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本土漢語教師:中文課成學校新競爭力

2020-12-14 央廣網

  參加培訓的老師在體驗包包子。 北京語言大學孔子學院事業部供圖

  參加培訓的老師參觀北京歷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菸袋斜街。 趙曉霞攝

  「90後」的陳莉莉是泰國古摑學校唯一一名中文老師,一周上22節中文課,教學對象從初中到高中。「學校老師中只有我會中文,感覺很棒啊……」坐在北京菸袋斜街的長條板凳上,陳莉莉用流利的中文講述著自己的教學故事。

  4月8日至4月30日,陳莉莉和46名泰國中小學本土漢語教師在北京語言大學參加來華研修項目,進行漢語交際能力、漢語教學能力、當代中國與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能力四個模塊的培訓,以提升漢語教學能力。

  由學習到教學

  陳莉莉學中文的機緣來自於姐姐,「姐姐學中文,我很羨慕,希望自己也能說流利的漢語。」進入中文世界之後,雖然她覺得「越學越難」,但也「越學越有趣」,直至10年前考進泰國國立法政大學中文系。大學畢業,陳莉莉又到哈爾濱學了1年中文,返回泰國成功應聘中文老師,完成了「由學到教」的轉換。

  陳莉莉「由學到教」的過程正是泰國的漢語教學由第三外語上升為第二外語的過程。來自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泰國3000多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學生超過100萬人。

  「初中生所用的漢語教材是我自己編的,學生學寫漢字的本子也是由我在電腦上設計完成後,列印出來分發給學生。」令陳莉莉更為驕傲的是,學校自她開始有了中文教師。

  據參加此次來華研修項目的泰國老師介紹,和陳莉莉一樣,在泰國一人承擔一所學校中文教學任務的老師並不鮮見。隨著中文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不斷提升,「中文熱」在泰國持續升溫,中文老師的需求不斷增加。

  尉虹在泰國讀完本科後,到中國桂林讀漢語教學方向的研究生,如今在泰國一所私立小學任教。「學校也只有我一名中文老師,每周會上6節中文課,學生從小學4年級到6年級。」

  由幼兒園到高中

  據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外漢語學習者正呈低齡化、大眾化普及態勢,大學前漢語學習人數增長迅猛。漢語教學正在由過去少數人的興趣更多變成學校、家庭廣泛參與的事情,年輕一代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在泰國,也顯現出同樣的趨勢,漢語教學正從大學向中小學延伸,K-12(從幼兒園到高中)成為漢語教學最重要的「增長極」。

  參加此次培訓的老師對該趨勢的發展有著最切實的感受。他們來自泰國24個城市,無論在哪個城市,擁有中文教學師資力量都是學校的優勢之一。

  吳秀賢在曼谷一所私立雙語學校任教,學校的中文課從學生進入幼兒園階段便有開設。「我們學校的學費相對較高,如果家長重視中文,孩子從3歲開始就可以學,這也是我們學校在招生宣傳時突出的一個特點。 學中文是很時尚的事,不少家庭會讓孩子學。一個星期下來,包括小學課程在內,我需要上10節中文課。」吳秀賢說。

  同樣就職於私立學校的陳雪芳表示,開設中文課會讓學校招收到更多的學生。「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國際學校,從我6年前入職時就有中文課程。但在以前國際學校中開中文課的並不多,近幾年逐漸多了起來,中文成了學校新的競爭力。」

  有6年漢語教學經驗的郭真真從最開始給中小學生上中文課到現在專門給小學生上課,也是因為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中文學習,希望儘早開始接觸。「近年來,政府也很支持學校開設中文課程,也加快了漢語教學的發展。」 郭真真說。

  由語言到文化

  雖然參加此次培訓的47名泰國中小學本土漢語教師已在教學領域耕耘多年,但到中國參加漢語教學培訓多屬首次。對他們來說,最特別的收穫是「可以把新了解到的關於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內容介紹給學生」。

  據吳秀賢介紹,在平時的漢語教學中,多以語言教學為主,關於中國文化的教學涉及較少。「經過這次培訓,我可以向學生更多地介紹中國和中國文化。」

  據記者了解,「外國本土漢語教師來華研修項目」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設立,旨在支持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專業的發展。 研修課程不僅包括漢語專業知識、漢語教學技能、漢語教學法等,也包括中華文化與中國國情、中外文化對比等。

  「本次培訓不僅有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的介紹,還有數次文化實踐調研活動。參加培訓的老師都表示,回到泰國後,要把這些元素加入教學內容。」北京語言大學孔子學院事業部田鑫老師說。

  來自泰國丹坤通中學的秦玉玲老師對「文化調研」印象深刻。「這些都是我們之前沒接觸過的。此次培訓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中國教育狀況,還讓我們了解了中國歷史和文化。」

