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惡意》:沒有任何東西比不被覺察的仇恨更具有毀滅性

2020-12-20 境溪心陪伴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陽光有多璀璨耀眼,無需贅述;

人心有多幽深陰暗,亦無從揣測!

或許從東野圭吾的《惡意》中,我們可以略窺一斑。

故事一開始,暢銷小說家日高邦彥在出國前一天的晚上被殺害在自己家中。發現屍體的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和同窗好友野野口修。警官加賀恭一郎很快根據現場的菸頭以及死者朋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確定了他就是兇手。

野野口修是創作兒童文學的小說家,和日高邦彥是初中同學,也是相識多年的好友,他為何會下此毒手呢?殺人的動機又到底是什麼呢?

根據野野口修的口供,他與日高邦彥雖然同是作家,但野野口修卻一直沒什麼名氣,已經在寫作道路上有所成就的日高,伸出了援助之手,好心地把他介紹給某兒童讀物當編輯。

然而野野口竟然把毒手伸向了自己的恩人,用鈍器將其砸暈,然後勒死。在審訊的過程中,加赫發現他的口供有幾處故意疏漏的地方,他對罪行供認不諱,只求速死,但始終不肯說出作案動機。

在鍥而不捨地追問調查下,通過野野口修留下的微小證據,加賀終於發現事情的真相:原來野野口才是真正受害者。

隨著案件的抽絲剝繭,一個偽善的,甚至有些變態,可怕的日高形象浮現出來。野野口與曰高邦彥的妻子初美產生了曖昧關係,結果被日高發現了。

於是日高以此為要挾,將野野口的作品據為己有,藉此成為了暢銷書作家。為了初美,野野口甘願成為日高的影子寫手。

但可惜,初美卻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了,據肇事司機說,當時初美是被人推到街上的。為了給自己深愛的女人報仇,野野口策劃了這場謀殺案。為了已經離世的初美的名譽,他才隱瞞了真正的殺人動機,而且此時的野野口已經身患絕症,命不久矣!

這樣的結局令人感到同情,而被害人的死,似乎也完全是咎由自取。

到這裡一個布局精密的推理小說也就落下帷幕了。

但你以為就這麼簡單嗎?

當然不是。

東野圭吾竟然把讀者引向了一個令人驚恐的方向。

真正精密的布局其實才剛剛開始。

喜歡多事的加賀警官在案件本該結束之時,發現事情的不對勁:

首先是野野口甘心做了日高的影子寫手,竟從沒有想過反抗。還說自己是因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和對方成了親密無間的夥伴。而且,已經進入打字機時代的野野口,手上竟然留下了寫字的老繭。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陰謀!

沒有代筆、沒有威脅、也沒有婚外情,有的只是野野口長達一年的精心策劃,他用一年的時間抄寫好了日高的每一本書,並藏好了初美的照片,為了讓大家覺得日高是一個殘忍暴力的人,他還提前毒死了日高鄰居家的貓,藉此嫁禍給日高。

日高的死亡只是開始,而野野口真正想毀掉的,是日高的一生!

看到這裡,讀者是脊背發涼一一這到底是什麼仇什麼怨呢?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野野口謀殺日高的動機,就是沒有動機。簡單說: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看他不爽!」

日高和野野口是初中同學,從小日高就溫和善良,而且很有正義感。當他看到野野口被校園暴力欺負,就會挺身而出,每天與野野口結伴而行。然而野野口是一個膽小內向之人,為了逃避暴力,他竟然主動去給惡人做跟班。曰高在得知後,不僅幫他隱瞞了學生期間的惡行,還提攜他做作家。儘管如此,惡意仍從野野口心中悄然而生。

明明是一個破爛街區中的小孩,憑什麼獲得大家的喜歡?

明明打不過那些實施暴力的人,憑什麼要去多管閒事?

憑什麼他能成為暢銷作家,而我只能做兒童讀物的作者?

憑什麼得癌症的人是我,而不是他?

憑什麼讓他握著關係我名譽的證據?

憑什麼?

自負與自卑,不甘與嫉妒扭曲了野野口的內心。他不但不感激日高,相反產生了強大的恨意。他感到世間不公,將自身的一切過錯歸咎於日高邦彥,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後,野野口更是拼盡全力去毀掉日高的一切,讓他身敗名裂。

這個案件的案情、手法全都平淡無奇,讀後卻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如墜深淵般的寒意。

讓你死去,但這卻無法消磨我內心在黑暗中肆虐生長的惡意。

死亡不是結束,只是開始。

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啊?」

聖經說,人生下來就帶著七種原罪,其中之一被稱為「嫉妒」!「嫉妒」令野野口萬劫不復,也令「救世主」日高邦彥命隕九泉。

「有些人的恨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平庸、沒有天分、碌碌無為,於是你的優秀、你的天賦、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我們齒寒於野野口內心的陰暗扭曲,但一直以「救世主「形象自居的日高邦彥,對自己最後的悲劇就絲毫沒有責任嗎?對於身邊潛伏這樣一條「毒蛇」而毫無覺察,是說他天真好呢還是說他對人性毫無認識?

