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畫龍點睛的主人公,是南朝著名畫家,曾為各國諸王畫像

2020-12-20 藍鷹書畫

他是畫龍點睛的主人公,是南朝著名畫家,曾為各國諸王畫像

文/華勇

張僧繇,生卒年不詳,祖籍位於今天的江蘇蘇州,也有一種說法稱其為浙江湖州人,是中國南朝的畫家。在502年到519年期間,曾經擔任過武陵王國侍郎一職,之後又出任了直秘書閣知畫事、吳興太守等諸多重要職位。

張僧繇自聞名以來,一直都以擅長畫佛道作品而著稱,在人物畫、肖像畫、花鳥走獸畫以及山水畫等多方面都有所涉及,並且善於繪製。

他的作品,有的並不止於畫紙之上,就比如他曾在江南的不少寺院裡都繪製過大量的壁畫,以及為各國的諸王繪製肖像等,都能收到對之如畫的極佳效果。

後世很多人不熟悉他的名字,但是卻聽過他的故事,最膾炙人口的就是「畫龍點睛」一說。張僧繇從事繪畫創作已有幾十年的光景,構思敏捷,創作勤奮,筆耕不輟的進行著創作。

在技法上能夠做到另闢蹊徑,在各家技法當中汲取精髓,富於創造地創新出屬於自己的技法。他曾經將晉代女書法家衛鑠的《筆陣圖》化為己用,以書法入畫,豐富了畫作技藝的表現力。

其實,他的藝術手法十分簡練,並且變化多端,這種「筆才一二,像已應焉」的畫法,在當時眾多主流畫法的映襯中,倒是顯得別具一格。

他的獨創畫法與唐代的吳道子一起被後世推崇為疏體的代表畫法,更是與顧愷之、陸探微等人為代表的密體畫法各分天下。

張僧繇在佛像人物畫方面用工最深,已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世人稱其為「張家樣」。他畫人物時,能夠從所畫對象的特定身份以及他所處的時代民族入手,成功地刻畫出每個人不同的形象與氣質。

