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松下在華投資動力電池工廠原委 與LG恩怨未了

2020-12-25 OFweek維科網

  原計劃:通過傳統業務在華拓展新能源

  「事實上,松下有非常多的功率元器件,應用在了新能源汽車上,尤其是早期的豐田普銳斯和日產Leaf。但真正的釋放,還是松下18650電池,在特斯拉Model車型上的應用。這正式奠定了松下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信心。」據李冰介紹,隨著2009年開始給特斯拉的供貨,以及2010年,新能源汽車被列入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松下針對中國市場的布局開始正式啟動。而與之相關的松下中國PASSCN新規推進事業部,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根據李冰透露,在最初選定市場時,松下對已有業務的中國布局做了非常周密的調研和權衡。比如,創建於1994年的松下蓄電池(瀋陽)有限公司(PSBS)(從事鉛酸蓄電池生產),和創建於2001年的松下能源(無錫)有限公司(PECW)(從事鎳氫電池和數碼鋰離子電池生產),是松下電池產品起初在華的兩大布局。

  目前,除了電機產品(國內資源豐富)以外,有關電池、充電、電控及元器件等產品,松下在華都有相關業務。因此,為了解救因價格和成本因素導致的松下鉛酸電池業務,松下早期,並未決定在華投資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而是希望通過向低速電動汽車企業,提供鉛酸閥控電池、充電裝置及電控單元的方式,介入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

  「松下絕對不會把自己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率先投入中國市場。同時,考慮到國內低速電動車保有量較大,低價電機資源豐富等因素,松下最初的規劃,是希望通過原有鉛酸閥控電池向低速車輛的拓展應用,來撬動國內市場。日本企業向來強調市場和產品,他們沒有從政府關係做起的習慣,因此,選擇低速電動車,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李冰對筆者如是說。

  市場影響不可或缺

  綜合李冰介紹,結合筆者調研發現,雖然松下較早的介入了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但步伐並非想像中的快,倒是反應迅速的韓國企業,非常懂得與中國業界「做生意」。與松下聲稱「動力電池主要供應美國」的態度不同,以LG化學為代表的企業,憑藉對國內政策與趨勢的精準認知,很快就敲定了在華投資的意向,並快速與長安、東風等多家企業「搭上了關係」。

  與之相反,2011年,隨著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力遠」)與松下(Panasonic)株式會社(以下簡稱 「賣方」)在上海成功籤署《股份轉讓合同》,科力遠成功併購了松下位於日本湘南的鎳氫電池工廠,而原松下電池無錫工廠總經理丸山弘美,隨即加盟科力遠,任高級副總裁。

  的確,一向古板的松下,可能沒有預料到,在政策的拉動下,2012年十城千輛,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不過2.74萬輛,但是,隨著2013年政策的持續推出和拉動,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如爆炸性增長。

