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丨「味精」好還是「雞精」靠譜?如何使用味精最安全?

2020-12-11 王思露營養師

關於「味精」與「雞精」,市面上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言論。近一階段社會上又在流傳「味精」各種不好,大家還是選擇「雞精」吧這樣的言論,各類的信息把老百姓都搞糊塗了,那麼,究竟是味精好還是雞精好呢?

其實,雞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就是味精。雞精這兩個字讓好多人都存在誤解,似乎它是從雞肉或雞湯中提取的。但其實並非如此,絕大多數雞精中並不含有任何雞肉成分,更不是從雞湯中提取的。它通常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再添加少量核苷酸、香精等具有鮮味的物質。雞精的成分與味精相差不超過10%。所以認為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與味精相比,雞精的優勢是鮮味更複雜,口感更豐富,非常適合燉菜等。味精的鮮味非常單一,適合用於烹調魚類或涼拌菜餚等。其實,如果您自己的口味能夠接受,不放味精和雞精也是可以的。

而且,社會上很多人都在說味精有害,其實,那也是一種謠傳,國際權威食品添加劑機構早就已經得出味精無害的結論。味精現在通常以玉米等糧食為原料,通過發酵或生物工程技術製取,其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鈉是食鹽的組分之一,穀氨酸則是人體所需的一種胺基酸。「吃味精會掉頭髮」、「兒童吃味精長不高」、「吃味精得偏癱」、「吃味精易痴呆」等各種關於味精有害的傳言都是沒有根據的。當然,味精畢竟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合理應用,不要過度添加才是合理的做法。

說到這裡大家就應該知道了,其實味精並沒有那麼壞,而雞精也沒有那麼優秀,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事物都是如此,適量食用就好了,吃的多了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傷害。還是那句話,建議大家食物多樣,樣多量少。

關於味精,生活當中該怎樣使用才更加靠譜?

味精是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很多人家的廚房都離不開它,但是,你真的會用味精嗎?味精該何時用?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在中國菜裡用的最多,也可用於湯和調味汁。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穀氨酸,與菜餚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餚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裡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餚都不能放味精。

有這樣幾種人,食用味精雞精需注意:

①老年人:因為老年人味覺功能減退,如靠味精來刺激胃口,更容易造成對味精的依賴性。另外,味精中含有相當數量的氯化鈉,一些劣質味精中食鹽佔了大部分。這樣就造成了鹽的大量攝入。

②兒童:若食入過量味精,將影響胃功能,會出現偏食,厭食,愛吃零食等壞習慣,還會影響兒童體內正常的酸鹼平衡,造成消化不良,影響健康發育。值得提出的是在目前市場上的兒童食品中,如小零食中,有許多就是靠添加味精來吸引兒童成癮的,應引起高度重視。

市場的味精雞精品種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1、識準標籤,拒絕三無產品:

我們所買的味精雞精必須要標明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製造者和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一定要看清產品的包裝是否密封完整,看標籤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看清廠家,切勿購買三無產品。

2、關於「精」,儘量選擇晶體的:

晶體的味精不易摻假,且一定要選擇晶體潔白、均勻、無雜質、流動性好、無結塊、無其他結晶形態顆粒的。

雞精和味精,這回您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吧。無論是味精還是雞精,都建議您要儘量少用,能用天然食物烹調出味道的儘量就不要加這類調料了,例如天然的菌菇類食品等,如果要使用,少量才是王道,而且買到放心的才是更健康的。

