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士找工作遇尷尬 高學歷造就高失業率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補貼薪資助力就業

臺灣的博士這樣調侃如今他們找工作需要的五要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人脈」,嘲諷自己在就業機會前的無奈和尷尬。

臺灣大學圖書館內,學生認真讀書為博未來好前程

為解決臺灣博士後就業難的問題,日前臺「國科會」宣布計劃出臺方案,鼓勵企業界聘用博士後研究員,起薪不得低於5.76萬元(新臺幣,下同),即臺當局每人每月補助3萬元,其餘薪資由企業自行負擔,不得低於3萬元。

「臺灣目前一年產出3700名博士,造成就業市場無法容納,供過於求。」臺灣「國科會」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政府不再出臺輔助措施,博士的就業市場就更加困難了。」

「2008年畢業的博士僅68%找到全職工作,『國科會』幫助博士到企業去發揮作用,是正確的方向。」臺「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說。

由於臺灣博士生目前的「產量」已明顯供過於求,造成就業市場飽和、求職不易。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張雅惠表示,從金融海嘯以後,臺灣博士的工作機會有下降的趨勢,反倒是大專以上學歷的工作機會比例增加。「有不少博士為了增加自己求職與面試機會,在求職時會刻意隱藏自己的博士學歷,跟大專以上畢業生一同競爭。」

求職不順壓力大

「原本應該是精英教育的博士,卻變成『普及』教育,甚至變成『推廣』教育。」某大學助理教授無奈地表示。10年來,全臺灣博士生劇增近3倍,其中不乏頂著國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光環的精英,卻在返臺謀職時成為「流浪」博士。

擁有高學歷卻求職不順而失業,壓力自然很大。在臺灣,有的博士會因失業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臺灣媒體報導,一個多月前,臺灣一所公立大學的博士高才生竟當「雅賊」。高雄市光華路政大書城的書籍幾個月來連續失竊,店方發現該名偷書賊專偷科學及勵志類的書。店家調閱監視器鎖定一名男子,發現其又上門便報警逮人。令警方吃驚的是,該竊嫌竟是臺灣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博士畢業生。該博士落網後稱,「我買得起這些書,我也不知為什麼就想偷。」

這位博士說,他雖是名牌大學博士,但求職不順遂,本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被交大畢業的學長同事欺負,被迫離職,此後一直找不到工作。「背負名校博士高才生招牌,卻面臨失業,壓力真的很大!」

組團登陸找工作

對於博士找工作的尷尬處境,臺灣媒體稱,高學歷卻造就出高失業率。一名大學助理教授表示,即使公立彰化師大、嘉義大學等熱門科系招聘教授,一個職缺都有上百名博士生搶著應徵,其中不乏留學美、英、德國知名大學者。嘉義大學企管系招聘教授,更來了一名曾經當過大學院長的博士,讓系方嚇了一大跳。裝成四大箱的博士應徵履歷,讓負責整理的大學生也很驚訝。

「沒想到高學歷反而束縛了自己的就業空間。」有博士在微博上發出無奈的感嘆。為了改變被動的局面,臺灣的博士們把眼光投向了對岸的大陸。今年年初,臺灣博士近20人組團到廈門參加「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雖然受到額外的關切,但是也有博士坦言,大陸的博士也很多,就業機會雖然相對多一些,競爭壓力也不小。

