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寫過的諸多思維機構測評中,掌門少兒思維出現的次數比較少,最近很多家長問起我這門課程,於是就有這篇「真實課堂—掌門少兒思維」文章的由來。
稍微看了過幾篇真實課堂的家長都知道,這個系列的文章和網課入門有所不同,網課入門更傾向於教你怎麼選擇適合孩子的網課,而真實課堂則是告訴你怎麼掌握機構課程的關鍵命門—學習別人的經驗和規避別人踩過的坑,能真正學好這門課。
今天講的是掌門少兒思維,一家難度比火花思維要高的思維課。
如果對掌門少兒思維還不太熟悉的家長,那麼可以快速過一下框框裡的內容,如果比較熟悉的家長,可以直接拉至第一段看乾貨。
掌門少兒思維
班型:1V4-6
教材:自研交互式動畫課件
級別範圍:小班~三年級(2020年初新增開小班級別)
知識模塊:數與運算、數理實踐、多維結構、多元組合、邏輯推理
課件優勢:有效融合學科學習和思維發展;難度略高於同級的其他機構。以數與計算為例,課程目標要求L2(中班)的孩子掌握20以內加減法巧算,高於火花思維同年級在計算上的要求
課件劣勢:就課件設計水平來說,略遜於火花思維
入門基礎:已經學會10以內點數
滿足需求:幼兒數學啟蒙、小學低年級思維拓展
綜合來說,這次採訪的兩個娃情況差不多,年齡都在6歲多,學習時間都不到一年,不過區別是文文學習的級別是L3,杉杉學習的級別是L4。
來看看兩個孩子的學習掌握情況:
文文:
不同知識版塊學習情況不同,數與代數掌握比較好,空間、邏輯部分有些難;學習水平對生活經驗的依賴比較大。
杉杉:
主要知識版塊內容掌握程度高,經典應用類題型在關係理解上有困難,可能跟課程級別高於年齡發展有關係。
綜合這兩個孩子的課堂表現看下來, 文文的狀態要比杉杉差一些,魚sir總結了一下,發現影響他們學習效果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孩子學習效果好的重要基礎。
杉杉在開始上掌門少兒思維課程之前,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自我管理習慣。例如,預複習習慣、配套練習全部完成的習慣;
文文一開始開始上課還需要督促,但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起獨立上課、完成課後練習的習慣,這些都是孩子學習能力發展的表現,也是孩子在啟蒙學習階段需要關注的重點之一。
二是學習資源的利用程度。
上次寫豌豆思維的時候,我提到了課外補充資源對學習的重要性,家長可以點下面的藍字回顧一下:
追蹤在豌豆思維學習1年+的海澱娃,我用3000字經驗帖告訴你怎麼上好思維課!
課外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但本次我採訪的掌少的兩位孩子都沒有補充額外的學習資源,雖然如此,但是他們都把掌少配套的學習資源利用起來了。
這裡主要說一說杉杉小朋友,他的課後練習和配套資源都完成得非常好。
先說課後練習。
一方面,杉杉媽媽把任務製作成表格,杉杉每做完一項就用表格打勾,任務從三項逐步增加到五項,任務管理打勾的習慣也同時養成了;
另一方面,杉杉媽媽自我監督,每天發朋友圈打卡提醒自己,背後的動力是「孩子堅持的前提是,家長能夠堅持。」
再說說掌少的配套資源。
掌門少兒思維APP上有一個「測評中心」,裡面有定級測評、階段測評,每個階段的學習完成之後可以給孩子做測評,還有「任務中心」,讓孩子完成小老師視頻、預習和練習。
杉杉表示小老師視頻堅持錄了三個月,在這裡環節家裡人會面向黑板坐著,扮演學生,配合「老師」講課。此外,杉杉還會完成紙質版練習、課程的電子版,老師發在群裡的練習也不落下。
這種方式把課程的配套資源使用到了極致,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孩子真正可以理解和吸收。
02、孩子是否應該跨級別學習
前面已經提到了,兩個孩子年齡相近,都讀大班,可是文文學習的是L3級別,杉杉學習的級別是L4級別,並且L4級別的杉杉,相對來說學習效果相對更好,很多家長就會有疑問了,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跨級學習呢?