注作者信息:內蒙古營養健康促進會 副會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員 王思露

文章屬原創,如有轉載請告知本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闢謠丨味精、雞精緻癌?你可能想多了
    它就是「精」,提到這個精,無非就是您最常用的味精和雞精。江湖流傳食用味精、雞精會致癌,這是為何?味精,主要就是由小麥、大豆等富含蛋白質的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提取、精製最後得到的一種晶體,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穀氨酸鈉」。
  • 說味精雞精有毒是謠傳!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央視已曝光
    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又是關於味精和雞精的健康話題。只要您在網絡上搜索關於味精或者雞精的字眼,幾乎全都是負面的一些言論。有的人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物品,如果你經常吃就會致癌;有的人說味精有毒,吃雞精會更靠譜;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雞精和味精,究竟孰好孰壞?它們到底能否放心食用?
  • 說味精雞精有毒是謠傳!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央視已經曝光
    聊到健康,最貼近生活的問題就是吃喝,在健康飲食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食品安全,對於常吃的食物如此,對於經常食用的調味品同樣如此。說到調味品,市面上傳言最多的要屬味精和雞精了。有人說食用味精有毒,有人說味精緻癌,還有人說雞精也不是很安全。相對而言,味精和雞精可以吃嗎?用一些文字和您聊聊關於味精雞精的是是非非。味精有毒?
  • 做飯選雞精還是選味精?
    很多消費者都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麼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雞精則不同,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僅有營養,而且安全。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味精和雞精究竟有什麼區別?
  • 雞精與味精的謠言
    作為一個美食作者;我們平時做菜時用到最多的就是味精、雞精。關於它的謠言很多,大家都是在不了解情況下瞎傳。今天正式在這給大家普及一下味精的營養成分和營養知識。也在這闢一下謠言,食用雞精味精會掉發致癌。由於曾經有過食用味精不安全的報導,至今仍有不少人對食用味精的安全性存有質疑。實際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對食用味精是否安全進行過深入研究,找到了許多食用味精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證據,只是由於宣傳不夠,至今仍有許多人對味精缺乏正確的認識。既然這樣,那麼雞精和味精吃多了究竟會不會對我們人體有什麼危害呢?如果有又會是多少呢?
  • 雞精和味精有啥區別,做飯到底放味精還是雞精,值得收藏
    我們現在不管是做飯還是打掃家務還是辦事,都講究一個完美。在做菜的時候,不光要選擇的材料新鮮,還需要各種各樣的調味料,來增加菜品的味道。在眾多的調味料中,比如生抽和老抽,味精和雞精,僅僅差了一個字,作用就大有不同。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一下雞精和味精到底有啥區別。
  • 味精、雞精導致腫瘤?還能放心食用嗎?吃味精要知道這些
    一般情況下,當味精的加熱溫度達到270攝氏度的時候味精才會被分解破壞,在一般的食物加熱烹調環境中,您家中使用的味精和雞精相對比較穩定,並不需要擔心會生成有毒物質。關於「味精」,其實世界各種組織對其做過很多全面並且嚴謹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味精的安全性存在問題,也沒有發現它對於人體而言有何危害。
  • 味精、雞精到底哪個好?這回全明白了
    走進超市,很多消費者可能會有疑慮,雞精和味精該選哪個?好像味精比雞精便宜些,但雞精的成分更多,口感更好。一時選擇困難症又犯了。那麼,味精和雞精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們該如何選擇呢?雞精:是味精的加工產物,由多種呈味物質混合而成,鮮味更複雜多元化。毒性試驗表明味精和雞精對人體都是無毒無害的,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把味精歸入最安全的類別,當然這是在正常使用量的基礎上。另外,高溫加熱雖然會使味精和雞精失去原有的鮮味,但不會致癌,大家可以放心吃。
  • 在家做美食選雞精還是味精?
    如今市場上的調味品越來越豐富,雞精品牌也不少。很多人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麼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雞精則不同,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僅有營養,而且安全。那麼,這兩種調味品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吃太多雞精味精有致癌風險?味精和雞精的區別?專家教你怎麼吃
