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歐教學法丨不止在課堂裡,更在自然中

2021-02-19 遇見瑞吉歐

瑞吉歐的教學理念注重以孩子為中心,相信孩子擁有自己的一百種語言。在教師們精心設計的邀請式環境下,兒童在幼兒園是學習和探索的主動者。其次,教師們採用生成式課程,根據孩子的需求來進行探索活動。教師更多的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和研究者。

教師形象的理念:Collaborative合作的, open-minded思想開闊的, life-long learner終身學習者, respectful尊重的, passionate熱情的,瑞吉歐的教師是社區中的終生學習者,他們致力於與同事、兒童和家庭一起學習成長,為孩子創造富有意義的學習旅程。

集體合作的教育模式中,教師之間是以合作進行教育的,不同師生小組進行不同互動。通常一位老師在小組活動中與孩子進行互動,而另一位老師在整體環境中進行觀察和記錄。教師和兒童又是共同探索者,所以教師不再是他人制定教學計劃的實施者,他們的角色是和兒童一起進行探索,尊重孩子的興趣。所以當老師觀察發現孩子們遇到需求或困難時,老師會介入,作為支持者和孩子們一起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在陪伴孩子時,尤其留意和回應孩子的社會和情感需求,所以他們便於確定孩子所需的支持水平。而在孩子們午睡/放學的時候,老師們會及時進行教研,計劃進一步的探索活動。此外,教師作為記錄者,還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開發具有反思意義的教學文檔中,使師生的教學和學習看得見。

瑞吉歐教學法創始人Loris Malaguzzi說:「我們重視環境,因為環境有能力去組織、提升不同年齡的人之間的愉悅關係,創造美好的環境,提供變化,讓選擇和活動能更臻完善。而且適當的環境可以激發社會、情感和認知方面的種種學習。」

我們相信 「環境是第三位老師」,通過創造引人入勝的教學環境——邀請式環境,讓孩子「感到驚奇」,激發孩子的探究欲、協作欲和創造力。在校園中,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精心設計的材料,用來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和交流。

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遊戲和探索,能夠為培養兒童的自信、創造力、想像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自我滿足感提供許多機會。

當兒童在「烹飪」角色扮演活動中使用自然材料(葉子、種子、木棒和水)時,仔細觀察他們,你會發現兒童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分享觀點,協商各自的角色,並展現出成就感。

觀察記錄兒童遊戲活動的老師,經常會加以恰當的引導或挑戰:「你們在這兒用了很多時間,可以告訴我這裡在發生什麼嗎?」「我想知道……」「也許你可以……」「如果……會怎麼樣」「為什麼……」

正是老師的觀察和支持,開放性問題引導,有助於兒童解決問題和批判性地思考,也有利於培養兒童近距離觀察、深入討論和探究的能力。當兒童「感到驚奇」時,自主探索便發生了。

我們所說的「善交流」,不僅是口語表達,也有非口語的表達和理解,有符號語言、象徵性語言。我們相信,兒童擁有100種語言,他們更擅長圖像和心理表徵而不是詞彙來進行思考。直觀觀察自然界可以增進我們對環境的理解。比如發現蘑菇、木耳會長在枯木上,有助於兒童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植物根部都生長在泥土裡。

同時,老師與兒童共同設計一些親近自然的活動,兒童能通過繪畫、繪製地圖和記日記來表達或者記錄他們對環境的理解。

教師在兒童的成長道路上,作為他們的成長陪伴者、參與者、親歷者,我們更願意看到他們自發地被環境吸引,我們更願意傾聽觀察他們,在探索中支持他們,在情感體驗中激發他們……

作為知名國際教育品牌,新加坡伊頓國際教育集團一直與瑞吉歐有著密切的合作。2013年,伊頓與義大利瑞吉歐研究中心(Reggio Children® )籤訂協議,推出瑞吉歐亞洲兒童協會(REACH),成為首個在亞洲代表瑞吉歐的組織,多次成功主辦瑞吉歐亞洲教育研討會。