相關焦點

  • 臺前資深媒體人:政策失當 臺高學歷青年失業率高
    臺前資深媒體人:政策失當 臺高學歷青年失業率高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全球性的失業問題是經濟不景氣下的產品,但在臺灣新聞界退休後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前「中央社」社長汪萬裡認為,臺灣的大學以上教育程度年輕人失業率高,是因為當局的教育政策失當導致。
  • 臺灣博士求職不順壓力大 「組團」到大陸找工作
    補貼薪資助力就業  臺灣的博士這樣調侃如今他們找工作需要的五要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人脈」,嘲諷自己在就業機會前的無奈和尷尬。  「2008年畢業的博士僅68%找到全職工作,『國科會』幫助博士到企業去發揮作用,是正確的方向。」臺「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說。  由於臺灣博士生目前的「產量」已明顯供過於求,造成就業市場飽和、求職不易。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張雅惠表示,從金融海嘯以後,臺灣博士的工作機會有下降的趨勢,反倒是大專以上學歷的工作機會比例增加。
  • 臺灣3月份年輕人及高學歷者失業率下降
    臺當局「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午發布最新就業調查,3月份失業率降至4.03%,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者失業率降至5%以下,20~29歲失業率也下滑,顯示高學歷及年輕族群者失業情勢略見紓緩。  「主計總處」指出,3月份就業人數較2月增加8千人,失業率也由2月的4.09%降至4.03%,失業人數較前一個月減少7千人,失業率雖下降,但並未如外界預期降至4%以下。
  • 高學歷高失業 臺灣大學生九月份失業率創新高
    廣設大學的政策造成高學歷高失業後遺症。臺灣「行政院」主計處二十二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大學失業率首度超越高職(專科)學歷。大學以上失業人數為十一萬六千人,創下新高。    臺灣《經濟日報》今日報導,原本六到八月暑期畢業生求職旺季過後,依照傳統,九月大學畢業失業率應該會下降,但根據該部門統計發現,今年九月大學失業率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升高到百分之四點九七,而且高於高職學歷的百分之四點三七。    據《中國時報》相關報導中統計,每二點五個應屆畢業生中有一人失業,而每四個失業者中就有一個大學以上的高學歷。
  • 被認應打低薪工 美國高學歷亞裔失業率實際超白人
    被認應打低薪工 美國高學歷亞裔失業率實際超白人 在2010年,25歲以上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士中,亞裔勞工失業率為6.8%,白人只有4.7%;大學以上學歷勞工中,亞裔失業率為3.7%,白人為3.2%;而受過一些大學教育的亞裔勞工失業率為8.1%,在同等學歷白人中,這一比率只有7.4%。但高中學歷勞工中亞裔失業率為7.7%,白人為9%,高中以下學歷勞工中亞裔失業率為10.9%,白人為15%。
  • 加拿大高學歷失業現象嚴重:碩士在切肉,博士炸薯條
    這樣看來,在加拿大,高學歷的人才確實是無處不在。而最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是,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似乎與自身的學歷不太匹配,換句話說,他們的工作並不需要這麼的學歷就能勝任。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40%畢業生的學歷高於工作要求去年,加拿大議會預算辦公室發布了一份報告。
  • 首批赴臺大陸學生找工作遇尷尬
    首批赴臺大陸學生找工作遇尷尬 2013年09月02日 09:3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大是指臺北大學還是臺灣大學呢?」……除了要應對大陸面試機構對臺灣學歷的種種不理解和質疑,身為第一屆赴臺陸生,完全沒有學長、學姐的經驗可以參考,他們的求職路走得並不順利。
  • 越媒稱越南高學歷人群失業率增加
    越南《海關報》7月10日報導,越南勞動榮軍與社會部最新報告稱,2014年一季度,全國失業勞動者逾100萬人,環比增加14.6萬人,失業率為2.21%,環比增長1.9%。其中,女性失業率佔47.2%。報導稱,值得注意的是,高學歷人群就業繼續面臨困難。
  • 臺文學博士:一畢業就失業,只求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一畢業就失業,只求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臺媒今天在顯著位置報導了一位文學博士在臺就業的窘境。80後、剛拿到文學博士的珮君(化名),臉上完全看不到取得學位的喜悅,1年前就開始投履歷的她,至今仍未獲得全職工作,「只是想找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希望薪水能有3萬5(新臺幣,相當於人民幣7200元左右)。」 3.5萬元新臺幣在臺灣什麼水平? 據臺灣媒體報導,2014年,臺灣41%的從業人員月薪不到3萬元新臺幣,也就是不到人民幣6200元。
  • 高學歷高失業薪資微薄 博士「流浪」刺痛臺灣
    近期,臺灣私立高校爆發裁員潮,讓臺灣長期以來的「流浪博士」現象再度引發輿論關注。高學歷高失業的窘境,已經讓這些失落於象牙塔尖的天之驕子黯然失落;私校打著「少子化」旗號的裁員行動,更讓這些苦苦掙扎為「教授夢」努力的兼職教師感到絕望。一邊是錦繡前程,一邊是顛沛流離,大學校門像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而被臺媒稱為「流浪博士」的他們,就默默流浪在這座高山的陰影下。「流浪博士」的淚與汗,不時挑動社會的神經,刺痛臺灣。