  調查公司富士經濟2015年夏天預測,中國的EV和PHV市場規模到到2025年將比現在擴大7.5倍也就是暴增65萬臺,然而目前市場正以比預想更快的速度擴大著。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11月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動的產量猛增至上年同期的4.4倍,達到29萬輛。該協會表示,2015年全年保持超過35萬輛的增長勢頭。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日韓動力電池三巨頭:松下、LG化學、三星SDI
    :技術領先 布局超前松下在電池領域積累深厚松下動力電池業務歸屬於AIS 板塊的能源領域,是松下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2017 年,松下動力電池已供貨車型/已收到訂單車型/待合作車型分別為58 款/16 款/74 款,2015-2017 年已供貨車型逐年增長,分別為45/50/58款。截至2018 年3 月31 日,配套客戶中日本/歐洲/美國的整車企業分別為6/4/2 家。松下的供應商大多為中日韓龍頭企業。
  • 盤點LG化學、三星、松下的動力電池技術「法寶」
    盤點LG化學、三星、松下的動力電池技術「法寶」 胡薇 發表於 2018-07-30 16:25:45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全面退坡時間的臨近,LG化學、三星SDI
  • 索尼松下三星LG入局新能源電池
    如同2015年日本家電業撤出中國時,引起媒體的一片驚呼:日本家電業衰落了,因此集體撤出中國。  如果僅從家電行業的市場份額和迭代速度看,日本家電業索尼、松下、夏普的確是敗給了中國品牌。據此,可以證明日本企業在家電行業有頹勢無疑。
  • 別了,松下!又一巨頭變賣中國工廠!
    3月10日,日本最大的媒體《日經新聞》報導,松下集團,由於多年虧損,經營不善,準備出售松下集團位於中國的工廠!售價4.5億美元。不過,到今天,網上的畫風突然發生了變化,松下在中國汽車電池領域大舉投資的消息被深挖出來。原來,近幾年來在家電領域被中國品牌打得找不著北的松下,開始把投資重點轉移到技術含量更高,贏利尚處於頭部階段汽車電池領域了。
  • 動力電池觀察:特斯拉帶松下LG起飛,比亞迪刀片磷酸鐵鋰亮相
    特斯拉國產迅速爬坡,首先帶飛松下(美國)的動力電池裝機,另一供應商LG化學初嘗甜頭,後期更有大機會。比亞迪張揚許久的刀片電池亮相,首個搭載車型比亞迪漢進入推薦目錄。雖然能量密度只有140Wh/kg,但長程版NEDC續航達到605公裡,仍然亮眼。1月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還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一下。
  • 【高工鋰電·聚焦】LG化學動力電池市場再下一城 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如何翻身?
    更早前的5月16日,LG化學稱將為長安汽車2016年以後量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提供電池。除此之外,LG化學在國內的客戶還包括一汽、上汽、東風柳汽和觀致等企業。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在LG化學截至目前的接單量中,2016年以後要為在華主要汽車製造商提供的汽車電池數量已超55萬個。
  • 特斯拉動力電池饑渴:松下、寧德時代、LG化學三家分晉
    日前,有國外媒體報導稱,特斯拉2月份在中國工廠所生產的Model 3全部採用的是LG化學供應的動力電池,電池的供應量達到201.92MWh。 數據顯示,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頭部廠商,特斯拉僅在2019年就達到了367500 輛的新車交付總量。
  • LG化學/三星SDI/松下的三種電池技術誰將佔有未來動力電池市場呢
    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上,動力電池也將面臨著沒有補貼之後的外資企業的大舉進軍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而面對外資企業的研發早,可靠性高,基礎研發能力強,成本低,單體電池技術先進等優勢,我們國內車企是否做好應對準備了呢?那麼我們國內的電池提供商將要面臨更大的終端壓力以及材料製造壓力和可靠性壓力。那麼外資電池廠商的核心技術有哪些呢?目前我國的電池廠商和外資一流的廠商之間的技術有多大差距呢?
  • LG化學電池業務正式獨立,LG新能源能坐穩動力電池王座嗎?
    根據韓國能源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總裝機量同比減少1.3%,但LG化學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總份額同比翻了一倍以上,以24.6%的市佔率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位居第一,其後依次為寧德時代(23.7%)和松下(19.5%)。
  • 韓系電池企業因特斯拉「交惡」,LG化學登上全球電池裝機量榜首
    不過,動力電池業內人士王凡向第一財經記者稱,在NCA電池中,鋁這種金屬雖然可以增強材料的穩定性,但由於其不易沉澱,導致國內電池企業大多將主力研發力量投入至NCM高鎳電池。在華已設廠的LG化學也早已在NCM三元鋰電池上有所布局。對於松下來講,特斯拉這個客戶無論是從潛在價值還是從實際訂單金額來看都實在太重要。
  • ...個鋰離子電池基地印尼與LG籤署98億美電動汽車電池投資協議備忘錄
