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sir發現,大家好像都還蠻喜歡看真實課堂系列文章的。不僅可以從別人家孩子身上學到優秀的學習習慣,參考其他家長的帶娃方法,還可以避免掉其他家長踩過的坑,可謂乾貨滿滿!
所以,今天也是一篇真實課堂文章!觀察的孩子是之前的真實課堂中的文文和杉杉,目前都在掌門少兒思維學習。之前文章還沒看過的家長們可以回去看看。
對比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掌門少兒思維有用嗎?揭秘思維課程真相
針對兩個孩子的情況,我會把家長們的一些問題拿出來分析一下。廢話不多說,我們來回顧下兩個孩子的基礎情況。
文文和杉杉目前都在念大班,年齡相仿,但目前文文在掌門少兒思維學習的級別是l3,杉杉在學l4。很多家長看到學習效果這一欄可能要疑惑了,為什麼一樣的大的孩子,學習級別更高的孩子反倒學習效果更好呢?
具體原因在之前的文章都分析過了,今天主要來看看,對於杉杉這種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比較好的孩子,是否可以跨級別學習?以及家長們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做什麼?
01孩子是否應該跨級別學習?
關於第一個問題,魚sir的觀點是:孩子報課前的能力基礎是影響級別選擇的主要因素。
就以杉杉為例,杉杉在學習之前就已經有了比較紮實的學習基礎,學習過不少公立小學1年級的內容。所以,他在掌門少兒思維的學習時,才選擇了一個更高的級別。
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趕在別的孩子前面學習,會選擇更難的課程。我不建議家長們刻意這樣做,跨級別學習雖然可以提前學習,但還是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思維發展特徵。
6歲的孩子要去學7歲孩子才該學的內容,除了吃力以外,還可能受到思維發展的限制,比如,杉杉在「間隔問題」類應用題上就始終無法理解。
因此,對於跨級別學習,家長們要對孩子有一個比較全面和客觀的認知再決定,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不可拔苗助長。
02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家長可以做什麼?
毋庸置疑,家長們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一定是會起到某些作用的。
從文文媽媽和杉杉媽媽身上也能看出這一點。怎麼說呢?
1、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報課以及報課後能獲得的最大效果是什麼。
首先兩位媽媽都比較清楚自己的報課的目的和預期,因此是在做了全面的考慮之後,才選擇給孩子上課的。
文文媽媽:
選擇掌門少兒思維之前就考慮過AI課互動不足,固定模式,沒有針對性的問題,但是線下課接送不方便,課程也不一定比線上更好。對掌門少兒的期待是從小養成更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學了近一年後,我對文文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的提升水平還是比較滿意的。
杉杉媽媽:
不僅選擇了掌門少兒思維直播課,學而思輕課也在上,但相對來說,直播課貴,一分價錢一分貨,希望孩子可以進行比較系統性的學習,從學習效果來說,孩子也達到期待了。
這和很多聽說哪個課程好,就急忙讓孩子去學的家長不一樣,這一點我覺得家長們可以向兩位媽媽學習。
2、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比如杉杉媽媽,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為了讓杉杉的學習打卡堅持下去,也會想各種辦法讓督促自己不偷懶,還給杉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文文媽媽也會在空餘時間陪孩子玩益智類的遊戲。
3、家長要積累育兒的智慧
說是育兒智慧,其實就是要有規劃和執行力,育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在孩子的學習上起到幫助。在孩子的啟蒙階段,孩子能不能堅持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如果你在選課上有什麼困難,或者想要我幫忙分析孩子學情的,可以單獨戳我,回復「魚」,為你提供專業的分析和建議!
我是魚sir,二寶爸。「星廬課評」發起人,10年教育經驗行內人,專注於各類網課測評,為家長解讀機構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