而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世的藝術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因此後人也把張僧繇與顧愷之、陸探微二人並列成為「六朝三大家」,名流千古。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本文系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成語「畫龍點睛」因他而來 「畫家四祖」之張僧繇
    但若問「畫龍點睛」你聽過嗎?那當然了,這是一句再平常不過的成語,誰沒聽過?那如果我們把兩者貫穿起來,說,「畫龍點睛」是從張僧繇那兒來的,你會不會聯想,張僧繇和龍可能有極大的因緣,他也一定很會畫龍,是不是這樣呢?
  • 他,正是那個「畫龍點睛」之人-南朝畫家張僧繇的那些故事
    相信很多朋友應該很早就聽說過「畫龍點睛」這個成語,也讀過與它有關的小故事。但是大家是否知道這個成語是與南朝大畫家張僧繇有關的,是專門用來形容這位畫家的畫技高超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些有關這位畫家的小故事,看看這位能夠讓畫上的龍「活起來」的畫家都有何厲害之處。
  • 南朝畫界超人張僧繇,善於創新,巧取書法用筆入畫,畫龍點睛
    明星璀璨的古代畫史:南朝畫家張僧繇,全能豐產富於開創性南朝畫界超人張僧繇,善於創新,巧取書法用筆入畫,畫龍點睛要說起中國畫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品類來,只能任由別人去羨慕了。中國繪畫發展到當代,經歷了好幾千年的時間,出現了很多優秀卓絕的大畫家,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創造,為後來中國畫的發展奠定了很高的起點。歷史上很多名畫家都為後世創立了繪畫的法則,受到後世人們的尊敬。南朝畫家張僧繇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憑著自己過人的天賦和畫藝影響了當時和後世畫壇,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唐朝著名的人物畫家閻立本和吳道子都深受他的影響,遠師於他。
  • 原來畫龍點睛的就是他,畫聖吳道子都要向他拜師
    與陸探微、顧愷之齊名的,還有一位畫家。他叫張僧繇[yáo],活躍於南朝蕭梁時期。張僧繇的畫風和陸探微正好相反。陸探微是「密體」,張僧繇是「疏體」。他是梁武帝最器重的佛像畫家。——這個身份可不簡單。梁武帝是歷史上有名的崇佛的帝王,曾四次出家為僧,三次被臣子贖回。杜牧詩中描寫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就是梁武帝在位時建的。
  • 獨臂畫家為「鍾院士」畫像,全程不打草稿,畫面讓人熱淚盈眶!
    文丨一正獨臂畫家為「鍾院士」畫像,全程不打草稿,畫面讓人熱淚盈眶!最近這段時間,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很多人宅在家裡為祖國祈福,同樣也用各種方式向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致敬。自從「鍾院士」走紅網絡以後,便成了很多畫家爭相描繪與歌頌的對象(見上圖),人們稱他為人民英雄,期待他能夠帶領白衣天使們力挽狂瀾,拯生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很多畫家以其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對這一英雄人物的崇敬與愛戴,紛紛為他造像作畫、吟詠歌頌。
  • 此人是唐代著名畫家,為李世民畫像獲贊,卻告誡後人:永不學畫畫
    比如,古代很多大夫都以能當上太醫為榮,而很多畫家則以為皇帝畫像為榮。不過,唐朝時期有一位十分著名的畫家閻立本,他卻不這樣認為,為唐太宗作畫以後,太宗誇他畫技絕倫,但他回家以後卻告誡子孫:你們不要再學習畫畫了!在閻立本身上到底發生了何事,他不是得到誇獎了嗎,為何最後卻是這樣的反應?
  • 學習成語:畫龍點睛
    今日成語畫龍點睛成語讀音huà lóng
  • 我國著名翻譯家、作家、畫家高莽先生逝世
    我國著名翻譯家、作家、畫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高莽先生,於10月6日晚離世。消息來自高莽先生的家人,「高莽先生在平靜中離開了我們。他的一生精彩而充實,感謝每一個曾經愛他和陪伴他的人,願他在另一個世界同樣幸福」。
  • 著名油畫鑑賞:《畫家與女兒像》一幅後人都讚嘆不已的著作
    伊莉莎白·路易絲·維瑞(1755-1842)是路易十六時代法國最傑出的女畫家。她是著名肖像畫家巴斯特爾·維瑞的女兒,在家庭影響下從小酷愛繪畫,並成為名畫家格瑞茲的學生。後來嫁給古畫收藏家、同時也是畫家和畫商的勒布倫,從而以「維瑞·勒布倫夫人」之名活躍於畫壇。她天賦極高,生性聰慧,又受父親、師長和丈夫的薰陶與幫助,終於成為為數較少的女性畫家中最著名的一位。
  • 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畫家|自畫像|繪畫|印象派|後印象派|版畫
    | 第133次推送 | 本文共1404字67圖 |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自畫像對許多畫家來說是生命的救贖、也是痛苦的出口是藝術家無心透露的心靈獨白藝術家把信仰、生活、夢想全都寫在自己的自畫像尤其創作那些震撼人心的藝術巨作之後
