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面對焦慮

2020-10-12 森林茂

焦慮是人對現實或未來事物的價值特性出現嚴重惡化趨勢所產生的情感反映 。與之相反的情感形式是企盼,即企盼是人對現實或未來事物的價值特性出現明顯利好趨勢所產生的情感反映。

生活中有適當的焦慮是有利於健康的,但是,有下面兩大類表現,要足夠重視。(一)驚恐障礙,它的特點是自發出現的,難以預料的急性焦慮發作,伴有明顯的瀕死感。臨床症狀有:1)瀕死感:(2)失去控制感(3)精神崩潰感2.驚恐發作的軀體症狀循環系統:心跳加快、出汗;呼吸系統:胸部壓迫感、氣短,喉部堵塞感;消化系統:噁心、腹痛;神經系統:身體飄浮、眩暈、發熱或發冷感。皮膚刺痛感、震顫;其他: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的感覺等。(二)廣泛性焦慮障礙1.精神性焦慮2.軀體性焦慮3.神經、肌肉及運動性不安症狀 有哪些讓人焦慮的原因呢?1.離不開智慧型手機。他讓我們交往便利,卻比以往更孤獨。感官的交流的巨大作用被忽略了。2.過著「雙重生活」。臨床心理學家發現,許多人都過著雙重生活:外邊風光,內心孤獨、苦悶,甚至違反法律等等。兩種極端的方式讓人焦慮加重。3.對健康的擔憂。有的人在檢查結果還沒出來前,就懷疑自己有很嚴重的問題。自己嚇自己,焦慮成病。4.「看起來更完美」讓人壓力大。1/3的人表示,外貌形象會讓他們感到焦慮。人們對外表越來越關注。比上不足」而厭惡自己的外形,成為焦慮的根源。社交媒體也助長了這種焦慮和專注。5.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一項調查發現,焦慮症患者的主要症狀從22歲開始,在32歲左右達到峰值。這符合著名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埃裡克森的「心理發展八階段」理論:人們在二三十歲時面臨雙重壓力,即親密感與孤獨感。找到愛的人,或者婚姻關係經營不善,擔心孤獨終老。



有哪些緩解焦慮的方法?1、運動是心情的「興奮劑」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刺激大腦中一種化學物質——內啡肽的分泌,它能使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內啡肽又稱為安多芬,是一種大腦分泌的類嗎啡激素。之所以稱作「內啡」,是指體內產生的類嗎啡物質的意思,它能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的止痛、讓人愉快的作用,相當於天然鎮痛劑。2、正確面對壓力。遇到挫折時,來個冷處理。轉移注意力,暫時拋開煩惱,先做喜歡做的事。等心情平靜後,再重新考慮如何解決煩惱。3、學會宣洩。不順心、不如意時,可以通過、娛樂、找朋友傾訴等方式來宣洩不愉快情緒,切忌壓抑負面情緒。4、用積極的方式與人溝通。改變對待他人的態度,善意待人,不要處處與人爭,更不要隨意猜測別人,必要時學會妥協,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5、一旦覺得自己心理壓力過大,自我調適無效,就應積極求助於專業人員。當我們在面對焦慮、壓力時,其實解決之道還有很多,如深呼吸、冥想、與人傾訴等,學會放下,學會宣洩,學會給自己的生活加一點光,讓自己的生活從此幸福一點點。6、學佛念經,聽佛教音樂,吃素放生。《心經》上說:「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句話很美,很有道理。《金剛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等都能讓人放下執著,放下仇恨,放下貪念,教人寬容,從容處世,活得輕鬆。也是一副治抑鬱症的良藥。7、不攀比。以獨特的方式適應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自豪。足點不一樣,閃光點也不一樣。要敢於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適應社會,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

在面對焦慮時,我們要有計劃地實施我們的治療辦法。拿破崙·希爾告訴人們:「你過去或現在的情況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將來要獲得什麼成就。除非你有目標、有計劃,否則做不出什麼大事來。」一個人有了治療焦慮的計劃和方法後,他的生活狀態變得有條不紊,遠離焦慮,他將有足夠的「能量」避免焦慮的侵襲,使焦慮指數始終保持在一個合理、健康的軌道上。

