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大環測學院舉辦環境遙感動態監測協同創新研討會

2020-12-25 中國測繪網
近日,環測學院在環測樓B109舉辦環境遙感動態監測協同創新研討會。出席本次協同創新研討會的嘉賓有中國地調局航遙中心雷達遙感研究所所長葛大慶,中國科學院電子所微波遙感系統部副主任,研究員王宇,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譚琨教授和閆世勇講師。本次研討會由環測學院執行院長汪雲甲主持。

研討會開始,葛大慶所長就「雷達幹涉測量技術與全國地面沉降監測工程」展開講述。首先,他對國際雷達幹涉測量研究領域的先驅,角反射器InSAR技術的首創者和奠基人,自己的恩師夏耶先生表示悼念。接著,葛先生對於什麼是InSAR技術,InSRA技術的核心與本質展開展開深入的討論。隨後,他為大家帶來全能型,特定任務型,專業應用型等的InSAR技術和各個國家的不同研究團隊的介紹。最後,葛先生同大家談到我國容易引發地面沉降的地區。他表示華北平原,京津冀地區出現重大沉降,河南,浙江,珠三角等地的地面也出現不同情況的沉降。他的「不同的政策和人為活動也會對地面沉降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一獨到觀點贏得了在場觀眾的認可。

接著,王宇副主任就自己的論題」先進的雙基/多基SAR「展開研討。王宇副主任的論題分為五個部分:雙星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多基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星載雙基多基SAR重大型號工程、近期研究工作和部門介紹。其中,雙星單航過幹涉,復軌差分幹涉,全極化,極化幹涉,高分寬幅成像等的應用潛力奪得了在場觀眾的眼球。最後,王先生在部門信息一部分中對於中國科學院電子所微波遙感系統部做出了隆重介紹,希望有能力有興趣的同學能夠加入其中。

最後,環測學院譚坤教授就航空高光譜遙感土壤重金屬反演和閆世勇講師就基於SAR影像的礦區沉陷監測這兩個論題展開討論。他們兩人針對中國礦業大學煤礦大校的特點,詳細介紹了環測學院在運用InSAR對礦區沉降研究的獨特方法和顯著成果。

本次研討會旨在加強環測學院和社會科研單位對於環境遙感動態監測的了解,增強了環測學院教育科研水平。

(通訊員:葛佳俊)

葛大慶所長發言

汪雲甲院長主持

王宇副主任發言

譚琨教授匯報

閆世勇講師做報告

 

