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未來會發生戰爭嗎?我覺得不會

2020-12-22 蘭翎笑笑生

《中美未來會發生戰爭嗎?我覺得不會》

蘭翎笑笑生

中美未來會發生戰爭嗎?我覺得不會。我的邏輯是:

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確實心裡來氣,再不打下去就壓不住了,焦慮,焦急。於是貿易上先打,但現在看來打不贏;那戰爭的需求和欲望就跟上來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所以,總的來說美國心態上是很想揍中國一頓的。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會不會發生戰爭不取決於美國需不需要打、想不想打,而取決於它敢不敢打。

變量就在這裡:如果中國又不聽它指揮、不任由它欺負,又是一個小國,那肯定就打了,就像中東那些小國一樣,沒什麼好說的,還順便銷點武器;但問題是中國是一個大國,而且是一個已經發展起來的龐大的大國,而且是一個擁有核打擊能力的龐大的大國。

想想七十年前在朝鮮戰場上的那一場對決,美國人也還是有點心有餘悸。那時候的中國人也就幾根破槍啊,美國也沒佔到便宜,被人從鴨綠江邊趕回了三八線。現在的中國已經實實在在是一個巨人了。

打架得看對象。你是巨人,但對方也是巨人,咋整呢?

同歸於盡嗎?美國人才不會。

它終會作出正確判斷,美國人不笨,不會做虧本生意的。它最後的姿態相信是這樣的:看著中國繼續壯大,然後無奈地搖搖頭,輕嘆一聲;如果它能胸襟再大一點,那就會好好說一聲,「我們做朋友吧!」——我想雖然這還需要一點時間,但它終將會發現,它確實已經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

而且中國也就是正常發展,臉上總是笑眯眯的,也沒有直接招它惹它,何必呢?

而對於中國來說,永遠記住這一點至關重要:止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自己保持強大,並且越來越強大,以強止戰。只要美國不敢打,就不會有中美戰爭,最起碼不會有直接的、正面的中美戰爭。