相關焦點

  • 如何面對焦慮
    雖然抑鬱不等於焦慮,但,頭條裡剛好有「一起面對焦慮」這樣的話題討論,所以,我來談談我是如何避免焦慮的。每個人都會焦慮,或是因為工作、生活、家庭問題等,你找不到解決方案、方向和答案,你可能就會焦慮。直接說我的方法。避免陷入過度沉思和糾結。
  • 如何面對焦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面對著許許多多的困難,有時沮喪,有時開心、有時歡樂,有時痛苦......面對這些紛繁複雜的生活,當我們承受不了時,我們就會變得沮喪、不願意接觸人,隨著時間的延續,慢慢的演化為一種心理的疾病,那就是抑鬱症。
  • 不焦慮就學不好?正確看待孩子的焦慮
    焦慮是非智力因素中影響學習的一個誘因。很多家長一看到「焦慮」兩個字,就心理不安,其實焦慮也是一把雙刃劍。所謂焦慮,就是指學生擔心不能完成任務時產生的不舒適、緊張和擔憂的感覺。焦慮程度影響著學習的動機和學業成績。
  • 一起面對焦慮
    於是我開始焦慮了。我想我得儘快開始著手動筆,緩解焦慮的情緒。焦慮是什麼呢?百度百科裡說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其中含有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急情況和難以預測、難以應付的事件有關。時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
  • 視頻 | 一起面對焦慮
    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2013年9.3%的人患有精神障礙,其中以焦慮最為突出。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信息爆炸、信用卡帳單、社交媒體等等,都可能帶來精神困擾,包括焦慮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社交隔離、收入減少都可能加重人們焦慮的風險。有些人因為精神困擾還出現酒精和藥物使用、失眠、軀體不適等情況。我們該如何識別焦慮,如何區分焦慮情緒和焦慮障礙,進而,如何管理焦慮,照顧好自己?希望下面這個視頻能夠給你一些幫助,讓我們一起面對焦慮。
  • 焦慮的中國父母,正在廢掉下一代:面對焦慮,我們該如何"自救"
    據《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家長整體上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超半數家長因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和未來感到焦慮;75%的家長已開始為孩子的教育&34;。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小歡喜》裡面的宋倩一樣,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總是非常的焦慮。
  • 焦慮是怎麼產生的?如何面對焦慮?
    所有人的焦慮,都發源於一段沒有意義的時間。內心深處會知道,這相當於浪費了一定當量的生命。然後,這焦慮轉化成了各種負面情緒,甚至偽裝成正面情緒的負面情緒,在微不足道的事態中,暴戾的轉移到他者。於是變成更沉重的負擔,更偏狹的想法,更執拗的任性,一切向深淵沉陷。
  • 每個人都會出現焦慮抑鬱的情緒,如何正確的面對和排解是關鍵
    其實在現在這個發展如此迅速的社會裡,無論是屬於哪個年齡階段的,多多少少都會有焦慮抑鬱的情緒,那麼焦慮情緒和焦慮症狀,如何區分呢?如果患有焦慮情緒或焦慮症狀的話,要如何排解呢?先認識一下什麼是焦慮情緒,憂愁、悲傷、痛苦、恐懼緊張焦慮等都是焦慮情緒,焦慮感積累很長時間並且與實際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匹配,則可能是一種疾病狀態,稱為焦慮障礙。
  • 面對焦慮的孩子,除了「等待」我們還能怎麼做?
    面對這樣的情況,老母親分分鐘處在奔潰的邊緣。我們血壓上升,控制住自己想要做點什麼的衝動,就怕違背「理解、尊重、接納」的原則適得其反。難道面對孩子的猶豫不前、退縮、逃避和放棄時,我們除了等待,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我們不妨去《遊戲力Ⅱ——輕推,幫孩子戰勝童年焦慮》找找辦法。
  • 孩子考完二模,成績不好,面對高考,家長也焦慮怎麼辦
    面對高考家長也焦慮怎麼辦? 前幾天考完二模成績不好,一直說要鼓勵孩子呢。還是沒忍住吵孩子,現在不學了?怎麼辦? 面對高考,家長產生焦慮,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過於焦慮,導致影響自己日常的生活作息規律,就要想辦法釋放,解壓。 在此,我提些小建議,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找準焦慮的根源。焦慮,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小孩高考成績不理想。因為很快小孩就要高考了。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一起面對焦慮
    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2013年9.3%的人患有精神障礙,其中以焦慮最為突出。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信息爆炸、信用卡帳單、社交媒體等等,都可能帶來精神困擾,包括焦慮。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社交隔離、收入減少都可能加重人們焦慮的風險。有些人因為精神困擾還出現酒精和藥物使用、失眠、軀體不適等情況。 我們該如何識別焦慮,如何區分焦慮情緒和焦慮障礙,進而,如何管理焦慮,照顧好自己?希望下面這個視頻能夠給你一些幫助,讓我們一起面對焦慮。
