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受西班牙家長追捧 中文漸成私立學校第二外語

2020-12-25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4月18日電據《歐洲時報》西班牙版微信公眾號「西聞」報導,西班牙媒體近日稱,馬德裡已有89所學校將中文納入課程,不少西班牙父母從中國僱傭私人教師,因為他們認為中文是「未來的語言」。

中文逐漸成為西私立學校第二外語

據西班牙《國家報》報導,當不懂中文的西班牙父母看見自己的孩子朗誦中文時,他們感到很高興。這些孩子來自私立學校,且英文相當好。但他們的父母仍然給他們報了中文班,因為他們認為,中文將會是未來最常用的三大語言之一,這是一筆划算的教育投資。

「這是我們可以給他的最好的禮物。」 Manuela Hidalgo對《國家報》記者這樣說。Hidalgo是一名銀行職員,有2個孩子,一個5歲,一個7歲。她和其他家長一樣,儘管都知道中文學習對孩子來說充滿了挑戰,但她認為「中文是未來的世界語言」,所以應該讓孩子學習中文。

由於學習中文並不是一件易事,許多西班牙家長都為孩子選擇了中文強化課程,例如:許多家長聘請了私人教師甚至住家教師為孩子上課,馬德裡甚至出現了很多推廣中文夏令營的公司。

中文教師協會主席Nestor Tsai表示,漢語正在逐漸成為大學和國際化公司的錄取標準,而在英美國家,中文在精英學校正被大力推廣。「這些學中文的西班牙小孩也許會成長為未來的西班牙領袖,他們或將掌管跨國公司或從事外交事務。」

報導稱,中文正在代替法語和德語,成為西班牙私立學校教授的第二大外語,但公立學校推廣漢語的速度較慢。5年前,漢辦曾與馬德裡大區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向當地公立學校免費輸出中文教師,但該項目只在34所學校落實。

在西班牙,18歲以下的青少年是學習中文的主力軍。在私立學校,中文被納入幼兒園至高中的必修課程。

一位私立學校負責人介紹,15年前,西班牙還沒有一所教授中文的學校,但他們的學校率先走出了這一步。他們在摸索中前進,因為當時根本找不到在西班牙教授中文的成功案例。然而,近幾年,該地區的其他學校開始模仿這所私立學校,也設置了中文課程。「中文對西班牙父母來說很有吸引力。」該負責人如此說。

然而,中文對於母語是西班牙語的人來說太複雜了,所以馬德裡的學校只能保證讓學生達到中文A1的水平,這是歐洲語言框架6個級別中最基本的水平。因此,很多西班牙家庭為自己的孩子報名,去中國參加中文夏令營項目。

「中文互惠生」:這個語伴不簡單

報導稱,隨著中文愈發火熱,「中文互惠生」(Au pair)項目也在興起。根據「互惠生」組織網站的消息,2019年第一季度,共有73名中國互惠生通過該網站前往西班牙,比2018年增加了5倍,5年前只有13人。

不少選擇僱用中文互惠生的西班牙家庭表示,這個項目的價格適中,還能給孩子找到一個中文語伴。

Sofía Gahete今年14歲,她有一個中文語伴,名叫徐子辰(音,Xu Zichen),別名為Totó,今年23歲。她們一起在馬德裡上達甘索鎮(Daganzo de Arriba)居住。

在Totó的陪伴下,Sofía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Totó輔導Sofía寫作,今年夏天,Sofía就要參加HSK 4級考試了,這個級別的漢語測試是大部分成年中文學生通過好幾年的學習才能參加的。

Sofía的父母表示,他們很清楚中文將成為下一代的基礎。她的父親José Gahete表示,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僱用為期一年的中文互惠生,但是他們卻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能夠找到一位與Sofía相處得那麼融洽的互惠生。「我們家僱用中文互惠生的經歷十分成功,我認為Sofía已經做好了迎接未來的準備。」