相關焦點

  • 運城市舉辦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研討會
    為加快衛星遙感大數據技術應用,助推全市數字經濟快速發展,12月5日,我市舉辦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研討會。副市長崔元斌出席,並與省地質勘查局總工程師王潤福共同為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揭牌。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運城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已具備數據獲取、加工處理、變化檢測、平臺開發、應急救援等能力,可以每半年提供一次全市域1.4萬平方公裡、2米地面解析度的遙感正射影像數據,每年提供一次1米地面解析度的遙感正射影像數據,可在生態環境、水利水務、智慧城市、交通運輸、開發區建設及精準扶貧等領域開展工作。
  • 全國首屆環境與土木工程智能檢測監測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20日電  為期2天的全國首屆環境與土木工程智能檢測監測發展論壇今天在北京舉辦,院士、眾多工程檢測&環境監測行業領軍專家以及人工智慧、衛星遙感、
  • 資環學院參加第十九屆山東省高校環境學科建設發展研討會
    資環學院參加第十九屆山東省高校環境學科建設發展研討會 12月18日至19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崔德傑一行6人赴臨沂參加第十九屆山東省高校環境學科建設發展研討會,就環境學科的專業認證、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學科評估等進行了交流。
  • 2013設計學跨學科協同創新創業國際研討會在滬舉行
    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眾多設計行業協會聯合支持的「2013設計學跨學科協同創新創業國際研討會」於5月25日上午在中國國際印刷包裝創意總部園拉開帷幕。本次研討會旨在促進海內外不同專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藝術設計領域與其他領域協同創新跨學科、跨專業的發展。
  • 【組圖】環境衛星應用——地表水環境動態監測
    【組圖】環境衛星應用——地表水環境動態監測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水華遙感監測目前已開展對我國「三湖一庫」的水華業務監測,如2010年完成太湖、巢湖水華監測245頻次,滇池周報34期。例1:基於MODIS數據的太湖水華遙感監測數據源為當日10點45分的MODIS數據,主要使用250米解析度的紅、近紅波段數據。
  • 招生季|學院介紹:大氣與遙感學院
    學院擁有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多個教育部和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國家和省級優秀人才集體作為本院教學與科研支撐,為濱江學院培養科學素養高、人文素養優、專業技能強、創新能力足的應用型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
  •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海洋環境遙感團隊」誠聘英才 |...
    6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海洋科學學院大樓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  海洋科學學院海洋環境遙感研究團隊,主要開展海洋遙感理論、算法開發與評估、海洋遙感應用的研究熱點課題,團隊由1名教授、3名副教授、1名博士後組成。團隊誠聘青年傑出人才和專職科研人員,學校為引進人才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酬。
  • 大地量子 河湖水質監測|衛星遙感技術在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對於關注水環境的人們來說,對 2007 年江蘇太湖爆發的嚴重水危機事件想必還記憶猶新,那次的藍藻水華造成無錫全城自來水汙染,生活用水和飲用水嚴重短缺,超市、商店內的桶裝水被搶購一空。實時動態的監測湖泊富營養化水平,不但可以及時了解湖泊等水體汙染狀況,更能為預防和控制湖泊營養化的發生和發展提供必要的依據。傳統上對於水體富營養化狀態的監測一般是利用定點水質監測站以及實地測量配合採集水樣帶回實驗室分析等方法來進行,這種監測 方式能夠較為準確地測定當時所測位置的水質情況,但是無法同步獲取整個水域的宏觀狀況,並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 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明確了生態環境部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汙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要求重點強化生態環境監測評估職能,統籌實施地下水、水功能區、入河(海)排汙口、海洋、農業面源和溫室氣體監測,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同時,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的逐步健全、綠色發展政策的深入實施和科技創新實力的不斷增強,為持續深化生態環境監測改革創新釋放了法治紅利、政策紅利和技術紅利。
  • 研招資訊|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2021年招生簡介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河北省航天遙感協同創新中心,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2012年,在「兩彈一星」功勳、「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譽校長孫家棟院士親自規劃和關懷下,學校開始聚焦航天遙感學科建設工作,發展至今,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始終秉承「報效祖國、忠誠擔當、嚴謹務實、開放創新、勇攀高峰「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產業培育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國家遙感與空間信息行業領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 第四屆中國—芬蘭極地科學研討會在京舉辦
    本報訊(記者 方正飛)10月17日,為期兩天的第四屆中國-芬蘭極地科學研討會在北京閉幕。本次研討會邀請了中國、芬蘭、德國、俄羅斯等國專家學者參加,針對極地氣候、遙感、海冰等主題作學術報告,並在極地大氣、極地冰雪、極地氣-冰-海相互作用、極地遙感、極地與中低緯度地區天氣氣候的關聯等方面進行研討,就極地海洋大氣環境觀監測趨勢、預報預測技術發展等提出見解。
  • 【期刊速遞】《遙感學報》2020年第7期目次
    水資源立體協同監測綜述>遙感,多源信息,立體監測,協同機理,水資源管理引用格式:巖臘,龍笛,白亮亮,張才金,韓忠穎,李興東,王文,申邵洪,冶運濤.2020.基於多源信息的水資源立體監測研究綜述.遙感學報,24(7): 787-803
  • 「環境公益法律實踐與服務」研討會在陽光學院成功舉辦
    「環境公益法律實踐與服務」研討會在陽光學院成功舉辦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10日至11日,由陽光學院主辦,陽光學院法學院、陽光環境公益法律診所、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和陽光護源水生態公益服務平臺共同承辦的「環境公益法律實踐與服務
  • 地方擷英 | 勇立潮頭探路水環境生物監測 開拓創新服務水生態目標管理——記江蘇省常州環境監測中心生物監測團隊
    多年來,團隊成員還作為授課專家,在諸如「生態狀況監測與綜合評價」「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等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的培訓班上授課,為全國生物監測相關從業者傳經送寶。一路走來,團隊在更高的層面、更寬的領域探索生物監測「真、準、全」的道路,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 「新時期社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與創新網上群眾工作經驗研討會」舉辦
    來源:黑貓投訴2020年9月18日上午,北京網絡行業協會攜手中國網際網路上網服務行業協會、上海市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協會、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協會和廣東安證計算機司法鑑定所在鄭州共同主辦了「新時期社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與創新網上群眾工作經驗研討會
  • 國之實力的遙感技術
    特別是水利部在資料庫的基礎上,在九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全國1:10萬比例尺的土壤侵蝕遙感調查工作,成果得到了水利部領導的一致好評。國家環保總局擬在資料庫的基礎上,建設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此外,資料庫直接支持了對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的監測工作。國家有關部門已要求全面移植本底資料庫的主要數據類型,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決策參考數據。
  • 外國語學院舉辦「翻譯認知與語言研究協同創新高層論壇」
    4月13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舉辦「翻譯認知與語言研究協同創新高層論壇」,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各兄弟院校和相關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交流。會議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威,西安工程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胡偉華,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建華、楊敏共同主持。
  • ...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技術和工程治理創新研討會並舉辦分會場活動
    文字: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少華我市舉辦土壤修復與安全利用專題論壇今日下午,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韶關市農業農村局、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承辦的韶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技術和工程治理創新研討會土壤修復與安全利用專題論壇在我市舉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梁友強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進遙感技術研究院成立
    12月1日,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9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先進遙感技術研究院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在該校北校區舉行。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郭華東院士、武漢大學龔健雅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等十餘位遙感領域頂尖專家受邀出席。
  • 教育文化行業協同創新平臺與NKI建設模式研討會召開
    9月14至15日,由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主辦的教育文化行業「協同創新平臺與NKI建設模式」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在京各大高等院校、職業院校、中小學校、科研院所以及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文物所、出版社、編輯部等多家教育文化機構二百多名專家學者應邀專程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