  • 臺灣統計部門:學歷越高的人群失業率越高
    本報電 據臺灣當局統計部門23日公布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數據,結果顯示今年2月失業率繼續下降至3.69%,創近15年來同月最低水平。調查也發現,學歷越高的人群失業率也越高,大學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為4.75%,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為4.06%,高(職)中程度者失業率為3.71%,初中及以下程度者失業率為2.68%。  統計顯示,受部分廠商發放年終獎及績效獎影響,全臺1月平均薪資約為5.2萬元新臺幣(約合1.04萬元人民幣)。臺灣2月失業率比上月微降0.02個百分點;按季節變動因素後調整的失業率為3.74%。
  • 赴臺陸生找工作遇窘境 臺灣清華大學遭疑是「山寨」
    赴臺陸生找工作遇窘境 臺灣清華大學遭疑是「山寨」 2013年07月28日 10:5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北京高學歷求職者南下浙江找工作 博士後搶手
    據預測,到2015年,浙江省高層次人才需求規模將突破100萬,這讓許多北京高學歷的碩士、博士動了「南下」的念頭。5月30日,在「浙江——北京夏季高層次人才洽談會」現場,幾位名校畢業的求職學生向記者坦言了他們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苦與樂。
  • 高學歷人群失業增多說明什麼
    中級工失業後一般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大學生失業後,有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工作。據統計,大學文憑的失業人員的再就業率僅有20%,而其他人員的再就業率達到了75%。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差呢?有關專業人士分析認為,這與許多大學生眼高手低,再就業時對工作挑三揀四,對待遇比較挑剔有關。  高學歷人群在我國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還不是很大,為什麼高學歷者的失業人數在深圳會逐年增多呢?
  • 高學歷一定有高收入嗎?看看中國博士的工資收入,網友:不敢相信
    博士這個學位的人才在我國算得上是高等領域的人才了,這樣的學歷對於自己未來找工作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至少會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大多數人在學歷上的提升就是為了未來自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能拿到不錯的薪水。
  • 高學歷不再罕見,二本博士的出路在哪?
    現在高學歷人員越來越多,在學歷基礎上,找工作門檻又設置了本科、碩士學歷要985、211,要有海外背景等等,那本土的二本博士的出路在哪?歡迎各位同學留言分享自己或者身邊人的經歷。——by sunkaier出路在於個人的學術積累或者工程技術的沉澱byhuagongfeihu出路有很多,雖然很多單位設置了比較高的門檻,但是不代表二本博士就沒有出路,可能二本博士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作為彌補。
  • 中國博士:與美國博士相比,含金量差多少?高學歷=科研實力?
    中國社會始終都是羨慕高學歷人才的,因為自古以來也是這樣,唯有高學歷的人才才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所以很多學生都是從很小就樹立了自己的遠大理想和報復,未來一定要考大學,考完大學考碩士,然後再考博士,博士出來雖然年齡已經比較大了,但是你的學歷卻決定了你的社會地位
  • 香港博士生失業率高於本科生 遭遇"高處不勝寒"
    外界指葛生前曾為找工作而奔波,但沒有結果,因此備受打擊。根據香港教資會數字顯示,研究課程畢業生的失業率較本科畢業生高逾1倍。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人事顧問公司亦坦言,市場上只有不足5%的職位空缺,適合毫無經驗的碩士或博士研究畢業生,就算他們自願「降格」至只要求學士學位的職位,也可能被拒之門外。即使是尖子,學歷太高,在香港職場上可能會「高處不勝寒」。
  • 京都大學博士收垃圾 解析日本高學歷窮忙族
    日媒11日報導,人們經常說,高學歷是就業的敲門磚,但是在如今的日本,高學歷卻成為了累贅。當今日本,出生名門大學研究生院但卻從事兼職或無業的碩士、博士等高材生數量激增,其原因何在?對此,著有《高學歷窮忙族》一書的日本著名評論家在其著作中詳細地解析了原因,摘譯如下,以雍讀者。
  • 加國高學歷失業嚴重:碩士切肉,博士炸薯條…蒙城是重災區!
    這樣看來,在加拿大,高學歷的人才確實是無處不在。而最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是,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似乎與自身的學歷不太匹配,換句話說,他們的工作並不需要這麼的學歷就能勝任。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40%畢業生的學歷高於工作要求去年,加拿大議會預算辦公室發布了一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