以杉杉為例,學習之前做了幼小銜接的學習準備,學習內容大比例與一年級重複,因為已經有學習基礎,所以選擇了更高一個級別。也就是說,報課前的能力基礎是影響級別選擇的主要因素。
不過話又說回來,魚sir不建議家長刻意為孩子選擇更難的課程,但是難度過低對孩子發展幫助也是很有限的。
跨級別學習可以提前學習一部分內容,但不全是好處。雖然孩子大部分內容都有學習基礎,但是6歲孩子的思維發展和7歲還是有區別的。
6歲學習7歲的課程,可能會因為思維發展的限制,一些內容始終不能理解,比如杉杉在「間隔問題」類應用題上的困難一直沒辦法克服。
因此,對跨級別學習,家長要有客觀的認知,調整好心態,給孩子多一些成長的時間。
很多家長對「沒有學不好的娃,只有不會雞的家長」這種觀點比較排斥,魚sir不百分之百贊同這種觀點,但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效果能起到一定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次採訪的兩位家長,魚sir從她們身上看到了3點值得學習的地方。
1.家長有明確的報課目的和報課預期
兩個孩子的家長在報課之前都做了比較全面的考慮,在對機構有一定的了解後,對學習效果也做好了預判。
文文媽媽:
選擇掌門少兒思維之前就考慮過AI課互動不足,固定模式,沒有針對性的問題,但是線下課接送不方便,課程也不一定比線上更好。
對掌門少兒的期待是從小養成更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學了近一年後,家長認為基本達到了預期,對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的提升水平感到滿意。
杉杉媽媽:
不僅選擇了掌門少兒思維直播課,學而思輕課(百科、通識)也在上,但相對來說,直播課貴,一分價錢一分貨,希望孩子可以進行比較系統性的學習,從學習效果來說,孩子也達到期待了。
2.好的家庭氛圍,就是最好的學習條件
常看我文章的家長都知道,我經常會說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英語啟蒙很重要,但放在思維課上也是一樣。
杉杉媽媽為了讓孩子堅持打卡,想辦法督促自己不偷懶;在孩子拍「小老師視頻」的時候,不僅有環境創設上的支持,還有角色的配合;另外,家長在休閒時間會和孩子一起玩有益於學習鞏固的遊戲。
3.有育兒智慧的家長,做起事來會事半功倍
與其說是有育兒智慧,不如說是有規劃有行動力,和能夠堅持下去的家長,能在孩子的學習上起到一定幫助。在啟蒙學習階段,孩子能否堅持一方面來自家長的監督,另一方面來自家長的親身示範。
最後,給選擇掌門少兒思維的家長提兩點學習建議。
1.學習初期,選好合適的老師是關鍵任務。
選老師的問題魚sir反覆強調過,不僅是思維課,少兒英語、大語文的直播課老師對孩子學習效果都有很關鍵的作用。魚sir也經常跟家長提,怎麼才能挑選到好老師呢?
魚sir的星廬課評推出的師資紅黑榜,從上千位老師中評定了星級,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進行可視化選擇。
在這次的採訪中,文文近一年跟學過約5位老師,而杉杉八九個月的學習固定跟學1位老師,通過課堂表現可以看到,文文在不同的老師課堂上,狀態是有明顯區別的。
因此,建議家長在孩子學習初期(前1-6周)除了看孩子的適應狀態之外,多關注老師的水平、與孩子的匹配度等,確定老師之後儘量不要頻繁更換。
2.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要進行個性化指導。
總的來說,兩個孩子的學習程度有較大差異,文文能力薄弱的版塊比較多,杉杉相對來說能力發展比較均衡。結合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需要在了解孩子學習水平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和練習。
如果你對掌門少兒思維還有任何疑惑,或想了解其它線上思維課程、老師如何挑選、怎麼給娃做數學思維啟蒙,歡迎你
和我聊聊。
ps:本次評測結果僅供當前階段參考;機構服務和課程質量會因運營、師資等變化而存在波動,歡迎家長們和我交流,反饋孩子的真實上課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