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直是個非常傳奇的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憑藉著自己的強悍讓整個世界看到它都為之一一震,可以說整個同盟國裡,幾乎就是德國這一個國家挑起了一切,像土耳其,奧匈帝國,保加利亞,這些青銅小弟也幾乎是跟著當時德國跑,可反觀他們協約國,英、法、俄、美,哪一個都是當時世界上十分強大的國家。
一戰總體來說打了將近四年之久,連沙俄都被它打崩了,即便是美國後來加入協約國陣營,戰況也依舊持續了一年半。而且還有許多外因的幹擾,譬如流感天氣氣候等等,那麼德國到底有多強悍?為什麼憑一己之力就拉長了整個戰線呢?
首先從普法戰爭說起,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光輝在賠償50億法郎和丟掉14.5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即將終結,而德國卻憑藉這場戰爭中的紅利慢慢站起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熱浪也由德國作為主要發起地之一,在此期間德國的工業總值瘋狂增長,基本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
棉花消費量從8.1萬噸到48.6萬噸,糖產量由20.7萬噸增至261.8萬噸,採煤量從3400萬噸增至2.77億噸,鋼產量從17萬噸增至1832萬噸,德國電站裝機容量從1894年的3.9萬千瓦,鐵產量從139萬噸增至1931萬噸,鋼鐵產量超過英法兩國的總和。
更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的酸、鹼等基本化學品產量居世界首位,而這些化學產品剛好就是製作炸藥最不可缺少的玩意兒。
且由於德國早早使用了電力作為基本能源,所以電纜行業排名第一的英國逐漸被德國擠下去,就連鐵路行業英國作為首先發起國卻也被德國比了下去,那長達6.2萬公裡的鐵路路線長度整整超出了英國一倍有餘。
在各項上事業高速發達的德國,這從他們背後的科技實力和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普法戰爭時期,德國的學齡前入學率就達到百分百,初高等教育也非常發達。作為打仗不可少的軍事戒備,德國的陸軍已是排行世界第一,海軍僅次於英國,在戰爭爆發後,參軍入伍的人員大約有一千萬左右。
各項實力的綜合,給挑起一場世界大戰做了鋪墊,不過令人感慨的是,德國的失敗也是由於各項原因的總和,使他們自己不得不吞下戰敗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