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木匠爺爺」李石水的榫卯人生

2021-01-09 福州新聞網

最近,福建龍巖長汀一位70歲的老木匠使用榫卯工藝製作「中國版變形金剛」的視頻,引得許多網友誇讚,這位木匠爺爺到底有多牛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這個榫卯技藝手工打造的「變形金剛」名叫「偃甲人」,是北京一家遊戲公司向木匠爺爺訂製的木製人偶。「偃甲人」高70公分,全身由大約100來塊木頭部件組成,全部都是由木匠爺爺歷時一個月手工打造的。

這位木匠爺爺叫李石水,是龍巖長汀縣新橋鎮人,從1969年開始做木匠,至今已有50多個年頭。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也不用任何現代機械工具,僅憑一雙巧手,李石水就能把尋常木頭打造成各種生活用品,甚至工藝品。

李石水坦言,木匠活不僅需要細心,更需要耐心,每個手工品的出爐,都要經過成百上千次打磨調試。

木匠爺爺 李石水:有時候做了發脾氣了,就丟掉了,做不出來,然後慢慢、慢慢地做出來了。

整個過程雖艱難,但是最終做出來的作品能讓大家感到開心,李石水就心滿意足了。

今年疫情時,李石水多了些許閒暇時間,就琢磨著給孫子做些「小玩意」,逗孫子開心。不久,「蚱蜢車」、木馬、木坦克等作品就相繼面世。

木匠爺爺 李石水:他們小孩子也有想法,他說他就不會做,就想一個我要做什麼東西,你幫我做一個。

現在,木匠爺爺的兒子李躍金在照顧網店的同時,也時常跟著木匠爺爺一起做木工。在學習手工木工的同時,也用視頻記錄木匠爺爺對孫子獨特的愛,並通過網際網路,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木工技藝的神奇之處。

李石水兒子 李躍金:我自己的想法,這個傳統應該和現代的東西相結合,就是讓更多的人去接受它。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這樣一個繼承了傳統,一個新東西會讓年輕人喜歡。

(總臺央視記者 魏明 範本輝)