    大家那雞精也是一種味精,大部分的味精的包裝上都畫著肥美的母雞,廣告中呢也不乏著濃縮肌肉精華這樣的概念。但其實雞精就是雞肉味兒的味精,那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主要成分呢跟味精是一樣的,還是穀氨酸鈉,除此之外還會加入鹽、核苷酸、糖和其他的香料,味道呢比味精更加的豐富。當然了一些高品質的基金會加。
  • 雞精、雞粉代替味精會更安全嗎?這幾樣調味料有什麼區別?
    味精有毒,吃了會致癌的說法廣為流傳,幾乎每個家庭一夜之間都取締了廚房的味精,改用雞精、雞粉替代。但是味精真的有毒嗎?雞精、雞粉與味精有什麼區別?首先,很多人覺得味精顆粒透明而且形狀規則,是人工合成的化學品,所以不安全。
  • 在家做美食應該選雞精還是味精?
    如今市場上的調味品越來越豐富,雞精品牌也不少。很多人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麼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雞精則不同,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僅有營養,而且安全。那麼,這兩種調味品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支招:味精、雞精選購竅門
    雞精口味協調性好  雞精是一種具有雞肉鮮香風味的複合調味劑。它有很多優點:放得多一點也沒有不舒服的味道;沒有味精食後的那種口乾感;口味協調性好,滋味鮮美醇厚。目前,雞精廣泛用於方便食品、快餐、酒店、餐飲的食品調味當中,也已成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家庭風味調味料之一。
  • 味精是化學物會致癌?怕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吧
    味精是一種「安全的調味品」,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歸在「最安全物質」的類別當中,食用並不會對身體產生毒性。那雞精呢,是否比味精要健康?雞精,其實和味精「差別不大」,其主要組成物質依然是「穀氨酸鈉(味精)」;除此之外,雞精中還有糖、食鹽、增味核苷酸、雞味香精以及澱粉等添加物質。
  • 到底是吃雞精好,還是吃味精好?一文教會你如何選擇
    關於雞精以及味精,特別是長輩,似乎都有濃濃的偏見,很多人還會在網上散布謠言說吃雞精或者是味精則容易生病,這其實是無稽之談,因為到現在沒有科學證據能夠有效的證明食用味精或者是雞精會生病,所以做菜的時候可以放心的使用,但是很多人這時候會在雞精與味精之間犯了難,不知該選哪一個好。
  • 味精、雞精都是「害人精」?使用時,還是要注意2點
    雞精和味精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調味料。有些人認為雞精裡面添加了多種的食品添加劑,還是味精好。而有些人認為,味精中的穀氨酸鈉含量較高,攝入過多會影響健康。那麼,雞精和味精哪一種比較好呢?雞精和味精哪一種比較好?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雞精、味精這兩種調味料。
  • 做菜時用雞精還是味精更好?雞精是雞肉提取的精華?漲知識了
    鮮,是烹飪美食時的一大追求,然而在所有的滋味中,鮮又是最飄忽不定、最難以把握的。為了實現這種鮮美滋味,味精這種方便又能明顯提鮮的調料便誕生了。1908年日本的池田菊苗從海帶中分離出穀氨酸,商品化後名為「味之素」,距今已有百年歷史。
  • 胡椒粉,雞精和味精哪個傷害大?
    只是重點說一說味精和雞精的構成以及人們觀念裡對於它的了解和認識。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胡椒粉。胡椒粉也叫古月粉,是由熱帶的胡椒樹果實碾壓製成。它既是一種很好的調味品,又是一味珍貴的藥材,有溫胃散寒的作用。胡椒粉具有特有的芳香氣味又有苦辣味,是受人們喜愛的具有辣味兒的調味品。再來說說味精和雞精味精和雞精,大家都不陌生,在早幾年的時候,可以說家家戶戶的廚房裡都放有一包味精或雞精。
  • 雞精和味精哪個營養更高呢?雞精和味精的化學成分分別是什麼呢?
    味精有特殊鮮味,但在高溫下(超過120℃)長時間加熱會分解生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所以在烹調中,不宜長時間加熱。此外,味精不是營養品,僅作調味劑,不能當滋補品使用。從化學角度講,鮮味的產生與胺基酸、縮氨酸、甜菜鹼、核苷酸、醯胺、有機鹼等物質有關。鮮味劑的主要代表性物質有味精、雞精等。1、味精。
  • 揭秘:天天吃的味精、雞精真的致癌嗎?
    味精和雞精都是提鮮必不可少的調料,但是近幾年,味精、雞精緻癌的傳聞屢屢觸碰到家庭主婦們敏感的神經,有些人甚至不敢吃味精、雞精了……這些曾經在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備受冷落,味精、雞精不能吃是謠言還是真理?嚴重到真的會致癌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來龍去脈,揭曉真相。1、你真的認識什麼是味精、雞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