我的牛,我全家都埋怨我不該冤枉人民軍隊,非要我來請罪不可。」鄧小平說:「一點誤會,沒關係,你丟了耕牛向我們報告,說明你老人家相信我們。」漆老頭一定要鄧小平收下餈巴和紅芋。鄧小平說:「我們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不準隨便收老百姓東西的,望你老人家理解我們。」漆老頭說:「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們窮人,你們不是說軍民一家嗎﹖」鄧小平看一時難以說服他,又見他滿臉慚愧之情,便說:「我們收下你的東西,但必須付錢。」他叫警衛員拿一塊銀元給漆老頭。漆老頭說:「長官,你嚇死我了,這點東西最多也只幾十文,你給我這些錢我怎麼也不能收。」鄧小平說:「軍民一家,算我們互贈禮物,你的東西我們收下,這一塊銀元,算我們贈送你的禮物。」漆老頭大概也感到難以推辭,收了一塊銀元,千恩萬謝地走了。
不能這樣土改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各解放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大別山地區也不例外,紛紛開展土地改革。這時野戰軍已分成內外兩個指揮所,劉伯承率一部分部隊轉入外線作戰,鄧小平率三個縱隊,堅持在大別山鬥爭。當時前線指揮所設在金寨漆店區的下樓房村。聽貧農團反映,不斷有農民將白天分給自己田地上插的牌子,晚上又偷偷地拔掉了,不敢接收。鄧小平在漆店區召開貧農團代表會議上,詢問為什麼農民不敢要分得的田地。一個叫廖祥武的代表說:「紅軍時期這裡搞土地改革,我們收了幾季莊稼指1930年春到1932年10月,但紅軍主力轉移後,我們這裡成了遊擊區,地主惡霸組織還鄉團,農民分得的土地統統被地主奪回去了,老百姓家裡的一點糧食也全被他們反攻倒算回去。這次人民解放軍來是否能站穩腳群眾有懷疑,所以分的田地老百姓不但不敢要,有的還把白天插的牌子晚上拔掉又送還給地主了。」鄧小平又了解了其他一些地區土改情況,大體都是如此。他和李先念副司令員和前方指揮所的領導同志研究後,認為不能這樣搞土改,因為這裡敵情特別嚴重,如果強制進行土改,不但不能發動群眾,還要脫離群眾。大家意見統一後,鄧小平立即給劉伯承發電報通報了情況,並向中央寫了報告,詳細介紹了大別山土改的情況,建議土地改革應分區域進行,在解放區很鞏固的地方可以搞土改,不鞏固特別是遊擊區或新解放區不宜搞土改。據一些老同志回憶,黨中央、毛主席十分重視鄧小平的意見,很快復電,同意鄧小平關於分區域進行土地改革的意見,並將這個意見通知了其他解放區參照執行。鄧小平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後,立即召開中原局地區負責人會議,停止了土地改革運動,事實證明鄧小平的意見是實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