相關焦點

  • 中文課程或將成為西班牙部分學校必修課
    中新網9月13日電據西班牙《歐華報》消息,日前,記者接到劉小姐(化名)電話稱馬德裡一私立中學需要聘請優質的中文教師。再一細問,原來該學校準備把漢語設為中學生必修課程之一。在此之前,西班牙早已有多所學校把中文設為選修課,供學生依據興趣進行選擇,但把中文當作必修課不得不說是先河之例。
  • 西班牙加泰大區將中文納入普通學校外語教學
    中國僑網10月25日電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導,說到海外的中文教育,許多人都會聯想起各種各樣的中文學校以及一些私立學校中的中文興趣班,但是現在,中文用「實力」說話,被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大區政府親自點名,即將成為普通校園的「爆款」。
  •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開辦首座子弟中文學校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開辦首座子弟中文學校 1月18日,應學校校長孫思鵬的邀請,總領事夫人張景平一行前往MATARO參加開班典禮。  此前,華僑紡織協會主席孫思鵬先生向中國駐巴塞隆納總領事屈生武匯報了辦學的情況及辦學宗旨。他說,旅居MATARO的華人以紡織加工業為主,該市現住華僑華人近2000人。當地沒有中文學校,孩子們只能在當地上外語學校,學中文十分困難。除了少數人能用中文同父母交流外,無一人能夠讀寫漢語。
  • 功夫漢語|西班牙教學之旅
    而且西班牙吃飯的時間和中國完全不一樣。早餐是9點——午餐是2點——晚餐是9點半到10點西班牙的漢語學習情況——歐洲學習漢語第一的國家從2013年開始西班牙就已經超過了4萬人學習中文,每年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人數更是一直都位於歐洲所有國家當中第一位。在私立學校,中文是他們的必修課,從小學開始就學習中文課。除了孔子學院以外,也有很多私立的中文學校。
  • 中文普通話 | 維州公立學校中的第一外語
    數據摘要中文普通話是澳大利亞第二大語言,自2011年以來,學習中文普通話科目在澳大利亞公立學校的學生增加了兩倍多
  • 捷克|捷克第一次有學生以漢語作為外語科目通過中學畢業考試
    這場考試6月19日在捷克北部城市赫拉德茨·克拉洛韋第一私立語言高中內舉行,儘管只有兩名學生參加,但是由於它是捷克歷史上第一場中學生以漢語作為外語科目的畢業考試,從而引起媒體關注。赫拉德茨·克拉洛韋第一私立語言高中是迄今為止捷克教育部批准的具備中文作為第二外語必修課教學資格的唯一一所中學。捷克的高中學生畢業考試時要考三門課程:數學、捷克語和外語。
  • 捷克第一次有學生以漢語作為外語科目通過中學畢業考試
    捷克首次以中文作為外語科目參加畢業考試的兩位中學生:妮蔻(中)和梅露(右)。圖左為她們的中文老師劉薇女士。 赫拉德茨·克拉洛韋第一私立語言高中是迄今為止捷克教育部批准的具備中文作為第二外語必修課教學資格的唯一一所中學。 捷克的高中學生畢業考試時要考三門課程:數學、捷克語和外語。
  • 泰國本土漢語教師:中文課成學校新競爭力
    進入中文世界之後,雖然她覺得「越學越難」,但也「越學越有趣」,直至10年前考進泰國國立法政大學中文系。大學畢業,陳莉莉又到哈爾濱學了1年中文,返回泰國成功應聘中文老師,完成了「由學到教」的轉換。  陳莉莉「由學到教」的過程正是泰國的漢語教學由第三外語上升為第二外語的過程。來自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泰國3000多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學生超過100萬人。
  • 漢語在越南成為第二大外語 教學規模空前擴大
    一位75歲高齡的越南老人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我們村裡的人把漢字看得很神聖,因此能讀漢字的人非常受尊敬。」  越南人重新「擁抱」漢語  建造於公元1070年左右的文廟—國子監是河內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裡面供奉著孔子及各位儒家先賢。
  • 更多英國學校開設漢語課程:學中文不再僅僅是興趣
    私立學校開設漢語課堂比例已達45%在萊斯特城的萊斯特大學,主管國際合作的大學副校長莎拉·狄克遜(中文名:狄蘇文)用中文發表了一篇致辭,正在準備漢語水平考試的她會定期去學校附近的孔子課堂學習。對狄蘇文來說,學習中文既是與中國開展業務的需要,也是寶貴的人生收穫。
  • 越來越多的英國學校開設漢語課程 學習中文,不再僅僅是興趣
    私立學校開設漢語課堂比例已達45%在萊斯特城的萊斯特大學,主管國際合作的大學副校長莎拉狄克遜(中文名:狄蘇文)用中文發表了一篇致辭,正在準備漢語水平考試的她會定期去學校附近的孔子課堂學習。對狄蘇文來說,學習中文既是與中國開展業務的需要,也是寶貴的人生收穫。
