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父母卻把他們教成普通人

2020-08-28 栩栩與夕夕

再強大的計算機也無法與最弱小的人類嬰兒相匹配——兒童發展研究科學家高普尼克。

面對寶寶的高光時刻,媽媽說「我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學會的!」

寶寶9個月的時候,我發現她會「開音樂給自己聽」。怎麼回事呢?

我給寶寶買了一個六面體,很普通的六面體,就是有手拍鼓,有小音樂鍵盤,有形狀拼圖之類的。其中有一面的音樂鍵盤,一共有2行鍵盤,上面2個白色的鍵,下面3個彩色的鍵。其中,白色的按一下可以隨機播出不同的音樂,下面的按一下會發出一個音。

六面體其中一面

一個上午,我照常把寶寶放在墊子上玩,然後發現她用手指按了一下白色的鍵,一曲輕快的小曲飄然而出,她跟著搖晃起身體,感覺很愉悅。很快,歌放完了,她毫不猶豫地伸出手指,對著白色的鍵,一按!歡快的小曲再次蕩出來,她又開始搖擺著身體。

寶寶還知道哪個鍵可以播放音樂?但事情還不僅僅是這樣。

她好像覺得這首歌不太好聽,小手指按了一下下面一行的鍵,發出了一個簡單的音,音樂暫停了,她又再次按了一下白鍵,另一首歡樂的小曲開始播放了。

寶寶不僅僅會播放音樂,還會暫停,還知道能選擇音樂!

寶寶準備播放音樂

這時候,我好想喊出媽媽們經常說的那句話,「我都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學會的!」

類似的事情我聽過很多。例如有的媽媽說,我的寶寶9多月自己會走了,我按都按不住,我們大人都沒教,都不知道他是怎麼學會的!

還有的說,1歲多的孩子,會自己開我手機玩遊戲了,玩得那叫一個溜,我都不知道他這麼學會的!

媽媽總會發現寶寶的各種高光時刻,好像他們會突然間掌握了某種技能。其實是因為,在你看不見的時候,寶寶自己用一種特別的學習方式學習,而且這種學習方式特別的高級——像科學家一樣的做實驗。

寶寶的學習方式——像科學家一樣做實驗。

不斷做實驗似乎是寶寶學習的方式,科學家命名為「探索式學習」。什麼是探索式學習?它有點像科學研究的方法,為了實現某個目的,自己自己思考怎麼做,做什麼,而不需要別人教你方法和結果。

這種探索式的學習,和科學家做實驗的方式十分相似。例如大家熟知的「愛迪生發明電燈」,他思考並且實驗了6000多種材料,實驗了7000多次,才最終發明了電燈。

如果你有觀察寶寶,你會發現寶寶就是通過不斷做實驗,來獲得技能的。記得有一次,寶寶6個月多的時候,我遞了一條菜心梗給她咬著吃。她用手抓著菜心梗,當一邊吃得只剩下皮了,她疑惑了一下,再咬,吃不到,再伸進去一點,也不行,她盯著菜心梗左看右看,想吃另一邊,但另一邊抓在手裡,她吃不到。

然後神奇的一刻來了,她換了一隻手,把菜心梗調轉過來,開始吃另一邊沒吃過的!經過這一次,下次她吃長條餅乾,長條番薯幹、蘋果條,她都很順利並且頻繁地換手吃另一邊了。

與「探索式學習」對立的是「運用式學習」,運用式學習一般是成人的學習方式,會更依賴通過已知的信息來分析問題。在這裡,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就像在學校裡,學校教你牛頓定律、能量守恆、乘法口訣表,讓你解決物理、數學問題一樣。這種學習方法,更著重於經驗的傳承。

有句話總結的很好,年輕的大腦天生就要探索,成熟的大腦則負責運用。

探索讓孩子變得更有創造力,因此他們比大人更會「創新」。

寶寶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即使不能馬上尋找答案,他們也會嘗試很多的可能性,甚至包括不太可能湊效的方式。因此,他們更容易「創新」

很多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寶寶爬行的方式與眾不同。如果你沒有特別地教他「正規的爬行方式」,你會發現寶寶會自有一套解決方案。他們有的靠手臂拉動身體,就像匍匐前進一樣;有的移動起來像一條蛇;有的不用膝蓋爬,直接用腳掌撐著地面;有的甚至不爬,直接用屁股挪!