我們中國有句俗語說「升米恩,鬥米仇「,意即對一個人好是要把握好尺度的。施恩要適當,才能使人心懷感激。而一旦尺度沒把握好,過度的施與恩惠,只會給自己養出個仇人來。

因為長久的施捨只會讓對方對你產生依賴,久而久之這份原本善意的舉動,只會被對方視為理所應當。一旦因某些原因得不到恩惠,勢必會因此反目成仇。

比如說2017年震驚全國的杭州小區保姆縱火案:一味的施恩並未換來感激,反而喚醒了毒蛇內心的貪婪與仇恨,渾然不知大禍已然臨頭!

曾奇峰曾在《幻想與現實》中寫道:給予他人幫助,給予者會心情愉悅,並附帶著道德上和地位上的優越感。沒有人會自願的和愉快的處於被他人幫助的地位,因為被幫助意味著自己的無能、弱小和卑微。

人的內心裡有一種天然的追求平等甚至追求優越的力量,在被幫助的時候這種力量就被隱藏在內心深處,並變成一種對助人者的敵意。

這段話深刻地揭示出,野野口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為什麼要喪心病狂的傷害一直幫助他的日高,並不遺餘力的詆毀侮辱日高的一生。

日高的悲劇,足以讓我們銘記:

任何時候,我們「助人」要有底線,「善良」要有鎧甲!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不被覺察的仇恨更具有毀滅性。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惡意》最精闢的10句話: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為什麼會恨你
    《惡意》與《白夜行》恰似兩生花,《白夜行》中的愛情極度熾烈,令人粉身碎骨;《惡意》中的怨恨則無比深沉,令人深思。人性的兩極就這樣奇異地直擊人心。東野圭吾被評為日本作家中的作家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往往從他所寫的書中能讀到太多現實生活中的東西。
  • 東野圭吾的《惡意》:顛覆你認知的人性之惡
    鹿娃知道自己應該感恩,但並非發自內心的「感恩」轉化成了道德壓力,一旦繃不住,仇恨就產生了。長大後的鹿娃,非但沒有報恩,反而「恩將仇報」地將白嘉軒的腰打折了,還扔下一句話:「你的腰太硬了。」你的腰太硬,不就顯得我的腰太軟了嗎?
  • 東野圭吾《惡意》直逼人性的十句話:深深的惡意,來自深深的嫉妒
    在東野圭吾書中能夠讀到太多現實生活中的東西。不需要你動多少的腦子也能夠看懂,所以比起其他人來講,東野圭吾的書更像是一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藥,而且書中的句子直擊人心。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惡意》直逼人性的十句話:深深的惡意,來自深深的嫉妒1.
  • 遊走在真假之間 東野圭吾最值得讀的小說
    01惡意(2016版) 東野圭吾★《惡意》與《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並稱東野圭吾四大傑作,讀完《惡意》,才算真正認識東野圭吾——《出版家周刊》(美國)★《惡意》作為一部推理小說,極盡曲折複雜周密;同時又深刻揭示了人性,達到很多純文學作品未能達到的深度。《惡意》可與同一作者的《紅手指》對照著讀。在《惡意》中,惡是沒有底線的;在《紅手指》中,善殘存與惡的底線之下。——止庵★你心裡藏著對他的惡意,這仇恨深不見底,深得連你自己都無法解釋。
  • 《惡意》:東野圭吾,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
    我會有這樣的生理反應,實在是因為《惡意》真的痛擊人心中最無由的憎恨,最無底的惡意。作為一本推理小說,《惡意》將筆墨著重用於揭穿兇手的動機,抽絲剝繭,層層揭開兇手真正的目的。那就是不止要陷自己的朋友於死地,更要他身敗名裂,潦草而亡。這一點有別於一般的推理小說,也有別於東野圭吾其他的作品。
  • 東野圭吾20句經典語錄: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實都是命中注定
    1.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2.閉上眼睛,好好回想之前的努力,自信會噴湧而出。3.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人們都說沒有看過《惡意》就不了解東野圭吾,因為它生動的遠遠不只是推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愛情。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原罪被放大,總有一角照出自己。」你永遠都想不到,與你至親至近的人其實一直恨你入骨。
  • 東野圭吾《惡意》最犀利10句話:沒鋒芒的善良,餵養出惡毒的人心
    《惡意》創作於1996年,那個時期的推理小說家們,絞盡腦汁只為了想一個殺人的動機。東野圭吾一直在思考,是先有動機才會殺人還是發生命案必須要有一個動機存在,緊抓「殺人動機」這一靈感,東野圭吾創作了《惡意》這本書。這本書雖然沒有獲得獎項,但是被稱為「無冕之王」。
  • 東野圭吾推理小說排行榜
    最殘忍的報復就是想要瓦解他人的存在,而這一切都源於人發自內心莫名的「優越感」、「輕蔑感」,看不起別人,甚至僅僅是看別人不順眼。而這種「惡意」也會導致「校園暴力」。只是來源於「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看他不爽」,妄圖擾亂他人內心秩序的不善良就是最大的惡意。
  • 大家|東野圭吾:比起詭計,更看重疼痛
    要數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日本作家,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必定名列前三。日本推理小說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正是得益於東野圭吾的成功開拓。多年來,東野圭吾在推理小說創作中不斷創造高峰,不僅舊作熱度不減,接連出版的新作也是出版界的熱門話題。之所以能持久不衰,原因或許正如東野圭吾自己所言,比起錯綜複雜的案件設計,他更注重故事中的「人情」。