  • 日本約有750所高中開設第二外語 漢語位居第一
    中新社10月28日電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調查顯示,日本全國共有約750所高中開設了英語之外的第二外語課程,其中,開設漢語、韓語·朝鮮語的學校正在急劇增加。
  • 漢字在越南無處不在 漢語已經成越南第二大外語
    一位75歲高齡的越南老人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我們村裡的人把漢字看得很神聖,因此能讀漢字的人非常受尊敬。」  越南人重新「擁抱」漢語  建造於公元1070年左右的文廟—國子監是河內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裡面供奉著孔子及各位儒家先賢。
  • 西媒:中文成馬德裡私立學校時髦語言 精英父母捨得為孩子投資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 西媒稱,過去西班牙人都以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為傲,而今在馬德裡很多私立學校裡都上演這樣一幕:孩子們講著拗口的中文,而家長們聽得如痴如醉,時而報以熱烈掌聲,其中有些孩子甚至只有3歲。據西班牙《國家報》4月16日報導,實際上,這些從小在私立學校接受教育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
  • 趕超德語,漢語成A-level考試第三大外語!
    近年來,英國掀起了一場「漢語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曾發起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文成為英國家長最想讓孩子學習的、「未來最有用」的語言。2018年,A-Level課程選修漢語普通話的學生數量超過了選擇德語的學生數量,成為了第三大外語,報考人數比2017年增加了8.6%。法語仍然是A-level中選考人數最多的外語,其次是西班牙語。但是與去年相比,這兩種語言的報考人數分別減少了8%和4%。
  • 漢語成為英國A-Level考試第三大外語報考科目
    隨著「漢語熱」持續升溫,今年英國報考外語科目的A-Level考生中選考漢語的人數首次超越德語,僅次於法語和西班牙語。  根據英國學歷認證聯合委員會當天公布的官方數據,共有3334名英國考生報考漢語,比去年增長8.6%;報考德語的考生人數為3058人,比去年減少16.5%;報考法語和西班牙語的考生人數都超過8000人,但比去年分別減少8%和4%。
  • 西班牙教學之旅
    4萬人學習中文,每年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人數更是一直都位於歐洲所有國家當中第一位。在私立學校,中文是他們的必修課,從小學開始就學習中文課。除了孔子學院以外,也有很多私立的中文學校。西班牙的漢語住家老師也是特別的多,西班牙很有多華人餐廳,也有很多公司和中國合作,所以他們需要來學習中文更好的溝通。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去西班牙旅遊的華人越來越多,所以很多計程車司機也開始學習漢語和學習了解中國文化。
  • 外媒:西班牙語法語跟漢語爭奪全球第二大外語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 外媒稱,塞萬提斯學院的西班牙語年度報告指出,英語仍是全球第一大外語,而西班牙語、法語和漢語正在爭奪第二的位置。據歐洲新聞社12月13日報導,報告稱,目前全球有7.8%的人口說西班牙語,預計西班牙語裔人群的比重將在2050年前保持穩定。
  • 英國中文教師緊缺 將培養大批本土漢語教師(圖)
    漢語熱升溫 中文教師需求增加  去年12月,英國教育部發出了對國家課程框架改革的建議,在審核過程中有82%的小組專家同意將外語作為第二階段教育(即7歲至11歲,小學三年級開始)的必修課。  今年6月,英國教育大臣邁克。高夫(MichaelGove)稱自2014年起外語將作為英國小學三年級開始的必修課。
  • 西班牙小朋友跟「米小圈」學中文?!
    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啟發~我是一名對外漢語教師,目前就職於中國文化學校(Instituto de Cultura China)。中國文化學校是西班牙巴塞隆納當地一家二十餘年的漢語學校,也是加泰隆尼亞大區教育局唯一授權認證的漢語教學基地。該校學生年齡段覆蓋廣泛,從3歲小孩至成年人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