  會好幾種語言、懂中國文化……這些都是在泰國從事漢語教學的老師讓旁人羨慕的地方。「教中文挺讓人尊重的,待遇也不錯。」陳雪芳說。(記者 趙曉霞)

相關焦點

  • 東方大學孔子學院舉辦2012泰國本土漢語教師培訓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8月31日至9月2日,泰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舉辦2012年泰國本土漢語教師培訓,47名來自泰國各大、中、小學的本土漢語教師順利完成培訓課程並獲頒結業證書。  在開班儀式上,東東方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繆立懿和泰方院長符麗珠(Wilai Limthawaranun)博士充分肯定了本土漢語師資培養的意義以及泰國本土教師在促進泰國漢語教學事業蓬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寄望此次培訓能夠幫助教師們提高漢語水平和教學技能,應用到漢語教學實踐中。
  • 英國中文教師緊缺 將培養大批本土漢語教師(圖)
    中新網倫敦10月12日電 據《歐洲時報》英國版報導,今年6月,英國教育部計劃修改教學大綱,將外語作為英國小學三年級開始的必修課,可選語種包括漢語、拉丁語、希臘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該計劃的宣布在英國的中文教育圈引發了強烈反響,很多人期待此政策會向中文教師打開一道通往主流學校的大門。
  • 漢語成為交流「潤滑劑」 泰國中文教育創多項第一
    詩琳通公主在現場用流利的中文發表了演講,並在參觀時即興題詞:為人師表。近年來,中泰兩國在教育領域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不斷擴展,推廣漢語教育成為中泰關係蓬勃發展的一個亮點。  漢語火爆之「泰」火  中泰兩國地理位置相鄰,文化上又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因此泰國在漢語教育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 泰國學生中文考試笑翻網友 | 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對老外來說不僅意味著增強孩子的競爭力,更是給與了他們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雖然泰國人的中文口音被吐槽了不知道多少次,但對於學習中文的熱情依然沒有減弱。在泰國政府的支持下,漢語已經成為了泰國第二大外語,並且學生的年齡逐漸減小,甚至於四五歲已經開始參加漢語考試了。據統計,泰國目前開設漢語課程的學校近2000所,在校學生學習漢語的達70多萬人,要知道泰國總人口才6700萬人,也就是說,幾乎10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學習漢語。作為使用人數最多、世界經濟文化交流最不可或缺的語言之一,近年來,中文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 瑪哈孔院2020年泰國東北部本土漢語教師培訓烏汶站(第一期)舉行
    &nbsp&nbsp&nbsp&nbsp何東院長在致辭中表示,隨著中泰兩國友好關係的全面、深入地發展,泰國學習漢語的人數持續高漲,對漢語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順應這一需求,瑪哈孔院每年不定期地舉辦泰東北本土漢語教師培訓和教學技能大賽。
  • 外國中文教師自編本土漢語教材 更重實用性
    外國中文教師自編本土漢語教材 更重實用性 2013年04月09日 10:4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不禁對泰老師多了幾分敬意,同時也產生了好奇,這個年輕的英國老師,編出這麼實用的本土教材,沒有一定的中文功底和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沒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鑽研精神,怎能做出這樣的成績?  泰老師的大紅書  於是我從「大紅書」入手,開始更多地了解執著於漢語教學的泰老師。
  • 泰國推廣數位化漢語課堂模式
    泰國本土漢語教師奧拉潘說:智慧漢語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漢語課堂教學模式有很大不同,數位化教材和資源具有可視性強,更加趣味化、立體化的特點,有利於語境創設、情景交流、互動參與。此外,智慧漢語課堂在課前和課後增加了師生、生生實時互動交流,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平臺,實現語言學習的泛在化,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語境缺失,課堂學習時間不足導致的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
  • 泰國民間漢語教育機構發展狀況分析
    據2011年的數據顯示,泰國基礎教育委員會辦公室下屬的學校裡有漢語教師1032人,其中本土公務員身份漢語教師270人、本土協議教師100人,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462人,其他中國教師200人。近年來,國家漢辦向泰國派遣的漢語教師志願者逐步增加,每年達到1700人左右。雖然如此,泰國漢語教育的師生比仍然接近1:600,漢語教師嚴重不足,將近1/3的正規院校存在「教師荒」。