同樣的,大人們也會發現小孩子十分擅長玩樂高。當大人只會按照樂高的組裝「說明」,來拼樂高的時候,孩子會自己組裝出巨型的恐龍,精緻的小屋,而且功能描繪得十分細緻,包括炮臺彈,放著降落傘的草坪,有升降機,瞭望臺,甚至是狗狗專用的門。

探索式學習,幫助孩子強化「價值感」。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作者說過:「我是個有價值的人」,有了這樣的認知,便構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基礎。

從小培養出強大的自信,成年後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會輕易放棄和逃避,會更自信更積極面對問題,戰勝困難。

而探索式學習,因為是一個完全自主的探索過程,成就感會更加大。就像科學家發現了某個定律獲得了諾貝爾獎一樣。

孩子從寶寶的時候,就正式開始了這一種學習方式,當他們嘗試不同的姿勢,將食物塞進嘴巴的時候;當他們嘗試像大人一樣按手機,終於打開了自己想看的動畫片的時候;當他們想看看更高的風景,自己嘗試各種姿勢扶著沙發,借力站起來的時候;當他們嘗試了不同的嘴型,終於嘴裡吐出「媽媽」的時候,雖然從成人的角度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對於孩子來說,已經越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家長要做「科學家」的投資人,而不是「教師」。

有人會發現,有些孩子他們特別聰明,給大人的驚喜連接不斷,他們總能自己學會各種技能,不需要家長教,家長的常用語是「我都不知道他怎麼學會的」;而有些孩子卻總是說「我不會」,總要求助於父母,顯得有點「蠢」,為什麼呢?

因為寶寶是聰明的科學家,但父母把他們教成普通人。簡單的說就是,寶寶都是天生聰明,但被父母越教越蠢。

因為有些父母總是直接教給孩子「正確的操作方式」,而打斷孩子的探索,更扼殺了孩子創新的機會。

孩子都是探索式學習的天才,要孩子越來越聰明,作為家長就要做「科學家的投資人」,而不是「老師」。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可以示範,但不要打斷孩子的模仿過程。寶寶是模仿的天才,但很多父母錯誤地理解寶寶模仿的能力。科學研究發現,寶寶的模仿是高級又高效的,他不是單純的模仿動作,而是清楚知道模仿的「目的」。在「模仿」這一過程中,他們一方面通過探索,了解事物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也學習人是如何使用這個工具的。

關於這一點,我有一個很有趣的經驗——教8個月的二寶用點讀筆。雖然我做過示範,但她還是自己做了很多種嘗試!

二寶9個月自己會玩點讀筆

那一天,我把大寶的點讀筆給二寶玩。為了教二寶用點讀筆,我拿起點讀筆,在配套的卡片上點了一下,點讀筆發出了對應的英文單詞的聲音,我做了兩次,寶寶看著我笑起來,感覺很有興趣。

我把點讀筆給寶寶,他抓起了點讀筆,用筆尖點了一下卡片,沒對準,沒成功。然後,他竟然試著把筆倒過來,用筆頭來點!當然也不成功。後來,他又用筆頭對著墊子點,沒成功。再後來,他又把筆反過來,對著卡片,一點,成功啦!

我以為她的實驗過程已經結束,怎麼知道她玩了幾次後,嘗試用筆尖對著卡片的背面點!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探索過程。從此以後,二寶變得很會用點讀筆,因為她通過各種形式的嘗試,完全懂得點讀筆的使用方法。

但很多父母,卻不能容忍寶寶的一再嘗試。當孩子把筆掉過來,用筆頭對著卡片的時候,可能就開始大喊「不對,不是這樣」,然後幫寶寶把筆重新掉過來。想想看,寶寶錯過了多少次自己體驗學習的機會,並且價值感也大打折扣。

2、忍受混亂。如果孩子的主旋律是探索,那伴隨的必定是「無序與混亂」。

你會看見寶寶把玩具到處丟,也許他只是嘗試不同的力度扔東西的感覺。他們會瘋狂地把玩具拆了,再試著組裝,最後把零件搞得到處都是;他們總會把各種玩具都扒拉出來,嘗試各種玩法;洗澡的時候,他們的花招也很多,海陸空大戰輪番上演,水花四濺,泡沫亂飛,慘不忍睹……

雖然整齊的家,從來不會出現超過半天,就不堪入目。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這是孩子特有的學習方式。

有孩子的地方,都很亂

而作為父母,能做的是,給他們玩具,然後等他們玩完後,幫忙收起來。我們都是這些「科學家」的投資商,給他們資源(玩具、資源)、安全的環境,然後讓他們盡情地探索,僅此而已,也足夠了。

