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真的不安全嗎,還是「以訛傳訛」?看過才知道這麼多年用錯了!不知道從哪天開始,在民間就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味精不能多吃,吃了是有毒的。以前的我們是把味精作為主要調味料的,無論做什麼飯菜,只要放了鹽之後一定會放味精的,但是自從有了這種說法之後,我們就不放味精了。而且那段時間之後就流行起了雞精,雞精完全可以說是趁人之危,趁著人們對味精有所誤解,一夜之間就崛起了。
這種說法好像是從我初中開始就有了,所以我們家裡做菜一直都是不放味精的,一袋子味精可以用好幾年,甚至有些情況下味精已經沒有了,也是不會去買的,家裡的雞精卻是一直非常充足。那麼味精真的是不安全嗎?還是民間以訛傳訛?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是穀氨酸的鈉鹽,味精進入人體之後會轉化為穀氨酸,它是人體非常需要的一種胺基酸,所以說吃味精是不存在不安全的情形的。
在民間,很多人都認為穀氨酸鈉高溫下轉化為焦穀氨酸鈉,後者是可以致癌的物質,但是我們可以找各種文獻資料,你會發現並沒有這種說法的佐證。當然我們雖然查不出來穀氨酸鈉可以致癌,但是穀氨酸鈉還是不能多吃的,因為裡邊有鈉鹽,如果人體攝入的鈉超標的話,對身體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的。
那麼民間為什麼會有味精不安全的說法呢?原來是因為當時外國友人吃了中餐放味精的食物,身體出現了諸多不適之後就讓味精背了黑鍋,然後經過媒體的大肆宣傳,再經過人們以訛傳訛,就有了味精不安全的說法,所以味精其實是非常冤枉的,因為有了這樣的傳言,也讓味精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中並沒有什麼起色。
看了上面這些,應該知道這麼多年我們都錯了吧,其實味精並不是不安全,而是我們腦海裡邊認為它不安全。我們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味精,但是一定不要過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