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數以上孤獨症兒童 首診時就已經被耽誤了
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市兒童醫院接診了百餘位孤獨症兒童中,有半數以上孩子在首診時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疑似兒童一歲左右就可做篩查 家住哈市的小路已經四歲了,家長發現他一直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家人對他說的話他就像聽不見一樣,說話也遠沒有同齡孩子利索。當家長領著孩子來醫院就診時,才知道孩子患有孤獨症。
-
孩子遲遲不說話別忽視 治療孤獨症6歲前是關鍵
今年4月2日是第5個「國際孤獨症日」,專家提醒家長,治療孤獨症6歲前是關鍵,別忽視兒童遲語,也千萬不要放棄孩子,早期發現和早期幹預很重要,孤獨症兒童也可以融入正常生活。 A 治療,6歲之前是關鍵 亮亮今年快3歲了,可是還不怎麼會說話,別人逗他,他總是把臉撇過去。
-
糞菌移植與「星星的孩子」:飲食幹預治療孤獨症—新聞—科學網
就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中國腸道大會上,她特意以《糞菌移植治療孤獨症的聯創研究》為題,分享了糞菌移植治療孤獨症的前沿成果。 那些孤獨的星星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患這種疾病的孩子也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
抽動症久拖不治,會耽誤孩子一生,正視兒童抽動症危害!
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周圍的環境的變動,社會越來越進步,醫療水平也越來越先進,發現兒童抽動症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由於家長多抽動症的忽視,我國37%以上患有抽動症的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麼對於抽動症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呢,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
我們該如何對孤獨症孩子進行幹預?
啟示最近宅家期間,通過天寶·格蘭丁(Temple Grandin)個人網站,閱讀了幾篇她撰寫的關於孤獨症的文章,頗受啟發,她描述了孤獨症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也提到了可能的神經機制,基於此,如何有的放矢地進行幹預,提出了她個人建議,甚有道理。在此,結合個人臨床經驗,總結出部分心得,想陸續寫點東西,寫到哪算哪,與大家分享。
-
十年免費康復訓練450名孤獨症兒童 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
記者今天在黑龍江省殘疾人康復中心舉行的「國家殘疾人事業專項彩票公益金助學項目(學前教育)」捐贈儀式上了解到,黑龍江省殘疾人康復中心採用國際核心幹預方法,2009年—2018年已向450名孤獨症兒童提供免費康復訓練服務。據了解,孤獨症是世界上人數增長最快的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已經引起了醫學界、教育界、患兒家庭以及殘聯、民政等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
-
孤獨症孩子共患癲癇怎麼辦?家長如何及早鑑別?
值得注意的是,癲癇兒童中32%的患兒具有孤獨症表現,其中1/3既往從未被診斷為ASD或其他發育障礙。癲癇,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發育性障礙(疾病)之一:有報導稱,癲癇患者共患ASD的發生率為8.1%,是一般人群 ASD患病率的7.4倍。
-
抽動症危害大,家長的忽視,會耽誤孩子一生
使得早年多被忽視的抽動症患兒更多地被發現,但是,一個不容樂觀的事實是,小兒抽動症每年都在逐步的增長,原因是因為家長對於小兒抽動症的危害的忽視和不重視。小兒抽動症的危害不僅僅是我們能看到的,還有許多我們看不到的危害,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
孤獨症誤區:了解孤獨症,別再說孤獨症就是孤獨引起的了。
孤獨症,從字面上看貌似是由孤獨引起的一種症狀,那事實確實是這樣的嗎?從定義上看,孤獨症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障礙、語言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欣慰方式刻板,多數患者伴有精神發育遲滯。因此,如何正確認識孤獨症,儘早進行醫學幹預,是家長的一種責任與擔當。
-
小兒抽動症是如何治療的
可以說,大部分的家長不懂得如何正確關心、教育孩子。 上周六,和朋友逛商場,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一位看似孩子奶奶的人在商場電梯前大罵自己的六七歲左右的孫子,搞小動作,不老實,說了不改,甚至連「狗改不了吃屎」這種話都當眾破口而出。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這位奶奶仍不停嘴,直到保安趕到勸說。
-
上饒孤獨症幹預:讓別人知道我家孩子是孤獨症=公開「處刑」?