  • 朱巧梅 | 泰國民間漢語教育機構發展狀況分析
    據2011年的數據顯示,泰國基礎教育委員會辦公室下屬的學校裡有漢語教師1032人,其中本土公務員身份漢語教師270人、本土協議教師100人,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462人,其他中國教師200人。近年來,國家漢辦向泰國派遣的漢語教師志願者逐步增加,每年達到1700人左右。雖然如此,泰國漢語教育的師生比仍然接近1:600,漢語教師嚴重不足,將近1/3的正規院校存在「教師荒」。
  • 菲律賓又添19位本土漢語教師
    人民網曼谷8月8日電 (記者 趙益普)8月7日,19位五年制漢語師範專業本科生從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孔子學院畢業,他們將作為菲律賓本土中文師資服務於菲律賓公立中學至少5年。至今,紅溪禮示大學孔子學院共培養了81位菲本土中文教師。
  • 泰曼松德孔子學院舉辦本土教師「漢語培訓營」
    泰曼松德孔子學院舉辦本土教師「漢語培訓營」 曼松德孔院溫象羽院長和公派教師王瑋教授與各隊隊長合影
  • 2020「創新與實踐」東南亞國際漢語教育研討活動(清邁站)暨泰國...
    本次培訓由清邁大學孔子學院、泰國教育部民校教育委員會、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泰北52所大中小學的110位本土漢語教師到場參加,共有300餘位本土教師參與了線上培訓,培訓在線直播視頻觀看量達16,000人次。
  • 泰南本土漢語教師培訓班圓滿結業
    中新網曼谷4月5日電 (易宏剛)為期兩周的泰南本土漢語教師培訓班,5日在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圓滿結業,來自泰國南部8個府15所中小學校的31名本土漢語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為本次培訓設計了豐富而且適合本土漢語教學的課程,開設有拼音正音、詞彙教學、語法教學、會話教學、聽力教學、寫作教學、簡筆畫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長城漢語》教材教法介紹、漢語教學PPT製作、教學資源的利用、QQ運用、中國民族舞蹈、中國書法、中國剪紙、中國結等課程。
  • 泰國農大孔子學院邀本土教師用泰語宣講中華文化
    泰國農大孔子學院邀本土教師用泰語宣講中華文化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9月21日下午,泰國農業大學孔子學院邀請泰國本土教師許佳彭(Sitthiphon
  • ChineseBon中文幫——對外漢語教師的新舞臺
    ChineseBon中文幫專注於漢語國際教育行業,在這一細分領域精耕細作,採用全球戰略,藉助網際網路技術,運用社交化機制連接全球範圍內的漢語教師、學習者、開設漢語課程的機構學校以及漢語資源,致力於解決行業痛點,緩和漢語師資供需矛盾,幫助對外漢語教師衝破困境,實現職業夢想。縱觀行業狀況,在傳統漢語教育行業中,漢語老師的職業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
  • 赴泰國漢語教師志願者暢談工作感想
    赴泰國漢語教師志願者暢談工作感想 2019年04月19日 09:1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朱拉隆功大學附屬學校中文教師
    隨著中泰關係的友好發展,目前在泰國從幼兒園起,中文便是學生的必修科目,泰國政府、教育部也大力支持和推廣漢語在泰國的普及率如今朱拉隆功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合作的國立幼中小學校分布在暖武裡府達60餘所,擁有菲律賓外教253名,歐美外教40名,中文外教40餘名。該項目已經開展6年,我們已經推薦200餘名優秀教師在朱拉系統下任職,留任多年的教師有20餘名。
  • 漢語教師李京京:泰國學生都喜歡這位中國「阿贊」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人民最勤勞……「我的泰國學生學會的第一首歌是《亞洲雄風》,到現在每當旋律響起,我都會一下子想到當時在泰國的工作和生活。」山東女孩李京京對記者說,2011年5月,她作為漢語教師志願者前往泰國亞洲商業學校,「因為都帶『亞洲』倆字兒,朗朗上口,這首歌大家學得很快。」
  • 泰國達府美速智民學校漢語教師,告訴你她精彩的人生
    我叫樂芳,是泰國美速智民學校的一名中文教師。學習漢語讓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也讓我的夢想得以成真,現在就讓我帶你了解一下我的漢語故事吧。我與漢語的緣分回憶起之前學習漢語的經歷,仿佛就在昨天。小學時,我在美速智民學校學習漢語,剛入學時,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漢語。但是經過幾年的學習,我掌握了不少詞彙,還會說一些常用的句子。
  • 首屆歐洲法語區本土漢語教師專項培訓成功舉辦
    人民網巴黎12月8日電(記者劉玲玲)首屆「歐洲法語區本土漢語教師專項培訓」日前在線圓滿落幕。此次培訓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舉辦,包括法國本土及海外省留尼旺、比利時、瑞士法語區在內的法語區本土漢語教師積極報名,來自法語區主流大中小學和相關教育機構的120名學員參加了12月4至6日為期三天的在線培訓。