  • 沒讀過這些不算看過東野圭吾,東野圭吾最好看的10部作品推薦
    目前東野圭吾的作品已經高達九十多部,無疑是位高產的作家,本期將為大家優中選精,推薦其最著名也是最好看的10部作品。因為東野圭吾的小說大多為推理小說,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閱讀體驗,並不會在介紹中向大家有任何「劇透」,所以儘管放心閱讀。如果覺得不錯,給點個讚吧!1.《放學後》:人終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麼?
  • 用東野圭吾的句子,洞悉世事與人心
    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係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其實關係早已破裂。2.《新參者》人們為了逃脫罪責而說謊,為了努力生存下去而說謊。謊言是真相的影子,而影子下的東西,我們只能想像。3.《惡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愛情。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 關於東野圭吾你不得不讀的5本小說
    這是一個靠邏輯破不了的案子,情才可以。如果你還沒有被劇透的話,你一開始讀的時候可能會摸不著頭腦也會有一點覺得恐怖......但是看到後面,你就會慢慢地覺得很溫暖。這部作品是由幾個性格迥異、身份不同的人的故事組成,但是在他們的生命裡有一根細細的紅線把他們連在一起。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這家店能幫你找回。
  • 東野圭吾《惡意》:我們自己心中是否也有著不可言說的惡意?
    《惡意》讓人忍不住捫心自問:一個人的"惡"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為了毫無理由的"恨"能達到怎樣的狠厲?我們自己心中又是否有著不可言說的惡意?東野圭吾《惡意》帶著你走進兩種截然不同卻交織纏繞的人生,他們的運氣一好一壞,人生一成一敗,卻敵不住內心深處冰冷的妒恨與惡意,最後雙雙落幕與一場蓄意已久的謀殺案。
  • 東野圭吾|《惡意》: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他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罕見的「三冠王」,他以 2200 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第十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首位,他是日本推理小說天王東野圭吾。你或許聽說過被翻拍出許多影視作品的《白夜行》,以及捧得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直木獎的《嫌疑人 X 的獻身》,但是讀完《惡意》,才算真正認識東野圭吾。
  • 東野圭吾《白夜行》: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太陽以及人心
    讀東野圭吾的小說,總像是失去慣性一樣摸索不到平衡的坐標。《白夜行》「我的人生就像是在白夜裡走路。」是這句話讓我去閱讀。故事從冰冷的基調開始,東野圭吾慣用的詭計吸引著我。他不緊不慢地使用文字的堆疊營造了一種通感——而非具體的形象。這種陰鬱而無望的通感讓我極度坐立不安。
  • 薦書|《惡意》:東野圭吾最值得一讀的反轉佳作
    負責辦案的加賀警官覺得奇怪,一直找不到作案動機,他也不願意草草結案。於是他進行了大量走訪,在真相逐漸水落石出的過程中,東野圭吾設置了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反轉,讓人大呼過癮,迂迴曲折,案件設計之精巧,邏輯之縝密,最後的真相剖析了人性的黑暗,看完最後一頁心裡不由得後背發涼,才會真正理解書名為何叫《惡意》。
  • 那些看透人心的句子——100句東野圭吾的經典語錄
    ——東野 圭吾 《白夜行》5、 夢總是突然醒的,就像泡沫一般,越吹越大,最後啪地破滅,什麼也沒有,除了空虛。沒有腳踏實地的建立起來的東西,就無法形成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撐。 ——東野圭吾 《時生》6、 曾經擁有的東西被奪走,並不代表就會回到原來沒有那種東西的時候。 ——東野圭吾 《白夜行》7、 不管什麼問題,都必然存在著答案。
  • 東野圭吾20句經典語錄,冗長的黑暗中,你是我唯一的光
    2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從來不怕失去。19曾經擁有的東西被奪走,並不代表就會回到原來沒有那種東西的時候。
  • 沒讀過這10本書,就不算讀過東野圭吾
    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東野圭吾對每一部作品都認真傾注了同樣的心血和熱情。事實上,在東野的暢銷作之外,還有一大批作品被讀者低估和忽視,它們有著同樣精彩的故事、曲折的情節、震撼的情感,讓人一翻開書頁就讀得停不下來。想要真正了解東野圭吾,這10本被低估的傑作或許更值得一讀!
  • 知書 | 東野圭吾: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十幾年間,他沒有進過特長班,沒有請過補習老師。 大學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畢業後在某公司擔任生產技術工程師。忽然某一天,他突然大腦短路,不知哪根神經發作,毅然辭職,奔赴東京,開始了寫作生涯。 這個人,就是東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