孤獨症不需要朋友?孤獨症是爸媽教養不當導致的?這些誤解,貫穿著孤獨症患者的一生,而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完完全全是一場「災難」。每一句評論,每一個「標籤」,都如利刃般狠狠刺在他們的心上。,而且公公婆婆給他們同事鄰居都說我兒子有孤獨症,在兒子治療的兩年多內受盡了鄰居的指指點點,我也因此和幾個鄰居都鬧翻了……自從孩子患上孤獨症後,孩子爸爸經常謾罵我而且對我家暴!
-
孤獨症孩子的日常幹預實操訓練教學
今天給大家帶來在孤獨症孩子幹預過程中幾個簡單有效的小技巧:1、營造機構化氛圍孤獨症孩子對自身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為確保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和訓練計劃有效進行,家長和機構老師需要根據個體特性營造出適合他們的環境,同時必須清晰地告訴孤獨症孩子兒需要做什麼?做多久?什麼時候開始?
-
孤獨症孩子家長如何有效的處理負面情緒——走進南康天利康復中心...
本次活動是由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孤獨症康復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熊瓊萍老師分享帶去。活動開始,講師首先帶領大家做了一個互動的暖身小遊戲,增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講座氣氛更佳,也為後面的講座內容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接下來講師採用了提問的方式帶大家進入到思考回憶,和大家產生共鳴。如:當您得知您的孩子是孤獨症孩子時,您是怎麼樣的心情?
-
無知的父母,耽誤了兩個孩子的一生
無知父母耽誤了兩個孩子的一生,一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也是從小的玩伴,張建,1986年出生在河北的一個農村家庭,從小說話不清,舌頭不打彎,他父母以為是孩子小說話晚就這樣沒當回事,覺得孩子還小慢慢長大就可以把話說清楚了,我們經常在一起玩耍。
-
聊聊我家孤獨症孩子被學校勸退的這一年|經驗分享
」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們去了兩家三甲醫院, 當地的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省醫院都沒有相應兒童行為學的科室, 只是通過量表診斷為發育遲緩 6 個月, 孤獨症待排除。2019年8月, 園長找我深入談了聰聰的情況,說他亟需幹預和治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教授給了我關於孤獨症的宣傳單,封面寫著「星星的孩子,不同的色彩一樣美麗」。
-
小兒抽動症能自愈不需治療?小心5大危害,別拿你的無知害了孩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得抽動症的情況越來越多,很多家長感覺非常的懵,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也有一部分家長把得抽動症的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並且不管不顧想讓他自然好,這種想法極其不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放任孩子的抽動症不管對於孩子會產生很多危害,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久拖不治,小心耽誤孩子一生!
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周圍的環境的變動,社會越來越進步,醫療水平也越來越先進,發現兒童抽動症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由於家長多抽動症的忽視,我國37%以上患有抽動症的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麼對於抽動症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呢,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
家長們如何為孤獨症孩子選擇幼兒園?
;4.普通學校是否願意接收孤獨症兒童;5.普通學校和老師是否了解孤獨症,能否給予理解和關照;6.孩子班級的家長會不會有意見,能不能接受。04幼兒園的教學形式孤獨症孩子幾乎都伴隨著社交障礙,以集體活動為主的教學形式是孤獨症兒童需要的,培養集體意識也是他們進入幼兒園的主要目標之一。
-
自閉症/孤獨症是什麼?該怎樣治療?
孤獨症全稱孤獨症譜系障礙(ASD)又稱自閉症,是一種發於學齡前期及學齡期的兒童心裡發育行為障礙。主要症狀是語言障礙、社交障礙及刻板行為。怎樣診斷:我見過很多孤獨症的孩子都是在2歲左右不說話,目光無對視,不和小朋友玩帶來醫院就診的。醫院一般會採用DSM-5量表來輔助診斷,也有用ABC兒童孤獨症診斷量表的。醫院一般也會做顱腦DR排除器質性損害等,也會行韋氏智力測試排除智力發育障礙。
-
孤獨症孩子是否有必要做感統訓練?
01 一直聽到有家長在問,孤獨症的孩子是否需要做感覺統合訓練? 其實,對於孤獨症孩子而言, 他們的感覺統合技能並沒有像正常兒童那樣得到完善的發展,會出現了一定的缺陷。02 根據感覺統合理論發展而來的感覺統合訓練療法, 就是基於兒童發育過程中神經系統的可塑性, 對孤獨症孩子提供一種感覺輸入的控制, 使其能夠統合這些感覺, 促進腦神經生理發展,達到改善兒童運動協調、語言功能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