【責任編輯:伊寧倩】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有這樣的爺爺,你就是幼兒園最亮的仔
    而這些手工作品 全部出自福建長汀 70歲的木匠爺爺李石水之手 李石水自 一家北京的遊戲公司 向木匠爺爺訂製了一個木質人偶 這個叫做「偃甲人」的中國版變形金剛
  • 「半個木匠」和一群「阿木爺爺」的榫卯情緣
    榫卯,古老的結構智慧,藏在木頭裡的靈魂。在石家莊,網名「半個木匠」的張均成,和一群「阿木爺爺」合作,把書籍文獻中收錄的明式家具榫卯做成了模型,在凹凸的迷宮裡探索著木器世界的秘密。
  • 木匠爺爺憑榫卯技術圈粉 外國網友:一定學過計算機建模
    他被粉絲們親切地稱作「阿木爺爺」,本名叫王德文,現年63歲,山東聊城人,現在廣西生活。自小學習木匠活的他,一做就是50多年,善於打造「魯班凳」、「魯班鎖」等各種木製工藝。正在製作「魯班凳」的王德文老人(視頻截圖)除了「魯班凳」,「阿木爺爺」製作的微型世博會中國館也令人拍案叫絕,它將榫卯結構發揮到了極致。40多根榫卯、稜榫、卯柱,1個榫卯基,外加27道鎖,互相緊密咬合,便搭成了一個穩固的紅木工藝品。
  • 木匠爺爺用榫卯工藝製作變形金剛:無懼年齡,保持熱愛!
    時代在不斷地更新變化之中,而這個時代也絕不只是年輕人的「天下」,如今的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已不只局限在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情況之下,不少老人把花甲之年當做他們的人生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 守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
    這也引起了媒體的注意,記者特來採訪,感謝媒體朋友,也一併鳴謝接受採訪的同學,這是2020.11.20日中新網的視頻報導:《「半個木匠」張均成:用工匠精神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這是2020年10月23日《燕趙都市報》的報導:「半個木匠」和一群「阿木爺爺」的榫卯情緣今年,「阿木爺爺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
    「2013年下半年,我記得特別清楚,有一天晚上我在百度搜索關於榫卯的資料,搜完後發現——只有6張圖片是真正跟榫卯相關的!」對於工業社會中的大眾而言,榫卯可以算是個「古代」概念。除了古典紅木家具廠平時還會使用一些榫卯外,明式家具中用過的許多複雜構造,就連一些多年從業的老木匠都沒有遇見過,至於普通木工愛好者,更是無從接觸。
  • 木匠爺爺的中國版變形金剛
    這位木匠爺爺的「神作」可不止這一個。他還曾為孫子定製了一架獨一無二的會跑的木馬。  引得網友紛紛實名羨慕這位「別人家的爺爺」。    驚嘆之餘,「榫卯」這個詞彙也引起網友的關注。  榫卯工藝,到底是啥呢?
  • 80後木匠馬明文 三年整理出了108種榫卯傳統技藝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工匠裡面的「匠」最初所指的職業正是「木匠」。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本報記者採訪到了一位80後木匠,他用三年時間,他整理出了108種榫卯傳統技藝,還原製作了33種實體模型。  醫學生辭職當木匠,盼傳承木工匠心  木匠這一職業對於60後、70後來說並不陌生,因為當時家裡的許多家具都需要木工親自打造。
  • 榫卯,是一種充滿中國智慧的傳統木匠工藝
    這便是中國的榫卯早在幾千年前已是古代工匠的必備技能,卯是一種充滿中國慧的傳統木匠工藝,凸出來的部分稱為「榫凹進去的部分叫做「,榫卯相契合,從而使木頭與木頭完美銜接,頭與木頭完美銜接
  • 中國爺爺「玩」木頭火了,連接古今的榫卯結構有多厲害
    本名叫王德文的阿木爺爺(木匠爺爺,山東聊城人,現在廣西生活)用自己製作一個「魯班凳」的6分多鐘的視頻在海外社交媒體上收穫了1千多萬的點擊量
  • 做板凳不用釘、無膠水,「阿木爺爺」憑傳統木匠手藝成新晉網紅