  • 【科普】如何正確面對壓力?
    【科普】如何正確面對壓力?所以與其通過放鬆技巧來克服壓力,倒不如激勵自己去面對充滿壓力的情況,例如去看一場恐怖電影。擅長各種重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礙、老年期精神障礙以及各種情緒問題、焦慮、抑鬱、失眠、神經症等諮詢和診治。
  • 全球有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需要面對焦慮,打破焦慮!
    面對焦慮 平和心態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會經歷這樣或那樣的焦慮的事情,有的人因為家庭收入而焦慮,有的人因為社會保險而焦慮,有的人因為生意受挫而焦慮,有的人因為擔心戰爭而焦慮,有的人因為工作不順利而焦慮,有的人投資失敗而焦慮,有的人擔心住房而焦慮等等,這些方面實際上充斥著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之中。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新入園的幼兒大多數會對幼兒園這一新環境感到不適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入園分離焦慮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闖蕩的第一個「江湖」,應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情緒是寶寶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裡程碑。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邁出其社會化進程第一步。
  • 面對兒童焦慮,英國專家向家長提出的六大建議
    兒童與成人一樣,也會不時擔心和焦慮。有些孩子,甚至可能會過於焦慮,無法正常玩耍。;簡單地安慰他們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或暗示他們這麼想傻乎乎,都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免於焦慮。但是如果這麼做,釋放出的信息是,孩子對狗的恐懼是正確的。不圍繞孩子的恐懼而改變生活,並不是說逼迫孩子面對那些讓他們恐懼萬分的東西,相反應該支持他們一步步克服恐懼,直到可以坦然面對。
  •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面對失眠、抑鬱,學會四招自救脫險
    由焦慮引發的失眠、抑鬱等更是屢屢成為熱門話題,「販賣焦慮」甚至一度成為某些自媒體的「流量收割機」。面對如此局面,你是否對「焦慮」一詞聞之變色?其實大可不必。所以面對焦慮,我們首要的一點就是要搞明白自己為什麼焦慮?《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中提出,可以自己做個壓力評估表,建立自己的「焦慮構成報告」。這個評估表非常好做,就是一個「蜘蛛圖」。
  • 新手媽媽焦慮怎麼辦?面對孩子只需要做好這些方法
    作為一個母親,每個新手母親第一次必須既興奮又焦慮。當母親們知道他們有了孩子,每個母親都會感到非常高興,並期待著孩子的到來。但是當她們開心的時候,這些孕婦經常會感到非常焦慮。因為這些新媽媽經常在心裡擔心,「嬰兒會營養不良嗎?」"嬰兒會變形嗎?"或者「我的身體會在分娩後變胖嗎?」等等。
  •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應該怎麼做?
    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分離焦慮的,有些孩子面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絲毫沒有陌生害怕的情形,而且還能和別人玩得很開心。此外,在和孩子分離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事項:1、要有一段分離緩衝期:當父母需和孩子分離時,應有一段緩衝時間,讓父母和接替者之間有角色的傳遞,一方面讓接替者產生信心,另一方面可讓接替者了解你照顧孩子的方式和態度。
  • 一起面對焦慮!接受並戰勝它,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現在生活壓力大,患有焦慮症的上班族也越來越常見,每當焦慮症來的時候,無法忍受的緊張、失眠都會隨之而來,這些都是焦慮症的常見症狀,很多人覺得焦慮症並不是很嚴重的疾病,只需要放開身心就不會焦慮,不需要接受藥物等治療。
  • 面對高考,學霸的焦慮也是霸氣的
    五、面對考試,學霸的焦慮也是霸氣的:面對考試從容應對,既不盲目樂觀,也不妄自菲薄。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常常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把失誤降低到最低程度。做事有計劃,計劃能落實,落實有效果,事後能反思。考前時間已經很緊張了,學霸一直在按部就班按照既定計劃穩步推進。高三經歷了很多次考試,把所以試卷搜集起來再看一遍。通過整理試卷,把下面的重要考點,與具體題目對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