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廈門大飯店」廣告。
當年鷺濱咖啡座的劇目表。
1932年《廈門工商業大觀》記載的咖啡館有售冰激凌。
廈門日報訊(記者杜曉蕾)在如今的鷺島,大大小小的咖啡屋、冷飲店滿街都是,並不是什麼新奇事,可在近百年前,喝咖啡、吃冰淇淋,可是廈門時尚人士最流行的雅事。那麼,當年這些時髦場所是什麼樣的?售賣的咖啡和冷飲與現代有什麼不同?老廈門是怎樣享受這些新鮮玩意的?最近,兩岸飲食文化研究者、廈門本土女作家許曉春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廈門沙坡一尾貓」中,饒有趣味地披露了一組老圖片資料,帶我們回到那個中西合璧、追求時尚的年代。
喝咖啡吃冰淇淋
民國時即是時尚
許曉春說,資料顯示,咖啡由南洋傳入廈門後,深受時髦人士喜歡,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咖啡館是廈門人舉辦小型宴會、聚會或各種小飲最理想的場所。有的飯店裡兼設有咖啡座,比如廈門大飯店四樓就設有咖啡座,大華飯店六樓有天台咖啡座,美園飯店的中菜部也兼有咖啡牛奶等飲品。有趣的是,滑冰場裡也附設咖啡座,當時廈鼓第一家「廈門滑冰場」裡的咖啡飲冰座,經常座無虛席;有的乾脆在咖啡館裡附設了滑冰場,比如思明戲院隔壁的「新生咖啡館」就有滑冰場。
冰淇淋這樣的解暑好物,時髦的老廈門更不會錯過。民國時期廈門的咖啡館多兼有西餐,暑天則售賣冰淇淋、汽水等冷飲,冰淇淋一般價格是每杯小洋角一角半、二角不等。「座上客常滿,杯中凌不空」,這裡「凌」字指的是冰激凌,也就是冰淇淋,說明咖啡館售賣冰淇淋的確是民國時期廈門咖啡館的一大特色。
抗戰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華僑來往頻繁,冰淇淋生意更加紅火。夏天的深夜,還常可以看到鷺江道和思明南北路一帶像「泗水」「小呂宋」「海濱」「良友」「爵樂」這些店裡人頭攢動,人們在電風扇和冷氣的清涼中,暢享冷飲。現在的冰淇淋口味繁多,當年也不遑多讓,口味有香草、香蕉、橘子、蜜桃、奶油、巧克力等,與如今沒有多大差別。
老廈門「網紅店」
還有京劇南音表演
在許曉春提供的一些老報刊廣告中可以看到:比起現在咖啡廳、冷飲店多以播放音樂、電視綜藝節目來增加氣氛,當年的老廈門更有創意——一些咖啡館設有京劇、南樂表演、歌舞助興,甚至還有氣功表演,如「雙燕飛」「氣功釘板胸部壓石」「釘山打石」等,熱鬧非凡。「鷺濱咖啡座」附設有南樂演唱,藝園咖啡廳、美高梅咖啡廳等的廣告上常寫著「爵士音樂,名媛歌唱」或「中西音樂、國樂清唱」的廣告,麗池咖啡廳則宣傳自己是「閩南最大歌場」,「鷺濱咖啡座」「梅花咖啡廳」「南僑咖啡館」等的海報上更常列有當日上演的劇目,比如《玉堂春》《文昭關》等,並且有「特聘京滬名伶、名票」的宣傳。
現在廈門有不少小清新風格的網紅咖啡店、冷飲店,當年老廈門的網紅店也是比比皆是。羅克咖啡店、「小桃源」「高亭」「藝園」「麗池」等都風靡一時,每天有不少淑女紳士光顧。如今有的老華僑說起當年海後路的小坡咖啡室依然記憶猶新,店裡都是採購咖啡豆自行烘焙,頗有現在價格不菲的進口原味咖啡、手工咖啡之風範,在東南亞老顧客中非常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