大家好,我是栩栩與夕夕,關注我,每天科普前沿的育兒研究成果,也分享接地氣的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
    「問題不在孩子身上,他們是天生的科學家。問題在大人身上。他們扼殺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他們不是在翻石頭就是在摘花瓣。基本上,他們總在做一些具有「破壞性」的事。一個成年的科學家就是一個從未長大的孩子。成年科學家做的也就是這樣的事。
  • 孩子脾氣好壞不是天生的,父母的疏導很重要,別總抑制他們發脾氣
    孩子鬧脾氣,是很多父母育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許多父母都覺得孩子鬧脾氣就是脾氣很壞,甚至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脾氣好壞就是天生的。慢慢地,寶媽周月發現孩子的脾氣好像變好了一點,不開心的時候會和爸爸媽媽說,而不是自顧自地發脾氣不理人。其實,孩子脾氣好壞不是天生的。有的孩子之所以脾氣很壞,也許和父母有關。有的父母看見孩子發脾氣,總是抑制他們發脾氣。殊不知孩子小時候有脾氣是正常的,父母總是盲目抑制孩子發脾氣,甚至"以暴制暴",這都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比如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壞。
  • 父母們的「自戀」:無法相信孩子只是個普通人
    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來不凡。樣樣都不拔尖、不領先、甚至沒有什麼才能的孩子,會讓父母感到失望。因為他們最難接受的,也最不願承認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普通人。為了能讓父母多看自己一眼,多關注自己一點,權基道開始惹是生非,卻沒想到鬧著鬧著,他就真的瘋了。權基道說:「明明我也是父母的孩子,我只是天生腦子不好使,可這又不是我的錯。」
  • 父母的教養方式,真的跟孩子的天生特質有關!
    親子關係作為人際關係的一種,除了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子女對父母的影響,就不重要了嗎?果仁媽今天的文章,非常有意思,帶你從遺傳行為學,從基因的角度探討下孩子的天生特質,對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父母的影響。本文轉自「各色DNA」,ID:geseloveyou,轉載已獲授權。
  • 北京四中校長: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是因為無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
    但也正因為如此,父母過度地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由此引發了一系列之前從未遇到過的分歧,其中之一就是孩子的夢想和父母的夢想。每個家長都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科學家、企業家、醫學家等等,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這個可能性其實是非常小的,也就是說,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 父母們的自戀:無法相信孩子只是個普通人,而事實的真相扎心了
    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來不凡。樣樣都不拔尖、不領先、甚至沒有什麼才能的孩子,會讓父母感到失望。因為他們最難接受的,也最不願承認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普通人。1我的孩子是個精神病前段時間,看了部講述精神病群體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
  • 「左撇子」的孩子比普通人更聰明?科學家:家長別把問題想複雜了
    ,而且老師教學的時候,也都是照顧正常用右手寫字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用左手的話,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此外,在進入社會生活之後,更得人還是比較喜歡用右手的人,他們覺得用左手的人幹活不利索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而且「左撇子」的孩子真的要比普通人更聰明嗎?
  • 父母們的「自戀」:無法相信孩子只是個普通人,事實真相扎心了
    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來不凡。樣樣都不拔尖、不領先、甚至沒有什麼才能的孩子,會讓父母感到失望。因為他們最難接受的,也最不願承認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普通人。1、我的孩子是個精神病這段時間,一直在追一部講述精神病群體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
  • 《學習的格局》:創造力不是天生,父母如何保駕護航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從出生後,天生具有好奇心。他們如饑似渴地探索周圍的事物,想要咬手中的玩具,扔旁邊的紙杯,抓眼前的玩偶,仿佛一個外星人,好奇地窺探著身邊發生的一切。如同《復仇者聯盟》中的超能力者,在未被激發潛能前都是普通人,但是特定的事件或元素會激發他們的特異功能。
  • 「左撇子」孩子真的更聰明嗎?科學家:比父母想像的更複雜
    對於父母而言,能生一個聰明的寶寶是家長的共同心願,而很多傳統觀念認為,「左撇子」的孩子更聰明,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左撇子」孩子真的更聰明嗎?科學家:比父母想像的更複雜英國倫敦大學曾經做過有關「左撇子」和「右撇子」智商的研究,研究報導結果是他們之間的平均智商並無明顯差異。
  • 科學家們揭示的3種可讓孩子獲得更好人生的技能