    近日,中國一位62歲的農村大爺(目前暫居在梧州市蒙山縣陳塘鎮)在國外火了,其製作的「魯班凳」視頻在網絡上點擊播放量超千萬,不少人被老大爺的技藝所折服,紛紛轉發點讚。▲王德文老人製作的「魯班凳」。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呂海鋒 攝「阿木爺爺」意外走紅王德文,今年62歲,山東省聊城人。他說,自己是和木頭打了50年交道的傳統農村木匠。要了解王德文走紅的經歷,首先要從其兒子阿成講起。大概十年前,20歲出頭的阿成獨自一人離開家鄉,來到千裡之外的桂林打拼,先後從事動畫影視、自媒體運營等方面的工作。
  • 內江木工三代辦木工坊 都市人體驗木匠DIY榫卯花閣
    而開辦這個木工坊的主人是一名「木工三代」,他在引導都市人體驗木工樂趣的同時,也希望傳承中國傳統的榫卯工藝。這家木工坊地處內江城區紅牌路,6月3日下午,木工坊來了多名愛好木工的女學徒。這一期,木工坊的主人張建要教她們利用榫卯工藝中的燕尾榫製作花閣。在向們講解了燕尾榫的歷史後,張建向她們講解和示範了燕尾榫製作花閣的流程。
  • 00後姑娘做木匠,裹著紗布挑戰世界比賽,成六位入圍者唯一女生
    在沒接觸木匠這行的時候,高攀就覺得是拿著錘子敲敲打打的工作。而現在才知道,工匠十分追求高科技技術,設備也是不斷在更新換代,對精準度要求非常高。他們的未來就是要把現代科技和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相結合,不斷把中國的榫卯技藝發揚光大。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揭開中國古典家具「天衣無縫」的秘密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揭開中國古典家具「天衣無縫」的秘密 2020-12-05 16:18:21」穿越榫卯迷宮:揭開中國古典家具「天衣無縫」的秘密  中新社記者 李茜  近日,來自北京化工大學設計專業的13名研究生,走出課堂當起了「木匠」。
  • 中國寶藏爺爺,靠「玩」木頭火到國外了!
    讓榫卯技藝大放異彩 成了網友口中「別人家的爺爺」 63歲老木匠精通榫卯工藝 一雙巧手造出精妙物件 一身藍布衫,手持工字鋸,穿梭在山間小路上,憑藉一雙巧手,造出很多新奇玩意兒,他就是前段時間火遍海外的
  • 半個木匠:古典家具33種榫卯結構圖解 之一(全圖及構件分解圖)
    在33種榫卯結構之後又新增17種,共整理製作了50種榫卯結構,其中有一部分榫卯結構,相關資料中的名稱不夠嚴謹和全面,因此就結合該榫卯的特點,和實際製作過程中的方法來命名,這部分結構的名稱由半個木匠張均成重新訂正命名,特此說明。33種榫卯結構之一,楔釘榫。這33種結構涵蓋了古典家具榫卯結構中最主要、實用、經典的款式,每款結構都配發了高清實拍的全圖、構件分解圖。
  • 《匠木》X《爸爸的木匠小屋》聯動新章節上線!感受不一樣的榫卯魅力
    以榫卯為主題的國風益智手遊《匠木》在7月10日上線了全新專題。本次的新版本將聯動豆瓣評分9.0的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帶來不一樣的創意榫卯物件。全新的主題捲軸開啟,在新的遊戲關卡中,玩家將能夠親身感受到紀錄片中那些精巧木工藝品的製作。
  • 「阿木爺爺」火遍全網:網紅木匠如何煉成?
    他善用木工古法榫卯結構,不著一枚釘子,做出的魯班凳、將軍案能在幾種形態中自如摺疊、變換;小豬佩奇可以在斜坡上持續行走;小木屋前橫跨溪上的木拱橋更是牢固。在搭建門前木拱橋的視頻裡,他曾走上剛搭好結構、還沒榫卯相接的木架,紮實地跳了幾跳,測試牢固程度。王德文今年63歲,是一名資深木匠,同時也是一位極受歡迎的網絡紅人。
  • 「半個木匠」張均成:用工匠精神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
    【解說】在河北石家莊,自稱「半個木匠」的張均成,七年前他帶領一群老木匠,把書裡的古代榫卯,復原成了實物模型。他們在製作過程中遵循古法,延續傳統,把古籍中記錄的明式家具榫卯結構一一復原,並附有詳細的拆裝圖解。今年43歲的張均成畫過畫,做過雕刻,從事工藝美術多年,他最初接觸榫卯,主要是源於對中國古典家具的喜愛。
  • 無論是中國孩子還是外國網友,「阿木爺爺」授藝不藏私
    10月31日,蒙山縣鄉村學校少年宮邀請「阿木爺爺」指導製作的榫卯木工製品,在全區鄉村學校少年宮科技體驗日活動中參展,受到了現場嘉賓的關注和好評。「阿木爺爺」王德文今年63歲,是一名木匠,目前生活在蒙山縣陳塘鎮一個山清水秀的僻靜村莊裡。他不用釘子、膠水,僅用榫和卯就做出魯班凳、魯班鎖、世博會中國館模型等木器作品。他的木工製作視頻在海內外「圈粉」數百萬,讓人們見證了中國傳統木匠技藝的精湛,以及蘊藏在榫卯結構中的古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