    寧德時代擬百億元投建三個鋰離子電池基地29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公告,公司擬在四川省宜賓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投資擴建動力電池宜賓製造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00億元;擬在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投資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70億元;擬在江蘇省溧陽市中關村高新區內投資建設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四期),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20億元。
  • LG化學無法滿足需求 奧迪將投資120億歐元自建電池組裝廠
    近日,奧迪集團汽車宣布,將投入約120億歐元用於新能源產品研發,並將在德國英戈爾施塔特工廠附近建立電池組裝廠,迎合汽車電動化趨勢。 除此之外,奧迪集團計劃到2024年,將在研發、固定資產、工廠設備等領域投資約370億歐元,並計劃在2025年推出約30款電動化車型,屆時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將從現在的3.5%增長到約40%。
  • 寧德時代與LG化學,誰是新的動力電池王者?
    在寧德時代與LG化學反覆搶位的同時,比亞迪、松下等巨頭已被甩在身後。動力電池領域曾經的「三國殺」局面也在向雙雄爭霸的格局過渡。1、第五名的逆襲從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第五名爬到第一名,LG化學只用了三年。自2015年工信部發布動力電池白名單後,LG化學等國外動力電池企業一度被隔絕在中國市場以外。但在2019年年中,動力電池白名單失效,LG化學得以在中國市場大展拳腳。2019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以往與特斯拉深度綁定的松下,以利潤低下的原因拒絕在中國建設動力電池工廠,這給了LG化學可乘之機。
  • 中韓動力電池開戰!供貨特斯拉的LG化學將撼動寧德時代的霸主地位?
    2020年1月7日,國產特斯拉正式對車主交付,首批交付車輛仍然使用松下電池。但在年後的3月份,國產特斯拉將會逐步搭載LG化學生產的圓柱電池。2019年1月,LG化學投資1.2萬億韓元(約合10.25億美元)擴大其南京新港的圓柱電池工廠,此舉正是為特斯拉供貨做準備。
  • 寧德時代今年1-9月動力電池裝機量超LG化學 位居全球第一
    【TechWeb】12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數據顯示,今年1-9月,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機量超過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LG Chem),位居全球第一。
  • 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新工廠奠基開工
    來源:經濟日報3月4日,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新工廠奠基儀式在位於金普新區的大連「新日本工業團地」舉行。據了解,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決定擴大投資,將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新工廠的投資計劃從此前的500億日元提高至1000億日元,建設面積由原來的20萬平方米增加到40萬平方米。
  • LG化學計劃將中國電池產能翻倍
    據外媒報導,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計劃2021年將其在中國的電池產能提升一倍以上。知情人士透露,LG化學還計劃將中國、韓國增產的電池運送往特斯拉位於德國和美國的工廠,這標誌著LG化學在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LG化學業績一枝獨秀 H1多數電池企業業績都下滑
    近日,海外電池四巨頭紛紛公布了今年二季度業績情況,LG化學一家獨喜,松下電池、三星SDI和SKI皆下滑。儘管目前國內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中只有國軒高科公布了今年二季度和上半年情況,但是從今年上半年各家企業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來看,小編猜測,國內也很可能出現類似這種局面:少數幾家企業盈利,多數企業可能出現較大虧損。
  • 2020年龍頭企業新擴建動力電池項目及產能一覽
    【蜂巢能源擬在德國建電池廠】11月20日,據報導,中國電池製造商蜂巢能源(SVOLT)將在德國投資約人民幣155億元,建立其首家歐洲工廠。蜂巢能源的新電池工廠將位於德法交界的兩個小鎮。據悉,蜂巢能源計劃建立電芯模組工廠和模組PACK(電池包)工廠兩個工廠。其中,電芯模組工廠將於2023年底建成投產,模組PACK工廠最早可在2022年中投產。
  • 從松下彥根工廠看日本精密製造技術
    為此,日前,億邦動力走訪了日本知名的生活電器廠商松下位於日本彥根的工廠線,來探秘這家成立100周年的跨國公司的精密製造和自動化製造技術。(因為本次走訪的工廠不允許拍照,因此只能通過文字描述來呈現松下製造技術的概況,對此表示抱歉及遺憾)國際範:全世界14個據點據松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松下集團在2017年營業額大概為8萬億日元(折合約4751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