相關焦點

  • 美軍最高將領大放厥詞,聲稱中美發生戰爭,美國會讓中國輸
    美軍最高將領大放厥詞,聲稱中美發生戰爭,美國將讓中國死的很慘!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發展遇到瓶頸的美國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了,越來越急躁了!當地時間11月3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談到中國時,先是誇中國,認為中國21世紀中葉能夠在軍事衝突中擊敗美國。
  • 社會學家丁學良解讀:中美最壞的結局是什麼?會不會爆發戰爭?
    5、經濟利益、商業利益要從中方的角度考慮,儘量迴避會引起對方從國家安全角度而發出的擔憂以及防備措施。一旦接觸到了國家安全方面的要點,談判往往不起作用了。6、中美最壞的結果就是對方脫鉤的措施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下手越來越快,越來越重。但是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仍然較小,兩個核大國之間發生全面戰爭的後果是全世界都要避免的。
  • 美上將:不願開戰,開戰中國會輸很快?要清醒:中美2種戰爭可能
    倘若在此之前,有人問中美之間會不會爆發軍事衝突,想必多數人會覺得這個問題屬實有點「無聊」,甚至是不合時宜。但今天,這個選項已經真實的擺在可供雙方選擇的檯面上。中美這兩個二十一世紀莫大的強國,在新世紀發生類似上個世紀那樣的大國之戰,也並非是不可能。實則21世紀的「大國之爭」正在你我不覺間悄然上演!
  • 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中美在這三個方面存在變數,多數人竟不理解
    作為世界上兩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國,中美這兩國之間的關係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話題。從目前的情況看,中美兩國出現了一系列有關經濟的摩擦,兩國的存在著諸多不確定的因素。那麼,在未來,中美兩國關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 學者:中美博弈有兩條界限,是不會打翻的|中美關係|王湘穗|拜登|...
    結果是,在2025年之前,中國的綜合國力會超過美國。在我們這邊爆發疫情之後,他們很快就對報告做了調整,把中國的指標向下畫了一條虛線,認為要超越美國變得困難了。但是美國疫情發生之後,他們又把美國的箭頭往下畫了,認為這一次疫情對於美國整體國勢的影響非常大。我們以前說打仗會有戰勝國和戰敗國,戰勝國獲得了未來的世界發言權,戰敗國只能被動接受這種結果。在這次抗疫鬥爭中,也會有勝疫國和敗疫國。
  • 李顯龍想中美通吃,還有機會嗎?
    李顯龍還表示,中美不需要中間人,新加坡致力於同中美成為好朋友。報導還稱,不少學界人士認為,中美關係將呈現經典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即崛起大國必然與守成大國爭霸,甚至終有一戰,影響國際局勢。李顯龍也提到這個說法。他說:「中美之間會不會發生這樣的局面,我看這個言之過早,當然兩邊都知道(潛伏著)危險,會儘量設法避免它,我希望它們會取得成功。」
  • 南海對峙加劇,中美正在滑向戰爭邊緣?
    但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的兩個大國,佔據了世界經濟總量的一二名的位置,真的會有戰爭的風險嗎? 現代熱戰爭不同於外交博弈和貿易戰,一旦中美爆發大規模實體戰爭,所帶來的後果一定不會是某一方的壓倒性勝利,兩敗俱傷應該是最能預見的結果。更何況,對於美國來說,也難以預測大國軍事衝突對自身國際地和現有國際秩序的影響。所以,中美兩國都保持著一定的底線,即便是美軍在中國南海耀武揚威,耍槍弄棍,也不意味著白宮做好了與北京「大打出手」的物質和心理準備。
  • 若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會是什麼樣子?愛因斯坦早就預言未來
    縱觀人類歷史,二戰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了,被捲入二戰的國家超過60個,20億人口都受到二戰影響,這場戰爭給參戰國造成的損失也是史無前例的。二戰結束至今已經有七十多年了,世界上也就再發生了一些小規模的戰爭。
  • 一場「疫情」,讓中美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同時帶來了挑戰。對於這一話題,著墨最多的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他借用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研究提出過這麼一個結論,說當年雅典城邦崛起引起了斯巴達城邦的恐懼,結果是戰爭。
  • 面對疫情,中美兩國的責任是繼續保持開放
    二十世紀,中美兩國在二戰中共同戰勝了軸心國。經歷一段時間的疏遠後,中美關係緩和並建交。再次經歷一段疏遠後,中美又一起發展經濟,應對武器擴散和恐怖主義問題,避免全球陷入崩潰,攜手致力於結束達爾富爾戰爭、抗擊伊波拉疫情、限制伊朗核計劃,並就《巴黎協定》中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限額達成一致。這些都是在東亞長久和平與繁榮的基礎上實現的。
  • 王棟:中美關係現狀與未來
    中評社:過去常說經貿是中美關係中的「壓艙石」,但是現在「壓艙石」的地位是否發生了變化呢?王棟:其實幾年前國內學界已經在討論「經貿是否仍然是中美兩國關係『壓艙石』」的問題。那時我提出應重建經貿在中美關係中的「壓艙石」的地位。這個觀點現在能不能成立呢?我認為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 何亞非:中美之間沒有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
    近年來,不少美國和西方專家學者以埃利森教授《註定一戰:中美能逃脫修昔底德陷阱嗎?》16個大國博弈案例,因為其中有12次是以戰爭來解決的,作為依據來判斷中美作為新興大國和霸權國家一定會掉入這個陷阱。那麼川普政府去年和今年出臺的一些戰略報告似乎也印證了這麼一種論斷,果真如此嗎?我們來做一些分析,我覺得可以從歷史和現實縱橫兩個軸做點分析。
  • 寄希望於中美兩國美好未來
    實際上,我是中美建交後最早一批赴華學習漢語的美國學生中的一員。1981年,當我抵達天津南開大學時,那裡的生活方式、教育氛圍、街道建築和飲食文化對我來說都十分陌生。彼時的中國是一塊物資稀缺的土地。從大米和其他主食再到自行車都有配額。在那裡,我們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比如學會習慣喝白開水,再比如在天津街頭迷路後講著美國口音的漢語找到回學校的路。
  • 精彩對話: 中美最大分歧點究竟是什麼?
    基辛格:有過,在1815年到1915年的100年間,世界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主要是因為,在法國大革命之後,主要國家領導人都希望和平相處,他們通過定期會晤、談判等方式解決了戰爭風險,維護了世界的和平。你認為中美之間會爆發戰爭嗎?
  • 專家:中美關係將處於「僵持階段」 拜登對中國會非常強硬
    延伸閱讀:崔天凱:沒有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後疫情世界」不會穩定崔天凱談中美關係:差異不是對抗和戰爭的理由12月3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顯然,沒有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後疫情世界」不會穩定,全球治理也不會有效。因此,現在是認真思考這一至關重要的雙邊關係的時候了。但這不是因為所謂過去的失敗。自基辛格博士首次訪華近50年來,中美關係的發展給兩國和世界帶來了巨大利益。我們需要思考,是因為世界在發生急劇而複雜的變化,這些變化既帶來巨大機遇,也帶來巨大風險。
  • 中美會撕破臉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社會學家丁學良談中美關係
    拜登上臺後,美國官方的聲音不會再像川普的時候「麻辣燙」到那個地步,那麼可能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反應也會降溫。5、在未來的十幾年內,中美關係在競爭方面牽涉的面越來越多,在競爭的關鍵點上越來越針鋒相對,但未必非要落到把臉皮撕破的地步。只要不發生小型武裝衝突以上的武裝對抗,也能夠找到和平共處的方式。鳳凰網香港號的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節目,我是陳箋。
  • 胡波解讀中美南海戰爭風險
    2015年開始,美軍非常嚴肅考慮在南海跟中國發生軍事衝突,但是大規模的準備我覺得還沒有完成,包括作戰概念轉型、力量部署都沒有完成。更何況中美雙方都承擔不起大規模衝突的後果,所以這些所謂的美國要轟炸甚至佔領中國南海島礁,發生概率是比較低的。
  • 基辛格毫無掩飾:「大國應該支援美國,不然將發生戰爭!」
    有人稱他為中美外交第一人,稱他為中國老朋友。近日,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20萬大關,這位美國元老政治家基辛格也坐不住了,公開放話道:世界大國應當支援幫助美國克服難關,否則將會發生戰爭!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殷切的要求嗎?還是隱含的敵對威脅?基辛格和中國人的交流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基辛格在尼克森時期曾任國家安全顧問,後來擔任國務卿。
  • 當年砸美國大使館時,很多人以為中美關係不會更壞,他們都錯了
    2、  中美關係一定會繼續惡化的  對中美關係的未來,不需要報任何一絲僥倖。  1999年5月9日,在秀水街的美國大使館外,我看著我的同學砸美國大使館,當時也沒覺得中美關係能糟到哪兒去。但是,現在,我卻找不到強有力的中美關係可以好轉的證據。
  • 如果在一場必敗的戰爭中我選擇了投降,我會被原諒嗎?
    既然是戰爭,必有死傷,成敗關乎整體作戰安排,但是不管怎麼樣,投降都是不可原諒的。如果投降後我老婆孩子爸媽會招到報復,那我就是死100遍都不會投降。如果身後督戰隊機槍架好我也不會投降。反之,我會。正義很難勝利的,它有太多的信條限制,信息的閉塞,面對陰謀更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