  • 臺灣畫家楊炳輝筆下英武的鄭成功畫像(組圖)
    2月16日,臺灣畫家楊炳輝筆下英武的鄭成功畫像。陳立宇攝2月16日,臺灣畫家楊炳輝正在創作鄭成功史畫海戰畫面。陳立宇攝中新網臺北2月16日電(記者陳立宇)臺灣畫家楊炳輝,原本是學自然科學出身,曾獲1980年紐倫堡世界發明展銀獎,任教於臺灣中興大學化學系。2000年開始油畫創作,近年因崇敬民族英雄鄭成功而致力於鄭成功開臺史畫的創作,其描述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的畫作曾於2012年應邀赴北京紀念鄭成功開臺350年展展出。楊炳輝說他畫鄭成功像時曾參考了多幅明清遺留下來的鄭成功畫像。
  • 其實,小編是通過水彩顏料知道這位畫家的-德國畫家荷爾拜因
    直到後來,才知道這個荷爾拜因其實是一位德國著名畫家的名字來著。小編在之前寫丟勒的文章中有說過,相比之下德國的畫家是比較少的,有名的畫家更是不多。除了「自畫像之父」丟勒外,今天的這位荷爾拜因也是德國畫家中的代表人物。下面,就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一下這位畫家。
  • 《哲人神彩: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與中國畫像
    繪畫乾坤 ——《哲人神彩: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與中國畫像□ 【德】大衛·巴拓識 彭蓓 / 譯要了解一種文化,就必須去親身體驗它。這種風格形成與他作為一位哲學文化出版者的工作性質也許有關。由此,他獨特地通過一種傳統的中國繪畫技法,把偉大的思想家和藝術家投射到一種可以被描述為瞬間情景性表達的「波動的變化」中去:這些歷史過往的人物,在畫家創作的瞬間與畫家產生共鳴,這種共鳴被畫筆瞬間記錄下來,並且作為線條被永久儲存起來。
  • 著名畫家倫勃朗 17世紀的「自拍狂魔」
    《倫勃朗自畫像》作為肖像畫家中的翹楚,倫勃朗不僅給客人畫,還極其喜歡畫自己,一生繪製了超過75幅各種形式的自畫像,在歷代畫家中無人能出其右,換現在的話說,就相當於「自拍狂魔」。  本次展覽展出的這幅自畫像,呈現的是約23歲的倫勃朗——年輕,帥氣,朝氣蓬勃,展現出勃勃的野心與傲氣。  這幅畫除了人物神情生動,筆觸細膩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這種帶有戲劇感的明暗分明的打光。
  • 「畫龍點睛」 張僧繇,中國畫「沒骨畫」和「疏體」的開創者
    「畫龍點睛」張僧繇導語:張僧繇是晉唐時期最負盛名的畫家之一,他是中國畫「沒骨山水」和「疏體」的開創者,所繪佛像自成風格被稱為「張家樣」,畫史中「畫龍點晴」與「破壁而飛」兩個典故就來自於他的繪畫活動,後人將他尊為「畫家四祖」。
  • 世界史:人才濟濟的南朝畫壇,稱著者如劉宋時的顧景秀,時稱畫手
    其時不僅大小畫家迭興,畫法新奇絕妙,而且繪畫理論家也嶄露頭角,相繼創作出了一批較有影響的畫評、畫論等繪畫理論著作,從而使繪畫升華到新的理論高度,標誌著南朝繪畫方面的巨大進步。但由於佛教的盛行和宗教迷信籠罩,佛教人物畫和寺院壁畫仍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南朝畫壇人才濟濟,成就卓著,見諸史籍者即達70餘人。
  • 其寓意超出繪畫本身的《畫龍點睛圖》作品欣賞
    局部相傳他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達到了「形神兼備」的勝境,據說他畫人物,數年不點睛,人們問原因,他就講「四體妍蚩,本無觀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阿堵指的就是眼睛,說明眼睛這扇心靈窗戶在畫中是何等重要。他首創《維摩詰像》有清贏示病之容,隱几忘言之憂,其水平全在點睛上,這種觀念及其神奇最後演變成藝術家的各種傳說。
  • 他和她,兩個著名畫家傳奇的一生!「合尚故事匯」
    無聲的藝術是人生的語言表達有得人,一生都在創造藝術有得人,一生就是藝術2020.01.04今天和大家分享兩個畫家的一生。無處安放的靈魂,何處棲放只能獨自尋找前行的方向昔日的你早已遠去奈何後人仍為瘋狂《至愛梵谷星空之謎》Maybe we can take death to go to a star.
  • 法國藝術家弗拉芒克,他的畫激烈狂暴,是野獸主義畫家的著名代表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潞談歷史,小潞今天跟大家聊一聊20世紀法國野獸主義畫家的著名代表莫裡斯·德·弗拉芒克(Maurice de Vaminck 1876-1958)。弗拉芒克誕生在巴黎,成長在維西耐,他最初在身為音樂家的父母薰陶下學習音樂。從小,弗拉芒克就很不安分,他渴望自由,想獨自尋找新的生活。
  • 這組羅漢畫像不同凡響
    伏虎羅漢畫像。 均為張戰平攝  本報訊(記者唐群雄實習生王旖斐肖韞)昨日,一組由明代著名畫家尤子求粗絹重彩工筆羅漢畫像驚現長沙。「特別珍貴,對於研究明代粗絹重彩工筆人物畫的藝術成就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省收藏協會專家鑑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紅色收藏委員會副主任廖文偉看著這16幅羅漢圖嘖嘖稱讚。這組羅漢畫像的持有人廖先生打算把其捐給南嶽大廟,讓更多的人來欣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