為了與更多的家長和瑞吉歐教育工作者分享關於瑞吉歐教育理念的秘密,以及伊頓特有的「探索-思考-學習」課程。近期,我們推出了全新的公眾號!在這裡,希望分享更多的課程觀察結果和體會,不斷地交流和反思,進一步加深對「探索-思考-學習」的理解,從而能夠和孩子們更加貼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瑞吉歐教學法下的建築,提升教學環境
    瑞吉歐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孩子是他們自己發展的主角。成人是孩子學習過程的協助者,觀察者,和指導者。環境是建立關係、語言能力和討論能力的重要工具。傾聽教育法:當孩子願意被聽到時,傾聽孩子,以便提升他們的自信。集體經歷:在社會中體驗並在社區中學習,對於兒童作為個體的發展極為重要。
  • 瑞吉歐教學法下的建築
    瑞吉歐教學法是在二戰後,由喪偶母親發起、在記者以及教育家Loris Malaguzzi的協助下創立的。
  • 【瑞吉歐教學法】三個在家也能實行的親子探索遊戲
    瑞吉歐教育法最核心的概念是「讓孩子自己能夠自由地探索和學習」,讓孩子受興趣驅動去了解和學習,以孩子為主導,沒有事先規劃,一切隨著孩子的興趣而自然推進。在這裡,成年人不是知識的給予者,而是推手和顧問,通過觀察和傾聽,找到孩子感興趣的內容,然後提供充足的條件,讓他們能夠進一步探索這些興趣。
  • 【瑞吉歐教學法】方案教學案例
    課程內容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兒童的經驗、興趣和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在成人與兒童共同構建、表達和成長的過程中,完成主題式的學習。如「看見自己感覺自己」「雨中城市」「一片梧桐葉」「我的影子朋友」「鳥的樂園」等,看似散漫,實則富有科學性和開放性,有益於幼兒發展多方面的能力和興趣。
  • 瑞吉歐教育
    ,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孩子,瑞吉歐教育理念的核心也體現在了馬拉古奇作的《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首小詩中。與傳統的課堂不同,孩子是課堂的核心與主導者老師則成為孩子的支持者,在課堂上與孩子共同學習。在瑞吉歐體系中,一般是由兩個老師協同教學,這也是瑞吉歐教育體系的創新之處。這樣的安排可以打破傳統意義下老師們在彼此專業和文化上的隔閡與孤立。在課堂中,老師不會過多介入孩子的自行學習,但她們也不是是被動的觀察者,相反,她們會通過觀察與提問,設計孩子感興趣的課程與活動。而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傾聽。
  • 自然教學法
    教學特點、教育思想自然教學法特點:因材施教,自主學習、教學不累、學習不苦、不留作業。自然教學法是老師因材施教,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習因主動而變得輕鬆,因探索而激發興趣,讓學習變成一件快樂、輕鬆、有趣的事情。自然教學法可用一年的時間輕鬆學好兩年的課程。
  • 閱途課堂丨CLIL教學法,將英語真正用起來!
    CLIL教學法是近年來在教育領域越來越熱的一個詞,但是很多老師對CLIL教學法還是比較陌生的。今天,L醬就帶大家一起來簡單了解一下CLIL教學法。01 什麼是CLIL教學法?句型的用法;但在CLIL教學課堂上,學生會通過"數學"學科來認識錢幣,學習"dollar,quarter,dime,penny"等詞彙和這些錢幣之間的換算,並通過模擬交易場景等課堂互動活動來練習並掌握這些貨幣詞彙、換算方法和"How much……?"句型的用法。02 CLIL教學法的優勢1.
  • 亞洲瑞吉歐大會--開發孩子大腦的獨特幼教創新盛宴
    這也成為本次瑞吉歐大會的核心理念。&34; 來自全國各地的521位幼兒教育從業者們匯集成都,再次一起見證&34;的國外教學經驗分享。來自義大利瑞吉歐兒童中心主席克勞迪亞·吉迪西(Claudia Guidicci)和擁有40多年瑞吉歐教學研究經驗的教師指導師---瑪麗娜·莫裡(Marina Mori)帶領大家於平凡的視角中獲取新的啟發,改變對普通事物的看法。
  • 幼兒園怎麼選,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IBPYP……哪家更合適孩子?
    我身邊的媽媽們都是在懷孕期間就開始物色合適的幼兒園了,記得我在懷孕的時候發現,蒙特梭利在朋友圈裡備受推崇。結果時隔幾年,再和身邊媽媽們聊起時發現,她們似乎更偏愛瑞吉歐和華德福了。
  • 情景式教學法
    那如何才能讓學生以積極的情緒愉快地參與課堂學習呢?情景式教學法就能解答這個問題。這兩種教學方法都是需要創設一定的場景,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進行學習。情景教學法強調真實的自然景象,更為客觀的。情境教學法重在學生對整個課堂場景的認識,帶有一定的主觀性。總體上來說,情景教學法創設的情景是更符合實際情景,相比較情境教學法在場景的客觀性真實性上更勝一籌。
  • 簡易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運用簡易教學法,先學先練,主體先行是簡易教學的關鍵;互動探究,點撥拓展是簡易教學的核心;再學再練,小結反思是簡易教學的良策。探索與實踐簡易教學法,是推動新課程改革,實現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選擇,對於培養主體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小結反思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 教師培訓丨英語課堂五步教學法
