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在高安市汪家圩鄉團山楊林村
村民況嫦娥向記者展示了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況重晚
67年前寫給妻子和兄長的信
況嫦娥是況重晚的兒媳
況重晚的兒子2016年去世後
這18封家書一直由她保管
在這一封封戰地家書中
我們真切感受到況重晚烈士的家國情懷
家書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跟著江南君一起瞧瞧
他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志願軍戰士
況重晚1913年出生於高安汪家圩團山楊林村,據村中老人回憶,況重晚為人耿直,脾氣溫和,身材魁梧,力大如牛。
1946年3月25日
33歲的況重晚與18歲的妻子何仙花結婚,結婚才9個月就被國民黨抓壯丁,被迫從南昌北上到河南息縣參加國民黨軍,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1948年遼瀋戰役中
況重晚棄暗投明,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113師337團二營四連戰士,因表現突出,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0年10月19日
況重晚作為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志願軍,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五四部二大隊步四部隊。先後參加過第一階段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5日的第一次戰役,將敵人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參加過1950年11月25日到12月24日的第二次戰役,迫敵退至三八線;參加過1950年12月31日到1951年1月8日的第三次戰役,突破「三八」線;參加過1951年1月25日到4月21日的守備戰,投身堅守防禦、戰備反擊、運動防禦等多種形式的作戰。
1951年
況重晚在寫給妻子的一封信中說:「以前沒有辦法才去當兵,後來我才知道從前是當糊塗兵,我現在一心一意保家衛國,所以當兵也是光榮的。」
直到犧牲都沒能見過兒子一面
1946年離開家鄉後
況重晚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在況重晚的信中
可以看出他對家鄉親人不能割捨的牽掛
因為家庭條件非常苦
況重晚多次往家裡寄錢補貼家用
在一封寫給妻子的信中,況重晚滿是對妻子的思念:「這次來信沒有別的事,就是分別太久沒有見面,但是我想你的情份沒有改變,我在外經常掛念你的身體如何,照應家事怎樣。希望好好愛護自己身體,家事更加注意些,我在外面不需要記掛,見信如見面,以後將你的心意寫信說明,以免我在外掛念。」
況重晚離開家鄉的時候
妻子已身懷六甲
直到犧牲
他都沒能見過兒子一面
但他在信中多次提及兒子
在一封1951年8月29日
寫給兄長況重日的信中說
「現在秋天的時候氣候多變,要我妻子好好照應兒子建國,莫要感染風寒,好好操持飲食,村子前後或山上或水塘要加緊照顧。」
儘管對家人有著無盡的思念
但在戰鬥一線
況重晚從來都是義無反顧
他在一封信中寫道
「現在我們為了祖國幸福,為了實現真正的和平,我們戰鬥在前線上,保衛我們的勝利果實」。
況重晚對光明的新社會充滿了熱愛和嚮往,他在寫給兄長況重日的信中說:「吃水別忘了淘井人,吃食別忘了毛主席的恩,我們應永遠跟著共產黨走。」
在1952年7月20日的戰鬥中
況重晚壯烈犧牲
年僅39歲
葬於朝鮮
1954年2月21日
經志願軍一一三師政治部
批准為革命烈士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這句話被用在很多行業裡
但我想它更適合用在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身上
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
哪有我們現在的歲月靜好
點讚致敬!
來源:彭松林、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廖濟堂
編輯:陳杰
小編工資已與此贊掛鈎,一贊五分錢,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