    每個人都夢想能夠將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人。因此,我們竭盡所能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給他們買最好的玩具,上最好的學校。世界上可能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成功、富有、快樂的人。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聰明、自由的人呢?有許多關於成功的科學研究證明,天生的能力、智力和基因並不是決定成功的主要因素。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驗證了這一理論,他證明了智商水平對財務狀況幾乎沒有影響。
  • 如果孩子是這三生肖,恭喜了!天生的富貴招財星,是父母的財神爺
    生肖配對如果孩子是這生肖牛,恭喜了!天生的富貴招財星,是父母的財神爺!屬牛的人,聰明善變,智商擁有先天的優勢,做事情總能把握恰到好處的程度,不會讓自己和他人陷入兩難的境地。生 肖 牛屬牛的孩子,天性聰穎,孝順憨厚,從出生起,便能為父母攜福帶財,重情重義。他們是天生的富貴招財星,一生能力出眾,膽大心細,財豐庫滿,有改變家庭財運的天賦,家人未來會越來越富裕。加之屬牛的孩子重感情,能善待孝順長輩,父母可以頤養天年,綿延壽長。如果孩子是這猴生肖,恭喜了!天生的富貴招財星,是父母的財神爺!
  • 這10種孩子天生智商高,可惜被90%父母埋沒了
    大部分孩子的智商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有的孩子天生在某些方面特別擅長,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現了出來。可惜90%的父母都沒有意識到,更沒有好好加以培養,所以他們的天賦往往被埋沒了。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眼睛顏色為深色的人在一些領域擁有天賦,他們在完成生活計劃及達成某項成果上比其他人更強。  擁有深色眼睛的人,在學習及事業上較為成功,他們通常富有才華。同時,科學家提到,深色眼睛的人對自己事業及生活的滿意度相對較低。
  • 5名嬰兒、36位科學家、1年拍攝——這部紀錄片,教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
    所以,無論你是親生父母,還是悉心照料孩子的養父母,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選擇了成為你身邊這個嬰兒的父母。你和嬰兒相處時間越長,親自動手照顧孩子,洗澡、餵養,積極充當父母的角色,你的催產素,在此時就會更為活躍。
  • 熊孩子頻上熱搜,天生就熊?事出有因,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
    事出有因,孩子「熊」也不是天生的,正如知乎上的一個高贊回答:所有涉及孩子的問題,其本質都是「低素質家長」的問題。一些家長總喜歡在外人面前,對孩子「指手畫腳」,這樣的不當言行,不僅沒有起到正確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讓別人看了笑話。
  • 孩子天生渴望被父母「看見」
    就像在《媽媽是超人》中,當黃聖依說起自己平時怎樣管教孩子時,育兒專家告訴她:「親子關係沒建立好,他不會聽你的話。」當建立好了親子關係,父母成為了孩子的「重要他人」,孩子就會願意聽父母的話,他們怕父母生氣,不願打破這種關係。
  • 「左撇子」孩子更聰明?科學家:不一定,可能天才,可能「瘋子」
    但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認為,左撇子的智商其實和普通人的智商並無差異,只是生活習慣會有所不同,因此父母不需要「強行矯正」左撇子的孩子。「左撇子」真的智商高嗎?科學研究:不一定,分布趨向於兩極英國知名大學曾經做過一項研究,調查對象是英國的1.1萬名兒童,調查人員讓他們填寫自己平時用哪只手。
  • 猶太人天生就很聰明嗎?聽聽他們自己的解釋
    提起猶太人,不得不說的就是愛因斯坦,就算他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但是現在還是很難找出一個和愛因斯坦一樣聰明的人,不管是科學還是其他領域,猶太人總能表現得特別突出,讓大家不由得覺得他們天生聰明,是「神選之民」,事實是這樣嗎?讓我們聽聽以色列(猶太國)科學家的解釋。
  • 幾點鐘出生的孩子,天生好福氣,是父母的聚寶盆,註定不平凡
    而命中有福分的孩子,更能成為父母富貴的盼望點,人生的金山銀山,出身時刻總能確定一個孩子人生的「起跑線」或前或後,那麼,哪個時辰出生的孩子,天生好福氣,是父母的聚寶盆,長大後大有出息,前程似錦呢?由於卯時出身的孩子口福極佳,也使得他們的家庭必定不缺衣食,自他們出身後,爹媽的財氣就在一每天變好,男招官運,女招偏財。而且他們對事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更能堅強理性,志存高遠,從學業到事業都不會比其他孩子差,一生猶如聚寶盆,活到老就旺父母旺到老,不僅能讓家族越來越興旺,還能實實在在的照顧父母一生一世,是絕對的孝子,福報源源不斷。
  • 教育的悲壯:讓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
    Saying:一個焦慮的時代,我們都是盲從的父母,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一無所知。 文/如海「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刷屏。演講者是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在孩子長大之前,誰也不敢確定地說:我的孩子可以不用讀太多書,他會是一個商業天才,他會是一個銷售精英。那麼,通過高考考入重點大學,才是孩子最光明前途的渠道,沒有之一。在北京的劉瑜,的確可以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因為她的孩子日後即使在北京成為一個普通人,放到全國來看也是精英。區域的不平等,註定了有的人未來的資源俯拾即是,而有的人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