    課堂上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和步驟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內容▼以各種形式布置家庭作業,可以包括本節課中新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是學生掌握不夠牢固的已經學過的內容,以此來達到作業的目的。第三個步驟採取了re-teaching教學法,即:每講完一個新的內容都要回過頭來複習剛剛講過的內容(請參照示範課)。教師要儘量避免留大量枯燥乏味的抄寫背誦作業。在留作業時,要講清楚要求及方法,使學生明白怎麼做,使他們心中有數,願意做,並能順利地、獨立地完成作業,從而產生一種成功感。
  • 高中物理課堂中問題教學法的運用論文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 高中物理教學; 應用;  在物理課堂中應用問題教學法開展教學, 首先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既要照顧到學生的思考方式與和思維模式, 還要注意在引入問題教學法時不要太突然, 要循序漸進, 以免影響下一步的教學。
  •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貫徹落實,情境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在豐富學生情感體驗與促進思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鑽研情境教學法,通過合理措施為學生創設良好情境,為其語文學習增添樂趣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 這些常用的少兒英語教學法,你get了多少個?
    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們可以為學生們模擬各種各樣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來呈現學生們感興趣的單元主體,組織學生們在情景中不斷地反覆地操練新知,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Happy Melody 和 Motion Chant是我們課本裡的英語歌曲童謠。英語教學蘊含在「說,唱」英語中。
  • 數百中外教育界人士齊聚2019亞洲瑞吉歐大會,探索兒童教育的本源
    瑞吉歐兒童中心主席Claudia與伊頓董事長胡錦珠女士舉行籤約儀式本屆亞洲瑞吉歐大會特別邀請了克勞迪亞·吉迪西、瑪麗娜·莫裡兩位教育專家作了主題分享,幫助老師家長們加深對學習法、原則和實踐這些幼兒教育方法的理解。
  • 英語教學 | 18種簡單易行英語課堂教學法
    想讓自己的英語課堂更有魅力,有效的教學方法少不了,今天小E整理了18種簡單易行的英語教學法,熟練掌握並靈活使用,一定可以讓老師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 數百中外教育界人士齊聚2019亞洲瑞吉歐大會 探索兒童教育的本源
    本屆亞洲瑞吉歐大會特別邀請了克勞迪亞·吉迪西、瑪麗娜·莫裡兩位教育專家作了主題分享,幫助老師家長們加深對學習法、原則和實踐這些幼兒教育方法的理解。教師會創造情景,為孩子提供學習的機會;教師是傾聽者,觀察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適時幹預,引導和鼓勵孩子探索奇蹟;總結孩子所說的內容,變成集體知識點;細心記錄教學過程,讓學習的過程可以看見、聽見、聞見……教育取材自然,探索源自生命主講嘉賓瑪麗娜·莫裡(Marina Mori)擔任教師指導師-瑞吉歐兒童合作者
  • 張思敏老師:遊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現代課堂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遊戲教學法應運而生。它以豐富多樣的遊戲形式,獨特的趣味性吸引著無數的學生,漸漸地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課堂。如果我們能夠將這種方法貫穿課堂的各個環節,那麼這樣的課堂一定會備受學生歡迎。在本次課上,我們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遊戲教學法展開詳細論述,希望本次分享能夠對各位老師有所幫助。
  • 華德福教育與瑞吉歐教育之教師觀比較研究
    在瑞吉歐學校,兒童是學習的主人公,他們有能力並且充滿了活力,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擔任夥伴和合作學習者的角色。事實上,教師也把自己當做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在知識建構過程中,兒童和教師互助交流的關係得到了重視並被充分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